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母牛产后12h胎衣未排除仍然滞留在子宫内,不能自行排出,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最近几年,北票地区奶牛集约化饲养的规模越来越大,随之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一般发病率可达到30%,这成为困扰奶牛养殖户的一大疾病。如何预防奶牛胎衣不下也就成为奶牛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如果奶牛胎衣在产后12小时以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就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为30~40%,甚至某些季节高达50%以上,是奶牛产科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常因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而继发子宫内膜炎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3.
胎衣不下是母畜分娩后,胎衣不能在正常时间排出,也称为胎衣滞留。常见于各种家畜,以奶牛极为多见,发病率高达40%~50%。胎衣不下极易继发产后疾病(如慢性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前庭炎、外阴炎等),由于产后疾病的发生,导致奶牛不育、不发情或习惯性流产,甚至危及母牛的生命。在生产中,不仅要重视对胎衣不下的临床治疗,更要重视产后预防。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是产后牛12小时、羊4小时。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1985~2009年以来在对区域内1200余头奶牛产后10~12小时胎衣不下及时合理的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措施如下。1手术剥离疗法  相似文献   

5.
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12小时仍不能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奶牛产后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一般不超过4~6小时.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胎衣不下的母牛80%以上继发子宫内膜炎,由此导致奶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的繁殖力,也可能引起母牛全身感染,在患病期间产奶量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母牛生命.  相似文献   

6.
奶牛胎衣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8~12小时内胎衣仍未从子宫内排出,而子宫颈口收缩变小,无法剥离胎衣而继发的一种疾病。一、发病症状及诊断发生胎衣滞留时,少数母牛排出部分胎衣,色呈土红色,垂在母牛外阴部,多数情况母牛胎盘全部滞留在子宫体内,排出体外的只有脐脉管的断端。如果发现时间过晚,子宫颈口开始收缩,就无法进行剥离  相似文献   

7.
正常情况下.母牛产后一般在3~5h内胎衣排出,不超过12h,如果经过12—24h.胎衣仍滞留在子宫不能正常排出体内,这种现象在兽医临床上称为母牛胎衣不下。是母牛常见的产科疾病。据报道胎衣不下的母牛有80%以上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延迟和配种次数增加.甚者导致不孕,影响母牛的繁殖性能.造成养殖经济效益下降。多年来。笔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诊治不少母牛胎衣不下的病例。据笔者2007—2008年两年间接诊的175头母牛分娩.胎衣不下的为37头,发病率为21.14%。本文结合临床的诊治经验,谈谈胎衣不下的成因和综合防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磊  赵亚军 《农家致富》2012,(16):42-43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母牛产后12小时胎衣仍未排出就是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发病原因1.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部分或完全不能分离而发生滞留。2.妊娠后期运动不足,营养不良或其他疾病等因素造成的体虚;胎水过多、双胎、子宫损伤、难产或过早助产也会造成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9.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母牛产后一般12小时排出胎衣,若12小时后还未见胎衣排出便可诊断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原因有很多,子宫收缩无力是最为常见的原因,由于钙、磷等元素缺乏、运动量不足、缺硒和缺维生素E等造成子宫收缩无力,使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频繁更换饲草饲料且饲料单一,也会导致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由于布氏杆菌病、胎儿弧菌症、毛滴虫或其它微生物感染引起子宫和胎盘炎,使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发生炎性粘连,也可引起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0.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母牛产后一般12小时排出胎衣,若12小时后还未见胎衣排出便可诊断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原因有很多,子宫收缩无力是最为常见的原因,由于钙、磷等元素缺乏、运动量不足、缺硒和缺维生素E等造成子宫收缩无力,使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频繁更换饲草饲料且饲料单一,也会导致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由于布氏杆菌病、胎儿弧菌症、毛滴虫或其它微生物感染引起子宫和胎盘炎,使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发生炎性粘连,也可引起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1.
母畜分娩后胎衣在正常时限内不排出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些报道高达50%以上。单纯胎衣不下的初产母牛,常使其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明显降低。在经产母牛中,胎衣不下不仅对产后繁殖力和产奶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胎衣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继发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  相似文献   

13.
在贵阳省贵州市的奶牛小区选择1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3%预混料提高奶牛繁殖力及预防产后疾病的试验研究.试验按相似配对原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头奶牛.其中,奶牛的精料配方一样,对照组添加该奶牛小区习用预混料3%,试验组根据不同泌乳阶段,分别添加项目组设计的干奶期、泌乳期预混料3%.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3%奶牛预混料可缩短奶牛产后初次发情时间,显著降低产后瘫痪、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P<0.05),极显著提高配种受胎率(P<0.01)和降低胎衣不下、肢蹄病的发病率(P<0.01).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12h胎衣仍未排出就叫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常并发子宫内膜炎,严重时可造成奶牛败血症。1病因1.1胎盘分离障碍①胎盘未成熟:这是发生流产的母牛胎衣不下的重要原因。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取决于排出胎儿时妊娠时间的长短。流产或早产时,内分泌激素对分娩的控制失调,影响了胎盘成熟及产后子宫的正常收缩活动,致使  相似文献   

15.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是指奶牛在产后正常时限内(产后12h内)胎衣完全或部分滞留在母牛子宫或阴道内,不能正常排出。据文献报道:胎衣不下患牛中有80%以上,会继发子宫内膜炎,除此还会继发乳房炎及产后代谢病等。使奶牛产奶量下降淘汰率增加。为了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并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胎衣不下各种家畜都可发生,常见于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一般产后8~12h仍未排除确诊为胎衣不下,此病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继发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产科疾病.从而导致不孕、不发情和习惯性流产,给奶牛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1985~2009年以来在对区域内1200余头奶牛产后10~12小时胎衣不下及时合理的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生产后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分娩后经12个小时仍不见胎衣排出,这个过程被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类疾病,随着奶牛养殖产业不断提升,奶牛养殖规模不断增加,奶牛生产过程中胎衣不下的比例呈现升高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奶牛生产的较为严重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采取的方法不当,很容易导致奶牛出现子宫内膜炎,从而影响到奶牛正常发情,使得发情时间延迟,配种次  相似文献   

19.
母牛产出胎犊后,超过12小时胎衣还未全部排出者,即为胎衣不下,又名胎衣滞留、息胞。衣滞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衣滞率国外报道为9%~25%,我国报道为21%~38%。引起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与子宫收缩无力,怀孕期间胎盘发生炎症,助产技术及母牛胎盘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生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8-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其发病率与饲养管理水平关系密切,我国平均发病率在10%左右。而有的奶牛场可高达40%。胎衣不下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从而大大降低繁殖率,使许多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