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历年江汉平原棉区棉花生产期间的气候来看,在棉花播种到6月上旬期间,出现干旱、棉田墒情不足的现象较多,伏、秋干旱也经常出现。这种气候条件对江汉平原棉区棉花生产极为不利,因此,大力推广棉花节水生产技术,对缓解水资源紧张、发展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三大棉花产区的生产现状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世界上生产、消费和进口棉花最多的国家,种植棉花的收入是广大棉区棉农收入的重要来源,以棉花为原材料的棉纺织业是该国重要的工业,棉纺织产品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可以说与棉花相关的产业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工人就业、农民增收等一系列问题,棉花生产是棉花产业发展的基础,探讨棉花生产,对棉花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三大棉区,其中包括黄淮海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和西北棉区。三大棉区的发展为中国的棉花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文总结过去这三大棉区的植棉的发展状况,展望未来三大棉区的生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阐述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分析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优势,描述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中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意义与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适合鄱阳湖棉区应用的机械化与轻简化技术,最终提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与轻简化发展模式,以利于鄱阳湖棉区加快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黄淮海棉区棉花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棉田面积大,植棉集中程度高,棉花产量多,棉花商品率高。本文重点论述黄淮海棉区棉花种植区域演变,棉花生产布局调整和种植制度的变化及其当前棉花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盐城市是江苏省重点植棉大市 ,近几年针对棉花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积极调整工作思路 ,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 ,优化布局 ,强化科技兴棉 ,大力推进棉花产业化进程 ,提高了棉花品质和效益。在工作中 ,着力实现了“四个转变”。1 在棉区布局安排上 ,由过去的布局分散、主体棉区不突出向建立棉花产业带和经济区转变九十年代以来 ,盐城市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 ,始终坚持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的原则 ,按照“宜粮则粮、宜棉则棉、宜经则经”的思路 ,积极调减“三低一散”和城郊棉区的植棉面积 ,棉花生产布局逐步趋于合理。但主体棉区、重点棉区不突出 ,…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方棉区棉花受棉铃虫危害、棉田面积缩减的状况,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出发,提出了扩大沿江棉区棉田面积,稳步发展棉花生产,以及在沿江棉区再建优质棉基地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江汉平原棉区特有的农业天气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和年景好坏有着紧密的关系。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发展棉花生产在于趋利避害,充分利用7~8月份丰富的光热条件,使棉花多现蕾,多结桃,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江汉平原90年代气候特点与棉花产量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汉平原 90年代气候特点和主要气象因子与棉花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结果表明 :近1 0年来该棉区 4~ 1 0月的积温提高了 78.8℃ ;降雨量增加了 5 6.4mm;总日照时数减少 1 0 4 .9h。温度的提高和降雨量的增多 ,每个月表现并不一致。影响该区棉花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 ,按关联度大小排序依次为日均气温 >总日照时数 >降雨量 ;其中对产量起主导作用的是 6月份和 4月份的日平均气温 ,6月份的日照时数以及 7月和 8月的日平均气温 ;降雨量在该棉区不是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棉花生产由于受国际国内棉价下降、人工成本上升、生产资料价格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种植效益连年下滑。作者通过对浙西棉区棉花生产节本增效技术的调研,提出优化品种结构、合理间作套种、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棉花分级收售等对策措施,以提升浙西棉区棉花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棉花种植大多重视产量,却忽略了质量,如何平衡棉花产量与品质是今后棉花生产中长期面临的问题。基于黄河流域棉区的生态气候条件,笔者在总结多年棉花高产栽培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范的要求,提出了黄河流域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规范了黄河流域棉区春棉单作及套种的适宜的生态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种植制度及方式、品种选择、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技术要求,目标皮棉产量为1350kg·hm-2以上,霜前花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海棉区棉花生产突出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分析了沿海棉区棉花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发展棉花生产的目标任务;从强化信息引导、稳定棉花面积,优化生产布局、提高栽培水平,推广主导品种、普及主推技术,立足安全栽培、防抗自然灾害,实施高品质棉行动计划、打造棉花优势品牌等方面探讨了沿海棉区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邱新棉 《江西棉花》2000,22(5):7-10
本文回顾了我国棉花生产及供求状况,提出我国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的针对性措施,这就是要优化结构,科技创新,抓住机遇,产业经营,产、学、研结合增效益,实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江汉平原棉花生产轻简化实践,分析了当前江汉平原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近年来该区轻简化(机械化)实践情况和发展棉花生产轻简化有利环境,提出了"集中种植、产业化经营、科技带动、市场保障、政府引导"等适合江汉平原棉花轻简化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2005年我国棉花市场发展动态以及棉花育种的发展方向,针对我国棉花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沿江棉区选用棉花品种值得注意的有关问题,并介绍了沿江棉区杂交棉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商品化生产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对近期发展进行了展望,并讨论了转基因棉抗性预防的可能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系统研究了抗虫棉种植密度和化调两因素对抗虫棉生育进程、主茎生长速度、果枝数、单株成铃数及成铃率、全株平均铃重、内围铃铃重和上部铃铃重、产量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了影响抗虫棉高产栽培的关键因素,同时提出了抗虫棉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种子生产、流通量不断增加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充分提高湖南省棉种的质量水平,推动棉种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对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提高湖南棉种质量水平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棉种质量水平促进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苏北沿海盐城棉区棉花生产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潜在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治理水患、调整布局、主攻品质、配套技术等应对措施,以便进一步发挥棉区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品质优势,规避风险,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增强沿海棉花市场竞争力,提高植棉效益,发展棉花产业.  相似文献   

19.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及产业化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安徽省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及产业化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酒泉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开展了技术研究,在敦煌市雷家墩村建立棉花优质示范基地,示范推广优质抗病新品种酒棉1、2号及6903-1共200hm2,提出了棉花优质高产栽培的主要措施.研究与示范结果表明,只要推广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棉花单产达225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