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考察益气健胃散治疗仔猪脾虚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临床发生脾虚泄泻仔猪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主症和次症表现进行症候积分,制定病例纳入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2组,益气健胃散组按0.5 g/kg·bw混饲给药,五味健脾颗粒组按3.0 g/kg·bw混饲给药,2次/d,连续给药5 d,给药结束后观察7 d。试验期间观察仔猪的临床表现,以有效率、显效率和治愈率为指标,评价益气健胃散对仔猪脾虚泄泻的治疗效果。结果:治愈仔猪精神状态良好,舌苔正常,采食量增加,粪便成形,肛门正常。益气健胃散组治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5%、100%、100%,五味健脾颗粒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25%、97.5%、100%。结论:益气健胃散治疗仔猪脾虚泄泻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殖的发展,为提高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许多养殖场采用仔猪21天或者28天断奶,但该日龄仔猪脾胃及肠道未发育完全,进而导致仔猪断奶腹泻发生率高.中兽医认为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虚弱,则水谷不化,清浊不分而致泄泻.仔猪断奶过料性腹泻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对于脾胃虚弱的泄泻病证,健脾胃利消化是根本.基于上述理论,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并根据临床实际辨证,开发了以"健脾益气、开胃消食"为治则的四类新兽药五味健脾颗粒.方中白术为君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党参、山药为臣药,补中益气,固肾益肺,增强君药益气健脾之职,并协调上、中、下三焦功能;神曲健脾和胃,消食调中为佐药;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五味健脾颗粒从脾胃病证根本出发,以脾虚证的治疗为主,达到促进断奶仔猪生长之目的.主治断奶仔猪脾虚泄泻,食欲不振,生长迟缓.本文将五味健脾颗粒饲喂28~30日龄的脾虚仔猪,以腹泻率和生产性能为指标,探索五味健脾颗粒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五味健脾颗粒是在四君子汤和理中汤"党参、白术、甘草"的基础上另加"六神曲、山药"而成。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仔猪脾虚泄泻、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等症。与传统治疗仔猪腹泻的制剂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参照中兽医理论选方组成的纯中药制剂,针对家畜脾虚泄泻、食少体瘦之证,从脾胃病证根本出发,以脾虚证的治疗为主,采用健脾益气、开胃消食之治则,达到促进家畜生长之目的。2)无药物残留。3)综合调理机体的各种生物机能,显著增强机体免疫  相似文献   

4.
刘亚乔  郭磊 《猪业科学》2019,36(10):100-102
脾虚泄泻是由于脾脏运化、升清的功能受碍,以脾虚湿盛的为病机的一种疾病。目前,对该病多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研究依据脾虚泄泻的临床症状进行自拟中药复方,并进行研究,以期提供一种有效治疗仔猪脾虚泄泻的中兽药药方。本研究以仔猪为试验动物,自拟中药处方为试验药物,使用利血平对仔猪建立脾虚泄泻模型,并使用本处方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对脾虚泄泻仔猪治疗效果:高剂量组效果最优,治愈率达到70%,有效率为90%。中药复方组可以提高脾虚泄泻仔猪的末重、日增重,降低其料重比,同时提高其日采食量;升高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金石翁芍散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设立金石翁芍散高、中、低3个剂量组及药物对照组,通过混饲给药方式治疗仔猪大肠杆菌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结果表明,金石翁芍散对仔猪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高剂量组治愈率为91.6%,总有效率为94.4%;中剂量治愈率为88.9%,总有效率为94.4%;低剂量组治愈率为72.2%,总有效率为77.8%。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在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治愈率为72.2%,总有效率为77.8%)。低剂量组的治疗效果低于高、中剂量组;中、高剂量组死亡率、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中药复方“令潴散”治疗仔猪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本试验选取万州地区某大型养猪场自然发病的15~25 kg断奶保育仔猪67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头)和观察组(34头)。对照组给予硫酸粘菌素可溶性粉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复方“令潴散”治疗。两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有关粪便、采食量、精神和体质的中(兽)医症状积分及两组临床疗效率。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仔猪的粪便积分、精神积分差异极显著(P<0.01),体质积分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采食量积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采食量积分差异极显著(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的采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73%,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1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证明“令潴散”能提高仔猪采食量,对仔猪脾虚泄泻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自拟中药复方对仔猪白痢的治疗效果,试验将患仔猪白痢且临床症状明显的40头仔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及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头;另选10头同批次健康仔猪为空白组。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仔猪分别按照2,1,0. 5 mL/kg体重给予中药复方(药物浓度为1 g/mL),阴性对照组仔猪按体重1 mL/kg给予生理盐水,2次/d,连用5 d。试验期间观察试验猪的临床症状,测定其初始体重、末重及日采食量,计算日增重和料重比。试验结束时对试验猪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高剂量的中药复方对仔猪白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达90%,治愈率达80%。中药复方各剂量均能提高仔猪生长性能,降低白痢仔猪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的含量,其中中药复方高剂量组疗效比较明显。说明本中药复方按体重2 mL/kg给药时对仔猪白痢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母猪喂服中药白痢散防治仔猪白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中兽医辨证施治理论 ,组方白痢散 ,通过拌料喂服哺乳母猪进行了防治仔猪白痢试验。预防试验设 2组 ,产后 3~ 4 d给母猪连喂 3次 ,后每隔 7d饲喂 1次 ,每组分别饲喂白痢散10 0 g和 15 0 g,对仔猪白痢的发病保护率达 90 .0 %和 81.7% ,效果显著 (P<0 .0 1) ,仔猪白痢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下降了 4 2 .8和 34.1个百分点 ,且以上两组的平均断奶窝重分别提高6 .88kg和 4 .80 kg;治疗试验组每次给母猪喂服 2 0 0 g的白痢散 ,连续 3d,对仔猪白痢的治愈率为90 .5 9% ,总有效率为 97.6 5 %。  相似文献   

9.
将受试仔猪46头分为三组,即伤乳泄泻型15头、湿热泄泻型18头、脾虚泄泻型13头,根据腹泻症状分别设三种中药方剂,对病猪对症下药.试验96 h后,结果显示,有效27例,显效14例,总有效率为89.13%,无效5例,无效率为10.87%.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苦白石颗粒对仔猪白痢的治疗效果,选取85头7日龄~21日龄自然患白痢的仔猪进行临床试验研究。设苦白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苦参止痢颗粒组,感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试验组病例于用药前进行肠道致病性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开始给药及连续给药5 d后,根据症候分级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观察、记录猪的临床症状和体重。结果显示,从25份检测样品中分离出23株大肠埃希菌,其中2株O157、2株O55和1株O44,对小鼠有致病力;用药5 d后,苦白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苦参止痢颗粒药物对照组仔猪的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苦白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苦参止痢颗粒药物对照组仔猪的平均增重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仔猪的平均增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苦白石颗粒高、中剂量组的治愈率为85%,低剂量组治愈率为80%,均高于苦参止痢颗粒的75%。结果表明,苦白石颗粒中剂量组对仔猪白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仔猪泄泻是在养猪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笔者在临床上曾用磺胺药、痢菌净、抗菌素等药物治疗,均未取得良好效果.鉴此,从1992年开始,运用七味白术散治疗仔猪泄泻,治疗42窝,412头,痊愈396头,治愈率达96%,疗效颇佳.现简介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二苓平胃散由平胃散加减而成,临证上可用于治疗寒湿泄泻、仔猪白痢、猪流行性腹泻、脾虚泄泻、脾虚浮肿、脾虚疯瘫、仔猪水肿病和慢性胃肠卡他、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病证.于用药后4~8小时食欲增进,12小时后泄泻缓解.经药理试验研究证明:LD50为70.974±0.925g/kg.增强胃蠕动,确有开胃健脾功效,或健胃的作用;增强胆碱酯酶活力,确能止泻;增加胃蛋白酶及淀粉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增强肠吸收功能,确有益脾健脾功效;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使T淋巴细胞增多,增强细胞免疫机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升高免疫球蛋白,使免疫功能增强,提高血清补体效价,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能调整致病性大肠杆菌肠毒素所致腹泻;升高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加体重;升高血红蛋白含量及促进红细胞新生,有造血的功能;不影响健康家兔电解质的动态平衡、无升温之弊,对病理模型动物的高温有降温作用,对人工发病的仔猪白痢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健脾益胃散对断奶仔猪泄泻的预防效果及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组选用84头体重相近、健康的28日龄断奶三元杂交(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3组进行了试验,试验为期28 d.结果表明,中药组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6.9%、料肉比降低8%、腹泻率43.2%,中药组各指标也优于抗生素组,表明中药能促进仔猪生长,提高仔猪抗病力.  相似文献   

14.
挑选同期圈养发病仔猪90头,随机分为5组。将黄芩解毒散分别按2%、1%和0.5%的比例添加到日粮中,喂给试验组(Ⅰ、Ⅱ、Ⅲ)动物,药物对照组(Ⅳ)添加1%的白头翁散。每组20头,各组自由采食,连用5d,于停药后统计疗效。另外10头为空白对照组(Ⅴ),不做任何药物治疗。结果,黄芩解毒散2%和1%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80%,显著高于0.5%剂量组,与药物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治愈率也与药物对照组相当。表明黄芩解毒散对猪细菌性腹泻有较好的疗效,推荐剂量为1%混饲给药,连用5 d。  相似文献   

15.
“四君子汤”防治仔猪白痢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根据"脾主运化"的中医原理,通过利用健脾益气方剂"四君子汤",对3个猪场患仔猪白痢的哺乳仔猪(62窝共629头)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结果发现,"四君子汤"组的治愈率最高,对仔猪白痢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二苓平胃散由平胃散加减而成 ,临证上可用于治疗寒湿泄泻、仔猪白痢、猪流行性腹泻、脾虚泄泻、脾虚浮肿、脾虚疯瘫、仔猪水肿病和慢性胃肠卡他、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病证。于用药后4~ 8小时食欲增进 ,12小时后泄泻缓解。经药理试验研究证明 :LD50 为 70 .974± 0 .92 5g/kg。增强胃蠕动 ,确有开胃健脾功效 ,或健胃的作用 ;增强胆碱酯酶活力 ,确能止泻 ;增加胃蛋白酶及淀粉酶 ,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增强肠吸收功能 ,确有益脾健脾功效 ;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使T淋巴细胞增多 ,增强细胞免疫机能 ;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升高免疫球蛋白 ,使免疫功能增强 ,提高血清补体效价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能调整致病性大肠杆菌肠毒素所致腹泻 ;升高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 ,增加体重 ;升高血红蛋白含量及促进红细胞新生 ,有造血的功能 ;不影响健康家兔电解质的动态平衡、无升温之弊 ,对病理模型动物的高温有降温作用 ,对人工发病的仔猪白痢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观察氟苯尼考缓释颗粒对人工感染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疗效。选用体重1520 kg左右的大白×长白二元杂交猪60头,分为6组,每组10头。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猪气管接种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液(1×107CFU/mL)。人工感染后,用氟苯尼考颗粒治疗,并观察记录各组猪的临床表现,连续观察15 d。20%氟苯尼考缓释颗粒高、中、低剂量及对照药物(浓度分别为60 mg/kg,30 mg/kg,15 mg/kg及30 mg/kg),连续用药5 d,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愈率分别是分别为80%、90%、70%及80%,而人工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高达90%。结果表明,按30 mg/kg计量灌服20%氟苯尼考缓释颗粒,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5 d,对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根据"脾主运化"的中医原理,通过利用健脾益气方剂"四君子汤",对3个猪场患仔猪白痢的哺乳仔猪(62窝共629头)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结果发现,"四君子汤"组的治愈率最高,对仔猪白痢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仔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畜牧业生产中,常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但效果不理想,且易产生耐药性。试验使用自行研制的中草药合剂治疗仔猪气喘病。将50头临床发病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用高、中、低中草药剂量给药组、泰乐菌素组及空白对照组作对比治疗试验。结果:高剂量中草药组治愈率为60.00%,死亡率为40.00%;中剂量中草药组治愈率为70.00%,死亡率为30.00%;低剂量中草药组治愈率为40.00%,死亡率为60.00%;泰乐菌素组治愈率为50.00%,死亡率为50.00%;空白对照组治愈率为10.00%,死亡率为90.00%。综上可得,将5.5 g/kg体质量拌入饲料中饲喂的中剂量中草药合剂组在临床上对仔猪气喘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效果优于西药泰乐菌素组。  相似文献   

20.
分别给37头、39头、38头、38头仔猪白痢病猪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痢菌净、士霉素、盐酸诺氟沙星,109头仔猪的哺乳母猪口服诺氟沙星,连用3 d。肌肉注射给药的4个组,治愈率不高于82.1%,差异不显著(P0.05)。第5组,哺乳母猪口服诺氟沙星,仔猪白痢的治愈率最高,为88.0%,与其他4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所以,做好仔猪的保暖,加强环境卫生,母猪口服诺氟沙星,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仔猪白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