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密度控制图是依据林分密度效应理论编制的 ,它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密度管理线、最大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等五组曲线组成。该图的单位面积、蓄积量估计值平均检验精度为 88.4% ,能满足生产实践中的估测需要。它能广泛应用于林分定量抚育间伐、生长收获预估、森林资源清查、造林设计、森林类型划分等许多方面 ,是集约化经营森林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正> 林分密度管理图是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根据林分密度与林分各测树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各种数学模型来编制的。其图式模型是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五组曲线组成的,以数图的形式较为直观地表达林分生长与密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日本吉良夫存1953年发现的草木植物密度与生长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编制林分密度管理  相似文献   

3.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根据密度效应法则编制的一种森林经营图,主要用于控制林分各生长阶段上的立木密度,以达到森林经营的多种预期目的。同时,该图还可满足抚育间伐、资源调查、造林设计、生长预估、更新普查等工作之需。  相似文献   

4.
<正>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用密度与各种测树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来编制的。因此,弄清林分密度效应规律,掌握密度效应数学模型,是编制林分密度控制图的基础。本文首先阐明林分密度效应规律,然后详述密度效应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东部山区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足,土壤肥沃,适宜落叶松生长发育。日本落叶松在辽宁省占人工林总面积15%,蓄积量占20.9%。为提高经营水平,掌握林木生长与林分密度之间数量关系,在吸收国内外编制密度控制图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编制了日本落叶松林分密度控制图,以期达到科学营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区油松人工林收获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表是在地位指数表和林分密度控制图的基础上,利用地位指数曲线和林分密度控制图中的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数学模型进行编制的。其理论上是可行的,编制方法简便、实用。由于上两表(图)都是经过严格检验,且精度较高,因此编出的收获表的精度也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是云南省的主要用材树种。为进一步研究和掌握云南松林分生长与立木密度间的数量关系,经营好我省的云南松林,合理利用林地生产力,确定林分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最适宜的立木密度,从而提高林分生长量,缩短培育期。我们针对滇中地区的自然特点及林分生长情况,应用林分密度这个可控变量和林分因子中可测定变量之间的联系,在引用国外吸取国内编制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编制了该地区云南松林分密度控制图。林分密度控制图是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根据林分密度与林分各测树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各种数学模型来编制的,  相似文献   

8.
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林分密度控制图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杉木为例,介绍了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林分密度控制图的方法。指出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出的林分密度控制图与由它推导出的多种常用林分表如标准表、正常收获表;不同初植密度林分的自然生长过程表、可变密度收获表等之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9.
天然林分密度控制图是二类调查时,利用样地材料组织编表样本,经内业整理分析而编制的林分密度控制图,它能把林分区划,小班调查的平均胸径、树高、株数、蓄积量调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要已知其中两个因子就可以利用该图查出其它因子,从而分析查出8的因子和实测的因子是否相符,进一步判断伐区调查设计质量,并能有针对性的检查调查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太行山242块油松人工林标准地材料编制了林分密度控制图。主要方法是选用非线性迭代法求解曲线编制等树高线,精度达97.33%;等直径线是从三个曲线中选出一个曲线利用非线性迭代法求解精度达98.6%。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出林分密度控制图。经用未编表的标准地检验,精度达93%以上,说明该林分密度控制图符合太行山区油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可在该区使用。  相似文献   

11.
刘君然 《林业科学》1992,28(3):282-286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吉良龙夫(1953)发现草本植物的密度与生长存在明显的数量关系。林学家们以林木为对象进行了研究。安藤贵、尹泰龙等做了进一步推导,编制了林分密度控制图。由于密度控制图编制简便、应用广泛,因此,广泛编制几乎包括我国所有主要用材树种,并对数学模型及编制方法做了有益的探讨,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且繁杂。我们认为,这些编制方法正确性及准确程度,除决定于数学模型是否正确反映树种生  相似文献   

12.
<正> 一、编制应用数表的目的林分密度控制图,是用来掌握林木生长与林分密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控制单位面积产量,培育目的材种以及科学营林的重要工具。该图一般都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鉴于双对数坐标纸比例较小,查找数据不便,易造成误差。我们又根据图上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编制了应用数表。以期为使用者提供方便,且提高精度。这仅是一次由图引变成数表的尝试。二、应用数表的编制方法 1.最大密度线数表的编制长白落叶松坑木林林分密度控制图(以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借助电子计算机研制了从原始数据输入到作图数据输出第一系列运算过程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丰富和发展了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理论,加快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速度。实际检验结果表明编制出的林分密度管理图有较高的精度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天然林分密度控制图在二类调查时,利用样地材料组织编表样本,经内业整理分析而编制的林分密度控制图,它能把林分区划,小班调查的平均胸径,树高,株数,蓄积量调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要已知其中两个因子就可以利用该图查出其它因子,从而分析查出8的因子和实测的因子是否相符,进一步判断伐区调查设计质量,并能有针对性的检查调查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油松飞播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编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河南省油松飞播林生长实际情况,收集了1314块标准地材料,编制了河南省油松飞播林林分密度控制图。并将未参加编表的28块固定标准地材料对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编制的林分密度控制图适用于河南省油松飞播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借助电子计算机研制了从原始数据输入到作图数据输出等一系列运算过程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丰富和发展了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理论,加快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速度。实际检验结果表明编制出的林分密度管理图有较高的精度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用全省范围内调查所得的220块标准地作为编图,检验材料,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根据湿地松林分密度与林分各测树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各种数学模型,编制出广东湿地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图,经精度和适用性检验表明,该图的编制精度达94%以上,适用性F检验差异不显著,可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种森林经营图。它可用于定量间伐、资源清查、生长予测、因地制宜确定更新树种、初始密度、培育年限和材种规格、按培育目标控制林分密度等,以达到森林的永续高产和多效益的经营目的。可见它是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的重要工具,但编制密控图的模型和公  相似文献   

19.
林分密度管理图(又称控制图)系根据林分密度效应法编制而成的一种森林经营图.它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线、自然稀疏线组成.林分密度管理图主要用来控制林分各生长阶段的立木密度,以达到森林经营的最高经济收益,具有准确、直观、便于使用等优点.随着森林经营集约度的提高,林分密度管理图将逐渐成为确定森林经营类型、定量间伐、资源清查、生长预测和造林设计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20.
传统收获表是指某一树种在特定地区和管理体系下,以立地条件和年龄为变量描述林分平均生长过程的数表.林分密度管理图是根据林分密度效果编制的可预测林分平均收获的图.通过与传统收获表和林分密度管理图的概观比较和探讨,该文系统地阐述了系统收获表的概念和功能.系统收获表的基本特点是为预测现实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和管理体系下生长过程的计算机程序.因此,系统收获表能描述在多维变量(如年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胸径和树高)条件下的现实林分和单木的无数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