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洁  盖萌 《食用菌》2010,32(3):11-13,17
对羊肚菌菌丝体液体培养产胞外多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肚菌的菌丝体深层发酵产胞外多糖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汁20g/L,麸皮3g/L,K2HPO41g/L,KH2PO40.5g/L,MgSO40.50g/L;最适pH为7,温度25℃,溶氧为250mL三角瓶装液150mL,接种量为15%。当培养基中加入表面活性剂Tween80时对羊肚菌产胞外多糖有促进作用,加入量0.2%,羊肚菌的胞外多糖产量为1.677g/L,比未加时提高了33%。维生素VB6和VC对羊肚菌菌丝体生长及产胞外多糖有促进作用,当加入维生素VB6,胞外多糖产量达到最大为2.189g/L,比对照提高了40.4%。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灵芝(Ganoderma lucidum)AM21菌株菌丝产灵芝三萜的能力,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 Burman设计法对影响菌丝体三萜含量的9个相关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主要影响因子为豆粕粉和山药,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2个主要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并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1.84%豆粕粉,1%玉米粉,1%葡萄糖,0.92%山药,0.5%酵母粉,0.1%麸皮,0.1% KH2 PO4,0.1% MgSO4·7H2O,0.01% VB1.使用该培养基生产的灵芝菌丝体中三萜含量较使用基础发酵培养基生产的高29.13%.  相似文献   

3.
研究培养基的成分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玉米粉、豆饼粉、酵母膏、麸皮和蛋白胨有利于桑黄的生长。桑黄适宜生长的葡萄糖浓度15~30g/L,蛋白胨浓度15~25g/L。进一步的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桑黄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g/L)为:葡萄糖10,玉米粉20,麸皮10,豆饼粉5,此培养条件下桑黄摇瓶发酵菌体生物量为(21.66±0.5)g/L。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更多的灵芝菌丝体产量,以单因素摇瓶试验法研究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发酵液的初始pH对灵芝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灵芝液体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这3个因素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发酵液的初始pH、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而当发酵温度为28.7℃、发酵时间为124h、发酵液的初始pH为5.9时,获得的菌丝体产量最大,为22.89g/L,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5.
黄伞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永 《食用菌》2010,32(5):18-19
通过对多种碳源和氮源的筛选试验,选出适合黄伞深层发酵的碳源为玉米粉和红糖;氮源为麸皮和酵母膏。对碳、氮源的正交试验及无机盐、维生素的正交试验,确定适合黄伞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3%,红糖2%,麸皮2%,酵母膏0.6%,KH2PO4 0.15%,MgSO4.7H2O 0.05%,VB1 0.002%。菌丝生物量干重可达为13.95 g/L。  相似文献   

6.
以猴头菌菌丝体干重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筛选适合猴头菌发酵的液体培养基。结果:适合猴头菌发酵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0 g/L,葡萄糖10 g/L,酵母粉10 g/L,黄豆粉5 g/L,MgSO4·7H2O 1 g/L,KH2PO41.5 g/L,VB1 0.01 g/L;该配方培养的猴头菌菌丝体干重为25.1 g/L。  相似文献   

7.
采用液体发酵培养血红铆钉菇菌丝体,研究了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离子等因素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于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0g/L,蛋白胨3g/L,MgSO4 0.5g/L,K2HPO4 1.5g/L,KH2PO4 0.2g/L,ZnSO4 0.03g/L,MnSO40.03g/L;用此培养基培养所得菌丝体产量可达8.655±0.258g/L,是基础培养基的1.5倍。  相似文献   

8.
肖春玲  邓贤兰 《食用菌》2004,26(1):20-21
本文研究了不同碳源和氮源对灰树花菌丝体液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为最佳碳源,麸皮为最佳氮源。添加适量VB1可提高菌丝体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李政  王玉  郝利民 《北方园艺》2012,(11):113-116
为了提高灰树花胞外多糖的产量,应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灰树花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对模型方程的响应曲面图及其等高线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菌发酵产糖的优化培养基(g/L):KH2PO42、MgSO41、VB10.02、麦麸50、葡萄糖20、玉米浆23.8、玉米粉19.7、豆饼粉5.2。在该培养基下胞外多糖产量为2.44g/L,比优化前的培养基产量提高了75.22%。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体摇瓶发酵培养法,以菌丝体干重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杏鲍菇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经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优化配方为葡萄糖30g,麸皮50g,玉米粉6g,酵母膏3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加水至1000mL(pH7.0)。  相似文献   

11.
鲍氏层孔菌以固体培养基为基质的人工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目的在于探索出鲍氏层孔菌子实体人工培养的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配方设计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找出适于鲍氏层孔菌生长的最佳氮源、碳源及木屑种类,以及3者的最佳组合配方。  相似文献   

12.
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同营养组成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以菌丝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为主要指标,对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桑黄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适氮源为麦麸,最佳碳氮比为20:1;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50g·L-1、麦麸50g·L-1、KH2PO42g·L-1、MgSO41g·L-1、VB1300μg·L-1、VB2400μg·L-1。  相似文献   

13.
选取7个均称为桑黄的不同形态的子实体,对子实体分离后得到的纯化菌丝体进行酯酶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在Rf=0.805处出现一条稳定一致的共有酶带,而桑6和桑7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它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或者没有。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桑黄菌丝多糖(大分子量粗多糖),通过小鼠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实验,研究桑黄菌丝多糖的生理活性。以小鼠游泳力竭时间、游泳前后血乳酸、肝糖原以及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变化为指标,考察桑黄多糖抗疲劳能力,以小鼠在缺氧和亚硝酸钠中毒环境下的存活时间为指标,考察桑黄多糖耐缺氧能力。结果表明,灌胃桑黄多糖可以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达70.62%,降低游泳后乳酸曲线下面积22.89%,提高肝糖原储备33.36%,减少游泳后血清尿素氮含量23.17%,延长小鼠在缺氧环境下42.08%和亚硝酸钠中毒环境下35.29%的存活时间。因此,桑黄多糖具有提高小鼠抗疲劳和耐缺氧能力的作用,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实验效果与灌胃剂量呈正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供试菌株朝鲜桑黄(Phellinus linteus)、韩国桑黄(Phellinus linteus)、中国桑黄(Phellinus baumii)、中国桑黄火木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和斜生褐孔菌(Phaeoponus obliquus)的rDNA ITS区域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及BLAST分析比对后,认为中国的药用真菌鲍氏针层孔菌(桑黄)与朝鲜桑黄、韩国桑黄是同一物种,即鲍氏针层孔菌(桑黄)(Phellinus baumii),而火木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是另一种桑黄。  相似文献   

16.
Changes in the weight and water content of the growth substrate at different cultivation time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Hypsizygus marmoreus growth yields.Highest growth yields(132.6~146.3 g per culture) were achieved when the mycelium culture and maturation period was between 80 and 90 days,and the substrate water content was 73%~74%.Physiological maturation of H.marmoreus mycelium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substrate water content.  相似文献   

17.
桑树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桑树桑黄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的氨基酸、矿物质元素以及多糖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桑树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均含有17种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须氨基酸中都以亮氨酸含量最高。桑树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中都含有人体必不可少的钙、铁、锌等8种矿物质元素。桑树桑黄发酵菌粉多糖、黄酮含量均高于子实体。桑树桑黄发酵菌粉黄酮含量为3.97%,多糖含量为12.8%;子实体黄酮含量为0.1%,多糖含量为4.76%。  相似文献   

18.
玉米芯生料栽培平菇菌株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半地下式塑料菇棚,进行了平菇菌株品比、接种后处理方法和栽培方式三因素的试验.结果表明:23个平菇菌株的发菌期存在显差差异,扎孔处理的显著加快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发苗期,并减少杂菌污染;菌株间子实体产量差异显著。覆土栽培倡显著提高于实体产量.通过试验筛选出了适合玉米芯栽培的高产优质平菇菌株菜平1号、莱平4号、8903和pI802.  相似文献   

19.
红汁乳菇液体发酵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探讨了红汁乳菇液体发酵是可行的 ,并筛选出以马铃薯为主料的培养液 ,其红汁乳菇菌球 (或菌体 )产量高。  相似文献   

20.
桑黄漆酶的发酵条件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方法通过不同碳源、氮源、pH值、温度等因素对桑黄产酶量的影响,研究桑黄合成漆酶的最适发酵条件。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桑黄合成漆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初步筛选出了桑黄合成漆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培养基为玉米粉1%、麦麸1%、葡萄糖2%、蛋白胨0.5%、酵母膏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添加Cu2+浓度60μmol.L-1,维生素B1 1 mg.100-1.mL-1,漆酶产量最高,为7 666 U.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