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酮对人类健康方面有着显著的医疗功效,从银杏叶片中提取黄酮工艺复杂且含量较低。因此,通过研究不同接穗品种、不同气候条件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对嫁接银杏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为提高银杏叶中黄酮含量,增加叶用银杏用林的种植收益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采用了古银杏(叶丰)、泰兴大佛指、27#(南京林业大学某品种)、57#(大花穗)4个接穗的品种嫁接在广东、云南、四川3个地方。结果表明:1)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27#> 5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2)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山奈酚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57#> 2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3)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异鼠李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泰兴大佛指> 57#> 27#>古银杏,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异鼠李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4)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57#> 2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银杏叶的黄酮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10个银杏品种不同时期叶片中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银杏叶黄酮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多数品种银杏叶黄酮含量随时间呈现出"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趋势。初步筛选了佛手2(3.25%)、青木1(3.00%)两个优良银杏品种,确定叶用银杏的最佳采收期为3月下旬。  相似文献   

3.
市场信息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国际银杏叶及白果市场供不应求,德、韩、日等国家纷纷从我国高价购进银杏干叶和白果,极大地刺激了我国银杏栽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营养元素季节性变化的研究 (6页)银杏播种育苗的研究 (2页)汉中地区锒杏栽培技术的改良措施 (2页)银杏叶用林优良品种和优良单株选择 (3页)河北省银杏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4页)银杏营养钵育苗技术国外银杏科技动态 .银杏低产林丰产改造技术 (5页)银杏苗木水分研究 (6页)果用银杏丰产栽培配套技术 (2页}银杏精子细胞生毛体及其它细胞器的超微结构(5页J银杏雌株染色体Ag—NoR的研究 (3页)日本专家对辽宁省栗树生产的建议及我们的思路(3页)栗园防护林生态效应及效益研究初报 (5页)板栗低产园增产改造配套技术 (3页)板栗速生丰产林栽培…  相似文献   

5.
发展银杏不仅具有食(饮)用、药用、束材、观赏、防护等价值,而且单就银杏叶而言,即含有银杏双黄酮等八种黄酮化合物、银杏三内酯、银杏新内酯等四种苦味质和白果酸及其化合物,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目前,市场银杏叶销售势头看好。以采叶为目的,建立银杏叶用林丰产园,不但收入早,见效快,而且经济效益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s of ginkgo biloba,EGb)具有诸多生物活性,但是其中含有少量具有毒副作用的银杏酚酸,限制了EGb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去除EGb中银杏酚酸的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法和大孔树脂法。配位法是根据配位化学提出的新方法,即向银杏叶初提物溶液中加入不同金属盐,考查金属盐对银杏酚酸含量的影响。为研究配位法与大孔树脂法、有机溶剂法联合使用的效果,本试验连续采用有机溶剂法(正己烷溶剂洗涤)、大孔树脂法和配位法脱除银杏叶初提物中的酚酸,并以HPLC法监测试验过程中银杏酚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醋酸锰和氯化锌可以有效降低酚酸含量,其机理可能是银杏酚酸能够与金属盐形成配合物。配位法有助于大孔树脂法、有机溶剂法去除银杏叶初提物中的银杏酚酸,可以得到酚酸含量小于5mg/kg的银杏叶提取物。  相似文献   

7.
银杏雌雄株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银杏 (Ginkgobiloba)是雌雄异株的树种 ,其雌雄株的生理差异较大 ;为此 ,从检测银杏叶片内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入手 ,找出差异性 ,进而对识别银杏的雌雄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银杏黄叶症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以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重视。许多地方将银杏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银杏叶提取物 (GBE)用于制药 ,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殊的疗效。于是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竞相发展银杏采叶园。生产中常常出现银杏叶片失绿变黄 ,不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保健饮料的初步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叶保健饮料的初步研制梁立兴(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银杏是世界上古老的孑遗植物。目前,国内外对银杏种仁的开发利用已卓有成效,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自70年代以来,国外对银杏叶的开发利用已引起医药界的极大关注。1966年德国医药科学家率先发...  相似文献   

10.
古银杏复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生长物质和“南林复壮素”对古银杏进行了地上部分 (叶面 )复壮技术的研究 ,结果表明 :2 0× 10 - 6的细胞分裂素N6_苄基腺嘌呤 (BA)、激动素 (KT)、玉米素 (ZT)以及 50× 10 - 6的BA能有效延缓古银杏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 ,降低RNase的活力 ,从而延缓衰老 ;50× 10 - 6的生长素 2 ,4_D能维持古银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 ,但却增大RNase活力 ;细胞分裂素 (BA)和生长素 2 ,4_D的复合处理以及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 (GA3)的复合处理 ,比单一处理能更显著延缓古银杏离体枝条的叶片中叶绿素降解 ,提高古银杏树体内有机物合成 ,从而延缓衰老 ;对古银杏叶面喷施“南林复壮素” ,能有效延缓古银杏叶黄枯落期 10~ 15d。  相似文献   

11.
银杏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 (Ginkgo biloba L.) ,俗称白果树 ,是我国特产的著名经济树种 ,集果用、叶用、材用、观赏及生态防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以来 ,由于白果大量出口创汇 ,尤其是银杏叶的药用、保健价值的开发利用 ,全国形成了发展银杏的热潮。经过近 10年的发展 ,银杏由少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片及叶用银杏园王华田(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泰安271018)1银杏叶片的药用价值银杏叶片富含黄酮类物质(Flavanoid)、银杏内酯(Ginkgolide)及白果内酯(bilobalide)。自本世纪60年代德国医学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分离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银杏叶用价值开发的深入,对银杏叶用品种分类,从中筛选优良的叶用品种,促进银杏叶生产力的提高,成为生产中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对湖北省银杏品种收集圃12个银杏品种叶片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银杏表型性状遗传变异丰富,各项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4.0%,叶形指数、叶柄、叶基角是银杏品种鉴别与优树选择的特征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提出了4个反映银杏表型的主成分;经系统聚类,把12个品种分成2类。12个银杏品种的表型变异与其地理来源无关。  相似文献   

14.
银杏资源在我国分布很广,据资料报道,全国31个省、市、区有银杏栽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结果银杏树约1000万株,白果年总产量在7000—8000吨,仅占国际市场需求量的1/3。银杏叶资源更为丰富,若按每株平均采干叶3公斤计,总数即在3000吨;若按国内价格每公斤干叶10元计,仅此一项.全国银杏干叶价值2亿多元;若再通过深加工、再利用,银杏的价值则更加可观。现在全国已有百余家银杏提取物生产厂,广西桂林地区就有7家,江苏邳州市也有6家银杏叶黄酮生产厂。我国在银杏开发利用方面,正逐步由出口原料向生产中间产品(提取物)和少数终端产品发展。因此,抓好银杏良种繁育是银杏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杏产业标准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的银杏生产强国,银杏产业位居世界榜首.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受国际市场银杏行情的影响,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加工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银杏种植面积已达12.3万hm2,株数达12亿株,种植范围涉及全国25个省、市、区.白果年产量达7 000~8 000 t,银杏干青叶年产量达1.8万~2.0万t,银杏外种皮年产量达1.2万~1.4万t.银杏叶提取物(EGb)年产量达90 t,其加工厂已发展到70余家.银杏叶片剂生产厂达10余家.银杏银料、食品、化妆品等生产厂达200余家,产品种类约有20余种,全国银杏产业年销售额达3亿元人民币.由于前几年银杏种植业的盲目发展,也造成了加工业发展滞后的局面,总体加工产品产量不大,质量很差,内销不旺,外销不畅,形成银杏产业大滑坡的局面.导致我国银杏产业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内酯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不同产区、不同树龄、不期的200多个银杏叶样品,用HPLC法检测其银杏内醌和白果内酯的含量。发现用于生产银杏叶提取物(GBE)的原料银杏叶中萜内酯含量差异很大,它是影响GBE质量和成本的关键;银杏幼龄(1-6年生)实生苗叶萜内酯含量高,一般0.30-0.50%,大树叶含量低,一般〈0.10%;我国各主要银杏产我都有萜内酯含量≥0.40%的优质银杏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最要叶期。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银杏内脂等对人体有特殊保健作用的化学成份 ,具有强心健脑、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 ,是制药、食品和饮料的新兴原料。用银杏叶制成的保健茶 ,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国内银杏叶茶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开始兴起 ,但自投入市场后 ,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究银杏叶片转录组中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的位点信息,以丰富银杏分子标记库,为日后银杏SSR分子标记的筛选和开发、SSR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和品种鉴定及种质资源保护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获得银杏叶...  相似文献   

19.
以水杉叶水浸提液为供体,银杏幼苗为受体,研究银杏幼苗对水杉叶浸提液添加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1)银杏叶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低浓度水杉叶浸提液处理中低于对照,但随着添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银杏叶中游离脯氨酸、总黄酮含量及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随着浓度的升高呈"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T2处理的3个指标最高...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内含有多种有效的药用成分。银杏黄酮类是治疗心血管和脑血管病的重要药物;银杏内脂是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主要有用成份。锒杏叶肉的提取物还是解决人体器官移植中产生拮抗作用的有效药物。以银杏叶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饮料不久也一定会问世。因此,叶用银杏的栽培很快就会成为又一支新的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