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促进驻马店市的优质专用小麦的快速发展和确保生产出来的专用小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选用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豫麦18、弱筋小麦豫麦50,按不同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划分不同生态区域,通过设计不同施肥量和施氮方式试验,分析驻马店市不同类型优质专用小麦的适宜种植区域。结果表明,区域Ⅰ是弱筋小麦的最适宜区,是中筋小麦的次适宜区;区域Ⅱ是中筋小麦适宜区,是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次适宜区;区域Ⅲ是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的适宜区。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的茎秆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间茎秆强度有明显的差异,在不同的发育时期不同类型的品种茎基部的抗折能力有明显的不同,在小麦的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和成熟期,分别对小麦茎秆的强度进行测试,抗旱类型小麦品种的茎秆强度为最强。小麦茎秆的强度与产量有明显的关系,随着小麦茎秆强度的增强,其产量也随之增加,小麦的茎秆强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86。小麦的茎秆强度强,表明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强,适合于密植,为小麦的群体协调发育及创造高产提供有利条件,同时给春小麦超高产、优质栽培及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小麦产量和质量对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小麦种植范围广泛但是不同小麦种植地区的病虫害类型不同,应该分析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提出科学的防治技术以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以宿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具体的小麦防治技术,以期为小麦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黄淮海地区的3个小麦优势产业带 我国各省区都可以生产小麦,但是黄淮海地区为优势小麦产区,在这一产区中,又可根据不同生态条件划分为3个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产业带。  相似文献   

5.
选用强筋小麦皖麦38、中筋小麦扬麦10号、弱筋小麦宁麦9号,研究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及组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其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动态基本一致,均呈“高—低—高”的趋势,强筋小麦整个灌浆期合成和积累蛋白质的能力较强,中筋小麦在灌浆中后期蛋白质合成与积累能力高于弱筋小麦。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在灌浆过  相似文献   

6.
田子清 《粮食储藏》1997,26(2):40-41
实验根据小麦面粉的粉质曲线评价值进行小麦搭配。该方法可迅速,准确确定不同小麦的搭配比例,是提高面粉质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产节水小麦不同时期控水,供水及不同供水量对产量和群体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高产节水小麦最适供水量为300mm左右,在小麦生育前期控水为最佳控水时期,并保证拔节,挑旗,开花期的供水。初步得出半干旱地区小麦高产的节水途径。  相似文献   

8.
种子包衣技术因其具有防病治虫、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和增产效果显著等作用,近年来在小麦、玉米等作物上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如果小麦拌种后立即播种,则会影响小麦的出苗率。本试验采用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小麦种衣剂,根据拌种后不同的天数测评出对同一小麦品种发芽率的影响,为科学、安全使用小麦包衣种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栽培小麦最重要的物种是面包小麦和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或面包小麦不同,硬粒小麦的生长习性具有春性或半冬性属性。硬粒小麦的适应性与面包小麦的适应性大体一致,但是它的种植广泛性却低于面包小麦,因为硬粒小麦不适宜某些特定的Chapati和面包加  相似文献   

10.
再论小麦育种方向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小麦品种资源,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本文根据目前小麦育种,优质小麦育种,超级小麦育种和饲用小麦育种,并从亲本选配,杂交类型选择。生理生化特性的改进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小麦育种方向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整个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河南省作为全国的小麦主产区,小麦的播种面积、产量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管理水平的不同,生产上要充分发挥小麦品种的增产潜力,必须研究各个小麦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必须合理安排品种的布局和搭配,  相似文献   

12.
小麦的品质取决于品种、生长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选择。例如从生态角度来看,不同地区的光照和温度等条件有所差异,即便是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下的种植性状也会发生比较明显的改变。针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而言,应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能够直接提升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文章研究了优质强筋小麦所需的生长条件,探讨了优质强筋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阐述了强筋小麦发展与管理方案,旨在提升栽培技术水准和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平板计数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研究了小麦表面微生物的组成。通过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小麦表面的带菌量及优势菌均有差异;采用SDS-CTAI法成功地提取了不同小麦品种表面微生物的总DNA,用不同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不同的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表明用分子水平的方法不仅可以得到较多的微生物分类单位的DNA,而且通过DGGE体现了不同品种小麦表面微生物的多样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多效唑(MET)对小麦根系不同深度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MET对根系不同深度的处理。改变了小麦根系的垂直递减分布规律。对耕作层(20cm)的处理,小麦生长发育表现出了典型的受MET抑制作用,对深层根系的处理,MET不再对小麦起延缓生长的作用,且具有促进小麦深层根系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仓房条件,采取不同密闭方式的小麦储存情况分析,简述了小麦储存应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储存方式和密闭条件,以保证储存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不同麦区小麦品种子粒淀粉糊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选择不同生态麦区的有代表性的9个小麦品种,分别在9个小麦主产省份种植,收获后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对小麦子粒淀粉糊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有显著差异,其中,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小麦淀粉的糊化参数高于四川、江苏试点;不同品种在河北、山东、河南、陕西4个试点的表现较为一致,而在四川、江苏表现差异较大。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均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对多数糊化参数的效应远大于基因型和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对江苏优质专用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初步研究了江苏不同生态农区小麦品质的特性,分析了不同生态区的气候、土壤、栽培措施、病虫害和杂草对优质专用小麦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江苏专用小麦品质的改良途径。  相似文献   

18.
穗分枝性状导入普通小麦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丕皋等将圆锥小麦的穗分枝特性异入普通小麦并选育出超高产穗分枝小麦新品系分33。通过对分33进行细胞学鉴定和对其穗分枝特性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分33的基本核型及带型均为普通小麦型,为一普通小麦新品系;分33的穗分枝特性源于分枝型的圆锥小麦;分33小麦新品系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虽然穗分枝性状表达的程度不同,但均具穗分枝特性,且与分枝型圆锥小麦的遗传稳定性相似,在普通小麦背景下穗分枝性状的表达受两对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小麦纹枯病的发展,对小麦的危害特点、发病规律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在不同小麦生育阶段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生物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小麦的平均产量不断提高,高产纪录也被不断刷新,各地区已培育了一批较优良的高产品种。但从基因科学的角度来看,小麦的产量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同时,中国土地广袤,不同区域的地理因素差异导致高产小麦在不同区域的实际表现存在较明显的差别,因此,深入分析与研究小麦高产技术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提出了小麦高产育种的基本原则,并简要阐述了我国当前高产小麦研发工作进展,结合相关科学理论知识,综合分析了小麦高产高效育种的方法与技术,提出了小麦育种的生产管理策略,为小麦高产育种的顺利实现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