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贸易全球化程度的加深,香蕉产业经营将出现国内国外2个市场和多种不同体制的产业结构,香蕉产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着日益增大的经营风险。本文在分析当今形势下香蕉产业风险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基础上,针对不同种类的香蕉产业风险,剖析香蕉产业经营风险存在原因及其规避的程度,提出增强我国香蕉产业风险规避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香蕉价格波动直接关系到蕉农的收入,影响我国香蕉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现阐述我国香蕉近几年价格波动的情况,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供求定理对我国香蕉价格波动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蕉谣言的传播、质量情况、同期上市的水果竞争等因素使香蕉市场的需求情况发生变化,香蕉种植面积扩大、集中上市和运输流通等因素使香蕉市场的供给情况发生变化,需求和供给的共同作用影响了香蕉的市场价格,造成了香蕉价格的波动。应从建立预警机制、强化信息体系建设、发展香蕉精深加工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入手,促进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利用随机系数累加多层统计模型对我国香蕉产业组织模式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从亩产量和收入两方面对不同香蕉产业组织模式的绩效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产业组织结合越紧密绩效越高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促进我国香蕉产业组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谈香蕉生产机械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香蕉生产机械化管理的内涵和在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机械化设施和技术应用,提出香蕉生产机械化严重不足是严重限制我国香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国内外香蕉产业概况和对南宁市香蕉产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南宁市香蕉生产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南宁市香蕉产业发展的七大对策,即加快南宁市香蕉产业化生产进程,实行香蕉标准化生产,推广香蕉“无伤化”采收包装和“冷链”贮藏运输技术,减少损耗、提高商品价值,努力实现香蕉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零对接,设立市级“香蕉产业协调办公室”,建立“香蕉期货交易中心”和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控制香蕉灾害性病害的蔓延扩大,为南宁市香蕉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香蕉生产的主要产区,海南香蕉的生产对我国整个香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海南香蕉生产的自然生态条件优势、品质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在此基础上,采用作物区域比较优势的分析方法,逐一通过对海南香蕉与其他香蕉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分析、海南香蕉同海南省内其他5种热带水果的比较优势分析以及1988~2007年海南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动分析,以综合评价海南省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显示,海南省香蕉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但却缺乏生产效率优势。根据分析结果,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香蕉中膳食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香蕉产业的现状,香蕉中的营养成分,膳食纤维的研究现状,生理功能,提取方法以及对香蕉中纤维的制取方法与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粤西地区甘蔗和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及其今后的发展重点,提出粤西地区甘蔗、香蕉产业发展重点及对策,以促进粤西地区甘蔗和香蕉产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保 《热带作物学报》2010,30(10):66-69
分析广东省徐闻香蕉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香蕉产业信息网络预报系统建设、实施香蕉深加工、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促进香蕉产业升级等对策,以提升香蕉产业的生产效益、市场适应性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论述香蕉深加工在香蕉产业中的作用、重要性,综述和探讨香蕉深加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香蕉深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香蕉茎秆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中国香蕉种植情况及香蕉茎秆废弃物状况,阐述国内外香蕉茎秆废弃物在纺织、造纸、饲料、肥料、能源等领域的利用状况及研究进展,结合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香蕉茎秆废弃物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从我国1996年发生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以来,病害以几何级数在我国主要的香蕉产区扩展,使传统的香牙蕉种植区域严重衰退,我国适宜种植香蕉的地方逐渐减少。本文通过大蕉、广粉1号粉蕉、粉杂1号粉蕉、贡蕉、海贡蕉等有市场开发潜力的香蕉栽培品种与传统巴西香牙蕉的生产与效益的比较分析发现,在每公顷投入3.0万~7.5 万元条件下,种植香蕉获利1.5万~7.5万元。通过商品价值链以及经济特性的反馈,揭示香蕉各品种生产优势以及市场开发潜力,以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发展香蕉品种多样性生产,提出栽培技术以及研发改良建议,从而使  相似文献   

13.
了解我国蕉园土壤肥力现状对明确土壤障碍因子,制定有效的消障措施和合理的养分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收集已公开发表有关蕉园土壤肥力的文献数据及结合实地调研测定的数据,建立土壤养分数据库,包括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参考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指标,明确我国蕉园土壤养分现状,并分析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香蕉种植区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我国蕉园土壤pH平均为5.3、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4.9 g/kg、碱解氮含量平均为77.3 mg/kg、有效磷含量平均为96.0 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为227 mg/kg、交换性钙含量平均为1039 mg/kg、交换性镁含量平均为102 mg/kg、有效铁含量平均为169 mg/kg、有效锰含量平均为41.8 mg/kg、有效铜含量平均为2.84 mg/kg、有效锌含量平均为4.82 mg/kg、有效硼含量平均为1.16 mg/kg。86.3%的蕉园土壤有机质处于潜在缺乏及以下水平,97.1%的蕉园土壤碱解氮处于中等以下水平,60.8%的蕉园土壤交换性镁处于潜在缺乏及以下水平,50%以上的蕉园土壤速效磷、有效钾和微量元素含量处于极高水平。不同省份蕉园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机质、大中量元素、有效锰和硼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的蕉园存在差异。我国蕉园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平均为0.71,福建蕉园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78,显著高于其他省份;广东(0.71)和云南(0.69)蕉园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显著高于海南(0.62)和广西(0.61),不同省份13.3%~37.1%蕉园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在中等以下水平。我国蕉园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微量元素(除有效硼外)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pH偏低,有机质、交换性镁和有效硼处于中等或缺乏水平,成为蕉园土壤肥力潜在限制因子。因此,我国香蕉生产中,应重视有机肥、镁肥和硼肥的施用,不同香蕉种植省份要因地制宜,制定有效障碍因子消减措施,提升蕉园土壤肥力,促进香蕉提质增效和产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