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伟 《农业知识》2023,(9):34-35
<正>鸡呼吸道疾病的病因主要分为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两大类。一、非传染性因素(一)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对鸡群的影响很大,鸡舍通风不畅,空气中浮尘较多,是该病诱因。此外,空气中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浓度增加,也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鸡舍室温较低或温差较大,则会引起鸡群感冒。  相似文献   

2.
张艳 《农村科技》2008,(1):54-54
猪的腹泻性疾病是由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引起的猪的胃肠道内环境被破坏、消化吸收机能紊乱导致腹泻下痢的一类疾病。它分为传染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传染性腹泻是由特异性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在猪的胃肠道异常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在猪群中能相互传染的一类胃肠道传染病。这类疾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害,必须加强防治,控制其发生、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温热环境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母猪作为生猪养殖场的核心猪群,其生产性能是决定生猪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我国是世界生猪养殖的第一大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和商品猪出栏量均超过世界总量的50%,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母猪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在生产性能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实际生产中母猪的生产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母猪的营养摄取、机体特性、饲养空间环境及胎次等,其中温热环境是影响母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温热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辐射及热传递等因素,他们共同作用于动物,使动物产生冷或热、舒适与否的感觉。适宜的温热环境有利于保障母猪的机体健康,提高其生产性能,反之,不适宜的温热环境会引起母猪的热环境应激,破坏体热平衡,甚至导致生产停止,使机体进入病理状态,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掌握母猪的温热环境需求并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对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和生猪养殖场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文章从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和温热环境调控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生猪养殖场母猪生产管理的温热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方面。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生理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变化。在行为方面,高温环境下,由于侧卧时母猪体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可增加机体散热量,母猪会通过行为姿势改变进行热调节,如增加侧卧时间、减少站立和俯卧时间,而母猪姿势行为的频繁改变会增加仔猪压死率。在生理方面,热应激时母猪会通过减少采食量、增加呼吸率和皮肤血流量等途径来减少代谢产热、增加散热,同时母猪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会增加、甲状腺素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这些生理变化会破坏母猪机体内分泌和能量平衡,进而导致胚胎早期死亡、流产和泌乳量下降。在生产性能方面,热应激会对母猪发情间隔、产仔数和泌乳量等生产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妊娠前期热应激主要影响返情率和产仔数,妊娠后期主要影响产活仔数和死胎数,分娩后则主要影响仔猪存活率,环境高温通过影响母猪的泌乳量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影响母猪的采食量、泌乳期母猪失重和体内生殖激素的分泌,导致母猪断奶后发情延迟。(2)温热环境调控技术方面。母猪温热环境调控技术主要包括猪舍整体降温和局部降温两种,整体降温以"湿帘-风机"蒸发冷却降温技术为代表,通过风机排风造成舍内负压,迫使舍外未饱和的空气流经湿润的多孔湿帘,引起水分蒸发吸收大量潜热,降低进入舍内的空气温度,从而达到降低舍内温度的目的,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经济高效的优势。猪舍局部降温主要是针对猪只躺卧区地板、两侧猪栏、猪栏上方等区域进行温度调控,主要有风管喷气嘴蒸发冷却、冷水覆盖降温和猪舍地板降温等方式,具有降温效果良好和节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猪的腹泻性疾病是由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引起的猪的胃肠道内环境被破坏.消化吸收机能紊乱导致腹泻下痢的一类疾病。它分为传染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传染性腹泻是由特异性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螺旋体等)在猪的胃肠道异常生长繁殖.甚至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在猪群中能相互传染的一类胃肠道传染病。这类疾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害,能给养殖户造成很火的经济损失.是养猪生产过程不可忽视的一类重要疾病。因此,必须强加防治工作,控制其发生、传播和流行.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猪的常见传染性腹泻病的诊断和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5.
恶臭气味是多种恶臭物质释放出的恶臭气体混合形成的。它们有家畜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家畜的排泄物和生产过程中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气体,其中碳水化合物在无氧条件下主要产生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恶臭气体对家畜有刺激性和毒害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高浓度的恶臭气体可引起急性中毒、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等疾病,还可降低免疫功能,影响正常的机体代谢,  相似文献   

6.
<正>气候条件对家畜身体机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家畜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疾病产生,由此可见外界的气候条件对牛的疾病发生率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外界气候对牛病的直接影响环境气候在一年四季内都会发生周期性变化,对牛会的身体机能会产生冷热应激。特别是处于季节的交替时期,天气剧烈变化,而牛机体的调节相对缓慢而导致各种诱发疾病。(一)日光照射夏季的气候很热,如果牛在阳光下面接受直接照射,就  相似文献   

7.
畜禽舍有害气体的来源及其常用消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舍产生的有害气体,不仅污染畜禽舍内空气,导致疾病传播,还会对养殖物区周转环境造成污染。文章综述了畜舍内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的主要来源及有害气体对畜禽及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20,(15)
正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空气、精液等因素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也可能直接通过胎盘传播。猪蓝耳病会对母猪的生殖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影响分离仔猪的呼吸系统,是影响猪免疫系统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猪瘟是一种急性、热和传染性疾病,猪瘟与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会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增加死亡率。做好各类生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同时对死猪和死猪进行免疫、无害化处理,确保环境清洁干净、及时的治疗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笔者在治疗家畜各种疾病的过程中,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辅助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辅助疗法即直接帮助家畜增加营养,改善病理环境,增强家畜对疾病的抵抗力,是提高疾病治愈率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一)饲喂辅助疗法这种疗法主要针对家畜的口炎、咽炎、气管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因这些疾病多由外伤、粗硬草料  相似文献   

10.
前言家畜品种分布区的气候因素与家畜特性、特征间相关性的研究,属家畜生态学范畴。长期生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环境里的家畜品种,在品种形成的过程中不能不受环境条件的强烈影响。这些影响的作用,会通过该品种家畜的体质、体型、生理指标和生产特性等方面表现出来。因此生存在不同环境里的家畜,当有其适应于不同环境的一系列特征和特性。家畜品种的特征和特性与其所处环境因素相关性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家畜品种区划和引  相似文献   

11.
孔猛 《农家致富》2011,(23):42-43
猪气喘病(猪支原体肺炎、猪地方性肺炎)是猪的一种直接接触、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主要通过鼻腔接触和空气传播,在猪群密集、通风不良的条件下有利于本病的传播。一、病原引起猪气喘病的病原菌是猪肺炎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二、流行特点自然条件下,带菌猪是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鼻腔接触和空气传播,许多因素都能影  相似文献   

12.
随着畜禽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高密度饲养引起畜禽养殖场空气质量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养殖舍内环境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污染引起的家畜呼吸道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可产生大量PM,已成为大气细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μm)和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重要来源,影响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畜禽养殖场的PM主要来源于饲料、粪便、羽毛、皮屑等,其成分主要是有机物,含有C、H、O、N、S、Ca、Na、Mg、Al和K等多种元素;PM表面还附着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以及内毒素、氨气、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畜禽养殖舍PM的产生和释放受到家畜的种类、日龄、活动以及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鸡舍内PM的浓度高于猪舍,冬季舍内PM的浓度高于夏季。但是,目前缺少标准化设备和标准方法来测量不同类型的畜禽舍PM的浓度和排放水平。畜禽养殖舍PM的成分复杂,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效应,严重危害家畜的健康和生产。畜禽舍内高浓度PM主要通过以下3种形式影响呼吸道健康,一是PM直接刺激呼吸道,降低机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抵制;其次是PM表面附着的多种化合物的刺激;第三种是PM表面的病原性和非病原性微生物的刺激。目前关于PM对呼吸道健康危害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M对呼吸道的致炎作用,研究发现:PM通过刺激肺泡巨噬细胞产生前炎症因子,继而诱发其它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引起肺发生炎症反应;另外,PM2.5通过引起肺组织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活性,上调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转录激活因子AP-1的表达而诱发肺的炎症;PM2.5也可通过激活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TLR2和TLR4的表达,激活NFκB信号通路而导致炎症的发生。也有研究发现,PM2.5在诱导呼吸道炎症的同时,还会激活细胞自噬和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相关信号通路,这为缓解和治疗PM引起细胞损伤提供了靶点。尽管PM危害呼吸道健康的机制研究较多,但是PM成分复杂,并处在不断变化中,因此PM诱导呼吸道损伤的机制也十分复杂,仍需进一步系统深入研究。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释放的大量PM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和家畜健康,而PM对环境和家畜健康的危害程度与其组成和浓度密切相关。因此,正确认识畜禽舍PM的形态、大小、组成、浓度水平及其形成排放影响因素,对确定畜禽舍PM的来源和PM的毒性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畜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PM的来源、化学组成、浓度、排放、影响因素,以及PM对呼吸道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正确评估PM对畜禽健康生产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马艳菲  秦雪敏 《新农业》2014,(17):32-33
一、养殖环境条件对猪疫病防控的影响养殖环境条件主要是由自然环境的空气、土壤、水源与养殖场地的设施设置和建设构成。空气中的有机物微粒能携带病原菌随风四处流动,土壤和水中能使很多病原菌长期存活,如口蹄疫病毒、猪丹毒杆菌、大肠杆菌、布氏杆菌等,特别是形成芽胞的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存活几年至十几年。此外,空气、土壤和水中都可含有对畜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空气中的硫、氨、氟,水和土壤中的汞、铅等。养殖场地的自然环境选择不好,畜体就会  相似文献   

14.
家畜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均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关,特别是病因和病原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只有仔细地研究外界环境(非生物的、生物的)对家畜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规律,才有可能保护家畜健康和预防其疾病,也就是从本质上理解问题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适应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和提高其经济效益,应该把被动防治的做法转移到主动预防方面来,也就是要从重微观效益轻宏观效益中转变过来。据此认为,未来的兽医学必然是预防兽医学。  相似文献   

15.
<正> 花卉病害指花卉在生长过程中受有害生物的侵染和不良环境的影响,在生理上和外部形态上都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致使花卉生长发育不良,观赏价值降低。 引起花卉病害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环境污染,由此引起的病害称生理性或非侵染性病害。另外一类则是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由此引起的病害称侵染性病害。 病因不同,病害的发病特点也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李莉  方平 《吉林农业》2003,(2):21-21
花卉病害指花卉在生长过程中受有害生物的侵染和不良环境的影响,在生理上和外部形态上都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致使花卉生长发育不良,观赏价值降低。 引起花卉病害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环境污染,由此引起的病害称生理性或非浸染性病害。另外一类则是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类菌原体,由此引起的病害称侵染性病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影响饲料采食量的因素、采食量的调控机理及家畜在不同采食水平下的生产效应等有关资料进行了概述,提出,为了提高家畜的生产效率,实现采食量的调控,应保持相互关联的三个平衡关系。在决定饲料采食量的各因素中,营养物质平衡最为重要。在最佳饲料和最适环境条件下,饲料采食量取决于家畜利用能量的遗传潜力。动物生产率是被吸收的养分用于生产的效率,是可消化饲料采食量的函数,能量亏损和胃肠道负载在饲料采食量的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饲料采食量的因素之间以及饲料采食量与其它因素之间存在许多互作关系。虽然通过控制饲料采食量而达到动物生产的最优化目前尚未完全实现,但将来一定能够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对饲料采食量与动物产品等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内在规律进行深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在治疗家畜各种疾病的过程中,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辅助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辅助疗法即直接帮助家畜增加营养,改善病理环境,增强家畜对疾病的抵抗力,是提高疾病治愈率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的水平是影响家畜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一致的情况下,供给家畜的营养是否平衡将直接影响到动物繁殖潜力的发挥。现就能量和蛋白质营养状况及其平衡对家畜繁殖性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饲养密度,是指家畜在一定范围内的密集程度,一般用每头家畜所占面积的多少,或一定面积内载畜数量来表示。饲养密度多大为好呢?要分两点来谈。先说说饲养密度大小对家畜的影响,再说说马、牛、猪、鸡的饲养密度标准。一、饲养密度大小对家畜的影响1.影响家畜的环境卫生:家畜经常由体内向外散发热能。密度愈大,家畜散发的热能愈多,环境温度就愈高。此外,畜体还不断向外排放出水汽、二氧化碳等物质,所以密度大时,畜舍空气和地面、墙壁必然很潮湿,空气会变得污浊,舍内产生的微生物也愈多。密度过大还会使舍内增加灰尘和噪音,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能力。2.改变家畜的行为习性:饲养密度加大,会改变家畜在群居环境中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