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栎叶枇杷幼胚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栎叶枇杷(Eriobotrya PrinodesRehd.& Wils.)与普通枇杷(E·japon-ica Lindl)同属于蔷薇科(Rosaceae),苹果亚科(Maloideae),枇杷属。是枇杷原始种之一。产于云南、四川。果实卵形,暗褐色,直径约6—7毫米,种子1—2粒。耐热性略高于普通枇杷。  相似文献   

2.
林顺权 《园艺学报》2017,44(9):1704-1716
(1)种质资源调查、搜集和保存:调查国内14省区,确定有枇杷属(Eriobotrya)植物野生资源20种,并调查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搜集6个种。对上述26种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迁地保存。(2)整理和分类、鉴定和评价:发表1个新种,薄叶枇杷(E.fulvicoma ChunLiao);订正1个种,大渡河枇杷(E.×dadunensis H.Z.ZhangW.B.Liao);重新描述1个种,广西枇杷(E.kwangsiensis Chun);记录4个分布新记录种,确认并出版了26种枇杷的图谱。亲缘关系分析表明:小叶型、柱头数少(2、3或4)的窄叶枇杷、小叶枇杷、细叶枇杷是枇杷属植物基出类群,普通枇杷(栽培枇杷)与麻栗坡枇杷和椭圆枇杷等大叶型、5个柱头的种属于同一类群。对上述26个种的50余个性状进行了较全面的鉴定,并评价了部分种的交配亲和性、核型、三萜酸含量、根系生长特性、叶斑病抗性、花期和果实品质。(3)野生种利用研究:筛选出香花枇杷、怒江枇杷和椭圆枇杷及其种间杂种可作为栽培枇杷砧木;检测枇杷属植物叶片熊果酸等止咳关键药用成分三萜酸类,发现台湾枇杷、香花枇杷等多种野生枇杷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等药用物质高于栽培枇杷;进行了百余个种间和近缘属间组合的杂交,了解其杂交亲和性和转移优良性状给栽培枇杷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苏坚 《现代园艺》2007,(11):11-11,13
<正>桐屿街道是浙江枇杷主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据历史记载,桐屿街道(民主上山童)在明万历年间就有枇杷栽培,目前该街道有枇杷面积480hm2,洛阳青枇杷占85%,面积达390hm2。1996年以来被农业部及省林业厅命名为  相似文献   

4.
对四川省石棉县和汉源县的普通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大渡河枇杷E.prinoides Rehd.et Wils.var.daduheensis H.Z.Zhang和栎叶枇杷E.prinoides Rehd.etWils.的叶片、果实、种子等性状进行调查考证。结果表明,大渡河枇杷的各种性状都处于另两种枇杷间;大渡河枇杷不同单株的许多性状有不同程度分离,有些偏向于栎叶枇杷,有些偏向于普通枇杷,支持大渡河枇杷为栎叶枇杷和普通枇杷种间杂种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江苏枇杷花腐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2019年江苏省枇杷花腐病的发生情况,指导枇杷生产,笔者调查了江苏省主要枇杷产区,以花序腐(冻)率、全花腐(冻)率及果实数量为主要调查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江苏省枇杷花序"北冻南腐"现象明显;设施枇杷几乎不受影响,山地、平地、湖边枇杷园腐(冻)率差异基本不显著,均超过74%;主栽品种青种的全腐(冻)率极显著低于白玉,郁闭园极显著高于非郁闭园,产量影响较大;及时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分析了气象因素,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3月28日,以"漫步云霄、品花尝果"为主题的2015云霄枇杷采摘季开摘活动在云霄县和平乡拉开序幕。开幕式上,举行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授牌仪式、枇杷产销合作签约仪式。开摘活动当天还开展了亲子家庭采摘比赛、枇杷系列产品展示展销,并将陆续开展云霄枇杷之最评选、枇杷娃卡通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枇杷原产地,有2 000多年的枇杷栽培历史,现在栽培枇杷已传播到全世界的30多个国家。1 000多年来,栽培枇杷是怎样从中国传播到这30多个国家的,笔者从世界各国的文献中归纳出若干要点:中国明朝与日本江户时代相交集的1600年代,日本已有从中国引入的"唐枇杷"(长圆形果实),正是这些枇杷被西方人所发现,使枇杷开始进入现代植物分类的体系;闻名遐迩的‘田中’品种也是从"唐枇杷"中选出的。1780年代,法国和英国分别从广州引入枇杷,随后传播到各自的殖民地国家,英国传到美国、澳洲,可能还传到南亚次大陆;法国传到阿尔及利亚,后者选育出优良品种传到美国和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枇杷最后传遍地中海沿岸国家;英国和美国及其所使用的英语在枇杷的学名和普通名(loquat)都起到关键性作用。最后,笔者提出了枇杷在世界传播方面尚存在的3个问题,主要是从传出国到传入国的具体传入年代问题。  相似文献   

8.
枇杷属蔷薇科(Rosaceae)枇杷属(Eriobotrya)植物作为栽培品种的枇杷均屑普通枇杷(E.Japonicaljndl),枇杷果实在初夏五月成熱,此时正值水果谈季,且果实柔软多汁、甜酸适度,风味佳美,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我省果农发展枇杷的积极性很高,为了摸清我省枇杷栽培状况,为生产者栽培枇杷提供参考,我们通过1984年~1986年三年时间对枇杷栽培比较集  相似文献   

9.
枇杷野生种的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枇杷属(Eriobotrya Lindl)植物的若干个野生种为试材,进行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方法(花粉超低温保存、种子(成熟胚)常温限制生长法和超低温保存、茎尖培养和叶片培养)的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①不同枇杷野生种类间的花粉生活力存在差异;液氮冷冻后花粉生活力与对照相比无明显降低;经干燥的花粉生活力高于未干燥的,含水量低处理的花粉生活力强.②添加或不添加生长调节剂的mMS培养基均较有利野生枇杷种子(胚)的萌发和芽苗生长;不添加生长调节剂的B5培养基有利野生枇杷种子(胚)的胚根萌发,而胚芽和芽苗生长均慢,适合作为限制生长的种质离体保存的培养基.③经过液氮处理的普通枇杷野生种子(成熟胚)均未能成活.④台湾枇杷茎尖培养启动较容易,启动率为72%;怒江枇杷茎尖极易褐变,培养成活率极低;台湾枇杷叶片可在含2,4-D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米黄色愈伤组织,适宜的2,4-D浓度为0.2 mg·L-1.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枇杷产区经常发生枇杷裂果,福建省每年因此而损失20多万元。1981~1983年,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在莆田县枇杷园,于果实退绿期(果实由青绿转淡绿,约在成熟前1个月)的晴天,喷布1500ppm 乙烯利加3000倍骨胶(以喷果实为主),对防止枇杷裂果取得了良好效果。处理树裂果率仅1.51~10.34%,不喷的为18.72~35.5%。单果重  相似文献   

11.
枇杷属植物种类数及东南亚原产枇杷种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搜集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比照IPNI网站提供的枇杷属植物的记录,查对900多份枇杷植物标本,结合对我国枇杷属植物的实地查证,在排除了错置种类25个后,初步确定我国原产的枇杷属植物有16个种(21个种类);东南亚原产的枇杷属植物有6个种(11个种类):印越枇杷、椭圆枇杷贝特罗变种、椭圆枇杷长叶柄变型、香花枇杷多毛变型、胡克尔枇杷、宽叶枇杷、大果枇杷、菲律宾枇杷、波宜兰枇杷、栎叶枇杷老挝变种和椭圆托叶枇杷。种类数的确定,为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通过对浙江省丽水山区枇杷实生资源的调查与筛选,选育出果实外观漂亮、品质优、抗性强的白沙枇杷优良新品系太平白。(1)选育过程太平白为实生后代,1983年浙江省丽水市农业局(原丽水地区农业局)在全区进行枇杷优良品种选种,太平白为筛选的27个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3.
<正> 枇杷瘤蛾(Metanographia flexilineataHampson)俗称枇杷黄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瘤蛾亚科,是枇杷的最主要害虫。在各枇杷产区普遍发生,浙江余杭塘栖曾多次猖獗成灾。我们在1979年防治该虫的过程中发现年发生代数与前人的记载有所不同。为此,自1980年开始对该虫的年发生代数和各代幼虫历期进行了观察,取得了一些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枇杷属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就中国的枇杷属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问题, 搜集了国内外的大量文献资料, 查对900 多份植物标本, 对8 个省(区) 进行了多次广范围的实地调查。本文报告中国的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21 个种类的自然地理分布、分析枇杷属植物的分布特征, 并讨论我国枇杷属植物的分布及其特征对于砧木利用、种质资源保护和枇杷属植物的起源和进化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枇杷黄毛虫是枇杷的重要害虫。在皖南地区为害枇杷较重,如歙县三潭一带自1965年至1979年曾三次大发生,受害枇杷当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通信调查、野外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桂林、柳州、南宁、百色、玉林、崇左、贺州、河池等地(市)的部分乡镇进行广西枇杷Eriobotrya kwangsiensis Chun及普通枇杷E.ja-ponica(Thunb.)Lindl.野生树资源调查,初步了解其分布及表现;同时还调查了广西的枇杷栽培品种结构。根据记载及调查结果将广西的枇杷属种质资源进行了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17.
枇杷属蔷薇科(Rosaceae)枇杷属(Eriobotrya)植物,是我国南方特产的果树。生产上普遍栽培的枇杷品种均属普通枇杷(E.japonica Ljndl)。枇杷其成熟期在水果缺乏的初夏季节,且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度,风味佳美,营养丰富。除可供鲜食外,还可制罐。枇杷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大田环境下北缘地区枇杷叶片生理指标的周年变化规律,揭示枇杷生理代谢与季节、气温、降雨的关系。以14年生枇杷树为试材,从2013年8月底现蕾期开始到2014年7月底,每月月底从树冠外围采集叶片进行生理指标测定,研究北缘地区枇杷叶片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枇杷处于干旱胁迫状态时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物质含量均明显上升,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增加;当气温最低时枇杷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SOD、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达周期内最高值;新叶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老叶,苯丙氨酸解胺酶(PAL)活性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且新叶PAL活性大于老叶。说明当枇杷处于干旱和低温胁迫环境时枇杷体内的相关生理指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来积极应对逆境环境;新叶与老叶的物质含量及酶活性有一定的差异;随着气温回升、降雨量增加,叶片生理指标表现出与逆境胁迫时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甜种、荸荠种和冰糖种白肉枇杷以及宝珠、大叶杨墩和大玫瑰红袍红肉枇杷成熟果实果肉的可溶性糖含量、组成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白肉枇杷果肉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红肉枇杷,且以蔗糖为主(占60%~70%),其次是果糖(20%~30%)和葡萄糖(9%~11%),而红肉枇杷中3种可溶性糖的含量比较接近。白肉枇杷果肉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显著高于红肉枇杷,而葡萄糖则相反,但果糖占总糖的比例在2类枇杷中比较接近。白肉枇杷果实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US-synthetic)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US-cleavage)活性均低于红肉枇杷,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则比较接近。2类枇杷果肉蔗糖代谢酶的净活性均为负值,但红肉枇杷酶的净活性较低。研究认为,蔗糖代谢酶活性与2类枇杷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和组成差异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 枇杷瘤蛾(Melanographia flexilineata Hampson)俗称枇杷黄毛虫,是我国南方枇杷的最主要害虫。在浙江的余杭塘栖、黄岩、淳安、建德,福建的福州、莆田,安徽歙县等地,均曾遭此虫为害,使枇杷产量受到很大损失。温度对此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过去尚乏详细报道,且对其在各地的年发生世代数的观察结果也有分歧。本试验旨在研究温度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