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NaCl对花生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诱导叶片脱分化时,完全抑制叶片脱分化的临界浓度品种间差异显著,海花1号表现较强的耐盐性。(2)在不同组培阶段,海花1号的敏感浓度不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显著受抑制的临界浓度为10g/L,完全被抑制的浓度是18g/L;愈伤组织生长显著受抑制的临界浓度为4g/L,完全被抑制的浓度是10g/L;不定根诱导显著受抑制的临界浓度为6g/L、完全被抑制的浓度是8g/L。  相似文献   

2.
以高羊茅成熟种子为外植体,采用MS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2,4-D和6-BA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4-D对高羊茅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显著,以9mg/L效果最好,浓度过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下降;在0~0.8 mg/L范围内,高羊茅愈伤组织诱导率随6-B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浓度为0.6mg/L时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培养基不同浓度NaCl对花生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风珍  万勇善 《花生学报》2003,32(Z1):315-318
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NaCl,观察对花生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不定根诱导培养阶段的影响.叶片诱导脱分化时,完全抑制叶片脱分化的临界浓度品种间差异显著,海花1号表现较强的耐盐性.海花1号在不同组培阶段的敏感浓度不同,叶片愈伤诱导显著受抑制临界浓度为8 g/L、完全被抑制的浓度是18 g/L;愈伤组织生长显著受抑制的临界浓度为4 g/L、完全被抑制的浓度是10 g/L;不定根诱导显著受抑制的临界浓度为6 g/L、完全被抑制的浓度是8 g/L.  相似文献   

4.
以野生、栽培大豆共14份材料的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在含不同浓度NaCl的培养基上鉴定愈伤组织的耐盐性,NaCl浓度(w/v)分别为0%(CK),0.1%,0.2%,0.3%,0.4%,0.5%,0.6%,0.7%,0.8%;14份材料的幼苗在NaCl为0.3%的盐土环境中生长25d后,测其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水平上,栽培大豆品种中黄4、通农5、吉林35耐盐性较强,不同材料之间愈伤组织的耐盐性有明显差异,耐盐性强的可在0.8%NaCl浓度下生长,耐盐性弱的只能忍受0.4%NaCl浓度;本试验确定大豆愈伤组织耐盐性鉴定适宜的浓度为0.6%。在盐胁迫下,植株MDA含量在0.3%NaCl条件下均比在CK土壤中高,但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综合大豆植株MDA含量的变化和愈伤组织的耐盐性之间,并未发现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玉米自交系7922、H99、P2、Mo17、吉846、吉63等的幼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及不同碳源的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NB培养基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对于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2,4-D浓度为2 mg/L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均最高;在以20 g/L蔗糖和20 g/L葡萄糖及30 g/L蔗糖和10 g/L葡萄糖作碳源的诱导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但不能长期继代使用。对不同激素组合对玉米愈伤组织再生分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甜叶薰衣草的叶与茎段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对甜叶薰衣草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于茎段,适宜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3.0mg/L+2,4-D 0.1mg/L;适宜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2,4-D 0.1mg/L;适宜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 3.0mg/L+NAA 0.5mg/L,以15-18 d为继代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平贝母进行离体培养,从而得到愈伤组织和不定芽。方法以鳞茎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与不定芽,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的激素种类与浓度。结果适当的激素组合及配比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和不定芽,最高的诱导率可分别达到14%以上、86.7%。结论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mg/L+6-BA 0.9mg/L+NAA 0.5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2,4-D0.5mg/L+6-BA 0.3mg/L;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KT 0.8mg/L+NAA 0.3mg/L。  相似文献   

8.
以四季桂的花梗和花瓣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对四季桂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花梗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于花瓣,适宜花梗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1.5 mg/L+2,4-D 0.1mg/L;适宜花瓣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3mg/L,以10-12 d为继代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该研究以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L.)为供试植物,建立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体系,为后期的细胞悬浮培养奠定基础。[方法]以MS为基础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6-BA、2,4-D、NAA、KT,设计L16(44)正交试验。[结果]得出最佳愈伤组织诱导组合为:6-BA 0 mg/L+2,4-D 1 mg/L+NAA 1 mg/L+KT 1.5 mg/L,以附加2,4-D 1 mg/L+KT 0.5 mg/L的继代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适合细胞悬浮培养。[结论]筛选出适合紫茉莉愈伤组织培养的激素条件,可为紫茉莉组培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高产优质橡胶品种热研88-13的幼嫩种子内珠被为外植体材料,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中的影响因素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钙离子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经过连续6个月的继代选择培养,逐渐诱导出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适宜的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H基本成分,添加0.5 mg/L KT,2.0 mg/L 2,4-D,11.0 mmol/L CaCl2,80.0 g/L蔗糖和2.0 g/L Phytagel。组织学切片证明长期继代培养的易碎胚性愈伤组织维持了胚性的状态。取继代培养2 a多的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的形成,得到了16 000多个体细胞胚。将这些胚进行进一步的转移培养,得到了115株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下野生大豆叶片中Na+、Cl-积累导致活性氧伤害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耐盐性强弱不同的野生大豆(JWS耐盐性强,N23232耐盐性弱)为材料,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NaCl胁迫下野生大豆叶片中Na^ 、Cl^-含量及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供试两种群野生大豆叶片Na^ 、Cl^-含量增加,N23232比JWS更明显;耐盐性弱的N23232叶片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上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和电导率迅速上升,其叶片中Na^ 、Cl^-含量变化与O2^-、H2O2、MDA和电导率增加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上升与MDA和电导率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在NaCl胁迫下,由于Na^ 、Cl^-在叶片中的积累而导致了活性氧的积累,活性氧诱发膜脂过氧化、破坏膜结构,导致膜结合酶H^ -ATPase和H^ -PPase活性降低,膜透性增加。耐盐种群JWS在盐胁迫下Na^ 、Cl^-积累量少、活性氧水平较低,对膜系统伤害少,膜结合酶活性高,因而能维持液泡膜正常的代谢功能,可能是其耐盐性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沙培试验对NaCl胁迫条件下野生及栽培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地上部及根部Na+、K+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0~200 mmol·L-1浓度范围内,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野生大豆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栽培大豆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及蛋...  相似文献   

13.
NaCl胁迫下野生大豆生理生态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贺莉  徐晓腾  刘菲  刘霞 《大豆科学》2011,30(2):242-245
为明确野生大豆的耐盐性及其在盐胁迫下的生理生态反应规律,用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处理野生大豆幼苗,分析了不同胁迫程度和胁迫时间下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盐胁迫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但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其鲜重的增加速率逐渐降低,植物组织含水率降低,根冠比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先大幅增加后稍有降低,可溶...  相似文献   

14.
以3个野生稻品种(系)和常规稻品种吉粳301(CK)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野生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野生稻和常规粳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NaCl浓度≤0.3%时,盐胁迫对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没有影响,但促进吉粳301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NaCl浓度≥0.5%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幼苗的根长、苗长、根冠比逐渐变小;NaCl浓度与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负相关性;NaCl对野生稻幼苗根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苗的作用;不同野生稻品种对NaCl溶液的耐受能力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MY-3、延引红、HY-1。  相似文献   

15.
大豆基因型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对NaCl耐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萍  王罡  季静 《大豆科学》2006,25(4):421-424
以3个大豆基因型为材料,以固体培养基中大豆出苗率、苗高和下胚轴长度为指标,研究大豆对NaCl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大豆不同基因型对NaCl的耐受性不同,东农46对NaCl的耐受性较差.在3个苗期性状中,以苗高和下胚轴长度对NaCl的耐受性较差,当在培养基中加入35~65 mmol/L NaCl时大豆的苗高和下胚轴长度的增加受到明显地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大豆发育子叶愈伤组织的生化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马淑英  袁鹰 《大豆科学》1997,16(3):227-232
在含不同浓度NaCl的MS培养基上,继代5次培养大豆发育子叶的愈伤组织,分析了不同盐浓度培养的大豆愈僵组织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经测定表明,盐胁迫下,大豆愈伤组织的蛋白质,总氨基酸含量都比对照高,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低。NaCl浓度在0-0.1%范围内,随NaCl浓度的增加,蛋白质与总氨基酸的含量逐渐增加,当NaCl浓度增至0.15%时,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又降低。  相似文献   

17.
从提高细胞生物量并降低发酵生产成本的目的出发,本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已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CS27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工艺条件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5%黄豆粉、0.5%糖蜜、0.8%氯化铵、1.0%氯化钠、0.1%柠檬酸钠、0.5%碳酸钙、0.1%七水合硫酸镁;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2℃,最佳装液量50 mL/250 mL,最适接种量10%,初始pH7.0。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条件下细胞生物量可以达到1.75×10~9 cfu/mL,为枯草芽孢杆菌CS27菌株规模化生产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对甜菜叶、根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营养液中不同盐度(0.2%~0.8%)对甜菜代号K叶片和根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甜菜幼苗叶片的单株叶面积、相对含水量、肉质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叶片中呈逐步升高趋势;在根内则呈下降趋势。研究证实了NaCl浓度低于0.4%,对甜菜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超过0.6%的高浓度NaCl对甜菜的生长有胁迫作用,浓度越高胁迫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9.
不同盐分胁迫对野生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年生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和基因资源,具有耐盐碱、抗寒、抗病等优良性状.研究其种子萌发的耐盐性,为利用盐碱地资源和野大豆的引种驯化供依据.以山东德州一年生野大豆为材料,研究NaCl、Na2SO4、Na2CO3及三者的混合盐的胁迫对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生长的影响.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加,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低浓度的Na2SO4(10~50 mmol·L-1),Na2CO3(0~10 mmol·L-1)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的NaCl(>200 mmol·L-1)、Na2SO4(≥200 mmol·L-1)、Na2CO3(≥75mmol·L-1)抑制种子萌发;10 mmol·L~Na2SO4处理下,其胚根胚轴长度都大于未经盐处理的,低浓度的盐分促进了胚根和胚轴的生长.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盐分促进一年生野生大豆胚的生长,野生大豆的胚根比胚轴对盐分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