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于丽萍 《广西蚕业》2003,40(1):50-50
蚕吐平面丝,是开辟蚕茧新用途的另一种生产方式。平面丝是在蚕儿饲养过程中,通过改变蚕吐丝的条件,不给营茧的蔟具,将蚕放在平面物上,自然吐积成平面状的丝,然后经过脱胶而成。平面丝可直接加工成书画丝纸、贴绢、丝绵被以及多种工艺品。生产平面丝是蚕农提高经济效益的好方法。其生产技术如下: 1 平面物的准备 蚕在老熟前每盒种要准备好35~40平方米芦帘、竹帘等平面物。生产书画纸,要求表面光洁,可用塑料布摊在平面物上,再根据用途确定规格大小;生产丝绵以1米宽、2米长为宜。  相似文献   

2.
于丽萍 《蚕桑通报》2002,33(4):55-55
蚕吐平面丝,是蚕茧生产的一种特殊产品。平面丝是在蚕儿饲养过程中,通过改变吐丝的条件,不给营茧的蔟具,而将蚕放在平面物上,自然吐积成平面状的丝片,然后经过脱胶而成。平面丝可直接加工成书画丝纸、贴绢、丝棉被以及多种工艺品。生产平面丝是蚕农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其生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蚕吐平面丝,是蚕茧生产的一大革新。平面丝是在蚕儿饲养过程中,通过改变蚕吐丝的条件,不给营茧的蔟具,将要放在平面物上,自然吐积成平面状的丝,然后经过脱胶而成。平面丝可直接加工成书画丝纸、贴绢、丝棉被以及多种工艺品。生产平面丝可获得好价钱,是蚕农提高经济效益的好方法。其生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于丽萍 《四川蚕业》2002,30(3):40-40
<正> 蚕吐平面丝,是蚕茧生产的一大革新。平面丝是在蚕儿饲养过程中,通过改变蚕吐丝的条件,不给营茧的蔟具,将蚕放在平面物上,自然吐积成平面状的丝,然后经过脱胶而成。平面丝可直接加工成书画丝纸、贴绢、丝棉被以及多种工艺品。生产平面丝是蚕农提高经济效益的好方法。其生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于丽萍 《蚕学通讯》2002,22(2):27-27
平面丝是在蚕儿饲养过程中 ,通过改变蚕吐丝的条件 ,不给营茧的蔟具 ,将蚕放在平面物上 ,自然吐积成平面状的丝 ,然后经过脱胶而成。平面丝可直接加工成书画丝纸、贴绢、丝棉被以及多种工艺品。生产平面丝是蚕农提高经济效益的好方法 ,其生产技术如下。1 平面物的准备蚕在老熟前每盒种要准备好 35~ 4 0平方米芦帘、竹帘等平面物。生产书画纸 ,要求表面光洁 ,可用塑料布摊在平面物上 ,再根据用途确定规格大小 ;生产丝棉以 1米宽、2米长为宜。2 蚕老熟要一致若蚕老熟不一致 ,吐丝就会终止不一 ,影响出丝率。使蚕老熟一致的方法是 :见熟5%后…  相似文献   

6.
平面丝的研究价值及制作技术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平面丝是改变熟蚕营茧蔟具,把蚕放在平面物上,按人们的需要,吐织成能大能小、可厚、可薄的丝布.厚的丝布可加工成丝绵、地毯、仿皮革,薄的可以做书画丝纸以及多种工艺品.我县1986年5期蚕有77户蚕农试养平面丝蚕种35.4张,共熟蚕2606.8公斤,生产平面丝223.1公斤,其中有丝纸13.5公斤,为388平方米,丝布1.35公斤,为24.93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富阳县农业局,蚕桑技术人员积极引进新技术——平面丝,经过多次试验成功.春夏季生产了平面丝22.5公斤,经过脱胶处理,已加工成丝棉被、丝棉衣、书面纸等新产品.目前这一成果已在全县推广.平面丝,是利用蚕在成熟时要吐丝的天性,改变其吐丝的条件,不给营茧的蔟具,而把蚕放在平面物上,自然吐织成平面状的丝,然后经过脱胶成为平面丝,可加工成各种产品.用平面丝制成的丝棉被,具有省工,丝被柔软,平整又不变形,售价合理的优  相似文献   

8.
蚕吐平面丝,是在蚕儿饲养过程中,通过改变蚕吐丝的条件,不给营茧的族具,将蚕放在平面物上,自然吐积成平面状的丝,然后经过脱胶而成。平面丝可直接加工成书画丝纸、贴绢、丝棉被以及多种工艺品。 一、平面物的准备。蚕在老熟前每盒种要准备好35~  相似文献   

9.
平面茧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桑蚕平面茧是人为打破蚕儿正常生理,改变桑蚕营茧所需的蔟具,采用平面状的吐丝床,迫使蚕儿在上面吐丝,蚕蛹即成裸蛹。平面茧又称平板丝,经脱脂脱胶后,主要用于制作丝棉,因其没有蚕蛹的异味,膨松柔软而穿着舒适,整体性能好,可任意裁剪而制作方便,是厂家生产高档的丝棉被、丝棉类  相似文献   

10.
本在脱皮激素对木薯蚕吐平板丝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探讨。脱皮激素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对木薯蚕吐平板丝的生理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可减少蔟中爬动,缩短吐丝时间,并可提高吐丝量。这些影响是有利用价值的。因而脱皮激素在木薯蚕吐平板丝的应用上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蚕桑生产上推广应用纸板方格蔟,改善上蔟条件,可以有效提高上茧率、出丝率和生丝品位,是提高蚕茧质量和蚕业总体效益的重要措施。我们在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推广中,通过总结群众经验,综合推广应用了蚕匾育、蚕台育、地蚕育等熟蚕自动登蔟,熟蚕高密度自动上蔟,蔟片引蚕清场,喷射火焰省力除浮丝,推广162孔方格蔟和新蔟简易除异味等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取得上蔟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易行,蔟片寿命延长,效益提高,群众接受快的良好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蚕匾育方格蔟上蔟操作较繁琐问题,有力促进了黄山市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展…  相似文献   

12.
家蚕原种吐平面丝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贵州省蚕业研究所保存的蚕品种中,选择新杭、渝1、浙蕾乙等20个原种,在平面床上作家蚕原种吐平面丝试验,并与普通上蔟营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原蚕吐平面丝总体来说成绩较差,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中系品种秋白、浙蕾乙、渝1吐平面丝效果较好;日系品种明珠、734、渝2吐平面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改常规簇具为平面,使蚕在平面物上吐丝织成像布一样的丝织物,称为平面丝片。这种平面丝片不经缫丝纺织,可直接加工书画丝纸,贴墙绢、地毯、丝质皮革、定型丝棉以及多种工艺品。平面丝片的开发利用,可拓宽养蚕生产的用途,对活跃丝绸市场,提高养蚕经济效益,发展蚕桑生产具有一定意义。根据国内外报道和有关信息,我局于1986年春蚕试制平面丝片获得成功,夏秋蚕扩大了试验规模,经一年努力,已经生产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家蚕平面丝的饲养与上蔟技术。饲养阶段按常规技术操作进行,但需特别注意蚕儿发育整齐度和健康度,以免迟熟蚕的粪尿和病死蚕污染平面丝;上蔟阶段从蔟具准备、蔟中环境和技术管理均有别于常规吐丝营茧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家蚕吐平面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蚕品种在吐平面丝时,丝吐出率较低,一般为正常营茧的70%~80%「’J,且吐成的平面丝厚薄不太均匀,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平面丝生产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更需要有适用的蚕品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地理系统蚕品种的吐平面丝性状(平面丝相对吐出率、落下蚕头次数、平面丝厚薄均匀度等)及环境条件(温度、给桑量等)对家蚕吐平面丝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对平面丝用蚕品种的选育及平面丝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蚕品种中系为蓄松、浙蕾、薪杭、芳山、丰一、浙农1、东34;日系为皓月、春晓、科明、星光、…  相似文献   

16.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2,39(3):50-50
一些新用方格蔟的蚕农反映 :第 1次使用的新方格蔟片 ,因有异味 ,蚕儿在方格蔟片上长时间游 ,不愿进孔结茧 ,最后跌落地。进孔率比旧蔟片低。根据一些老蚕农的经验 ,可在使用前用扫帚蘸新鲜桑叶揉搓汁液刷在蔟孔内 ;或用健康蚕的新鲜蚕沙溶于水中 ,再喷雾到蔟片上 ,掩盖蚕蔟异味。此外在上蔟时可适当增加熟蚕头数 ,以孔格数的 1 0 0 %~ 1 0 5%为宜 ,可有效地提高新方格蔟的结茧率。另外还要注意上蔟室的光线要均匀。因熟蚕有背光性 ,易向暗的方向密集。为提高熟蚕进孔率 ,上蔟时要适当关门避光 ,保持光线暗淡均匀 ,更要防止一面亮一面暗 ,…  相似文献   

17.
不同蚕品种吐平面丝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做不同品种在平面吐丝环境和正常营茧环境的对比试验,发现吐平面丝与品种有关系,适合吐平面丝的蚕品种从优到差的顺序是贵蚕3号、春蕾×镇珠、贵蚕1号、洞庭×碧波和菁松×皓月。除品种因素外,吐丝期和化蛹期的环境因素(包括光、温度、湿度)也是影响蚕吐平面丝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家蚕平面丝制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蚕平面丝是人为打破蚕的正常习性,改变蚕营茧所需的条件,用平面状的吐丝床,迫使蚕儿在吐丝床上吐丝,吐成的丝叫平面丝或平面茧,平面茧脱胶后成平面丝,或叫平面丝棉.蚕儿吐丝完成后成裸蚕,化蛹后成裸蛹.脱胶后的平面丝松软、柔和、匀整,没有蚕蛹的异味,可制作高档丝棉被和服装;未经脱胶的平面丝可制成书画、绢画的丝纸.家蚕平面丝无论是脱胶前还是脱胶后都易于保存,不易变质.在蚕茧供过于求,茧价降低时,蚕农生产平面丝可以有看价而售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家蚕吐平面丝性状的遗传特点,选育了叶平面丝性状优良的蚕品种ZAU2,并与现行蚕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ZAU2的平面丝吐出率达到95%左右,明显优于普通品种,与不同实用品种组配成杂交组合,其强健性和吐丝性状都达到实用水平,其中平面丝吐出率显著高与普通实用杂交种.  相似文献   

20.
不同蔟中环境对872结茧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仕叶  詹永发 《蚕学通讯》2000,20(3):9-10,13
872品种是中国蚕研所育成的日×日杂交固定原种,它与871对交繁育的一代杂交种是全国推广的春、秋兼用二化性多丝量品种,深受广大蚕农的喜爱。我所自1999年引进繁育推广以来,发现872于五龄老熟上蔟后,普遍存在着不结茧蚕现象,且数量偏大。为此,笔者于2000年春季,对该品种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进行了试验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 中国蚕研所培育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繁育生产的桑蚕872原种,蔟具为16峰普通塑料折蔟。1.2 试验地点 贵州省蚕研所桑蚕良种繁育推广科育种蚕房。1.3 试验方法 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