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建风  黄生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578-5579
[目的]为快速扩繁中国沙棘雌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半木质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嫩枝为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25、50、100mg/L吲哚丁酸(IBA)和25、50、100mg/L萘乙酸(NAA)处理对枝条成活率、株高、平均根数及平均根长的影响。[结果]IBA和NAA处理后的枝条成活率、株高、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均高于对照,不同浓度IBA处理的枝条成活率均高于NAA处理。50mg/LIBA处理的枝条成活率、成活枝条的株高、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最高。[结论]IBA和NAA处理均可提高中国沙棘雌株扦插枝条的成活率、株高、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其中50mg/L IB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决明子种子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NAA和GA3不同配比对决明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A 100 mg/L加GA325 mg/L配比能提高决明子种子的发芽率,其发芽率可达82%;NAA 100 mg/L加GA3100 mg/L配比对决明子幼苗鲜重和干重的影响明显,鲜重和干重分别达到了1.113 5 g/株和0.327 5 g/株;NAA 50 mg/L加GA3200 mg/L配比对决明子幼苗株高有明显的影响,幼苗株高可达4.070 cm;NAA 100 mg/L加GA350 mg/L配比对决明子幼苗根数有明显的影响,其根数为1.05条/株;NAA 100 mg/L加GA3100 mg/L配比对决明子幼苗茎粗有明显的影响,其幼苗茎粗为0.198 8 cm;NAA 25 mg/L加GA350 mg/L配比对决明子幼苗根长有明显的影响,其幼苗根长为1.340 cm。因此采用不同配比的NAA和GA3处理决明子种子后,不仅能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与幼苗的鲜重、干重和株高,还对幼苗的茎粗、根长、根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几种生长调节剂对栀子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栀子嫩枝扦插育苗时,IAA为100mg/L时成活率最高、平均根长最长:IBA为100mg/L时平均根粗最粗、平均最长新叶叶长最长、平均生根根数最多。由此认为,IBA 100mg/L和IAA 100mg/L对栀子嫩枝扦插效果较好.尤以IBA 100mg/L最佳。  相似文献   

4.
3种激素对北美香柏嫩枝扦插的生根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美香柏当年生嫩枝采用不同浓度、不同种类激素处理的扦插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浓度300 mg/L的NAA处理效果最好,有利于提高扦插成活率,愈伤组织形成率、腐烂率、生根率分别为19%、7%、56%,主根数量5.7条/株,平均主根长4.2 cm,总根长26.4 cm,根系效果指数0.37。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处理对早紫葡萄的扦插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50 mg/L IAA 50 mg/L根旺﹑75 mg/L NAA 25 mg/L生根﹑100 mg/L生根﹑75 mg/L IBA 25 mg/L生根等药剂处理早紫葡萄插条的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不同时期的发芽率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的趋势,以75 mg/L IBA 25 mg/L生根的发芽率最高(63.8%);插条生根数除50 mg/L IAA 50 mg/L根旺外,其余与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以75 mg/L IBA 25 mg/L生根效果最佳.综合分析,75 mg/L IBA 25 mg/L生根在插条根长﹑根粗﹑根鲜重﹑根干重及新梢平均生长量等重要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其它各处理,因此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浓度的IBA、NAA和ABT对葫芦茶扦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生长健壮的葫芦茶枝条为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25、50、100 mg/L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和生根粉(ABT)处理对葫芦茶枝条成活率、平均生根数及平均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5 mg/L的ABT以及IBA和NAA各浓度处理的枝条成活率、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其中50 mg/L IBA处理效果最好,50 mg/L NAA次之。  相似文献   

7.
采用25、50和100μmol/L 3种Cd浓度对6个水稻品种的水培幼苗胁迫处理5 d,结果表明:6个水稻品种幼苗的最长根长,苗高,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均受到明显抑制,抑制效应大小为最长根长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苗高,且抑制效应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利用50μmol/L Cd胁迫浓度开展水稻幼苗耐Cd性鉴定较经济合理;利用幼苗最长根长、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和苗高4个指标综合评价水稻的苗期耐Cd能力较为科学。  相似文献   

8.
以东方百合(Oriental hybrids)杂种系西伯利亚(Siberi)为材料,研究外源水杨酸对东方百合夏季生长的影响.采用25、50、100、200 mg/L的水杨酸(SA)对西伯利亚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测定其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的变化.现蕾后分别统计西伯利亚株高、茎粗和花蕾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西伯利亚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SOD和POD(除25 mg/L处理外)的活性增加.在0~100 mg/L范围内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增加,西伯利亚株高、茎粗和花蕾数不断增加,其中以100mg/L的效果最明显.说明水杨酸可以提高西伯利亚的耐热性,从而提高夏季切花品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25、50和100μmol/L 3种Cd浓度对6个水稻品种的水培幼苗胁迫处理5d,结果表明:6个水稻品种幼苗的最长根长,苗高,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均受到明显抑制,抑制效应大小为最长根长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苗高,且抑制效应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利用50μmol/L Cd胁迫浓度开展水稻幼苗耐Cd性鉴定较经济合理;利用幼苗最长根长、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和苗高4个指标综合评价水稻的苗期耐Cd能力较为科学。  相似文献   

10.
锌对青花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锌浓度对砂培青花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单株干重、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锌浓度为0.05、5、10mg/L时青花菜幼苗生长较好,其中以10mg/L处理生长最好;0、50、100、200mg/L锌浓度对青花菜幼苗生长不利。10mg/L锌浓度下生长的青花菜幼苗与缺Zn处理相比,叶绿素a、b含量分别提高32.78%、39.02%,株高增加10.01%,新生叶叶面积增大10.85%,光合速率提高45.81%,单株干重增加13.13%;与常规Zn浓度0.05mg/L相比,叶绿素a、b含量分别提高20.15%、27.72%,株高增加9.18%,新生叶叶面积增大13.10%,光合速率提高13.55%,单株干重增加5.00%。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方法,以GR891木薯品种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抑制剂(PP333、B9、S3307、ABA)对试管苗在常温(25℃)条件下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在培养室温度(25±2)℃、光照度1500~2 000 lx、光照时间12 h/d的条件下,培养基中加入PP333、B9和S3307均可提高木薯试管苗的存活率。在MS+6-BA 0.2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6.5 g/L培养基上,木薯常温保存的适宜PP333质量浓度为1.0~1.5 mg/L或B9和S3307质量浓度均为0.5~1.0 mg/L,保存240 d时存活率超过90%,试管苗根系发达、叶色浓绿、生长健壮,0.2~2.0 mg/L ABA培养基上试管苗长势和存活率都明显低于CK(对照)。  相似文献   

12.
怀地黄为传统大宗中药材,为探究其脱毒试管苗生根移栽的最佳条件,提高移栽成活率,以怀地黄脱毒试管苗85-5为材料,探索了不同因子对地黄试管苗管内和管外生根的影响以及适宜于试管苗移栽的基质配比。结果表明:管内生根最适的PP333质量浓度为0.10mg/L,此时试管苗的根数达到28条,株高为4.0cm;接种密度为6个/瓶时,株高、叶片数、根数、根长都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状态,根数达38条,株高为3.3cm;接种部位为顶芽时根数较多,达到38条,株高达到3.5cm,与侧芽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管外生根NAA生根效果明显优于IBA,2种激素最适浓度和处理时间分别为:NAA 50mg/L处理60min,苗存活率100%,生根率90%;IBA 50mg/L处理15min,苗的存活率95%,生根率85%;移栽基质的最适质量比例为草炭土∶蛭石=1∶2。  相似文献   

13.
以马哈利樱桃砧木的嫩梢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筛选出的起始培养基为MS+6-BA 0.2- 0.5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IAA 0.5 mg/L+GA3 0.5 mg/L,此时增殖倍数达7.06,平均 苗高2.79 cm;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AA 2.0 mg/L或1/2 MS+IBA 0.6 mg/L,暗培养7 d后移至温室或 大棚,在自然光下生根炼苗,生根率达85%以上,单株平均根数3-6条,根系白嫩,组培苗生长整齐健壮;以营养土 为基质,用50 mg/L生根粉泥浆溶液处理生根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87.0%以上。该技术体系适宜工厂化生产的 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甘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获得脱毒苗以及脱毒苗鉴定的方法。[方法]以甘薯茎尖分生组织为培养对象,通过蔗糖及外源激素单因素试验研究甘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结果]甘薯茎尖分生组织生长培养基为MS+6-BA 0.50 mg/L+ NAA 0.10 mg/L+蔗糖40 g/L+琼脂6.5 g/L,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0 mg/L+蔗糖20 g/L+琼脂6.5 g/L。在茎尖生长培养基上对25个甘薯品种的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结果表明,8个品种的出苗率为50.0%~79.3%,16个品种的出苗率达80.0%以上,其中,5个品种的出苗率为100.0%。在生根培养基上,试管苗生根率达100%,根多而粗壮,茎叶生长旺盛。试管苗不用炼苗,可直接从培养瓶中移栽至细河沙中,成活率达100%。以巴西牵牛作为指示植物,采用靠接法对试管苗进行脱毒鉴定,脱毒率为79.1%。[结论]该研究为甘薯茎尖脱毒苗生产提供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简便易行的脱毒苗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5.
绿竹试管苗周年生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浙江省临安市对当年移栽成活的绿竹试管苗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测定其各月的出苗数、竹苗地径和竹苗高等因子,研究绿竹试管苗年生长的规律。结果表明:新出竹苗的月平均地径随着出苗月份的推移逐月增粗,平均高度呈正态分布;试管苗移栽后发新苗期长达8个月,发新苗高峰期为8月份,占全年总量的23.8%;其新竹苗高生长历时47d左右。平均生长总量达114.4cm,平均日生长量达2.43cm,最大日生长量可达6.86cm;每株试管苗平均年出竹苗数为42.5株。表明绿竹试管苗是建立绿竹采穗圃或母竹园的好材料。表4参9  相似文献   

16.
植物延缓剂PP333和B9对菘蓝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菘蓝试管苗质量和移栽成活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P333(1~6 mg/L)和B9(10~60 mg/L)对菘蓝种子萌发及试管苗壮苗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B9浓度除20 mg/L外,其余浓度均促进菘蓝种子萌发.B9对菘蓝试管苗具有延缓生长的作用.适宜浓度的B9处理(20 mg/L)可使试管苗矮化,生长健壮,提高生根率及生根数量.而菘蓝试管苗对PP333极为敏感,在低浓度下(≤2 mg/L)即对菘蓝试管苗的生长产生强烈抑制,高浓度下(≥4 mg/L)菘蓝试管苗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7.
高彬  章玉平 《广西农业科学》2014,45(9):1632-1635
[目的]开展水培墨兰诱导生根试验,筛选适合水培墨兰生长的生长素和营养液配方,为水培墨兰脱毒快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苗高20.0~30.0 cm的墨兰小苗,分别以1.0、5.0和10.0 mg/L的IBA、IAA、NAA诱导生根,再进行日本山崎(1978)配方营养液、Hoagland标准营养液、Hoagland和Amon混合配方营养液培养观察,比较分析不同浓度IBA、I-AA、NAA及不同营养液处理水培墨兰的生根、培养效果.[结果]3个IBA处理中最适宜墨兰诱导生根的为5.0 mg/L诱导6h处理,培养28d后30.0%植株长出新根,根长平均15.3 mm;3个IAA处理中最适宜墨兰诱导生根的为5.0 mg/L诱导2h处理,培养28 d后20.0%植株长出新根,根长平均7.5 mm;3个NAA处理中最适宜墨兰诱导生根的为5.0 mg/L诱导2h处理,培养28d后20.0%植株长出新根,根长平均2.5 mm.1/2 Hoagland+Arnon配方营养液促进墨兰生长的效果比日本山崎配方营养液和Hoagland标准营养液更佳.[结论]水培墨兰经5.0 mg/L IBA生根培养6 b诱导生根效果最好;1/2 Hoagland+Arnon配方营养液可作为水培墨兰生长的营养液.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光质对铁棍山药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将带1个叶片、长2~3cm的茎段,接种在1/2MS+IBA 0.5mg/L+PP3330.05mg/L培养基上,置于蓝光、绿光、黄光、红光、白光及黑暗下培养。结果表明:接种7d,在黄光下的茎段切口处首先有根点出现,11d各光质下均有根长出。从根数和根长上看,红光表现出促进效应,达到5.02个和6.08cm,而蓝光和绿光则表现出抑制效应。对于根鲜质量、根冠比来说,白光下的比较大,达到1.20g和0.563,而蓝光、绿光下的则比较小。从侧根数来看,白光下侧根最多,而红光下极少。从苗情上看,白光、红光下的试管苗比较矮壮,叶片数较多,叶绿素含量较高。综合看来,白光和红光有利于铁棍山药试管苗的生根。  相似文献   

19.
程贵兰  蔡智军  姜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38-6139
[目的]研究6-BA与NAA不同质量浓度组合,不同的材料来源及不同的取材方法对中黑防杨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中黑防杨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结果]中黑防杨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6-BA与NAA质量浓度组合为,0.5mg/L的6-BA与0.05mg/L的NAA,其叶片不定芽诱导率为97.91%;最佳材料来源为生根试管苗,其叶片不定芽诱导率达96.66%;最佳取材方法为选取植株上部0.5cm左右幼嫩叶片,其叶片不定芽诱导率98.33%。[结论]建立了稳定的不定芽再生体系,为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钙果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S KT0.3 mg/L NAA0.5 mg/L的培养基中,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8.7%;叶片比茎段更适宜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其诱导率比茎段为外植体时高12.7%,而且形成的愈伤组织致密、色泽正常、表面突起均一;愈伤组织分化为芽时,MS 6-BA0.1 mg/L IAA1.5 mg/L培养基的效果最好,分化率达到96%,平均芽数为3.38;不定芽在生根培养基1/2MS IAA0.5 mg/L上,生根率达到70%,平均根长为4.03 cm,平均根数达到5.90。移栽时选用腐殖土为基质,小苗成活率达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