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宁夏灌区玉米平播密植模式下田间蛾类昆虫的组成及发生时序动态,对灌区玉米田进行灯诱监测,获得蛾类昆虫标本10科42种。明确了该种植模式下蛾类以夜蛾科(Noctuidae)和草螟科(Crambidae)昆虫为主要类群,优势种为旋幽夜蛾(Discestra trifolii)、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刀夜蛾(Simyra nervosa)为宁夏新记录的种类。8月下旬蛾类群落多样性水平最高,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依次为2.509 8、0.868 3、4.492 4、0.089 9。不同阶段蛾类群落相似性水平均很低,其中以7月上旬与7月中旬相似性水平最高,为0.526 3;相异性以6月中旬与7月上旬最高,为0.888 9。  相似文献   

2.
陕西渭北的黄土高原是我国苹果的主要产区,该地区果园地形复杂,地面植被丰富,生产上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清除杂草。果园植物的种类对果园昆虫多样性有明显影响,果园生物多样性指数维持较高水平时害虫不易成灾。严毓骅和段建军及王大平研究表明,在苹果园保留夏至草,或间作苜蓿、三叶草、白花草木犀、百脉根等可提高天敌昆虫的多样性,有助于发挥天敌昆虫的作用。果园地面杂草覆盖度较高时,捕食性蜘蛛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也较高,可有效控制果园中的主要害虫。目前,关于黄土高原苹果园杂草多样性以及不同杂草对天敌昆虫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对陕西省黄陵县不同地形的苹果园地面植被进行系统调查,明确杂草种类及优势种,并对杂草群落与果园天敌昆虫群落相似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吉林省有翅蚜种类?迁飞动态及群落结构, 丰富蚜虫多样性研究资料, 并为蚜类害虫的监测预警工作提供支持, 本研究于2019年-2021年利用吸虫塔在吉林省4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对有翅蚜进行了吸捕, 并对55 334头有翅蚜进行了鉴定, 结果表明, 这些有翅蚜分属于9科61种, 其中8种主要为害禾本科及豆科作物, 本文明确了这8种蚜虫的种群动态?风场分析显示, 迁入期风速小于5 m/s时蚜虫的吸捕量较多, 风向对蚜虫在各监测地区之间迁移的影响没有规律性?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 5月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 7月最高?9月为有翅蚜主要迁出期, 种类丰富度相对较高, 群落多样性水平低?4个地区5月优势种均为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 (Takahashi), 9月优势种均为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 各地5月群落与6月-9月群落相似性水平低, 分布在0.16~0.48, 处于极不相似及中等不相似?西部平原地区群落间相似性水平高于东部山区?本研究提供了吉林省有翅蚜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基本信息, 为科学制定蚜虫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于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系统调查了广西北流市九代村龙眼园中主要昆虫种群数量动态,并利用相对丰富度、优势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了其群落结构及其亚群落结构季节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龙眼园中昆虫群落结构有10目68科162种。种类数以鳞翅目最多,个体数以直翅目最多。龙眼园中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以草地最高,而均匀度的时间格局最高值在夏季出现;园中天敌、害虫和中性昆虫3个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都以夏季最高。  相似文献   

5.
海南茄子田昆虫群落结构与时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目测法和黄板诱集法,对海口茄子田整个生育期内昆虫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利用优势度指数、相对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指数,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共发现昆虫9目24科66种。种类数以鞘翅目最多,个体数以同翅目最多。在捕食性天敌中,瓢虫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害虫以烟粉虱、棕榈蓟马和萝卜蚜为优势种。相对于害虫,天敌昆虫表现出明显的跟随现象,但自然状态下不能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与为害。依据昆虫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结合茄子生育期,采用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将茄子田昆虫群落动态划分为5个阶段,不同阶段昆虫群落特点及相应的害虫防治策略也不相同,为茄子田害虫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花生害虫是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刺吸类害虫为害日益加重,蓟马科害虫为害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直接影响了花生产业的发展。本研究采用色板诱集法分别对黄淮海4省7个地区花生产区昆虫种类和优势种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鉴定出昆虫93种,隶属于6目67科,其中,缨翅目在个体数量上占优势地位,为黄淮海花生产区的优势昆虫;对黄淮海7个地区黄板诱集昆虫种类特征指数进行了分析,多样性指数在0.680 4~1.583 9范围内,均匀度指数在0.235 7~0.518 1之间,优势集中性指数在0.313 2~0.740 0之间。根据形态学特征,确定黄板诱集花生田害虫优势种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明确其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本研究为黄淮海花生产区主要刺吸类害虫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2007年6~11月对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地黄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田间节肢动物共73种,分属于2纲,11目,45科。其中以鳞翅目和鞘翅目的丰富度和优势度最高,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以同翅目最高。地黄田天敌数量多,以膜翅目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以蜘蛛类均匀度和优势度最高。时间动态分析表明,8月份地黄田昆虫数量最多,物种数最丰富,多样性最高。因此,8月是地黄田进行害虫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郊不同种植制度菜地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文章报道了1990年6月—1991年5月对重庆市郊13种不同种植制度菜地昆虫群落的调查研究结果。凋查中发现47种昆虫,按发生数量、时间和为害程度,可将害虫区分为3类。优势害虫主要是珠砂叶螨、菜缢管蚜、小菜蛾和菊潜叶蝇。各种菜地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有所不同,但具有共同趋势,即昆虫目的多样性[H(O)]大于目内科的多样性[Ho(F)],又大于科内种的多样性[H_F(S)];均匀度都低,优势种十分突出,模糊聚类分析表明,13种菜地昆虫群落可划分为5个亚群落,各亚群落在蔬菜种类、换茬方式以及昆虫组成上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9.
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宁夏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蝴蝶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及其与季节变化特征的关系,采用样线法于2017年4—9月对该保护区内3种不同生境中的蝴蝶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时间动态进行调查,并对蝴蝶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该保护区内共记录蝴蝶标本1 030号,隶属7科38属54种。在不同生境中,眼蝶科Satyridae为优势类群,相对多度为31.55%,绢蝶科Parnassiidae为稀有类群,相对多度为0.10%;蛱蝶科Nymphalidae蝴蝶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分别为1.52、3.53和0.96;凤蝶科Papilionidae蝴蝶群落的优势度指数最高,为0.67;绢蝶科蝴蝶群落的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均为0。在不同调查时间内,粉蝶科Pieridae蝴蝶群落的优势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分别为0.80和2.30;蛱蝶科蝴蝶群落的丰富度指数最高,为3.53;绢蝶科蝴蝶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高,为1.00,但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最低,为0。6月记录到的蝴蝶个体数最多,为384只,9月记录到的个体数最少,仅21只。在物种的时间相似性方面,9月与其它各月的相似性最低,相似系数仅为0.13,处于极不相似水平;6月和7月的相似性最高,相似系数为0.57,处于中等相似水平,其它调查时间的相似性均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表明不同生境和季节的蝴蝶优势种可以作为对生境状况进行评估的指示类群,生境差异性和干扰与蝴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密切相关,保护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生境异质性和维持适度干扰是保护蝴蝶多样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2017—2018年,利用高空测报灯对哈尔滨地区园林地空中蛾类进行逐日监测记录。共诱集蛾类22科216属334种36083头;其中,沙枣尺蠖Apochemia cinerarius为4月蛾类群落优势种,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为5—6月蛾类群落优势种,苹掌舟蛾Phalera flavescens、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瘦银锭夜蛾Macdunnoughia confusa及黄紫美冬夜蛾Cirrhia togata分别为7—10月各月蛾类群落优势种。统计得出物种丰富度(S)、个体总数(N)、优势度指数(D)、等级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及相似性系数(Cs)相关群落参数。蛾类群落个体总数、等级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均随时间推移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各月间,相似度系数差异较大。依据生态位优先占领假说,对该地区种-多度分布进行了曲线拟合,拟合方程为ni=35.69×1.83×(1.83-1)(i―1)。研究结果的取得,为该地区开展蛾类发生监测,提供了基础性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寄主植物对草地螟的营养作用及消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食性昆虫可以在取食后通过消化分解和吸收从食物中获得营养从而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同植物中营养物质成分在质和量上都有很大差别。本文通过用藜(灰菜)、大豆、向日葵、玉米和马铃薯叶片分别饲喂草地螟,发现取食不同寄主植物不仅显著影响草地螟幼虫的相对取食量、相对生长率和食物利用率(P0.05),而且中肠消化酶活性也不相同。幼虫取食最喜食的藜时,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幼虫,其中肠消化酶活性也最高;而饲喂草地螟幼虫不喜食的马铃薯和玉米时,幼虫无论取食量、生长率还是食物利用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中肠消化酶活性较低,但是某些酶活性随取食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这可能是昆虫对不适寄主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12.
棉区夏玉米田害虫及天敌群落结构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997年7月8日至8月29日系统调查了夏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群数量动态,并利用相对多度、丰富度、优势度、生态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了其群落结构和动态。结果表明:(1)在棉区夏玉米田共有害虫和天敌59种,其中害虫24种,天敌35种。(2)截形叶螨为优势种,其优势度指数为0.6459-0.9924。(3)8月中旬以后群落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较大,分别为0.7327-0.9378和0.5242-0.6986;但此期以前,H′与J均较小,应注意防治。(4)害虫及天敌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在空间上的同域性均强,为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害提供了依据。最后分析提出了以保护利用天敌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疆特有天敌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开发潜力和利用前景。本文于2019年5—9月采用扫网法,对北疆地区麦田、玉米田、苜蓿田、棉花田、农田防护林以及果园等6种典型生境的瓢虫群落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获瓢虫标本5501号,隶属3个亚科6族13属23种,其中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28.52%)、方斑瓢虫Propylea quaturodecimpunctata(20.21%)以及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Stethoruspunctillum(16.51%)三种为优势种群;不同生境瓢虫群落的个体数和类群数在季节动态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苜蓿田个体数量分布最多(262号/样地/次)、种类也最为丰富(20种),棉花田个体数量(48号/样地/次)及物种数(4种)最为稀少;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依次为8月上半月>7月下半月>5月下半月>8月下半月>7月上半月>6月下半月>9月上半月>6月上半月。各生境中,防护林多样性指数(0.62)、丰富度指数(2.06)、均匀度指数(0.72)在整个生长期中维持着最高的水平,其次是苜蓿田生境的多样性水平较高(0.55、2.35、0.49),而棉花田生境多样性指数(0.21)、丰富度指数(0.46)和均匀度指数(0.57)平均水平最低,但优势度指数(0.70)最高;相似性分析表明,群落相似性系数在不同生境之间属于中等相似(0.5≤q≤0.75)。不同月份间相似性程度较高,28个不同月份组中,8月下半月与9月上半月间的瓢虫相似性系数最高(0.94),共同种有深点食螨瓢虫、多异瓢虫等15种,其他月份间属于中等相似或极相似。新疆北部地区瓢虫群落个体数和类群数较为丰富,不同月份间分布相对均匀,自然控制能力较强,尤其是防护林和苜蓿田生境,应加强保护与利用当地天敌资源,为促进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南岳茶场害虫-天敌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南岳茶场害虫一天敌群落的系统调查,应用群落指数进行多样性、主分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南岳茶场害虫一天敌群落的季节动态明显受到气候条件、茶树生长习性及农事活动的影响。全年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即10月至翌年3月为群落的越冬期,4~6月为群落的活跃期,7~9月为群落的波动期。由于采取了生态控制措施,全年中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都较大,害虫优势度指数较小,害虫与天敌之间处于较好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5.
宁波地区小菜蛾幼虫期和蛹期寄生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十字花科蔬菜最重要的世界性害虫,保护和利用寄生性天敌是控制小菜蛾的重要手段。为有效控制小菜蛾在蔬菜上的为害,减少农药用量,作者于2007年4月至2009年1月对宁波地区小菜蛾幼虫期和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种类及其田间自然被寄生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宁波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上小菜蛾幼虫期和蛹期共有8种原寄生蜂(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东方长颊姬蜂Macromalon orientale、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无脊大腿小蜂Brachymeria excarinata、齿唇姬蜂Campoletissp.、弯尾姬蜂Diadegmasp.)、1种兼性寄生蜂(菜蛾啮小蜂Oomyzus sokolowskii)和5种重寄生蜂(盘背菱室姬蜂Mesochorus discitergus、粘虫广肩小蜂Eurytoma verticillata、稻灿金小蜂Trichomalopsis oryzae、绒茧灿金小蜂Trichomalopsis apanteloctena和啮小蜂Tetrastichussp.),其中优势种为菜蛾啮小蜂和菜蛾盘绒茧蜂,分别占62.23%和31.19%,同时,小菜蛾幼虫期田间自然被寄生率普遍高于蛹期。另外,菜地蔬菜品种的多样性有利于寄生蜂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消长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昭旭  罗进仓  陈明 《植物保护》2008,34(4):111-114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在甘肃张掖地区1年发生2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3代,以老熟幼虫在粗皮裂缝、翘皮下、树洞中、主干分枝及主枝分叉处的缝隙中结茧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虫陆续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5月中下旬1代幼虫蛀果为害,7月中下旬为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2代幼虫为害高峰期,9月中下旬出现不完整第3代幼虫。在甘肃张掖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成虫之间有一段明显的间断期,说明第1代苹果蠹蛾发生的趋势相对较为独立,世代重叠现象发生不重。  相似文献   

17.
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消长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在甘肃张掖地区1年发生2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3代,以老熟幼虫在粗皮裂缝、翘皮下、树洞中、主干分枝及主枝分叉处的缝隙中结茧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虫陆续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5月中下旬1代幼虫蛀果为害,7月中下旬为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2代幼虫为害高峰期,9月中下旬出现不完整第3代幼虫。在甘肃张掖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成虫之间有一段明显的间断期,说明第1代苹果蠹蛾发生的趋势相对较为独立,世代重叠现象发生不重。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辽宁省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innaeus)的发生规律,于2014—2016年连续3年对辽宁省彰武县哈尔套镇10个村59个不同梨园采用三角屋胶粘式诱捕器进行了雄成虫数量消长动态的监测,并对幼虫蛀果率、老熟幼虫数量及化蛹行径、蛹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辽宁省彰武县,从4月下旬至9月下旬,苹果蠹蛾成虫共有2次发生高峰:第1次为5月下旬,第2次为7月中下旬;苹果蠹蛾在2016年全年内有3次明显的蛀果高峰期:第1次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次为8月上旬,第3次为8月下旬。老熟幼虫更趋向于脱果后直接掉落到地上再从地上沿着树干往上爬并在老翘皮下寻找合适位置化蛹;苹果蠹蛾经人工饲养的蛹期为9.95 d。研究表明,苹果蠹蛾在辽宁省彰武县1年发生2代,第1代从5月中旬到9月下旬,越冬代从7月中旬到翌年6月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