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基于吉林省消费者调查数据,分析了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认知情况、对质量安全猪肉的支付意愿,并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消费者购买优质安全猪肉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认知能力还比较低,消费者对优质安全猪肉支付溢价幅度不高。消费者购买优质安全猪肉行为主要受猪肉质量安全关注度、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从未来预期消费情况看,消费者购买质量安全猪肉的规模主要受到猪肉质量安全忧患度、消费者购买不安全猪肉的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媛媛  王凯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7):187-192
基于南京市城镇居民调查数据,根据我国实际国情,以最主要的日常畜禽消费产品猪肉为例,通过SPSS 20.0软件整理数据,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消费者对冷鲜肉的认知情况和购买行为,并采用有序回归模型对消费者冷鲜肉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冷鲜肉的关注与认知程度均不高,近50%的消费者认为冷鲜肉的优势不明显。有序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消费者冷鲜肉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规模、家庭月总收入、猪肉质量安全和冷鲜肉相关信息关注程度以及消费者对冷鲜肉的总体看法。结合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冷鲜肉市场推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北京市、西安市消费者实地调查数据,以可追溯猪肉为例,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和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信息源信任对消费者食品购买行为,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度整体不高,只有32.68%的人知道可追溯食品,购买过可追溯猪肉的比例更低,只有12.53%的人购买过;电视、网络、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可追溯食品相关信息的3种主要渠道。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整体较高,但对猪肉追溯信息发布方的整体信任度不高;信息源信任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消费信心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行为,信息源信任通过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起到间接影响消费者可追溯猪肉购买行为的效果;收入水平、购买成员、购买场所、职业、地区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行为。因此,提出加大猪肉可追溯体系宣传力度并提高消费者追溯查询意识和习惯、规范追溯信息查询渠道并由政府发布追溯信息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购买品牌猪肉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消费者购买品牌生鲜猪肉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对品牌猪肉的认知程度,以及对所获取猪肉质量信息的满意度等因素影响其购买品牌猪肉的意愿,不同因素对消费者购买品牌猪肉意愿的影响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品牌猪肉购买意愿和加强猪肉品牌建设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安徽省16个城市343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安全猪肉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在消费者文化程度、家庭是否存在风险敏感人群、对猪肉质量关注程度、对猪肉质量的评价等常见因素基础上,增加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事件经历、消费者居住地与安全猪肉销售点距离、对猪肉质量安全事件关注程度3个新解释变量。结果表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事件经历、对猪肉质量安全事件关注程度对其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居住地与安全猪肉销售点距离对其购买意愿有显著反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猪肉在吉林省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文中分析了2000—2008年吉林省猪肉市场的供应、消费及价格波动情况,剖析了吉林省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做好猪肉价格波动预报预警、对可预见的猪肉价格波动进行必要的调节、增强生产者的市场适应能力等平抑猪肉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祁胜媚  杜垒  蒋乃华  林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17-9320
依据问卷调查数据,选取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选择的12个指标,采用Logistic模型,对扬州市消费者进行可追溯猪肉的认知和购买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接受宣传培训不多,广大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相关信息不甚了解,认识水平有限,对可追溯农产品的信任度较高,但实际消费有限;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职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质量安全现状的感知程度、可追溯农产品的了解程度、信任程度、是否知道市场上有售可追溯猪肉等因素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采取定量研究方法,对于吉林省猪肉的消费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还与黑龙江省猪肉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吉林省城镇居民对于猪肉的消费结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农村居民对于猪肉的消费结构受到收入和价格的影响较大。同时,吉林省与黑龙江省猪肉的消费结构也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2012,(2):39-39
在目前猪肉价格偏高的特殊时期,避免劣质猪肉的上市,如何购买放心肉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提醒广大消费者,对放心猪肉的鉴别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数据"环境的角度,探讨了消费者购买意愿的行为特征。分析"大数据"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机制,包括正面和负面因素:"大数据"的资源利用和"大数据"的技术创新,分析"大数据"对消费者网上购买意愿的积极影响及数据挖掘的隐私性和数据筛选的质量,分析"大数据"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为电商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对吉林省消费者调查基础上.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对吉林省消费者购买蓝莓果汁的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多种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蓝莓果汁,其中消费者是否有购买饮料习惯、是否喜欢纯果汁、对蓝莓果汁品牌的关注度、对媒体广告的关注度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正向影响,消费者对蓝莓果汁口感的关注度对消费者的购买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农村耕地荒废,集体组织受到挤压,家庭养老和集体养老功能逐渐弱化。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选取2014年农民土地流转情况数据与2016年农民养老保险购买行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用Stata进行数据分析,运用Logit模型对农民土地流转情况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购买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行为会促使农民购买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省5个市540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应用结构方程统计分析方法,就消费者对市场中现有猪肉产品的风险感知和消费行为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消费者在购买猪肉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在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5个因素中,技术支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及降低消费者风险感知的总影响最大,其次为产品质量和购买环境。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为不完全中介,企业应加大冷鲜柜、冷链运输、可追溯系统的投资力度,使技术支持不断升级,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同时,政府应向消费者增加食品安全信息供给,加强监督力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降低消费者的风险感知,从而有效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消费意愿。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肉牛和生猪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充分调查国内肉牛和生猪生产规模和布局的基础上,分析了牛肉和猪肉市场潜力。对吉林省肉牛和生殖生产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吉林省省发展肉牛和生殖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北京、上海、济南3个城市636位猪肉销售商的调研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猪肉销售商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批发市场与农贸市场的猪肉销售商参与可追溯体系的水平参差不齐,仅有28.62%的销售商所售猪肉具备可追溯能力。就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而言,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目前猪肉销售商多为中青年人,学历普遍较低,对猪肉可追溯体系的重要性认识程度较为一般。分析发现,采购关系、销售年限、销售利润、销售业态、关注程度、惩治力度、监控力度与年龄显著(P<0.1)影响销售商的参与行为。据此提出加强猪肉可追溯体系宣传工作、给予规范实施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的猪肉销售商适当奖励、政府相关部门和市场管理方应加强对猪肉销售商的监管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和交叉分析,借助技术接受模型,建立了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影响因素模型,对投资者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理财产品投资者有年轻化、高学历、中低等收入趋势.其中,投资者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了解程度、感知易用性与投资者购买态度呈正相关关系,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与投资者购买态度呈负相关关系.产品创新性、投资者购买态度、产品成本优势对购买意向有正向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计划行为理论原有模型的基础上融合了传统价值观和生态学知识两个因素以预测消费者环保型产品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利用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传统价值观、环保产品购买态度和主观规范对消费者环保产品购买意愿有显著的影响,而知觉行为控制对消费者环保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不显著,行为意愿对消费者环保产品购买行为有较好的解释力;同时发现生态学知识对消费者的环保产品购买意愿有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的结论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北京市实地调查的495份消费者问卷,依据计划行为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水平整体不高,电视、食品标签、网络是人们了解可追溯食品的三种最主要渠道;购买可追溯食品的消费者不多,其中以购买过可追溯猪肉的消费者最多;在假设市场上的猪肉全部实施可追溯的情境下,若猪肉价格不变,大多数消费者的猪肉购买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若猪肉价格提高,较大比例的消费者表示猪肉购买量会减少;权益保障因素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外界刺激因素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政府应加强对消费者关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上海市、济南市实地调查的1 009份消费者问卷数据,以可追溯猪肉为例,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和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信息源信任对消费者食品购买意愿影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仅有30. 72%的受访者知道可追溯食品,主要通过网络、电视与食品标签渠道了解可追溯食品的相关信息;经情景模拟信息强化后87. 4%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有购买意愿;消费者对政府发布的猪肉追溯信息较为信任;信息源信任变量通过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进而影响购买意愿;消费比重、年龄及学历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最后提出加大对食品可追溯体系宣传的力度,鼓励消费者积极查询可追溯信息,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发展与政府大力提倡农产品网上交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生鲜农产品.该文基于582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多重响应分析和交叉表分析,探究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购买行为、满意度与期望,并针对分析结果,从服务、产品定位、管控体系、营销宣传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