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秸秆还田技术模式秸秆还田从还田方式上可分为沤制粗肥还田、过腹还田和直接还田3种。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可分为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大类。粉碎还田包括各类作物的秸秆粉碎和根茬粉碎(主要是玉米根茬)机械化技术;整秆还田主要指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的整秆还田机械化技术。1.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翻埋到土壤中去。具有作  相似文献   

2.
正一、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秸秆肥料化利用,将秸秆归还农田,不仅可起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固氮能力等作用,而且还可以弥补因作物生长养分吸收引起的土壤矿质养分缺失。秸秆肥料化利用已成为秸秆资源化最重要的技术途径。(一)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秸秆直接还田包括秸秆翻压还田、秸秆混埋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直接还田要配套应用合理的施肥、灌溉技术,如增施氮肥调节碳氮比以保证粮食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3.
1技术简介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在谷物收获后,使用机械直接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粉碎翻埋或整秆扁压还田。它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扁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的优势。不仅抢农时,抢积温,解决了及时处理大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秸秆直接还田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翻压还田指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粉碎或整株或高留茬直接翻压土壤内。覆盖还田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将作物秸秆铺盖于田间或作物株行之间;二是残茬覆盖,其主要形式为留高茬。近几年,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种植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升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改善耕层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节支效果。研究根据黑龙江省的地理条件、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总结出玉米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包括秸秆粉碎翻埋还田、秸秆碎混还田和秸秆粉碎地表覆盖还田三种模式,各地可根据气候和土壤的不同,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灵活选择秸秆还田耕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秸秆还田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它们各有利弊。一、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即把秸秆通过机械粉碎,耕地,直接翻压在土壤里。这样能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充分保留在土  相似文献   

7.
秸秆还田技术是沃土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在小麦收获时,使用联合收割机直接将收获后的小麦秸秆粉碎翻埋还田,它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等多种形式,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1技术简介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在谷物收获后,使用机械直接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粉碎翻埋或整秆扁压还田.它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扁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还田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原理及特点,重点分析玉米秸秆粉碎翻埋、地表覆盖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碎翻埋可明显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大量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玉米秸秆覆盖具有显著的保墒、培肥、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0.
正1.原理概述该技术是指在水稻—大小麦、水稻—油菜、水稻—水稻等主要轮作区,作物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和旋耕机作业直接混埋还田。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产量。2.技术流程在粮食种植区,因夏、秋季接茬作物与秸秆还田后水热条件等不同,可将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分为大小麦(油菜)—水稻秸秆还田与早稻—晚稻秸秆还田两大类型。(1)大小麦(油菜)—水稻秸秆还田大小麦(油菜)秸秆还田主要作业环节包括:联合  相似文献   

11.
旱地小麦秸秆机械化全量粉碎翻压还田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秸秆还田作业前准备、小麦秸秆机械粉碎覆盖作业、秸秆翻压还田作业、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等方面规范了旱地小麦秸秆机械化全量粉碎翻压还田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还田的方式及技术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娟 《现代农业》2011,(5):165-165
秸秆还田一般分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等方式。堆沤还田是将作物秸秆制成堆肥、沤肥等,作物秸秆发酵后施入土壤。过腹还田是用秸秆饲喂牛、马、猪、羊等牲畜后,以畜粪尿施入土壤;采取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快捷、省工。还田数量较多,一般采用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普遍。直接还田又分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两种。翻压还田是在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在下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前翻入土中。覆盖还田是将作物秸秆或残茬,直接铺盖于土壤表面。  相似文献   

13.
苏浓 《农家顾问》2010,(5):49-50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编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的优势,其核心技术是采用各种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直接还入田中,不仅抢农时,抢积温。而且可为大面积以地养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农作产物产量、建立高产稳产农业创造条件。秸秆还田机械有以下3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陈出新,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的凌源市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以大型农田机械为主要作业平台,将已经收获完毕的农作物秸秆实施粉碎,并进一步对农田土地实施深耕和对秸秆粉碎耙压。经机械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翻压进土壤里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得到了提高,土地肥力得到了增加,农作物产量得到了提升,环境污染得到了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了解秸秆还田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站秸秆还田适用的方法,如秸秆直接还田、机械翻压、秸秆覆盖、粉碎还田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1 水稻秸秆翻埋还田技术模式a.技术路线秋季联合收获机收获水稻+稻草粉碎还田(或双轴水田旋耕机进行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秋季耕翻→春季灌水泡田→耙地或埋茬起浆→机械插秧。b.技术要点采用带有秸秆粉碎功能的水稻收获机收获水稻,秸秆粉碎后均匀覆盖地表,或用双轴水田旋耕机于秋季水稻收获后适时进行秸秆粉碎作业,粉碎后秸秆均匀覆盖地表。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10cm,残茬高度小于15cm;采用水田型翻地犁进行耕翻作业,达到扣垡严密、深浅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东北玉米集约化生产区秸秆资源利用和培肥土壤,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置常规栽培(对照)、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和秸秆翻埋还田,采用常规方法探索半干旱地区玉米秸秆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栽培方式(对照)土壤容重最大,为1.38g·cm~(-3),其次为覆盖还田、翻埋还田和旋耕还田,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3.00%、8.06%和7.46%。0~20cm土层,吐丝期翻埋还田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旋耕还田高12.20%、7.35%和16.30%;成熟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8.52%、17.64%和22.63%。20~40cm土层,吐丝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4.90%、13.73%和15.82%;成熟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4.98%、14.66%和17.82%。覆盖还田处理的行粒数最大,其它还田方式略低。不同方式秸秆还田各处理间玉米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其年平均产量最高为秸秆翻埋还田,较对照提高9.6%。  相似文献   

18.
为精准制定玉米田杂草防控措施,在秸秆地表覆盖还田、秸秆碎混还田、秸秆翻埋还田的玉米田每隔7d调查杂草出现种类和出现数量并分析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秸秆地表覆盖还田、秸秆翻埋还田的玉米田有8种杂草发生,秸秆碎混还田的玉米田有9种杂草发生,杂草发生种类和主要杂草种类基本相同.杂草累计发生量在秸秆翻埋还田的玉米田最多,秸秆覆盖...  相似文献   

19.
<正>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可改良土壤性质、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争抢农时季节的一项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黑龙江省玉米秸秆还田及有效防治亚洲玉米螟,2019年在哈尔滨市双城区、2020年在肇东市黎明镇对玉米秸秆地表覆盖还田、碎混还田和翻埋还田3种秸秆还田模式下的玉米田内亚洲玉米螟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玉米产量测定。结果表明,还田模式对亚洲玉米螟发生有一定的影响,秸秆地表覆盖还田模式下亚洲玉米螟的发生量显著高于秸秆碎混还田和翻埋还田模式,秸秆地表覆盖还田模式比秸秆碎混还田模式下亚洲玉米螟成虫诱捕量高34.0%~40.2%,被害株率高14.7%~31.4%,百秆活虫数多28.8%~103.0%,蛀孔数多13.5%~38.9%。比翻埋还田模式下亚洲玉米螟诱捕量高47.5%~63.9%,被害株率高28.1%~35.3%,百秆活虫数多37.8%~123.3%,蛀孔数多26.3%~52.4%。还田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大,秸秆碎混还田和翻埋还田模式下玉米产量均高于秸秆地表覆盖还田模式,秸秆碎混还田比地表覆盖还田模式高2.5%~2.7%,秸秆翻埋还田比地表覆盖还田模式高1.9%~2.1%,但未达到显著差异。生产中推荐采用秸秆碎混还田和秸秆翻埋还田模式来降低亚洲玉米螟田间危害,同时不影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