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市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的奶牛专业户在商品意识的启发下,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提高奶牛单产,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 1.淘汰低产奶牛,改养高产奶牛,目前泌乳高峰期日产奶在20千克以下的奶牛已大都淘汰,奶牛的世代交替加速,平均产量一代比一代提高。据估计温州奶牛一般单产已超过4500千克。  相似文献   

2.
当代,致力于培育优质、高产的高性能奶牛技术已日臻成熟。1988年,总头数达220万头的日本,其成乳牛年均产奶量已超过6000千克,乳质也得到稳步提高。现代饲养管理技术日新月异,特别对高性能牛需要技术信息。本文就重要的饲料给与问题做一概述。对高性能奶牛曾有过不同的定义,一般系指乳检成绩居上的优秀牛群,当代标准是305天奶产量达8000千克以上的牛群,并期望经产牛能在9000千克以上。对高性能牛群,恰当的奶牛饲育有以下几点要求:①尽可能高的奶产量;②乳成分率高;③繁殖机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 480头澳系荷斯坦牛初配月龄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数据,分析不同初配月龄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305天校正奶量、305天脂肪产量和305天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2月龄初配奶牛305天校正奶量最高(8 934±1 667kg),其次为14月龄,24月龄305天校正奶量最低。14月龄初配奶牛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9 369±1 375kg),并且14~16、19~22月龄初配奶牛全泌乳期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月龄奶牛(P<0.05)。22月龄初配奶牛305天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均达到最高。综上,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初配月龄为14月龄时最佳。  相似文献   

4.
奶牛酮病早期监控技术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奶牛酮病早期监控技术的效果北京市奶牛研究所(100085)萧定汉,李兰华北京市永乐店农场渠头牛场宛绍月,陈德民酮病为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的常发病。随着奶产量的不断提高,隐性及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相应增加。1991~1993年,经我们对成年母牛600头、年...  相似文献   

5.
1奶牛品质首先,要选好奶牛品种。目前,我国唯一的专用品种是荷斯坦奶牛,俗称"黑白花奶牛",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1胎305天产奶量5 300千克,3胎305天产奶量5 700千克。良种登记中的母牛第1、2、3胎产奶量分别达7 000千克、8 000千克、9 000千  相似文献   

6.
<正> 引言 自从Lander于1849年首先发现奶牛酮病的一些神经症状之后,引起世界许多奶牛业发达国家对酮病问题的密切关注,并曾根据各自所见的症状给予不同的病名,直至目前,才基本上一致地称为酮病(Ketosis)或醋酮血症(acetonaemia)。近年来,由于对奶牛加强选育及集约化饲养,奶产量上升很快,美国部分奶牛场的年均奶产量已超过9000公斤。奶产量的上升给饲养和营养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对酮病的控制问题也显得更为重要。在西方国家,临床酮病  相似文献   

7.
我国奶牛的平均单产为3500千克左右,以色列为10500千克左右,美国、加拿大为9400千克左右。如果我们把奶产量在10000千克以上的奶牛作为胚胎提供者——供体,使之像机器一样源源不断地生产胚胎。另一方面,以其他奶牛作为胚胎接受者——受体,替供体孕育后代。一般的奶牛就产出了非凡的后代。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牛奶生产基本上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年际间变化不大,产奶量一般维持在5亿吨左右。奶业发达国家总的趋势是奶牛数量、农场数量和奶农数量都在减少,牛奶产量保持稳步发展,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奶业发达国家成年母牛年单产7 500千克左右,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 000千克的单产量。美国1984~1994年的10年间,美国奶牛总数减少了13.8%,单产却提高了28.6%,牛奶总产量仍然提高了10.8%。有配套数量的饲草饲料地及  相似文献   

9.
选用36头产奶牛,按产奶量、泌乳月和胎次配对的原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处理为大豆皮替代饲粮30%的玉米。正试期90天。结果表明,奶牛日产奶量、4%乳脂率校正奶(FCM)产量和乳脂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处理组日产奶量提高1.5千克;由于乳脂率的差异,4%FCM产量提高2.7千克(P<0.08)。乳脂率提高0.32个百分点(P<0.05)。结论:在奶牛饲粮中用大豆皮替代30%玉米时,可以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大豆皮可作为奶牛较好的精料替代成分。  相似文献   

10.
据了解.目前一头日产奶量在25~30千克的头胎奶牛市场售价为1.3~1.4万元,日产奶量在20-25千克的头胎牛售价为8000-9000元,刚出生的小母牛售价在2000元左右。而2001年到2003年上半年同等质量的奶牛售价却高达2万元左右.13万元左右和5000元.相比分别降低了46%~64%.50%~62%和150%。  相似文献   

11.
红旗农场奶牛场建于1964年,几经起落,现已初具规模。1987年末奶牛存栏252头,其中成母牛135头,育成母牛79头,犊母牛31头,犊公牛7头,总产奶622,543千克,平均单产5,262千克,总产值586,940元,纯盈利20,200元,无论是奶产量还是经济效益都是历史最好的一年。该场从1982年起加强了对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以下称奶牛两病)防制工作的领导,并拟定和实施了综合性防制措施,直至1987  相似文献   

12.
奶牛酮病是一种能量代谢的多因素病症。在临床上以酮尿、酮血和酮乳为特征,多发于冬春缺乏青绿多汁饲料季节。其危害不仅使大群高产母牛产奶量降低,引起血钙、血钾和血钠减少,同时也能继发母牛的营养不良和不孕症,尤其是酮病母牛奶被人食用后还会影响到人的健康。据Lucey等(1986)报道在酮病发作前2周母牛的产奶量就开始下降,大约损失70千克牛奶。酮病发作后产奶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峰值产量显著下降。虽然酮病的诊治在控制牛群酮病影响上起着十分重要作用,但做好高产牛群的酮病预防,根除酮病隐患,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其意义更为重大。经过长期实际观察和研究发现,有多种饲  相似文献   

13.
<正>龙江县景星镇畜牧站于2001~2009年共诊治奶牛多汗症34例,占奶牛发病总数的28%。1发病情况1.1胎次在景星镇畜牧站所诊治的34例奶牛多汗病奶牛中,有3胎牛6例、4胎牛18例、5胎以上的占10例。1.2产奶量据34例多汗病牛的产奶量统计,奶量均在20千克/天以上的奶牛多发,产奶量越高,多汗病出现的越早,而且汗量越多。一般多发生在泌乳盛期或干奶期之前。  相似文献   

14.
一般情况下,奶牛产后空怀期不应超过80天,超过90天还配不上被确认为不孕症.在当前农村奶牛生产中,很多牛产后空怀期超过80天,约有3%的母牛空怀时间一年左右还在维持饲养.由于农村奶牛目前平均产奶量只有4 300千克左右,属于较低水平,很多奶牛到泌乳后期奶量很低,或者产奶时间不足300天就没有奶了,因此,产奶间隔的拉长,无疑增加了白养时间,降低了经济效益,甚至造成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国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高产奶牛(305天产奶量大于7000千克)日粮中使用9千克苜蓿干草并采用合理的日粮配方可以使产奶量提高到9000千克以上,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这项技术将彻底改变我国目前“秸秆 精料”饲养方式导致的奶牛产奶量低、经济效益低的现状,实现奶牛饲养方式向“苜蓿干草 玉米青贮 精料”模式即“苜蓿型奶牛业”的改变。在这种模式下,高产奶牛305天产奶量可提高到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前言 在奶牛的外貌鉴定中,一般都要求乳静脉粗大,弯曲多。吕绪清,孙本海等人报道:1、2胎奶牛乳静脉的弯曲系数与产犊后90天产奶量有较强的相关壮,3胎奶牛的相关性较低。但与305天产奶量之间的关系是否仍然如此,未见报道。本研究目的是考查2、3、4胎奶牛乳静脉弯曲系数与305天泌乳期总奶量间的确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治牛皮蝇蛆     
养好奶牛犊关系到奶牛饲养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刚生下不久的小奶牛应及时采取科学的人工护养措施。其喂养要点如下: (一)喂奶要“三定” 一定奶温,2月龄为37~35℃,3月龄以上为30~26℃;二定时间,母牛的初乳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前7天每天喂4次。7天后日喂3次;三定喂量,生后第1天的喂奶量一般是犊重的1/6,即5千克左右,哺乳期一般4~6个月,共需喂奶400~750千克。10天以内的犊牛,每天6千克,加水4千克;10~20天,每头每天喂6~8千克,加水5千克;20~40天,每头每天喂奶6千克,加水5千克;40~60天,每头每天喂奶5千克,加水8千克;60~80天,每头每天…  相似文献   

18.
奶牛高效保健增奶灵提高产奶量的试验山西平遥县农牧局(031100)裴继昌我县奶牛由于科学饲养水平较低,目前全县成年母牛平均单产只有5000千克左右。为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我们于1993年4月到8月,用自己试制的奶牛高效保健增奶灵,以口服饲喂方法,对15...  相似文献   

19.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奶牛的奶产量上升幅度较大,随之奶牛患营养代谢病的比例也逐渐增高,尤其是奶牛酮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常发生于舍饲、运动不足及营养状况较好的奶牛。奶牛发生酮病可导致牛奶减产、奶质变差及繁殖力降低,给畜牧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奶牛酮病的治疗原则是提高血糖浓度,降低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抑制酮体的生成。以替代疗法为主,再给以丙二醇和辅酶A等辅佐药物,并且疗效显著。通过营养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酮病的发生率。本文就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及其防治做以下论述,旨在对奶牛酮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1提高奶牛产乳量 脲酶抑制剂型奶牛预混料的应用。研究发现脲酶抑制剂型奶牛预混料的添加量为25×10-6。据报道,1995年在黑龙江省用503头牛做试验,试验组产奶量每头每天均20.1千克,对照组为17.47千克,增幅为15.05%,每产1千克奶试验组少用了69克精料。其中,牛乳中的乳蛋白含量和乳脂率都有所提高。据报道,1998年6月5日至8月5日在上海浦东唐镇奶牛场进行喂用脲酶抑制剂预混料的试验,试验组与对照组各选10头奶牛,饲喂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头多产标准乳2.96千克/天,乳脂率增加0.29%,每产1千克奶,少用干物质9%,增产牛奶1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