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接上期)展区3以展示百合科中多肉植物的自然景观,主要有芦荟属、沙鱼掌属、十二卷属等。大多茎叶色彩斑斓,十分好看。鬼切芦荟(Aloe marlothii),又名马洛夫芦荟,株达高2—4m,冠幅1—1.5m。叶片披针形,肉质,灰绿色,身上长满肉刺,叶两面和边缘有红褐色肉齿,夏季抽出圆锥花序,单边开出黄橙色花朵,排列成牙刷状,十分少见。大肚芦荟(A.crassicaulis),株高1.5—2m,茎粗壮,白色,往往茎的中、下部凸起,形似大肚状。叶狭披针形,深绿色,呈莲座状,生于茎的顶端。秋季开花,小花白色。  相似文献   

2.
芦荟     
芦荟,多年生常绿草本。叶深绿色,呈尖舌状。叶由茎出,莲座状簇生,狭长披针形,肉质肥厚多汁,边缘有刺状小齿,四季青翠。夏秋之交,冬春之间,叶丛中抽出花穗,花呈红色、橙黄或赤色斑点,也偶有白色小花。 芦荟原产热带非洲,二千多年前古埃及人誉为“万应灵药”。唐中叶入我国,由中唐诗人刘禹锡用芦荟治癣始扬名。二战中日本一些被  相似文献   

3.
施献举 《西南园艺》2001,29(2):59-60
芦荟 ,又名油葱、龙角、狼牙掌 ,系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草本。原产热带非洲 ,唐代中叶传入我国。品种有几百个 ,但具有营养和药用价值的只有几种 ,如好望角芦荟、树芦荟、库拉索芦荟、元江芦荟、中华芦荟、皂质芦荟等。其肉质叶片由基部生出 ,簇生 ,呈尖舌状 ,叶两边有刺状小齿 ,四季青翠 ,生意盎然。到了冬季和早春叶丛中抽出花多为深红、橙黄或黄色、偶有白色。早在一二千年以前被古埃及人誉为“万应灵药”。  芦荟含有大量植物蛋白 ,1 2种维生素 ,叶绿素 ,芦荟素 ,芦荟大黄素 ,胆碱 ,配糖体 ,多种微量元素 ,活性酶类和 2 2种氨基酸 …  相似文献   

4.
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Aloe)多年生常绿植物,原产于非洲热 带 沙漠、干旱地区,品种多达500种,多为肉质草本。其叶片肥厚多汁,多长披针形,簇生呈莲座状或生于茎顶,叶缘有尖齿状刺,表面坚硬不易失水,具有很强的贮水能力;花序为伞形,总状或穗状等,花呈橘红色、黄色或具赤色斑点,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蒴果,种子多数。 芦荟不仅可供食用和观赏,更因其在医疗、美容、保健等方面的非凡功效,使其成风靡世界、经久不衰的一棵小草。在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也建立了面积达500m2的芦荟专题园。芦荟的品种虽然繁多,但具有…  相似文献   

5.
药用观赏话芦荟芦荟为百合科多年生肉质植物,又名油葱、龙角、狼牙掌,叶片厚实呈尖舌状,两边有三角刺状小齿,青翠挺拔,简状花序,花多为深红、橙黄,偶有白色的,叶花均有与其它花卉不同的风姿。繁殖多为脚芽分株,也有扦插繁殖的。古埃及人称芦荟是“不用医生的万灵...  相似文献   

6.
芦荟(Aloe vera var.chinensis),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草本肉质植物,又名龙角,油葱,原产南非,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芦荟叶片肥厚,表面光滑油润,四季碧绿,叶缘具有形状奇异的刺状小齿,常用于小盆栽植,装饰厅堂居室,给人以清新幽雅和朴实无华的感受.芦荟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亦高.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掀起一股"芦荟热",芦荟顷刻身价百倍,成为时髦的保健美容品,各种含芦荟的食品、饮品和化妆品不断面市,虽价格不菲仍畅销不衰.  相似文献   

7.
孟清牧 《花木盆景》2003,(12):19-19
芦荟喜暖畏寒,当气温降到10℃~20℃时,就基本停止生长,当降到5℃以下就会出现冻害,表现为叶片呈红褐色,易感染软腐病或根腐烂,气温降到0℃以下,即使很短暂的时间,也会造成冻害,出现叶片溃状冻伤现象,甚至造成全株死亡。可见5℃是盆栽芦荟安全越冬的最低温度线。  相似文献   

8.
周晓鹿  李思良 《北方园艺》2008,16(2):188-192
试验初步研究了皂质芦荟细胞悬浮培养过程.比较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接种量对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皂质芦荟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初步探讨了皂质芦荟在细胞生长周期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B5 培养基有利于细胞的增殖;每50 mL培养液中加入2 g愈伤组织的接种量为宜;筛选出最适激素组合为2,4-D 3.0mg/L KT0.5mg/L,葡萄糖25 g/LpH值5.8;皂质芦荟悬浮培养的生长周期为25 d,细胞增值率曲线呈S型;在悬浮细胞生长前期,pH值明显下降,在细胞对数生长期,pH值略有升高,并趋于平缓;总酚含量、POD、SOD均出现2个峰值,但出现时间不同,其变化趋势与细胞生长趋势呈正相关,PPO活性与细胞生长趋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三种芦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从库拉索芦荟、中华芦荟、树芦荟3种芦荟叶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用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酶的活性,双缩脲法测定SOD蛋白含量,比较3种芦荟中SOD酶的比活力.结果表明:库拉索芦荟的比活力为32.9,中华芦荟次之比活力为25.9,树芦荟最低为15.6.若以树芦荟SOD比活力为1作参比值,中华芦荟SOD比活力是它的1.66倍,库拉索芦荟SOD比活力是它的2.10倍.  相似文献   

10.
桂松龄 《北方园艺》2007,(6):201-202
芦荟是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具有医疗、美容、保健、食用和观赏等功能.自古以来就有"家庭急救箱"、"天然美容师"的美称. 近些年来,芦荟正在迅速走进百姓家庭.家庭盆栽芦荟可随时采取新鲜的叶片,供家庭人员食用、药用和美容.观赏芦荟、小型盆栽芦荟放置于案头和书桌之上,改善居室环境,令人喜爱;大型盆栽芦荟放在客厅和庭院之中,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11.
芦荟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芦荟学名为Aloe,属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常绿多肉草本植物,原产非洲,全世界约有300余种,相当一部分具有观赏价值.其中,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等品种含有的芦荟素等物质具有药用价值而被用作保健品、化妆品和食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12.
以库拉索芦荟叶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愈伤组织培养细胞结构分化状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培养物中芦荟素的含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芦荟组织培养细胞分化程度与芦荟素等有效成分产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以叶为外植体,MS NAA1 mg/L 6-BA 0.5 mg/L培养基适于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细胞分化程度很低的愈伤细胞中芦荟素含量很低.细胞高度液泡化、分化程度高的愈伤组织中芦荟素含量较高.植物生长调节物通过影响芦荟愈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进而影响芦荟愈伤组织中芦荟素等有效成分的产生.芦荟素含量与愈伤组织中细胞结构分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赵新蓉 《西南园艺》1999,27(3):38-39
芦荟,又名蜈蚣掌、龙爪、油葱,属白合科芦荟属(Aloe arborescens)多浆植物.本属400多种,大多原产南非.芦荟的汁常被用作消肿止痛或缓冲剂,对烫伤有疗效;芦荟中的凝胶物质具粘稠、保湿和润滑作用,是美容佳品.因此,芦荟是一种集观赏、食疗、美容于一体的花卉植物.  相似文献   

14.
一、芦荟的形态及生理特征芦荟属(Aloe)植物约有300多种,均为多年生肉质多浆草本植物。共同特征是叶片肥厚多汁,披针状剑形,边缘有硬齿或刺,成长株为莲座状。有的种类无茎,有的茎短由叶片包裹着,有的茎部叶片脱落而成光秃状。有些种类高达数米至20米,有些种类不足10厘米。总状花序高出叶层上,其上着生红、橙红、黄色花朵。  相似文献   

15.
光质对库拉索芦荟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植物化学法和HPLC技术研究了光质处理对库拉索芦荟中蒽醌类物质、多糖和可溶性蛋白等的活性成分影响.结果表明:3种(红光、蓝光和黄光)处理均能导致总蒽醌、芦荟素和芦荟大黄素含量增加,黄光更利于总蒽醌、芦荟素和芦荟多糖的积累,蓝光利于芦荟大黄素的积累;3种光质处理均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芦荟植物茎尖培养与种苗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瑛  肖龙 《北方园艺》2002,(3):60-60
芦荟,作为一种药用观赏植物,其美容、抗菌、消炎等功效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多种有效提取物越来越多地用于日用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芦荟常规繁殖采用分株法,繁殖速度慢,无法满足芦荟生产基地建设的需要.茎尖培养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繁殖方法,本试验对几种芦荟植物茎尖培养及组培苗驯化方法进行探索,现总结成文,供同行参考,并为芦荟产业化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7.
菜用芦荟及其保护地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荟(Aloe)为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原产非洲及地中海地区.近代科学研究表明,芦荟叶片中含有丰富的蒽醌类化合物、多糖、有机酸、蛋白质、多肽、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叶绿素、多种活性酶及甾类化合物等,在所有野生果蔬中,芦荟所含营养价值和有效成分位居第一,且营养配比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AFO)推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塑料大棚栽培对库拉索芦荟蒽醌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拉索芦荟为材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了塑料大棚栽培对库拉索芦荟主要有效成分蒽醌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棚内生长的芦荟成熟叶总蒽醌类物质和芦荟素含量减少,同时,其高效液相色谱图中出峰数量也显著减少.该试验还研究了增强UV-B辐射可对芦荟有效成分的影响,试验证明,增强UV-B辐射促进芦荟叶中总蒽醌类物质和芦荟素的积累,在处理10 d内以每天照射6 h,总蒽醌和芦荟素含量增加最多.  相似文献   

19.
芦荟的栽培管理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芦荟是上海郊区农业结构调整中新发展起来的种植业之一 ,发展速度较快 ,并逐渐走向规模化、系列化 ,今后必然会发展成为农、工、商、贸一体化的大型产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于1974年从广东引进中华芦荟 ,作为中草药及观赏花卉种植。20世纪末上海市动植物引种中心引进菜用芦荟品种推广种植。近年来 ,随着对芦荟研究的深入和市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不少单位开展了芦荟引种研究 ,目前本市引进的芦荟品种主要有 :(1)美国库拉索芦荟AloebarbadensisMill;(2)木立芦荟AloearberescensMill;(3)中华芦荟AloeveraL.varchinensis(Haw.)B…  相似文献   

20.
韩学俭 《花卉》2009,(12):32-33
一、生态习性 芦荟(Aloe arborescensvar.netalensis Bge.),又名龙角、草芦荟、油葱、狼芽掌等。百合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