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前,据日本《自然科学》报道,日本已生产出500目的竹炭纤维。其加工方法是:竹炭加工为第一步,然后将竹纤维拉长并与化纤、棉布等交织在一起。竹炭纤维可增加10%的热量,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透气性等优点。据悉,台湾省准备投资200万新台币购置其生产设备并与日本共同生产竹炭纤维。竹炭纤维的问世将使竹子的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衢州多姿炭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竹炭产品、竹炭纤维产品研发及销售为一体的环保企业,主营竹炭和竹纤维两大类产品。竹炭具有良好的吸附功能和调湿功能,当外界湿度大的时候,它就吸收水分,外界湿度变小了它就释放水分。  相似文献   

3.
竹纤维与其它天然纤维素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竹、棉、麻、木的纤维素纤维的红外吸收光谱,并利用红外光谱仪数据处理软件设定标峰灵敏度,研究多种纤维素纤维光谱的细微差异,分析各天然纤维素纤维的结构差别,及碱对天然纤维素纤维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棉、麻、木纤维在1 110 cm-1处红外吸收都强于竹纤维,在993 cm-1处的吸收峰弱于竹纤维;经NaOH溶液处理后,各纤维的红外谱图均发生细微变化。从中揭示出各天然纤维晶格有一定的差异,并认为竹纤维的非结晶区含量较多,这是引起竹纤维吸湿性、凉爽性比棉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金丝慈竹不同年龄、不同节段的竹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丝慈竹属于长纤维竹种,纤维长平均2.43 mm,纤维宽平均15.18μm,长宽比平均164.12,壁厚平均6.22μm,腔径平均3.83μm,壁腔比平均3.24。金丝慈竹纤维长度表现的纵向变异规律是3年生的为中部>基部>上部,1年生和2年生表现为基部>中部>上部;纤维的平均宽度表现为基部>中部>上部;慈竹纤维的平均壁厚与腔径也表现以下变化规律:基部>中部>上部。因此年龄和部位对金丝慈竹纤维特征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分析竹炭纤维和聚乳酸纤维的性能特点及现有竹炭纤维和聚乳酸纤维混纺纱产品,提出了开发竹炭/聚乳酸纤维混纺纱及其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其混纺纱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竹炭纤维问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日,据日本自然科学杂志报道,日本生产出500目的竹炭纤维。它的加工方法是竹炭加工为第一步,然后将竹纤维拉长并与化纤、棉线等交织在一起。热量可增加10%,并具有吸附性能,透气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竹资源的深加工产品——竹纤维与竹炭制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竹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阐述了竹纤维与竹炭制品的种类及国内外开发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世界竹藤通讯》2009,7(3):25-25
日本现有竹林面积为14.13万hm^2,有13个属230种。日本竹林97%为私人所有,集约经营管理,年产竹材20万~30万t。随着罐头笋和竹制品输入的增加,竹产区人口的老龄化,人工费高居不下的影响,山区种竹人口下降,竹林面积从70年代不断减少。日本每年向外国大量进口竹材和竹产品,尤其是笋食品。为了维护竹产业的发展,日本加强高科技支持竹产业的发展,在竹材利用技术开发上注重科技投入,开发了竹炭、竹醋液、竹纤维、竹炭纤维等高科技竹产品。  相似文献   

9.
世界竹藤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竹藤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竹藤产品及其副产品在世界工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和发展前景。文中对目前竹藤开发的几个热点领域——竹炭、保健食品、竹纤维纺织品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竹纤维是从竹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是继棉、麻、毛、丝之后人类应用的的第五大天然纤维。它性能独特.源于中国.被东南亚和欧美围家称为“中国纤维”、“会呼吸的纤维”,以竹纤维为原料制作的内衣、袜子、T恤衫等产品,以其“绿色”“健康”的形象备受青睐。竹纤维产业化运营.使竹纤维正成为纺织品市场的新宠.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五年竹材加工利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近5年(2002—2006)竹材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包括竹材人造板、竹炭、竹醋液、竹纤维等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 对我国竹材研究方向给出几点建议, 并对我国竹产业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全竹化学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概述了竹炭和竹醋、竹叶提取物、竹汁饮料、竹筒酒/鲜竹酒、竹茹和竹沥、竹浆造纸等中国竹资源化学利用主要方式和产业现状,从全产业链发展和全竹利用的视角,提出了全竹化学利用的概念和4种主要模式,包括竹酒沥炭醋联产模式、竹汁沥炭醋联产模式、竹茹沥炭醋联产模式以及机械竹浆液综合利用模式,以期为拓展竹资源利用途径和竹资源化学利用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竹炭性能与检测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中简述了竹炭构造、竹炭的理化性能、竹炭吸附性能、竹炭的屏蔽电磁波性能、竹炭远红外线功效和竹炭的负离子功效及其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竹纤维产品的开发及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竹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竹纤维产品的开发及应用前景,分析了中国开发竹纤维产品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竹材应用的新领域--纺织工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竹材在纺织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做了客观的总结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特别对天然竹纤维开发的可行性及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再生竹纤维的加工工艺还需不断完善;天然竹纤维的加工还存在很多问题。离工业化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两种纤维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竹炭用于屋顶绿化的可行性、沙漠绿化的发展趋势、竹炭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开发前景,并对竹炭开发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开发和利用生物质竹炭材料,以竹炭粉、凹凸棒、硅藻土等为原料,制备竹炭陶瓷复合材料,从而避免传统炭吸附材料易碎和粉尘污染的缺点。首先,将原料通过陶瓷造粒工艺制备成直径为2~5 mm的小球;然后,在N 2气氛中1250℃下烧结为竹炭陶小球,并对其结构和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XRD测试结果表明,竹炭陶瓷复合材料在烧结前后并未改变竹炭陶晶体结构。原料的SEM测试结果表明,竹炭粉在微观结构上存在1μm左右的大孔,其中硅藻土的微观形貌为多孔圆盘状结构,圆盘的直径分布在20~50μm,孔道直径在0.1~1.2μm;竹炭陶的SEM测试结果表明,断面结构疏松多孔,经过复合和烧结后,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孔道结构,保障了竹炭陶的吸附性能。BET法测试结果表明,竹炭陶的比表面积达到118.54 m^2/g。吸附性能测试表明,竹炭陶对水分吸附率达到22.0%,对甲醛、氨气及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吸附率分别达到87.7%,94.6%和96.3%。实验结果表明,竹炭陶具有良好的吸湿和气体吸附性能,是一种良好的空气净化材料,在室内环境和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毛竹更有效的化学加工和利用,文章以3~4年生毛竹为对象,研究了脱木素处理对毛竹材径向不同部位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木素处理对竹材径向各部位纤维宽度和壁厚影响较为显著,对纤维长度的影响则不显著;随着处理时间增加,纤维长宽比呈减小趋势、纤维壁腔比呈增大趋势;竹材径向各部位纤维素相对结晶度随着脱木素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加趋势;与近竹青部位和竹中部位相比,脱木素处理对近竹黄部位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国竹炭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竹炭是竹材加工领域利用率最高、附加值最大的科技产品之一。中国竹炭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开发出竹炭、竹醋液9大系列300多种产品。2018年,中国竹炭产量约25.52万t,产值8.84亿元。中国竹炭产业的发展既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从产业发展历程、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产业标准和平台支撑等方面概述了中国竹炭产业的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中国竹炭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定位、重点领域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