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支原体(Mycoplasma)? 支原体(霉形体,霉浆菌),20世纪50年代前称之为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Procaryotae),在能自行增殖的生物中个体最小,其地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5):16-17
霉形体(霉浆菌Mycoplasma)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可通过细菌滤器且在人工培养基中能独立生活。现已命名的霉形体有60余种,禽类就有21种之多。其中最重要者有4个,它们是鸡败血霉形体、火鸡霉形体、滑膜霉形体和依阿华霉形体。现就其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预防控制等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霉形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原核生物,大小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细菌之间,致病性霉形体分布较广,可感染各种畜禽。在组织培养工作中,经常引起细胞培养物的污染,同时,这种污染又不能用抗菌素加以控制,因此早期检测霉形体的污染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  相似文献   

4.
<正>鸡传染性滑膜炎又称滑膜囊霉形体病,是一种以关节肿胀、行动障碍等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本病一般呈散发性流行。但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了上升的趋势,更是在某些地区形成了区域性的流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该病病原霉形体又称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原核微生物,可通过特殊的培养基培养,形成"煎蛋样"的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原核微生物。引起鸡群发病的霉形体有两种,一种是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鸡毒支原体,另一种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滑膜囊支原体。支原体  相似文献   

5.
对霉形体进入DK传代细胞内,并进行增殖的情况,作了详细的电镜观察.结果如下:(1)霉形体靠近传代细胞膜表面呈串珠样排列;霉形体与传代细胞膜表面接触部位融合增厚,电子密度增高,向内凹陷,将霉形体裹入细胞质,形成由膜结构包着的包涵体.(2)在传代细胞质中,除可见由膜结构包裹着的霉形体性包涵体外,还可见没有任何膜包着的散在的霉形体,并且均可见到霉形体的裂殖增殖相和出芽增殖相.(3)在传代细胞核的核周池和核质中,均见到典型的霉形体及其裂殖增殖相.(4)霉形体在传代细胞中大量的增殖,致使细胞崩解,霉形体即被释放出来.(5)霉形体使传代细胞出现严重的超微病变.本文还讨论了传代细胞培养污染霉形体后难以救治的根本原因是,霉形体在传代细胞内增殖,故仅仅着眼于消除培养液中的霉形体是不能达到预期结果的.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信鸽微浆菌病?信鸽微浆菌病就是鸽界和兽医界人士常说的霉浆菌病,还被称为支原体病或霉浆体病。虽其在各地的称呼不同,但该病的病原都是禽败血霉形体,主要病变发生在信鸽的呼吸道,所以又称为信鸽的慢性呼吸道病。  相似文献   

7.
1病原 从犊牛和成年牛肺炎组织中分离出的霉形体类型包括特异霉形体、牛霉形体和牛鼻炎霉形体。此外,牛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偶尔分离出脲原体和牛生殖器官霉形体。特异霉形体和牛霉形体是两种主要类型。这些微生物可能是牛上呼吸道内的正常常在菌。实验性地使霉形体进入下呼吸道,可引发肺炎,其特征是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周围淋巴样细胞增生,及化脓性细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8.
牛的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牛的眼科疾病。对3组正常牛眼睛进行了细菌和霉形体检查,共分离到12种微生物。发生率最高和流行程度最严重的微生物是:牛莫拉氏菌、卡它布兰汉氏球菌和牛眼霉形体。实验初期并没有发现牛莫拉氏菌,但是1—2月后在50~60%的牛  相似文献   

9.
对接种霉形体的原代细胞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如下:(1)进入细胞内的霉形体,不仅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也可以散在形式分布,同时还能进入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内.吸附在细胞膜上的霉形体、包涵体内的霉形体和散在于细胞质中的霉形体均可增殖,而进入细胞核内的霉形体未观察到增殖相.(2)在原代细胞内,正在进行出芽增殖的较大型霉形体内有一个线粒体.(3)进入细胞质中的霉形体,除具有出芽增殖和裂殖增殖形式外,在较大型霉形体内还观察到数个小球形霉形体.霉形体同时可以两种或3种方式增殖.(4)感染霉形体的细胞发生严重的空泡化,细胞体积增大.  相似文献   

10.
1 病原 引起鸡霉形体病的病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微生物,叫败血霉形体,也称支原体、鸡毒霉浆体,姬姆萨染色良好,革兰氏染色呈弱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