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养猪》2016,(6)
正【英国《卫报》网站11月9日报道】研究人员告诫说,如果想晚上睡一个好觉,就别在睡前玩手机了。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模式被打乱,包括入睡时间加长,与盯着屏幕看的时间变长有关,尤其是在床上的时候。研究报告的合著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格雷戈里·马库斯说:"盯着屏幕的时间越长,睡眠质量越差。"这一研究结果与越来越多表明使用电子设备会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9,(5)
<正>【美国《新闻周刊》网站2月15日报道】题:研究人员警告说,"夜猫子"不应早起工作,因为他们的大脑工作方式不同研究人员警告说,早上感觉精力最充沛的人和所谓"夜猫子"的大脑工作方式不同,科研人员敦促雇主重新考虑工作日的时间标准。发表在美国《睡眠》月刊上一篇研究显示,强迫"夜猫子"像"早起鸟"一样生活会对其大脑功能、创造力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研究人员说,在理想状况下,雇主排定班次时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7,(4)
正【俄罗斯卫星网6月9日报道】题:科学家:周末睡懒觉对身体有害美国"尤里卡警报"新闻网站援引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的研究称,为了在周末弥补平时的睡眠不足,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9,(2)
正【英国《卫报》网站5月23日报道】很多人抱怨睡眠不足,他们感到担忧似乎是有道理的。研究人员发现,65岁以下成年人若一周七天每天睡眠不足五小时,其死亡风险就会高于每天睡眠六七小时的人。不过,睡个懒觉可抵消之前几天睡眠不足的不利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在一周内每天只睡短短数小时,而在周末好好补觉,其死亡率同每晚都睡六七小时的人相比就不会上升。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9,(5)
<正>【《西班牙人报》网站7月26日报道】睡个好觉已经成为全世界无数人可遇而不可求的愿望。鉴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竟然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目标。研究显示,有至少1/3的成年人每天无法达到推荐的7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电子产品成为了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因为除了令我们的时间悄悄溜走外,这些产品屏幕发出的光也会干扰我们体内被称为"睡眠荷尔蒙"的褪黑素。很多人不放过任何改善睡眠质量和时长的建  相似文献   

6.
《养猪》2017,(6)
<正>【美国每日科学网站9月5日报道】每个人凭经验就知道压力肯定会影响睡眠。日本睡眠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发现,甘蔗和其他天然产品中富含的活性成分或许可以改善压力状况并帮助睡眠。当今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繁忙的工作和一些社会经济因素迫使人类失眠。缺觉会导致巨大的压力,而压力本身就是造成睡眠缺乏和难以入睡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可用的安眠药并不会缓解压力,而且往往具有严重的副作用。睡眠缺失还同其他疾病有联系,包括肥胖、心血管疾病、抑郁、焦虑和躁狂症等。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5,(6)
<正>【美国《大众科学》网站7月25日报道】按时上床睡觉又有新理由了:熬夜,除了对健康有众多影响外,也许还会导致肥胖症和糖尿病。瑞典某研究小组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即使通宵熬夜一晚也可能对你的基因产生长期影响。该研究指向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特定的"生物钟"基因。研究表明,一夜不睡会扰乱我们的新陈代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7,(3)
正【美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4月2日报道】题:食物的气味对缺乏睡眠的大脑更有吸引力鼻子知道你什么时候累了。研究人员于3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认知神经学学会年会上发表研究结果称,缺觉似乎会提高大脑对食物气味的敏感度。零食或许会因此更诱人,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熬夜的人往往会吃得更多和体重增加。研究人员让一天仅睡4小时的成年人吸入炸薯片、肉桂卷等食物和冷杉树等非食物的气味,同时  相似文献   

9.
《养猪》2019,(2)
<正>【英国《卫报》网站5月21日报道】研究空气污染对睡眠影响的专家说,睡眠不佳可能跟空气污染有关。这项研究衡量了参与者的睡眠效率,即晚上睡眠时间与清醒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接触二氧化氮和PM2.5颗粒越多,睡眠效率低的可能性越大。研究人员说,这可以归结为空气污染对身体的影响。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助理教授、该研究论文的作者之一马莎·比林斯说:"人的鼻子、鼻窦和嗓子后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祖先和鱼曾经拥有共同的睡眠模式吗?根据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表的一篇论文,美国科学家团队成功鉴定斑马鱼首个神经元睡眠标志,并发现,斑马鱼会经历与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类似的睡眠阶段。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结果表明,人类所拥有的睡眠模式,可能早在4.5亿年前就已出现。动物界所有分支的睡眠,都已经通过行为标准加以描述。尽管看起来鱼类似乎不用睡觉,但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杀虫补"以杀虫燥湿、清热解毒遣药组方,主要由攻毒杀虫、去腐敛疮类药组成。实验结果表明,1%"杀虫补"组ACI为181.7,相对增重率达88.7%;0.5%"杀虫补"组ACI为173.4,相对增重率达82.4%;磺胺氯吡嗪钠组ACI为173.5,相对增重率达80.5%,表明"杀虫补"治疗鸡球虫病的效果确切,1%治疗剂量属高效杀虫药。用5%和10%剂量进行慢性毒性实验,未发现明显的中毒反应,但平均增重率分别为43.1%和32.0%,增重效果明显受到影响(P0.01),说明长期大剂量使用,会造成鸡的生长抑制。5 g/kg和3 g/kg剂量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大剂量一次性使用不会造成鸡的死亡,但会抑制鸡的生长。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中药组方对肉鸡球虫病具有治疗、预防以及增重的效果,按治疗剂量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美国农用营养品供应公司的John H.Goihl在今年的美国畜牧学会的年会上报告,通过采用一项新措施,也许能提高猪崽的存活率。据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经试验表明,至少应在母猪临产的7天前  相似文献   

13.
环球     
正研究发现,部分养猪职工患有耐药性皮肤感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领导的新研究显示,在工业化养猪生产设施劳作的工人当中,他们的鼻腔不仅仅会携带在畜牧方面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也许还会因为那些细菌,患有皮肤感染。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的环境卫生、工程和传染病学系的助理教授兼研究负责人Christopher D.Heaney博士说:"我们在这项研究之前,虽然知道许多养猪工作者的鼻腔中会携带在畜牧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6,(4)
正睡眠有多种重要功能,比如支持免疫系统、巩固记忆等,但是,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寻找睡眠的核心功能,也就是所有物种睡眠的共有功能。最近,《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人员通过多种颜色标记技术,对睡眠小鼠的大脑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睡觉的根本作用是"清理大脑"。研究人员发现,在小鼠入睡之后,小鼠大脑里有一种转运通道网络会充分扩张,增幅达到60%,极大地提高了脑脊液的流量。这些高速通过的脑脊液会冲走β淀粉样蛋白等代谢废物。β淀粉样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16,(4)
正【西班牙《国家报》5月21日报道】在不到10年前,想通过粪便移植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听上去好像非常疯狂。时至今日,这仍不是一个即刻就会出现的治疗方案。但动物实验表明,这也许并非一个疯狂的想法。很多有关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表明,这些细菌承担的不仅仅是保护人体胃肠健康的重要职责,还会影响到大脑的状态。"粪便移植"是一种通过重建肠道菌群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目前已经在实验中作  相似文献   

16.
参考消息 《养猪》2019,(1):44-44
<正>【美国石英财经网站7月28日报道】题:在小鼠身上进行的新研究表明,有朝一日可通过激发积极情绪治疗癌症。研究该如何对抗危险的癌症的科研人员正在探寻一条新的治疗之路,可以简短总结为让人感受快乐。目前这种疗法只在小鼠身上进行过试验,但越来越多的研究中的最新一项表明,我们有朝一日也许可以通过激活大脑中的一个主要奖励区域来治疗癌症。这项最新研究来自以色列。位于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19,(2)
<正>【英国《布里斯托尔邮政晚报》网站9月6日报道】题:"休息好,准备好"英国是世界上睡眠最缺乏的国家之一,专家称40%的人每天要"挣扎着"睡7小时,即建议的最低睡眠时间。但据一本新书称,美国军方似乎一点问题也没有。据《放松并胜利:冠军的表现》一书称,美国军方利用一份指南,确保军人能够得到应有的休息,以  相似文献   

18.
<正>经科学研究表明蓖麻子具有剧毒,主要有毒成分为蓖麻碱和蓖麻毒素即是"蓖麻毒蛋白"。现在学者们对蓖麻毒蛋白的中毒机理研究地比较频繁,主要在于蓖麻子的特殊结构。研究表明,蓖麻毒蛋白的结构主要为A,B两条结构链,而B结构链上存在着2个半乳糖特异结合位点,会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进行特异性结合,使得蓖麻毒蛋白进去到细胞内,干扰细胞器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运作,使得细胞器无法合成蛋白质,从而导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2022年1月13日,美国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39万,创造了疫情以来单个国家单日新增确诊的"世界纪录",将中国远远甩在身后.很多人不禁要问,美国的卫生技术条件和设备都优于中国,防控效果却截然相反呢?美国霸权主义虽然可以凌驾于国际法之上,但是却无法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美国新冠疫情的发展表明:疫苗并非终结疫情的万灵丹;...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10,(4):40-40
【美国《新闻周刊》6月28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题:睡眠不足代价惊人(作者劳伦斯·爱泼斯坦)我们的睡眠时间比过去少了吗?多长时间的睡眠是充足的?如果你的睡眠时间比理想的睡眠时间少,但你感觉正常,这是否仍会损害你的健康?最近的研究提供了一些令人吃惊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