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抗氧化基因谷氧还蛋白1(GRX1)、硫氧还蛋白1(TRX1)在云南乌金猪脑垂体、下丘脑、甲状腺、胸腺、胰腺、生殖腺、肝脏、皮肤、十二指肠、空肠、回肠11种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探讨L-组氨酸对乌金猪氧化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乌金猪组织中GRX1、TRX1基因表达;以过氧化氢(H2O2)为氧化应激源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探讨L-组氨酸对GRX1、TRX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GRX1、TRX1基因在乌金猪被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肝脏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皮肤、空肠,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2)乌金猪组织中TRX1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G RX1基因表达量;3)细胞培养结果表明,受到H2O2刺激时,氧化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产生过表达,L-组氨酸对氧化应激细胞或非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表达具有调节作用,其适宜浓度约为280μg/mL。乌金猪GRX1、TRX1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H2O2可诱导氧化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产生过表达,添加适宜浓度的L-组氨酸可以调节氧化应激细胞或非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表达。结果提示,通过营养途径可诱导乌金猪体内G RX1、TRX1基因的表达,这是缓解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和增强抗氧化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谷氧还蛋白(GRX1)和硫氧还蛋白(TRX1)在动物机体抗氧化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试验对地方鸡种八个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旨在探索抗氧化基因GRX1、TRX1在不同鸡种、组织间的差异表达。试验测定GRX1、TRX1基因在普洱瓢鸡、腾冲雪鸡和三黄鸡的十二指肠、回肠、肺脏、心脏、肝脏、肾脏、皮肤、肌肉八个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普洱瓢鸡的GRX1、TRX1基因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腾冲雪鸡,腾冲雪鸡的GRX1、TRX1基因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三黄鸡(P0.01);普洱瓢鸡、腾冲雪鸡各组织中的TRX1、GRX1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三黄鸡(P0.01);TRX1在三个鸡种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GRX1(P0.01)。结果显示,普洱瓢鸡、腾冲雪鸡与三黄鸡抗氧化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影响本地鸡种与培育鸡种抗氧化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C3(ApoC3)、载脂蛋白E(ApoE)基因在从江香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情况,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了ApoA1、ApoC3、ApoE 3个基因在从江香猪同一组织器官和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组织器官间ApoA1、ApoC3、ApoE 3个基因表达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且在肝脏中3个基因表达量最高;3个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与其他组织器官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3个基因主要在肝脏中发挥生理功能;在相同组织器官内,3个基因除在肝脏中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外(P0.05),在其他组织中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3个基因在其他组织器官中功能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糖原合成酶(GS)基因mRNA在从江香猪和大白猪表达情况,探究肌肉类型糖原合成酶(GYS1)和肝脏类型糖原合成酶(GYS2)基因表达规律。以大白猪和从江香猪为试验动物,分别提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大肠、小肠、背最长肌、脂肪10个组织的总RNA,设计各自实时荧光定量引物,以猪GAPDH基因作为内参基因,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GYS1和GYS2基因不同组织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GYS1基因在大白猪和从江香猪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最高,且在大白猪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显著高于从江香猪(P0.05);GYS2基因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其他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具有肝脏组织特异性,且发现在从江香猪肝脏中表达量显著低于大白猪(P0.05)。本研究为GYS1和GYS2基因后续真核表达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猪DECR1基因在不同猪种及组织中的差异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CR1是脂肪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可作为猪脂肪沉积和肉质性能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藏猪、滇南小耳猪和大约克夏猪肌肉、背膘和腹脂组织中DECR1基因mR NA表达量。结果表明:藏猪和滇南小耳猪脂肪组织中DECR1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5),而肌肉组织中该基因表达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猪DECR1基因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可能与该品种脂肪沉积能力和肉质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对滇撒配套系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组织抗氧化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选用(28±2)日龄滇撒配套系断奶仔猪192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LF1、LF2和LF3 3个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125、250和500mg/kg的LF。饲喂42d后,测定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和腹泻率。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测定心脏和肝脏谷氧还蛋白1(GRX1)、硫氧还蛋白1(TRX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GSH-Px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F2和LF3组显著提高了ADG、ADFI(P0.05),LF1和LF2组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LF2和LF3组显著降低了仔猪的腹泻率(P0.05)。2)血清中,与对照组相比,LF1(P0.05)、LF2(P0.01)和LF3组(P0.05)T-SOD活力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LF2组GSH-Px活力及T-AOC均显著提高(P0.05);LF2和LF3组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LF1和LF2组GRX1、SOD和GSH-Px基因在心脏和肝脏中的表达量均增加,其中LF1组肝脏GSH-Px差异显著(P0.05),LF2组肝脏GRX1、SOD和GSH-Px差异极显著(P0.01);LF1组TRX1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LF3组GRX1、TRX1基因在肝脏和心脏中及SOD、GSH-Px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量均降低,其中心脏GRX1、TRX1和SOD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一定量的LF(本试验添加250mg/kg最佳)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血清抗氧化指标及心脏和肝脏中抗氧化基因GRX1、TRX1、SOD和GSH-Px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7.
试验分别采集40日龄小体型猪(巴马猪)和大体型猪(大白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头骨、骨骼肌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斯钙素-1(stanniocalcin 1,STC-1)基因mRNA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STC-1蛋白在各个组织中的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STC-1基因mRNA在巴马猪和大白猪肺脏、肾脏中相对表达水平较高,在骨骼肌中的表达水平最低;除心脏和骨骼肌外,巴马猪其余各组织中STC-1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大白猪(P < 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巴马猪肝脏中STC-1蛋白的表达量最高,而大白猪脾脏中STC-1蛋白表达量最高,两者差异显著(P < 0.05);巴马猪肺脏、肝脏、骨骼肌及心脏组织中STC-1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 < 0.01);而巴马猪肾脏、脾脏中STC-1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 < 0.01)。本研究首次对大、小体型猪不同组织的STC-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其STC-1蛋白分布进行检测,导致该基因表达与分布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两种猪受外界环境应激及生长发育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FABP1、FABP3基因在高黎贡山猪肝脏、背脂和背最长肌3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和脂肪酸含量的关系,本研究以高黎贡山猪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背最长肌脂肪酸含量,利用RT-qPCR技术检测FABP1、FABP3基因在高黎贡山猪背脂、背最长肌和肝脏中的相对表达量,并与脂肪酸含量进行相关分析。高黎贡山猪FABP1基因的表达趋势为:肝脏>背脂>背最长肌,FABP3基因的表达趋势为:背最长肌>肝脏>背脂;经与脂肪酸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肝脏组织中FABP1基因与十九酸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在背最长肌组织中FABP3基因与二十二碳一烯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二十碳五烯酸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FABP3基因与高黎贡山猪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二十二碳一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有相关性,但FABP1、FABP3能否作为影响高黎贡山猪脂肪酸含量的关键基因还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叶酸和维生素B12对五龙鹅肝脏中磷脂酸磷酸酯酶1(Lpin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及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性,并分析Lpin1基因表达量与血清脂类代谢、脂肪沉积、肉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试验选用5周龄五龙鹅420只,随机分为7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试验采用2×3两因素(叶酸添加水平×维生素B12添加水平)交叉等重复的析因设计,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叶酸和维生素B12;试验组饲粮叶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25、2.00 mg/kg,维生素B12添加水平分别为0.003、0.009、0.018 mg/kg。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不同添加水平的叶酸和维生素B12的互作对五龙鹅的末重影响显著(P0.05)。2)不同添加水平的叶酸和维生素B12的互作对皮脂率、腹脂率、肌间脂带宽、胸肌肌内脂肪率和腿肌肌内脂肪率影响显著(P0.05)。3)不同添加水平的叶酸和维生素B12及其互作对五龙鹅肝脏中Lpin1基因表达量影响显著(P0.05)。4) Lpin1基因在五龙鹅的心脏、肝脏、肾脏、腹脂、肺脏、肌胃、腺胃、胸肌、腿肌、脾脏、胰腺11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Lpin1基因表达量表达量最高的为腹脂,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其次为肌胃、胰腺、肺脏,显著高于腺胃、心脏、肾脏、腿肌、胸肌(P0.05)。5)五龙鹅肝脏中Lpin1基因表达量与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P0.05)。6)五龙鹅肝脏中Lpin1基因表达量与腹脂率、腿肌肌内脂肪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胸肌肌内脂肪率、肌间脂带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皮脂率呈负相关(P0.05)。7)五龙鹅肝脏中Lpin1基因表达量与胸肌和腿肌pH、肉色、剪切力、失水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腿肌滴水损失呈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可见,不同添加水平的叶酸和维生素B12及其互作对五龙鹅肝脏中Lpin1基因表达量有显著影响,且Lpin1基因表达量与血清脂类代谢、脂肪沉积和肉品质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高温期日粮中添加迷迭香、维生素E、维生素C和大豆油组合对蛋鸡热应激蛋白(HSP70)、溶菌酶(LYZ)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试验选用41周龄京粉蛋鸡36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Ⅲ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组在基础日粮之上添加迷迭香草粉(0.6%),Ⅱ组在基础日粮之上添加维生素E(300 mg/kg)、维生素C(200 mg/kg)和大豆油(2%)(E_3C_2D_2组合)。试验结束当天,采集3个处理组各6只鸡的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胸腺、肾脏、小肠、腺胃、卵巢、峡部、膨大部和子宫的组织样品,测定各组织HSP70和LYZ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Ⅰ、Ⅱ组蛋鸡心脏、肺脏、卵巢和子宫部位HSP7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脾脏、腺胃HSP7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脏HSP7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HSP7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Ⅰ、Ⅱ组蛋鸡肝脏、心脏、脾脏、肺脏、小肠、腺胃、卵巢和峡部部位LYZ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组子宫、肾脏LYZ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迷迭香组(Ⅰ组)和对照组(P<0.01),而胸腺LYZ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6%迷迭香和E_3C_2D_2组合可降低心脏、肺脏、肾脏、卵巢和子宫部位HSP70基因的表达量,增加肝脏、心脏、脾脏、肺脏、小肠、腺胃、卵巢和峡部部位LYZ基因的表达量,从而缓解热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造成的影响,延长鸡蛋的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马身猪和大白猪不同组织DECR1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DECR1基因在猪不同组织和品种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规律,探讨该基因与脂肪代谢的关系。以山西马身猪与大白猪为试验材料,提取肝脏、心脏、肾脏、脾脏、肺脏、胃、小肠、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的总RNA和总蛋白,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DECR1基因在2个品种各组织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对各组织中DECR1蛋白进行半定量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DECR1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组织之间的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DECR1基因在肝脏、皮下脂肪与心脏中为高丰度表达;在不同品种的皮下脂肪组织中,大白猪DECR1的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马身猪(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DECR1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皮下脂肪、肝脏与小肠中高表达;不同品种的皮下脂肪组织中,大白猪DECR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马身猪(P<0.05)。猪DECR1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可能与脂肪代谢和脂肪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比较分析肉碱脂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PT-1)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以探讨CPT-1基因与肉牛脂肪代谢的关系。[方法]试验选取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保种场不同月龄(6月龄、18月龄和30月龄)湘西黄牛各4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背最长肌、皮下和腹腔脂肪组织C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结果表明,(1)CPT-1基因在湘西黄牛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的4个部位中的表达量随月龄增加依次极显著降低(P<0.01)。(2)在6月龄、30月龄时,CPT-1基因在湘西黄牛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的4个部位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3)在18月龄时,CPT-1基因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P<0.05),肝脏与腹腔脂肪中CPT-1基因的表达量与其他3个组织中CPT-1基因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说明CPT-1基因对湘西黄牛机体脂肪代谢具有重要作用,CPT-1基因在湘西黄牛主要脂肪代谢部位(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均有表达,且CPT-1基因的表达量随月龄与部位的不同,存在月龄间差异性和组织间相似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人、小鼠、猪FoxO1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牛FoxO1基因的cDNA序列,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FoxO1在新生犊牛16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牛FoxO1基因与人、黑猩猩、小鼠、大鼠、猪的同源性分别为88%、88%、86%、85%和89%,FoxO1基因在新生犊牛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有差异,在腹内脂肪、小肠淋巴结、肺、脾、胸腺中表达量较高,其次在胃、肾、肝、心、小肠、半腱肌、背最长肌,在脑、胰腺、比目鱼肌、腓肠肌等组织中表达量较低,这可能与FoxO1基因在有机体各组织器官中的生物学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分析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H(cyclic AMP-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3-like 3,CREB-H)在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及其在马身猪和大白猪肝脏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1日龄猪12个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小肠、小脑、下丘脑、背最长肌、股肌和腰肌)中CREB-H基因的表达谱,以及CREB-H在1、30、60、90、120、150和180日龄马身猪和大白猪肝脏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CREB-H基因mRNA在马身猪的12个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肝脏和小肠中高表达;CREB-H蛋白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心脏、脾脏和小脑中不表达。猪肝脏CREB-H基因mRNA和蛋白的发育表达受日龄、品种、品种与日龄相互作用的影响(P0.01)。马身猪和大白猪肝脏中CREB-H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在1日龄时达到最大值。在各发育阶段,马身猪CREB-H蛋白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且CREB-H主要在猪肝脏中表达。CREB-H在两猪种肝脏中的表达存在时空差异,可能与猪在不同发育期的脂质代谢能力有关,本试验结果为研究猪的脂质代谢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RACE技术克隆猪GSG1(Germ Cell-specific gene 1)基因cDNA1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GSG1基因在沙子岭猪睾丸组织8个不同发育阶段(E90、D1、D30、D60、D90、D120、D150和D180)和30日龄时9个不同组织(睾丸、肌肉、小肠、肺、心脏、肾脏、肝脏、脾脏和脂肪)的表达量。结果表明:GSG1基因cDNA全长为1 257 bp,含1个长99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30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SG1基因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余8个组织(P0.05),且其在肌肉、小肠、肺脏、心脏、肾脏和脂肪中的表达水平极低;GSG1基因在睾丸组织的E90、D1、D30和D60这4个发育时期的表达量较低,显著低于D90、D120、D150和D180这4个时期(P0.01)。本试验首次克隆了猪GSG1基因cDNA全长并检测了其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睾丸组织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调控猪睾丸发育和精子生成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实验旨在探究Myf5、Myf6基因在黔北麻羊和努黔F_1代各组织间的相对表达水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yf5、Myf6基因在黔北麻羊(3只)和努黔F_1代(3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等组织间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各组织Myf5、Myf6基因在黔北麻羊和努黔F_1代间表达差异不显著;2种基因在黔北麻羊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肾脏、肝脏、心脏、脾脏、肺脏(P<0.01),其中Myf5基因在肾脏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脾脏和肺脏(P<0.05),Myf6基因在心脏和肝脏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脾脏(P<0.05);2种基因在努黔F_1代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肝脏、肾脏、心脏、脾脏、肺脏(P<0.01),心脏和肝脏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肺脏(P<0.05)。综上,Myf5、Myf6基因在黔北麻羊和努黔F_1代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不等,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 SIRT5在苏姜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实验选取 85 kg左右的苏姜猪 6头(公、母各半),采用qRT-PCR、ELISA 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公猪 11 个组织和母猪 14 个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大肠、小肠、腹脂肪、背最长肌、腿肌、胃以及母猪的卵巢、子宫、输卵管)中 SIRT5 mRNA 转录、翻译表达与蛋白定位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组织中均检测到 SIRT5表达,表明 SIRT5基因在苏姜猪组织中具有表达广泛性;公猪心脏和肝脏组织中 SIRT5 mRNA 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母猪小肠组织中 SIRT5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母猪 SIRT5 mRNA转录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表明SIRT5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具有表达一致性,而公猪则未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IRT5免疫阳性颗粒主要分布于肝细胞、脾脏的红髓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近曲小管内皮细胞、胃和肠组织腺细胞、卵泡颗粒细胞、黏膜层细胞以及多种脏器的肌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18.
刘火  杜晓彤  闫辰  包军  李剑虹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2):3146-3152
为了解冷刺激条件下果糖-1,6-二磷酸酶1(FBP1)基因在肉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试验选择75只AA肉鸡随机分成了对照组(正常饲养温度)和4个处理组(比正常饲养温度低3 ℃),从雏鸡8日龄开始每天分别进行1、3、5和24 h的冷刺激,在21日龄时结束冷刺激,并于22日龄屠宰测定FBP1基因在AA肉鸡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冷刺激条件下,FBP1基因表达量存在组织特异性,在1 h处理组中FBP1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 0.05),在3 h处理组中FBP1基因在肺脏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除肝脏外的其他各组织(P< 0.05),在5 h处理组中FBP1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 0.05),在24 h处理组中FBP1基因在胸腺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织(P< 0.05)。在相同组织不同处理组中,心脏FBP1基因的表达量除3 h组明显降低外,其余处理组随冷刺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肝脏中FBP1基因表达量在5 h组中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 0.05),脾脏中FBP1基因的表达量除在1 h组中明显降低外,其余各处理组随冷刺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肺脏中FBP1基因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肾脏中FBP1基因表达量除在24 h组中明显降低外,其余各组没有明显变化,胸腺中24 h组FBP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 0.05),且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PPARγ和FAS基因在白洗猪及其杂交一代(苏太猪与白洗猪的杂交一代,SBF1代)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本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PARγ基因和FAS基因mRNA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8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PARγ和FAS基因在白洗猪和SBF1代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PPARγ基因在白洗猪和SBF1代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且白洗猪的皮下脂肪组织表达量显著高于SBF1代猪;FAS在2个猪种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且SBF1代猪的皮下脂肪组织表达量显著高于白洗猪。结果提示,PPARγ与FAS基因可能在白洗猪和SBF1代猪的脂肪沉积中发挥重要作用,推测在白洗猪中PPARγ基因对其脂肪沉积作用更大,在SBF1代猪中FAS作用更显著,可为白洗猪种质资源利用与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比较饲粮纤维水平对杜洛克仔猪、高黎贡山仔猪生产性能、小肠形态学、小肠黏膜金属硫蛋白1(MT1)和组织急性期蛋白(APPs)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35日龄高黎贡山断奶仔猪和杜洛克断奶仔猪各24头(公母各占1/2)为研究对象,试验设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纤维水平为3.53%和7.04%饲粮,饲养至60日龄结束。考察仔猪生产性能,观察小肠形态学变化,检测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黏膜MT1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肝脏、胰脏、脾脏、肾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7种组织中4种APPs[C-反应蛋白(CRP)、触珠蛋白(HP)、α1-酸性糖蛋白(AG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饲粮纤维水平为7.04%时,高黎贡山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杜洛克仔猪(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杜洛克仔猪(P0.05);高黎贡山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长度极显著大于杜洛克仔猪(P0.01);十二指肠、空肠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杜洛克仔猪(P0.01);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极显著大于杜洛克仔猪(P0.01)。饲喂纤维水平为7.04%饲粮的高黎贡山仔猪十二指肠黏膜中MT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饲喂纤维水平为3.53%饲粮的高黎贡山仔猪及饲喂纤维水平为7.04%或3.53%饲粮的杜洛克仔猪(P0.01)。被测组织中均能检测出CRP、HP、AG P、SAA mRNA的表达。饲粮纤维水平为7.04%时,绝大部分组织的APPs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为高黎贡山仔猪显著高于杜洛克仔猪(P0.05)。上述结果表明,高黎贡山仔猪相对杜洛克仔猪更加适应高纤维水平饲粮;高黎贡山仔猪通过上调MT1及APPs mRNA的表达,增加仔猪的抗病能力,从而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