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赏识教育的作用 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很重要,它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支柱,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因此,我们不仅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王昭 《当代农业》2010,(18):61-61
孩子“坏”时是他希望受到注意.“好”是他希望得到赞赏.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承认他所做的事情,还会提高他的自我价值观念。即使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也可以让孩子知道他是可爱、有能力的.  相似文献   

4.
表扬的艺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予以表扬,因为及时的表扬能满足孩子的自尊需要。任何一次自尊需要的满足,都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内驱力,激起他们更强烈的成功欲望。在家庭生活中,表扬孩子的机会是很多的。例如,孩子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取得了进步;孩子关心父母,自觉做家务;  相似文献   

5.
一、表扬过多 太多的表扬会给孩子带来许多束缚与负担,当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孩子很容易产生挫折、内疚感.如父母总夸孩子"太聪明了",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孩子就会深深地自责与沮丧,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打击.因此,父母最好就某件具体的事情表扬孩子,如"你今天的作业写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个体对自己教学能力、教学实效的自信心和赞赏感,这种自我认可的感受具有两重性,也即兼具积极性和消极性。具有积极性的教师教学效能感是动力源泉,激励教师以充沛的热情和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并追求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的不断提高;具有消极性的教师教学效能感是自满和自负的情绪,会束缚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的进取。本文所要探讨的是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积极因素的存在与价值,并更侧重于对提高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积极因素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7.
小红 《新农村》2007,(12):28
每个孩子都有好学好问、尝试施展自己才能的欲望。这是他们成长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父母应珍惜孩子这种求知欲,并加以精心培育,促进其健康成长。众所周知,孩子的欲望都是从兴趣中萌发出来的。他们在兴趣的驱动和激励下,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追求,在这种自主的行动中,必然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从而更加喜欢某种活动,以致达到入迷的程度,进而迸发出惊人的勤奋和超常的毅力。因此,不论孩子学什么、做什么,只要是有益的,都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成功,并适时地加以肯定和鼓励,进一步激励他们的求知欲和成功感。珍惜孩子的求知欲@小红…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01,(1)
许多资料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那么,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哪些基本特征,而和谐的家庭气氛又当如何去营造呢?在一个家庭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依恋、互相赞赏,在困难面前互帽激励、互相支持;成员之间充分沟通,彼此谅解扶助,妥善解决感情以及情绪方面的问题;家庭成员之间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家庭所面临的压力和危机,探索互相协调和互相支持的途径;在人生观、价值观,以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基础差、没有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产生厌学心理等现象和中职教学存在的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在数学教学中,从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培养自信心,克服心里障碍、树立自信心,实施自我激励、激发其自信心,化外力为内动力、增强其自信心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使自信心化为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西餐礼仪     
《农家科技》2014,(10):86-87
在欧洲,所有跟吃饭有关的事,都被备受重视,因为它同时提供了两种最受赞赏的美学享受——美食与交谈。除了口感精致之外,用餐时酒、菜的搭配,优雅的用餐礼仪,调整和放松心态、享受这环境和美食、正确使用餐具、酒具都是进入美食的先修课。  相似文献   

11.
自信心是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赏识、信任孩子,让他们从内心真正体会到自己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使其自信心得到增强,从而有效地促进其进步。  相似文献   

12.
从心理学角度讲,喜欢被别人称赞是人的天性,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一点小小的进步,一点小小的成功,一点小小的创新,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鼓励的魅力     
<正>心理学家认为,鼓励是孩子的"营养剂"。孩子们需要从父母及长辈那里经常得到鼓励。一句鼓励或赞赏的话,有时能使孩子获得创造向上的动力,也能使孩子产生进取的勇气,并在学习及各种活动中创造出好成绩。为了让孩子增强获取好成绩的念头,父母应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如果出现错误,及时帮助纠正并鼓励孩  相似文献   

14.
张瑞玲 《新农村》2003,(9):26-26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自信不是天生的,它要靠后天培养.每个孩子内心都存在着自信的倾向,把这种倾向作为一种资源开发出来就是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培养的途径是实践,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  相似文献   

15.
张明丽 《新农村》2012,(7):53-5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与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词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  相似文献   

16.
<正>自信心是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赏识、信任孩子,让他们从内心真正体会到自己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使其自信心得到增强,从而有效地促进其进步。《纲要》中也明确  相似文献   

17.
《百姓》2001,(4)
1987年我在上海买了一本极其普通的书叫《幼儿才能开发》,仅有6万字,6角钱,作者是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书的第一段话就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作者写道: “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尽管在他们双亲无限爱心的摧残之下,仍然有些孩子成了材。”  相似文献   

18.
于瑞 《新农村》2007,(12):28
日本的小学生上下学的时候一定要排队,居住较近的孩子相约排成一支小小的队伍,由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在前面担任领队,其他人服从他的指挥,既安全又有秩序。而在学校里,孩子们都平等相处,学业好坏、聪明与否、家庭贫富都不能成为择友、待友的依据;否则,会受到老师严厉处罚。在老师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绝对不存在任何势利。孩子们在这样的教化与熏陶下,从小就养成了尊重别人和自尊自爱的良好习惯,集体意识非常强。联想到我们的孩子,大都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上下学少不了家长接送。更有甚者,有些父母还会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和别的孩子混…  相似文献   

19.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起点,自信的孩子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主动地与人交往,勇敢地面对困难,较快地适应环境,大胆地尝试新事物。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再胆小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做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甚至夸张的表扬和鼓励。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尤其肯定孩子的"第一次"尝试。而不  相似文献   

20.
正经常有读者朋友来信来电说,自己的孩子性格有点要强,不管干什么都想赢,都必须赢,如果输了,就会情绪低落,好几天缓不过劲儿来。孩子情绪低落,其实是"输不起"的表现。面对"输不起"的孩子,父母需要费点心思,让他们体会做每件事所带来的各种情感经验,帮助他们坦然面对得失。一是注意保护孩子自尊,不当众批评孩子。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怕输是缘于过于害怕自尊受到伤害。而维护孩子的自尊则要求家长能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进步,在日常活动中肯定他们的闪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