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塘鳢网箱育苗及池塘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殖沙塘鳢是一个有前景的项目,但受制于苗种来源匮乏,无法开展大规模养殖。本文对沙塘鳢网箱育苗及苗种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70~110g体重的雌性沙塘鳢绝对怀卵量为1300~3500粒;平均受精率85%,平均孵化率88%,苗种成活率达82%。  相似文献   

2.
从池塘选择与消毒,水花放养,养殖管理等方面提出沙塘鳢苗种培育需把握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正>从沙塘鳢水花到夏花的培育过程关系到下塘的成活率、回收率,并影响最终经济效益。采用沙塘鳢水花套养在河蟹或其他养殖品种中是当前的主要养殖模式,根据一些养殖户反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活率、回收率都很低,经济效益差,而采用大规格苗种(大于2厘米)进行套养可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回收率和经济效益。关于河川沙塘鳢大规格苗种培育的研究试验模式有网箱培育、水泥池培育和土池培育等,以上方法由于各具缺陷,实际效果和推广性较差。项目组在2012年和2013年两年间利用自己繁殖的沙塘鳢水  相似文献   

4.
为沙塘鳢工厂化苗种培育、运输等提供基础数据,现对其苗种阶段窒息点与耗氧率进行初探。试验采用三个水浴槽,将水温分别控制在15℃、20℃、27℃,每个水浴槽放入10尾鱼,放入探头,石蜡封面,每小时记录1次。试验结果:耗氧率分别为0.0646,0.0786和0.1038 mg/(g·h)。耗氧率随水温增加而增加,沙塘鳢的窒息点为0.1357mg/L。  相似文献   

5.
<正>开展沙塘鳢规格鱼种全程工厂化驯养技术研究的目的是在可控条件下进行沙塘鳢鱼种培育,提高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出一套高效的培育模式。一、系统处理本研究采用循环水养殖工艺进行沙塘鳢鱼种培育,循环水系统主要构成部分有圆形养殖池、微滤机、循环水泵、生化池、高压气泵、增氧泵、紫外灯管、进排水管道、微孔纳米曝气盘。  相似文献   

6.
<正>沙塘鳢(学名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隶属于鲈形目,沙塘鳢科,沙塘鳢属,俗名蒲鱼、土布鱼、虎头鲨、虎头呆子,是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鱼类,这种成鱼重量仅1~2两的小型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无肌间剌,深受人们喜爱,特别适宜老人小孩吃。是目前极具开发养殖前途的地方特色品种之一,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商品鱼仅靠天然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势在必行,而进行人工养殖首先必须解决苗种问题,目前沙塘鳢的苗种培育技术还很不完善,在稚幼鱼苗阶段开口饵料的选择和投喂及病害控制等方面有不少问题尚未解决,影响沙塘鳢规模化、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阐述了多种形式的沙塘鳢养殖试验,分别从养殖塘口的选择、沙塘鳢苗种类型、苗种放养时间、适口饵料的配套、水草管理、水质调节、饲料投喂、实验结果等多方面来介绍的,所得结果,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1水体中NH3主要来源①有机物分解产生氨态氮。在沙塘鳢工厂化苗种培育阶段投喂的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的尸体都可以分解产生NH3。②高密度养殖容易造成培育池水体呈富营养化,水中溶氧很低,温度又比较高时,反硝化微生物如棱状芽孢杆菌等会将水中的硝酸还原为亚硝酸和氮。③沙塘鳢苗种的代谢产物一  相似文献   

9.
沙塘鳢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沙塘鳢 (Odontobutisobscura)隶属于鲈形目 ,塘鳢科 ,沙鳢属 ,俗名蒲鱼 ,虎头鲨 ,是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经济鱼类 ;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钱塘江、闽江等水系 ;其肉嫩刺少 ,可食部分比例大 ,味道鲜美 ,营养价值高 ,深受人们喜爱 ,是一个极具开发养殖前途的地方特色品种。盐都县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腹部 ,辖区内河沟、池塘密布 ,具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自然水域中沙塘鳢品种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但由于种种原因 ,天然捕捞量越来越少 ,但需求量不断加大。因此 ,盐都县水产养殖场利用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 ,进行了沙塘鳢苗种繁育及商品鱼养殖…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在青浦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内开展了沙塘鳢的人工孵化和繁育试验,为沙塘鳢自然资源保护和人工繁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给沙塘鳢的人工养殖与培育提供一定的可行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的来源与培育沙塘鳢亲鱼发育良好,体质健康,体表无伤,一般雌性个体重70~100克、雄性个体重45~75克,主要来自人工捕捞的野生沙塘鳢。3月23日将亲本收集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河川沙塘鳢仿生态繁育的池塘选择、亲本放养、育苗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要点,并结合沙塘鳢规模化繁育试验结果,探讨了提高沙塘鳢繁养殖病害防治效果及沙塘鳢繁育出苗量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
沙塘鳢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沙塘鳢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沙鳢属,俗名蒲鱼,虎头鲨等,是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经济鱼类。笔者对沙塘鳢的性腺发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进行了研究总结,旨在探索沙塘鳢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使之得以推广。1基本情况1.1池塘条件试验用亲鱼池、繁殖池、育种池均为东西向的长方形池塘,面积2亩/只,深1.5m,底淤20cm。1.2催产孵化设备其设施是利用四大家鱼繁殖用的设备,产卵池为圆形,直径8m,深1.5m;鱼苗孵化设备是抛水式孵化缸,每只缸盛水500kg左右,滤水缸罩为60目;鱼巢是棕片和蚌壳。1.3亲鱼的选择及培…  相似文献   

13.
塘鳢俗称虎头鲨、蒲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市场对塘鳢的需求量增加,苗种供应将成为制约规模养殖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塘鳢的苗种来源,我们在2003~2004年进行了池塘塘鳢苗种拟自然繁殖及培育生产性试验,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俗名"土才鱼"、"土憨巴"、""虎头鲨"、"土蒲鱼"等,是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经济鱼类,主要摄食虾和小型底层鱼类,兼食水生昆虫幼虫和螺、蚬等底栖动物。因其肉嫩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逐渐受到人们喜爱,是一个极具养殖前途的地方特色品种。随着沙塘鳢养殖需求的逐渐增加,沙塘鳢苗种的供应需求越来越大,随之开展的沙塘鳢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15.
李潇轩  史阳白  王彬  马昊  丁玉 《水产养殖》2012,33(11):12-15
沙塘鳢,隶属于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沙塘鳢属.俗称草婆鱼、虎头鲨、虎头呆子,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的水域较为常见.其肉质细嫩,味美可口,素为人们所喜爱.近年来随着沙塘鳢的人工养殖广泛开展,苗种人工繁殖逐渐被重视,在沙塘鳢人工繁殖过程中,存在雌雄鱼发育不同步、雄鱼精液难以被移出等问题,所以规模化苗种生产中有的采用杀雄鱼取精的方式,进行人工授精,使生产过程中雄鱼亲本浪费较为严重,精子不能充分利用,增加了苗种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沙塘鳢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致使其苗种的供应量远远满足不了发展需要。目前,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沙塘鳢规模化人工繁殖已经成熟,每年都为市场提供大量的优质苗种,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以及养殖户们的一致好评。但是规模化人工繁殖过程繁琐,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成本较大,考虑到养殖户们的切身利益,我们提出设想,化繁为简,为沙塘鳢在不同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17.
正孵化水温差异可以影响沙塘鳢受精卵的孵化期长短,结合其鱼卵孵化期长这一特点,山东省临沂市渔业发展保护中心采取调控孵化用水水温的方法,使不同时间产的受精卵集中破膜,便于苗种培育工作的统一管理,提高了苗种培育率,在沙塘鳢苗种  相似文献   

18.
<正>沙塘鳢在江南地区俗名土甫鱼、土步鱼、刺虎鱼等。近几年来由于环境因素,野生沙塘鳢越来越少,市场上价格一直走高,为此,我们利用冬季河蟹塘套养沙塘鳢的模式,探索沙塘鳢池塘养殖方式。一、苗种放养准备为确保初次养殖成功,放养的苗种以冬季清塘中收集的野生苗为主,在20亩蟹塘放养了总量为70千克沙塘鳢鱼苗,规格为40尾/千克,体长8~10厘米。放养时间在12月初,利用河蟹上市期后蟹塘容量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我们在安徽当涂县海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选择了7个塘口共计232亩池塘进行试验,将河蟹、沙塘鳢、青虾作为三个主养品种进行集成养殖,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生态养殖模式。基于养殖户营造出的良好生态系统,水产品品质和产量双双提高。同时,还可以利用沙塘鳢控制小型野杂鱼和青虾二代小虾,青虾摄食河蟹的残饵,河蟹和沙塘鳢相互无攻击性的特点,将蟹虾混养技术与沙塘鳢养殖技术集成配套。经过一年的试验,创  相似文献   

20.
月鳢(又名七星鱼)因其生长快、耐低温、病害少、肉质好、药用价值高等特点,已成为淡水新的名特优品种。近年来我市柳江县百朋乡养殖该鱼成功。本人于1996年5月采用小水泥池,高密度培育苗种,并用不同饲料投喂月鳢苗种。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