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生素E,简称VE,又称生育酚,属于酚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种子如大豆、黑豆、棉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还有淡水藻类如螺旋藻、裸藻、栅藻等也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E是动物、鱼类饲料中不可缺少的。关于鱼类对其需求量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国内外都有过一些报道,对指导淡水渔业生产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12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2月份监测种类的发病范围、发病种类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继续明显降低.主要病害有鱼类水霉病、烂鳃病、鱼类疖疮病、鳃霉病、爱德华氏病、指环虫病、鱼鲺病、纤毛虫病、本尼登虫病、及鳖疖疮病、腐皮穿孔病、红底板病、幼鳖白斑病与虾类白斑病、红腿病、红体病、托拉病等,危害养殖品种4种以上的病害有水霉病、烂鳃病、纤毛虫病、疖疮病、肠炎病五种,病害种数较上月明显下降,发病种类4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中华鳖、鳗鱼、鳜鱼、对虾、罗非鱼、鲈鱼、鲫鱼、锦鲤共8种,占21种测报种类的38.1%.草鱼、鲢鱼、鳜鱼、鳗鱼、罗非鱼、锦鲤、对虾、罗氏沼虾、中华鳖等养殖种类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上月明显降低,但淡水养殖鱼类水霉病、疖疮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则略有升高,局部地区鲍苗脱板死亡率60%.……  相似文献   

3.
以塑膜大棚内养殖的不同龄的中华鳖为试验材料,观察其性腺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变化,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睾酮和雌二醇的含量。研究发现,塑膜大棚内中华鳖不仅生长速度加快,而且性腺发育也提前。大棚内养殖的中华鳖的性腺质量和性腺指数明显大于露天池塘养殖的同等鳖龄的中华鳖的性腺质量和性腺指数。半年龄鳖精巢的曲细精管中填塞精原细胞;1龄鳖的精巢,曲细精管中精原细胞2~3层,分布较散;2龄鳖的精巢,生精上皮层数很多,包括精原细胞、初级与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并且已见圆形精子细胞和拉长的精子出现在管腔中;3龄鳖的精巢,管腔明显增大,生精上皮比2龄鳖的生精上皮层数少,可见靠近基膜的极少量精原细胞、初级与次级精母细胞,变态后的精子细胞的数量最多。半年龄鳖的卵巢内卵泡已经发育至初级卵泡期,1龄鳖的卵泡处于生长卵泡期,2龄鳖的卵巢处于卵黄发生期,3龄鳖处于排卵期。雄性鳖的睾酮的峰值出现于2龄鳖,即生精活动的旺盛期;雌性鳖的睾酮峰值出现于1龄时,即卵泡的生长期;而2龄、3龄的雌鳖的睾酮含量明显降低,即在卵黄形成期和排卵期,睾酮含量是降低的。雌性鳖的雌二醇,在3龄时即卵黄的沉积期和成熟卵的形成期达到最高值。雄性鳖的雌二醇,在2龄时出现最高值,此时生精活动最为旺盛。  相似文献   

4.
《河北渔业》2008,(7):66-66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保定市畜牧水产局接到许多求购中华鳖苗种的电话,经与该市的中华鳖繁殖场联系,得知今年的中华鳖稚鳖、鳖卵销售火爆,一些订单已至8月下旬,除了省内养鳖基地互通有无之外,有30%销往浙江、云南、山东、河南等地.价格也创2000年以来新高,3g以上的稚鳖每只售价达5.5元,4g以上达到6元/只;受精卵也高达3.5~5.5元/枚,市内的各个苗种孵化场盈利颇丰。  相似文献   

5.
稚鳖在捕捉、搬运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及相互撕咬,很容易受伤。这就容易引起多种疾病。但其中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我认为还是毛霉病与水霉病。我市一养殖户由于稚鳖得这二种病后采取措施不当,致使死亡过半,造成很大损失。患毛霉病的病鳖四肢、裙边、颈部等处出现白斑,早期便呈现在边缘部分,后逐渐扩大而形成一块块的白斑,表皮坏死;患水霉病的稚鳖体表、四肢、颈部等处长出白毛,有时上面粘有泥土,是灰褐色。当稚鳖患这二种病时,治疗方法是很多的,但根据我的实践,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是:用万分之四食盐、万分之四小苏打(N…  相似文献   

6.
《海鲜世界》1994,(3):15-15
淡水白鲳由于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不能在自然条件下越冬.在此期间.由于水温低,拉网操作造成鱼体受伤,鱼体极易患水霉病.严重时引起鱼类死亡.给越冬保种及来年养殖造成困难。针对这一不良现象,淡水自鲳在秋末冬初应谨防水霉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7.
鳖,又称甲鱼、元鱼.据报导。我国产韵鳖有三种:中华鳖,园鳖、北鳖。密云水库野生鳖属于中华鳖。关于鳖的一般形态特征,已有论述。现就作者多年观察到的密云水库野生鳖的生态生物特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情报》1997,24(3):138-139
鳗鱼主要疾病之防治七、水霉病▲病症:1.鳗鱼躯干上可见明显的棉絮状附着物。2.有时只见其局部体表有薄薄的白雾状附着物,刮下此附着物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菌体或菌丝,再或孢子体。3.此病多为继发性疾病,故通常先有原发性疾病感染,如赤鳍病或寄生虫病,诊断时...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鳖的营养研究起步较晚,所以有关鳖的营养和饲养标准的制定有滞后性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颁布出我国鳖的饲养标准。在市场上销售的鳖用配合饲料其营养指标是以鳗鱼饲料标准稍作改动而生产的,配方模式基本类同鳗鱼饲料,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事实上鳗与鳖在吸收生理上有较大区别。首先,对钙、磷添加需求不同,因为鳗鱼在利用水中的溶解钙能力比其他鱼类低,而鳖可以用鳃、皮肤吸收水中的溶解钙,所以不须添加很多钙,否则钙、磷容易失衡。由此可见鳗鱼饲料的营养水平不适宜鳖。除此之外,鳖饲料需要维生素B1、B2、B6、B12…  相似文献   

10.
在野生条件下, 中华鳖种群密度小,且自身有逃离恶劣生态环境的能力,加之自身抗病能力较强,所以,自然界中鳖病较少发生。在人工高密度养殖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和水环境的恶化,影响了中华鳖的正常生理发育,导致各种鳖病的发生、流行,甚至大批死亡,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笔者几年来在养殖中华鳖的实践中总结的经验阐述如下。一、中华鳖发病的原因1.人为因素  生产过程操作不慎,可造成鳖体受伤而感染各种病菌;放养密度过大,导致中华鳖的相互争斗致伤而感染疾病;忽视鳖病的预防工作,为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等等。实践…  相似文献   

11.
杨洋  李航 《内陆水产》2009,(8):12-14
今年入夏以来,江西、湖南等传统甲鱼苗产区中华鳖蛋、苗价格一路下滑。有“中国甲鱼之乡”美誉的湖南省汉寿县,中华鳖苗售价普遍在2元/只以下,江西中华鳖蛋也再次跌入历史低谷,售价仅0.3元/只。业内人士预言江西、湖南等传统甲鱼苗蛋将遭遇最大寒流。他们表示此次鳖苗全线跌价除了2007年商品鳖市场跳跃式发展,市场消化不了之外,江西、湖南等传统甲鱼苗产区还面临着北方黄河鳖、江浙日本鳖以及台湾鳖的强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正>张全成先生多年从事养鳖事业,其所撰《人工养鳖技术》一文,从本期起将连载4期。以飨读者。鳖,学名为中华鳖,俗称甲鱼、元鱼、团b'T、"王八"等,是一种水陆两栖、肺呼吸、卵生、变温爬行动物。鳖的经济价值很高,其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相似文献   

13.
中华鳖穿孔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其主要症状是体壁溃烂穿孔。本试验分别测定了患穿孔病中华鳖和健康中华鳖血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球蛋白、白蛋白、肌酣、尿素氮、葡萄糖、钠、氯、钙等10项指标。测试结果表明,病鳖血清谷草转氨酶、葡萄糖、钙的含量都非常显著高于健康鳘,而尿素氮、钠、氯都显著低于健康鳖。这些血清特性变化表明,病鳖的肝、肾、心等发生了严重的病变.揭示了中华鳖穿孔病血清病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鳖的营养价值与抗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鳖俗称甲鱼、水鱼、团鱼,学名为中华鳖(Pelodicussinensis),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养鳖生产正在蓬勃发展,成为名、特、化水产业中的较姣者。我国人工养殖的鳖类主要是中华鳖和山瑞鳖oelodiscussteind。hue…,中华鳖的野生种群除了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没有分布外,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山瑞鳖的野生种群仅分布在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贵州南部,其人工养殖的数量和产量,远不如中华鳖的数量多、产量高。近年来,作者发现在湖南、湖北人工饲养的中华鳖种群中混杂有一种九助鳖(PePlodiscussP),外部形态和体色与中华鳖…  相似文献   

15.
一、3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3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和疾病种类、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上月明显升高.主要病害有水霉病、烂鳃病、纤毛虫病、孢子虫病、指环虫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肠炎病及缺氧泛塘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对虾、鲫鱼、锦鲤、罗非鱼、中华鳖等.鳖、锦鲤、对虾等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大幅上升,鳜鱼、鲮鱼、鲈鱼、长吻鮠和黄花鱼、石斑鱼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略有升高,中华鳖、锦鲤的病害种类较上月增多.工厂化养殖成鲍小范围发生不明病因的暴发病,死亡率较高;鲍苗脱板死亡率60%.……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的分析,探讨了中华鳖5个群体(黄河、淮河、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间的遗传变异与分化。中华鳖编码MHCⅠ类分子α2结构域基因的多态性很丰富。主要表现在:(1)中华鳖编码MHCⅠ类分子α2结构域的基因序列存在插入或缺失变异,共获得7种不同长度的基因序列,其中222bp、231bp分别在42、23个体出现,为两种主要长度的基因序列;(2)共获得41种不同的核苷酸序列,这些核苷酸序列的相似度在0.386—0.995之间,表明序列间的歧异度较大;(3)在所有核苷酸序列中,共有250个有效位点,其中174个为变异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达69.6%,但群体间存在差异:①多态位点百分率大小顺序为鄱阳湖鳖(71.02%)〉太湖鳖(58.05%)〉淮河鳖(57.69%)〉黄河鳖(55.32%)〉洞庭湖鳖(48.09%);②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大小顺序为鄱阳湖鳖(0.4273)〉太湖鳖(0.2872)〉洞庭湖鳖(0.2840)〉黄河鳖(0.2727)〉淮河鳖(0.2463);(4)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太湖鳖与黄河鳖、淮河鳖2群体间,淮河鳖与洞庭湖鳖间有极显著的遗传分化(P〈0.001);(5)根据核苷酸序列的平均遗传距离,用UPGMA和NJ法进行聚类分析,黄河鳖与淮河鳖、洞庭湖鳖与太湖鳖分别先聚在一起,最后再与鄱阳湖鳖聚类,显示鄱阳湖鳖与其它4群体中华鳖在MHC基因上有明显歧化。  相似文献   

17.
杀灭鳖体表水霉菌的简便方法在人工养鳖过程中,由于运输、鳖相互厮咬等原因导致鳖体外伤,一旦消毒不好就会感染发病,特别是水霉病四季均能发生。水霉菌附着在鳖的颈部、四肢腋下。鳖患了此病活动阻力加大,食欲减退,消瘦,影响正常生长;尤以稚、幼鳖患此病,防治不当...  相似文献   

18.
实验用不同的维生素E(VE)含量的饲料投喂克氏原螯虾亲虾,研究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目的是为研制亲虾的人工饲料提供指导。结果显示,在添加VE量分别为基础饲料干重的0%、0.004%、0.02%、0.1%和0.5%的5个饲料组中,0.02%VE组不仅可以增加产卵雌虾的数量比例,而且也能提高克氏原螯虾雌虾的产卵量。随着VE含量的升高,产卵雌虾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单个雌虾的产卵量与0.02%VE组差不多,这表明饲料中适当添加VE可促进克氏原螯虾产卵,但饲料中VE含量过高对克氏原螯虾的繁殖产生负面影响。在饲料节添加适量的VE能够提高亲虾繁殖能力,方法简单,效果明显,适合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引起中华鳖“越冬死亡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亲鳖产卵后体质虚弱,秋季投喂劣质饵料或饵料不足,或鳖本身带病,越冬前不具备良好的抵抗力,翌年春季往往有较高的死亡率,这也是为什么死亡的亲鳖主要是雌鳖的原因。2.水质、水温不适...  相似文献   

20.
鳖又称甲鱼,属于爬行类动物。我国淡水鳖共有3种,即中华鳖、山瑞和鼋。目前养殖比较广泛的只是中华鳖,即通称的甲鱼。甲鱼是一种名贵的水生经济动物,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滋补强力,日本人称甲鱼为最高级的绝品佳肴,其嫩滑的裙边球蛋白含量很高,宴席上列为八珍这一。甲鱼的药用价值也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