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福建省低产毛竹林的改造技术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低产毛竹林应采取不同的改造技术措施,深翻改土是残败型毛竹林改造的关键措施;劈山清杂、加强垦复抚育管理和适当增施肥料是荒芜型低产毛竹林改造的重要措施,而调整竹林的年龄结构则是提高低产竹林产量和质量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关于竹林培育关键技术问题的研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竹林培育经历了低产竹林改造、丰产竹林培育、高效定向竹林培育等几个发展阶段,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集约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低产竹林面积比例下降,中、高产竹林面积逐渐增加,竹林单产量居世界领先水平。竹林立竹密度和质量、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都带动了竹林经济效益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效益水平显著地提升。依靠竹林收入脱贫致富步入小康的农户,已在浙江、福建、江苏、江西等省的许多竹区大量涌现,但在竹林资源培育经营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Ⅲ类立地的低产混生毛竹林通过择伐部分混交木,实施林地带状深翻,可使竹林出笋数、成竹数明显增加,是低产混生毛竹林改造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Ⅲ类立地的低产混生毛竹林通过择伐部分混交木,实施林地带状深翻,可使竹林出笋数、成竹数明显增,是低产混生毛竹林改造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毛竹是优良速生的用材和经济树种,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毛竹林生产力的高低取决于竹林立地条件、竹林结构和集约经营水平。根据多年毛竹低产林改造实践,笔者发现,要使毛竹低产林得到改造并产生最佳效益,须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低产毛竹林中采用几种常见的抚育措施进行了试验,对应用效果的差异显著性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翻土后施肥对立竹增长量和胸径生长的效果显著;其次是翻土、全锄;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低产毛竹林中,只要坚持调整竹林结构,并每年全锄一次,即可达到丰产竹林标准,这是一种经济适用的低产毛竹林改造成丰产林的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7.
低产毛竹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省现有竹林资源410万亩,其中毛竹林达332万亩,占竹林总面积的81%,毛竹蓄积6亿根。按经营目的分,材用竹林300万亩,笋用竹林15万亩,笋材两用林30万亩,其它用途林65万亩。按经营水平分,一类竹林90万亩,二类竹林即一般经营的220万亩,三类竹林即粗放经营的100万亩。低产林所占比例较大,对这些毛竹低产林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对其进行抚育改造增收见效快。  相似文献   

8.
杨裕振 《绿色科技》2015,(3):167-168
分析了低产雷竹林形成的原因,包括生产责任意识淡薄,经营管理粗放,林农采笋留笋、挖竹留竹不合理,导至雷竹林荒芜、稀拉、萧条,雷竹出笋率低、产量低。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技术,包括加强生产责任制管理,加强日常生产管理,调整低产雷竹林分结,对低产雷竹林进行合理施肥,深翻、除杂等技术全面改进低产林,为林农创造更高效益,建立高效稳定雷竹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桃江县低产竹林改造何正安(湖南省桃江县林业局,桃江,413100)从1985年开始,对低产竹林改造进行试验研究。全县改造2万亩低产竹林,通过3个当班,立竹密度由每亩127株,提高到238株。楠竹年产量,由每亩325kg提高到610kg,平均胸径由7....  相似文献   

10.
毛竹林的丰产技术包括改善竹林条件和调整竹林结构两个方面。本项试验以改善竹林条件为主要试验内容,通过5年的试验,摸索出不同立地条件下低产毛竹林改造方法,为建立稳产、高产的丰产群体结构,提高毛竹林单位面积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浙江省湖州市毛竹林经营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了当前毛竹林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低产林升级的现实基础与技术条件,提出了毛竹低产林升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祁门县现有6万亩毛竹林中,低产林分为占70%,为改善林分质量,增加立竹度对低产毛竹固进行了垦复培育。试验地选择在溶口乡奇岭村的何家坞。面积906亩。垦复前竹林内杂灌丛生。1994年7月,对山场进行全垦砍灌,砍除的杂草,平铺地面,宅除芭茅蔸,砍除病竹及部分6年生以上的老竹等,保留竹林中杉松和少量生长良好、经齐价值高的杂木树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南省双牌县及株洲县龙潭乡的低产毛竹纯林进行分类经营研究,指出:不同类型竹林应采用不同经营方法,并提出了各种类型竹林相应采取的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科技投入 改造低产毛竹林提高竹业生产经济效益罗建谱,柏方敏,李先良(湖南省林业厅,长沙,410007)1991年全国竹业工作会议后,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竹业生产。决定“八五”、“九五”期间改造低产竹林500万亩,由省林业厅具体实施。1992年,湖...  相似文献   

15.
毛竹低产林分不同经营措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林生产受自然、经济规律支配,研究如何以较少的投入,提高竹林生产力,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最佳效果,是当前竹林经营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经营措施对毛竹低产林产生不同的效果,其经济效益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金佛山方竹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竹种,云南省镇雄县有金佛山方竹林面积为3.23万hm2。多年来,由于竹农过度采笋,而忽视竹林的科学经营,导致大面积竹林低产低效。文章分析了镇雄县金佛山方竹低效林的成因,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措施,评估了低效林改造效果,以期为提升竹林质量、提高竹林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料慈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84~1989年的研究证明:调整竹林结构、施肥、打老蔸对料慈竹低产林改造有显著效果。 我省竹林资源丰富,总面积约500万亩。大部分竹林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技术措施不当,形成了70%以上的低产竹林。这些竹林年生长量每公顷不到0.4吨,急需进行改造。为提高其生物产量和竹林等级,我们从1983年起,在江安县万里森林经营所,进行了料慈竹低产林改造培育技术试验。试验采用定位研究的方法,主要内容以改良林分结构和施肥措施为主。试验设计采用单因子小区对比法,两次重复,试验地总面积100亩。现将6年来试验结果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资兴市毛竹林总面积1.21×104hm2,约1.93×107株。主要分布在青腰、连坪、皮石、何家山、烟坪和黄草等6个乡镇和天鹅山国营林场。低产毛竹林面积在60%以上。近年来,开展了大面积的毛竹低产林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1.1 经营管理粗放在一些竹林天然分布区,长砍不绝,不进行抚育管理。在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立竹度虽然高,但老残竹多,单位面积产量低。强度采伐导致林分密度结构不合理。在一些近村、近公路边的林分,强度采伐,林分密度一般在1500株/hm2以下,且分布不…  相似文献   

19.
通过样地调查,阐述了文成县毛竹低产林的成因,提出了低产林改造技术,分析了低产林改造前后的效益。调查结果显示,低产竹林改造后,经济收益大幅度提高,同时也能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毛竹大小年竹林转为均年竹林可明显增加竹材和竹笋产量,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文章在分析毛竹林大小年形成原因及均年竹林增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均年竹林高产培育技术措施,以期为毛竹低产竹林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