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采用模型试验研究预应力加筋路堤的静力力学性能.路堤模型尺寸为1 500 mm×780 mm×1 750 mm,模型路堤填料为中砂,加筋材料为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设计了2种试验工况,分别研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中砂路堤模型的竖向位移、侧向位移及侧向应力分布,并比较加筋土路堤与预应力加筋土路堤的力学性能.试验表明,这种预应力加筋土结构可以提高加筋土结构的承载力,并可以明显减少加筋土结构的竖向、侧向变形.  相似文献   

2.
以沈阳市北二环加筋土工程为背景,对加筋粘土选用不同的填料压实度、初始含水率和加筋间距,安排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得出多次冻融循环条件下不同加筋粘土试件内摩擦角的变化值.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和数学计算,得出试件内摩擦角的变化值及试件填料压实度、初始含水率和加筋间距的回归方程,并对方程和各影响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利用所得方程计算其他试验条件下的内摩擦角变化值.结果表明:计算值和试验值较为吻合,所得方程可用于格栅加筋土结构多次冻融循环后土体内摩擦角变化值的初步计算.根据回归方程分析各因素对加筋粘土试件内摩擦角变化值的影响规律,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邵怀高速公路溆浦连接线半填半挖路基的实际情况,应用有限元软件,采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及四节点Goodman摩擦单元,对加筋切填路基变形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模拟试验;通过定义敏感性因子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影响因素敏感性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对路堤顶面沉降影响因素敏感性排序前3位的依次为地基强度、路堤高度和加土工格室;对坡脚底部侧向位移影响因素敏感性排序前3位的依次为地基强度、加土工格室和路堤高度.试验显示了加筋切填路基的真实工作状态,结果可为同类型的后续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矩形加筋圆柱壳轴压屈曲承载力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薄壁圆柱壳结构在轴压作用下容易发生屈曲失稳的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提供的APDL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加筋圆柱壳结构的优化模型,采用序列线性规划法对蒙皮厚度和加筋尺寸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力学性能与等体积无加筋圆柱壳承载力的数值解及解析解进行比较,得到加筋圆柱壳的合理布筋,以及7种纵向和环向加筋数量算例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在加筋比较稀疏或比较密集的情况下,优化后圆柱壳的承载力相对于等体积无加筋圆柱壳基本没有提高;而加筋数量比较适当时,优化后圆柱壳的屈曲承载力比等体积无加筋圆柱壳的屈曲承载力最大提高了约50%。加筋布置方案及优化的尺寸结论对加筋柱壳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作为加筋材料,研究加筋后中砂的承载能力.采用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试验中考虑了试件加筋层数、加筋形式、围压这3种因素对中砂承载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中号试样,试样直径61.8mm,试样高度150mm.试验表明,中砂试样采用CFRP加筋后,明显增加了中砂试样的强度且减小了中砂试样的变形;而且随着围压的增大,加筋试样的强度增加率会降低.  相似文献   

6.
运用摩擦动员理论对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合试验和实体工程观测资料的对比,研究土工网格加筋土体的垂直应力、水平应力、剪应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路堤沉降和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加筋使土体内部的应力重新分布,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减小,剪应力增大,摩擦动员率提高,抗剪强度有效发挥,加筋土体的受力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加筋后,路堤沉降和侧向位移减小,其整体稳定性、承载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增强;结果还表明,土工网格的加筋效果优于金属条带。  相似文献   

7.
小规格型钢加筋水泥土结构作为挡土墙已应用于实际工程,但对于其组合破坏模式和刚度缺乏深入的研究.为研究加筋水泥土结构破坏模式,进行了室内采用钢板加筋的不同截面高度、不同加载方式的水泥土组合梁抗弯试验,分析了试验条件下钢板-水泥土组合梁的抗弯强度.  相似文献   

8.
以框架短肢钢板剪力墙结构中的三边约束、一边弹性约束的受剪钢板墙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及物理试验的方法对其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四边约束板的对角线屈曲模型,分析了三边约束、一边弹性约束的钢板力学特征.通过简化模型,建立了三边约束受剪板的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钢板斜向拉力带倾角与角钢弹性约束刚度的关系,对4种宽厚比钢板试件进行了验证性试验.试验表明,当固结边具有足够约束能力时,计算公式适用于宽厚比大于143的钢板,计算能够满足精度要求,测量到的主应力方向和主应力分布也验证了简化模型的可行性;小宽厚比钢板对边缘约束能力要求较高,钢板与边缘连接的失效导致钢板面内的有效受力范围减小,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精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际工程,采用加筋界面的直剪试验,将土工格栅设置在粉质细砂与砂砾之间,研究加筋界面的剪切摩擦特性及确定加筋界面参数.结果表明:加筋界面的抗剪强度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大,相对的剪切位移小于5 mm时,剪应力增加的较快;采用曲线拟合的手段确定了接触面单元的界面参数,利用相关系数验证了试验数据的离散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筋材和布筋形式对 加筋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进行了两种加筋材料、两种布筋形式下的加筋黄土的三轴剪切试验,发现加筋土的强度随围压、加筋层数、加筋材料的刚度的增大而增大;加筋土强度提高效益数随加筋层数、加筋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筋材周向布置时的加筋土强度提高效益数比径向布置时的大;筋材发挥作用的临界轴向应变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加筋层数、筋材刚度的增加而减小;加筋土的规格化视粘聚力随规格化加筋间距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干沟填石路堤最大中心填筑高度为64.375m,最大边坡填筑高度达72.144m,在水压力存在条件下其整体稳定性不足,工程中采取了排水与土工格栅加固的处理措施提高稳定性。基于摩尔库仑强度准则,分析认为布置在填石材料中的土工格栅通过侧向约束提高填石材料的抗剪强度,从而使填石路堤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Ordinary方法,考虑该处填石路堤在高水位条件下布置土工格栅和不布置土工格栅2种工况,应用Geo-slope软件计算了该高填石路堤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填石路堤在高水位时布设了土工格栅后稳定安全系数为由0.921上升到1.344,比不布设土工格栅时提高45.92%,此时安全系数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因此,土工格栅是增强高填石路堤稳定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季节冻土区路基冻胀翻浆防治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位于青海省109国道橡皮山试验段所观测的温度及水分数据,系统分析了传统砂砾垫层路基与隔水土工膜加碎石垫层路基在外界气候环境作用下,路基内各个观测位置温度与水分的变化以及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比较了两个断面下路基各个观测位置的水分变化率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分析了这些差异对路基冻胀翻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橡...  相似文献   

13.
在利用EDEM与FLUENT耦合模拟白萝卜排种器排种过程时,白萝卜种子颗粒参数设置以及模型的选择直接影响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结合白萝卜种子真实颗粒和仿真堆积试验,标定了不同填充球颗粒半径白萝卜种子模型的2个主要接触参数:白萝卜种子-有机玻璃静摩擦系数和白萝卜种子间静摩擦系数。采用自动填充方式创建了不同填充球颗粒半径白萝卜种子的离散元模型。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对物料特性影响参数进行分析,发现白萝卜种子-有机玻璃静摩擦系数、白萝卜种间静摩擦系数对堆积角的影响极显著。结合台架与仿真堆积试验,建立了2个主要接触参数与堆积角的二元回归模型,以白萝卜种子实际堆积角为目标对参数进行寻优,得到不同填充球颗粒半径白萝卜种子模型的白萝卜种子-有机玻璃静摩擦系数和白萝卜种子间静摩擦系数。结合堆积角相对误差率与仿真时间分析最佳球颗粒填充半径,当白萝卜种子离散元填充颗粒半径为0.25 mm时,其仿真精度和仿真时间最优。得到的最佳填充球颗粒模型以及标定的接触参数,为白萝卜种子排种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稻种子表面粗糙导致的充种区种子流动性差、充种困难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辅助充种搅种的双腔水稻精量穴播排种器.该排种器利用凸于排种盘外的搅种型孔对充种区种子进行扰动,增加种子在充种区的流动性;在搅种型孔首段设置搅种侧板,引导种子流向并辅助充种.EDEM仿真结果表明,该搅种型孔能增加充种区种子流动性,实现辅助充种作用....  相似文献   

15.
豫西旱作麦区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豫西旱作麦区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给小麦粒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撑。选用黄淮麦区具有代表性的济麦20、豫麦49-198、郑麦004、郑麦9023、偃展4110和豫麦50为试验材料,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进程,通过F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籽粒灌浆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方程拟合系数R值在0.991 0~0.998 3,经F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Logistic方程真实反映了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籽粒最大灌浆速率(Vmax)、籽粒平均灌浆速率(Va)、快增期灌浆速率(V2)、缓增期灌浆速率(V3)与千粒重均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73、0.69和0.73,灌浆持续时间通过灌浆速率间接影响粒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超高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及其品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超高产小麦的灌浆特性及品质形成规律,通过17个品种试验,分析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和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籽粒灌浆早期,超高产小麦品种灌浆速率较常规品种低,但在成熟前10 d内,其灌浆速率较高,成熟前10 d两者灌浆速率分别为1.74,1.15 g·d-1(千粒)。年份间品种特性对小麦籽粒品质影响不尽一致,小麦产量与面粉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关性,参试超高产品种与常规品种粉质仪质量数平均为99.0和99.8。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的灌浆速率及产量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长江中下游麦区9个主推小麦品种灌浆速率、生育进程及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各品种灌浆速率整体表现为慢快慢,但灌浆进程差异较大.镇麦8号和宁麦13的快速灌浆期启动早强度大,持续时间短.镇麦8号因穗粒数较少,产量表现一般.宁麦17、扬麦16、镇麦168和郑麦9023的峰值灌浆速率高,快速灌浆期稳定且持续时间长,后期灌浆速率低,有利于避免后期高温避熟的不利气候因素.襄麦55和扬麦18在收获前期灌浆速率仍较高,千粒质量和容重的稳定性存在风险.南农06Y86平均灌浆速率和千粒质量最低,后期灌浆速率较高,穗数和穗粒数表现中等,高产稳产的难度较大.宁麦13和镇麦168结合了多穗多粒、中前期灌浆速率快且与千粒质量相协调等优良特征,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多穗多粒、熟相好,快速灌浆期启动早,灌浆速率和千粒质量协调,是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葡萄酒灌装线终端过滤膜"完整性"测定方法,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验证。过滤膜"完整性"测试方法可以有效地判断过滤膜是否完整,科学指导灌装生产,同时也是葡萄酒灌装线过滤膜种类筛选和使用寿命判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非等时距GM理论反演预测软基路堤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理论建模原理,建立了非等时距GM(1,1)法预测路堤沉降模型,通过对无规则的数据序列做等距处理,提出了内插法和样条曲线法变换非等时距序列理论。利用Matlab7.0平台开发了路堤沉降预测系统,然后对数据进行微分拟合,再将沉降曲线进行分析对比得到逼近最优沉降发展趋势,从而对软基路堤沉降进行较精确预测。  相似文献   

20.
马莲河流域梯田埂坎立地分类与经济植物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4级立地分类方法,对马莲河流域内的梯田埂坎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在地貌部位上高原沟壑区和残塬丘陵沟壑区各有5种类型的埂坎:川台地埂坎、塬面埂坎、阴坡埂坎、半阳坡埂坎、阳坡埂坎,其土壤含水量通过q测验,在α=005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因而在这10种埂坎上建植地埂经济植物带时,所选择的经济植物种类有所区别,以充分利用埂坎的光、热、水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