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秸秆还田技术模式秸秆还田从还田方式上可分为沤制粗肥还田、过腹还田和直接还田3种。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可分为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大类。粉碎还田包括各类作物的秸秆粉碎和根茬粉碎(主要是玉米根茬)机械化技术;整秆还田主要指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的整秆还田机械化技术。1.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翻埋到土壤中去。具有作  相似文献   

2.
1技术简介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在谷物收获后,使用机械直接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粉碎翻埋或整秆扁压还田.它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扁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农作物的茎、叶、头粉碎还田,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可减少虫源,还可减少环境污染。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在作物收获后,用机械将秸秆粉碎翻埋或整秆编压还田,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编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的优点。不仅抢农时、抢积温,解决了及时处理大量秸秆就地还田及避免腐烂焚烧带来的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吸水、粘接、透气、保温等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使大量废弃的秸秆变废为宝。据测算,机械化秸秆还田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38%、全氨含量增加0.090%、全磷含量增加0.003%、全钾含量增加1.674%。  相似文献   

4.
1技术简介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在谷物收获后,使用机械直接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粉碎翻埋或整秆扁压还田。它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扁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的优势。不仅抢农时,抢积温,解决了及时处理大  相似文献   

5.
苏浓 《农家顾问》2010,(5):49-50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编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的优势,其核心技术是采用各种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直接还入田中,不仅抢农时,抢积温。而且可为大面积以地养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农作产物产量、建立高产稳产农业创造条件。秸秆还田机械有以下3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秸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可分为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大类:  相似文献   

7.
秸秆还田技术是沃土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在小麦收获时,使用联合收割机直接将收获后的小麦秸秆粉碎翻埋还田,它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等多种形式,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机械化是保证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也是大面积推广秸秆还田的基础。总结了东北、华北、西北和南方四大农业种植区的秸秆还田机械化主要技术模式及工艺现状,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介绍了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和秸秆整秆还田3种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的定义、特点,以及相关配套机具的工作原理与典型机器;并对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2006,(1):23-23
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设计的IGJQN-165型秸秆粉碎-旋耕组合多用机,是一种既适用于稻麦秸秆粉碎还田,又适用于玉米,棉花等高秆作物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具。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省京山县、崇阳县开展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Oryza stativa L.)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分析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秸秆不还田、整秆覆盖还田、粉碎覆盖还田、整秆翻压还田与粉碎翻压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试验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条件下稻谷产量分别为8 441~9 177 kg/hm~2和13 125~13 910 kg/hm~2。与对照(秸秆不还田)相比,京山县和崇阳县试验点秸秆还田可分别提高水稻产量3.85%~12.91%和1.51%~7.58%;其中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处理的稻谷的增产幅度在2个试验点均为最高,分别增产1 050和980 kg/hm~2。秸秆还田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稻的养分积累量,秸秆翻压还田的水稻地上部养分累积量整体上高于秸秆覆盖还田。从经济收益角度来看,与对照相比,粉碎翻压还田在2个点平均增加收益分别为1 918元/hm~2和1 932元/hm~2。此外,几种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钾素的亏缺均有较大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秸秆还田1.人工还田。秸秆粉碎或整株,覆盖或深埋,也可以在作物苗期或果园将秸秆均匀覆盖在地表。2.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利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直接粉碎成10厘米左右的丝  相似文献   

12.
高功 《农家致富》2015,(4):46-47
一、秸秆直接还田技术1.技术内涵与技术内容秸秆直接还田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秸秆肥料化利用的主要技术之一,包括秸秆翻压还田、秸秆混埋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翻压还田技术是以犁耕作业为主要手段,将秸秆整株或粉碎后直接翻埋到土壤中;秸秆混埋还田技术以秸秆粉碎、破茬、旋耕、耙压等机械作业为主,将秸秆直接混埋在表层和浅层土壤中;秸秆覆盖还田是保护性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吉林省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正处于加快发展上升阶段,全省85%的县(市、区)正在积极推广这项技术。各地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形成了秸秆全粉碎、部分粉碎与高留茬、整秆与留茬、站秆等不同秸秆还田形式和均匀行、垄作与平作宽窄行等不同耕作方式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这些新技术,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其中,玉米宽行平作深松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大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开辟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渠道。玉米  相似文献   

14.
<正>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采用机械化手段对作物秸秆处理后直接还回田间的技术,包括秸秆粉碎(切碎)还田和秸秆整秆还田等。机械化秸秆还田不仅能高效利用秸秆资源,防止秸秆焚烧或废弃带来的环境污染,还能培肥地力,增加作物产量。一、使用与调整1.空运转试验。秸秆粉碎还田机在使用前应将变速箱内加注4.0~4.5千克的30号齿轮油,与主机挂接完毕后,将机具升离地面,用手扳动粉碎滚筒或用杠杆插入万向节传动轴节叉内转动,检查各转动部件转动是否灵活,有无碰撞异音,各紧固件是否牢固可靠,确认无异常再缓慢结合动力,转速由低到高空转运行。如果发现强烈震动、摩擦碰撞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排除,正常后需高速运转5~10分钟方可投入作业。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是保证稳产高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在秸秆还田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1.要趁青粉碎。青玉米秸秆较脆,容易被粉碎。因此要对玉米及时进行收获,趁秆青立即进行粉碎,提高粉碎质量,争取秸秆残体短、碎、散布均匀。趁青粉碎,还可以减少秸秆内糖分损失,对加  相似文献   

16.
马兴 《新农业》2013,(1):61-62
目前辽宁省示范县玉米免耕播种通常采用3种耕作模式:一是碎秆覆盖,即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将玉米秸秆粉碎撒落在地里;二是高茬覆盖,即预留30厘米高的玉米茬;三是立秆覆盖,即玉米整秆留在地里。选择好的免耕播种机则是保护性耕作关键一环,通过生产实践和鉴定向读者推荐几种免耕播种机。1.2BSC-4碎茬免耕播种机建平县臣龙机械有限公司制造。主要技术参数:外形尺寸(长、宽、高)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技术是一项省时、高效、环保的先进技术。秸秆还田主要靠秸秆还田机来完成,秸秆还田机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秸秆还田的效率、质量和效果。1秸秆还田机的安装调试  相似文献   

18.
介绍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条件下,玉米秸秆整株还田对土壤水肥及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重点介绍玉米整株还田技术,所需配套机具有操作工艺,技术要点和3年的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整株还田,秸直经过一年的腐解,腐解率达90%以上,玉米整珠还田耕深20cm,秸杆在土壤8cm深度以下秸秆覆盖率达95%以下,能够保证冬小麦播种质量,小麦播种出苗后基本苗蘖测定分别比粉碎还田(对照)增加23株和0.2个,小麦生育期干物质和千粒重分别增加8.95%和1.33%,小麦产量提高3.18%。  相似文献   

19.
杨正 《农技服务》2006,(5):61-61
该机由中国农科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025—84346212)研制,采用组配式结构形式。既可以单独作为灭茬机及旋耕机使用,又可以组配成多用机使用。其粉碎刀具可选装专门设计组合式粉碎刀或锤爪,二者能够互换,满足不同作业对象的需要。一次作业不仅可以完成稻、麦等矮茬秸秆的粉碎和覆土还田.还可以完成玉米、棉花等高秆作物秸秆的粉碎和还田。已顺利通过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站检测。  相似文献   

20.
玉米整秆深埋还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旱地土壤存在"旱、薄、瘦"三大问题,为了探索开深沟、秸秆还田、地膜覆盖技术对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增加玉米产量的作用,在辽宁省凌源市进行了整秆深埋还田起垄覆膜玉米种植试验。试验设整秆深埋还田起垄覆膜和开深沟不埋秸秆起垄覆膜2种模式,通过测定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收获期玉米生育指标和产量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整秆深埋还田起垄覆膜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生长期间的土壤含水量,玉米生长指标显著改善,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