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霉菌粗毒素鉴定小麦赤霉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赤霉茵粗毒素胁迫试验,研究了赤霉病抗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幼苗生长指标和根细胞膜透性.结果表明:种子活力对毒素鉴定有显著影响,挑选各品种露白一致的种子进行毒素鉴定,可以排除种子自身活力差异对鉴定结果的影响,根长、芽长、根干重、芽干重等生长指标抑制率与抗性关系密切,赤霉病抗性强的品种其幼苗生长受毒素的抑制小.在毒素处理的浓度和时间适宜的情况下,抗性强的品种幼根细胞膜透性低.  相似文献   

2.
1种植抗虫棉适时酌情防治虫害、科学化控 抗虫棉不是无虫免药棉.抗虫棉的抗虫性是对一、二代棉铃虫具有强抗性,对三、四代棉铃虫具有较强抗性.由于棉株各个器官所含抗虫Bt基因不同,所以不同器官的抗虫性不同,嫩叶嫩尖抗性最强,叶片次之,棉铃最差.  相似文献   

3.
D优203是不育系D62A与蜀恢203杂交选育而得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综合性状好的特点.经多年试验,均较对照汕优63增产,稻瘟病抗性强,品质好,适合云南省大面积生产应用,2008年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在加工番茄幼苗生长期间对株型进行调控,可培育出抗性强、耐运输,适于机械化移栽的番茄优质壮苗,保证番茄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5.
玉米黄化幼苗经4~5℃低温处理36小时后,膜脂组成在自交系间、处理和对照间没有差异;膜脂肪酸不饱和度发生明显变化,抗性强的自交系不饱和指数提高,抗性差的不饱和指数降低,膜结合酶(叶绿体K~+-Mg~(2+)ATPase和线粒体Na~+-K~+ATPase)活性降低,抗性差的自交系膜结合酶活性降低幅度大于抗性强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6.
高水平抗纹枯病突变体Rsb发现于高感纹枯病的籼粳杂交组合(蜀恢955×Kitaake)的BC2F2.为了考查Rsb在不同条件下的抗性,经花药培养得到的Rsb纯系的抗性研究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一是接种不同的国际标准菌株、常规栽培条件,二是以四川水稻高产栽培的N肥用量为最低水平,在接种强致病性纹枯病茵的情况下,高N肥和不同栽插密度.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条件下Rsb仍然具有高水平抗性;AG1-IA的致病力最强.但是,在高N肥条件下其抗性要发生变化,不再表现高水平抗性,从Rush病级指数看,仅为中间类型,只表现出对纹枯病的忍耐力.本田栽插密度对Rsb纹枯病的发病影响相对较小.相关分析表明,水稻纹枯病发病病级与施N量呈极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r=0.867 3**.说明Rsb存在真实遗传的纹枯病抗性,其抗性为主效基因所控制.同一水稻品种对纹枯痛的抗性反应主要受N肥施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春恢350稻瘟病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gm(t)抗谱广、抗性强。春恢350是超级早稻春光1号的恢复系,该恢复系配合力强,丰产性好,但不抗稻瘟病。本研究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谷梅4号为抗源,以春恢350为轮回受体亲本,在回交选育过程中,通过表形筛选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将Pigm(t)基因导入到春恢350中,获得3个带有目标基因的改良恢复系纯合株系。以江西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20个菌株对这3份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其抗性频率为85%~100%,而原始对照春恢350的抗性频率仅为5%,表明抗性基因已成功导入春恢350中并表达;并用不育系江农早4号A与改良的春恢350测配,其杂种一代田间表现优势强,抗性强。  相似文献   

8.
糯玉米的育种目标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指出目前糯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糯玉米的市场要求提出糯玉米的育种目标是优质、高产、抗性强、类型多样,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洪汝科 《种子》2009,28(12)
滇杂36由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7 A和恢复系南36组配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该组合杂种优势强、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稻瘟病抗性强、适应性广.于200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贵州地方辣椒种质资源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跃勇  崔德祥 《种子》2007,26(10):58-59
对我省"七.五"期间入库的131份贵州地方辣椒品种的抗病性(TMV,CMV和炭疽病)鉴定结果进行概述、评价,筛选出一些对某一病害抗性强或对多个病害抗性较强的遗传资源,并提供可供利用的优良品种,为我省辣椒抗病育种和基因资源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