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迥异甚至对立的观点:在哲学基础上,西马文论对辩证法和人本主义有新的解释;在批判指向上,西马文论针对的是资本主义文化;在艺术地位上,西马文论将艺术奉为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在艺术趣味上,西马文论赞扬现代主义艺术。西马文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既有承接又有对立,既有背离又有超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禅宗的角度阐述了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味,解读了禅诗的发展脉络,梳理了王维禅诗对王昌龄、皎然、严羽、司空图、王士祯的文论的影响;并运用他的画论《山水论》从禅画的角度探究了其对苏轼文论的影响。王维的禅宗画《雪中芭蕉》为王士祯的"神韵说"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百年的文论建设是在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下进行的,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是从清末的王国维等一代学人倡导学习西学到新中国成立;第二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末;第三个阶段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第四个阶段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今天。它的理论轨迹是从政治的诉求到审美的诉求,再从审美的诉求转向文化的诉求。在这种不断的转型中,中国的文论建设困惑重重,中西融合的建设思路是一条可取的通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禅宗的角度阐述了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味,解读了禅诗的发展脉络,梳理了王维禅诗对王昌龄、皎然、严羽、司空图、王士祯的文论的影响;并运用他的画论《山水论》从王维禅画的角度探究了其对苏轼文论的影响.王维的禅宗画《雪中芭蕉》为王士祯的“神韵说”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当代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大环境中,高校专业视听资料室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讲求社会化、特色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家风发展历史悠久,发展脉络蜿蜒曲折,虽历波折却历久弥新,经历了发轫与鼎盛、撕裂与衰落、苏醒与复兴几大时期,特别是在当代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凝聚力,传统家风的核心要义主要归纳为治家之道、教子之方、修身之法、处世之道四个方面,这些内容与思想精髓为我们现代家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良好的借鉴,推进现代家风建设需要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建立家风长效体制机制三方面入手,推进新时代家风建设向上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对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硬件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部分作了具体分析,并以《当代农业》为依托,开发实用科技信息网,争取使《当代农业》早日实现电子化。  相似文献   

8.
社会职业道德风貌是文化强国的主要体现,大学教师师德水平对整个社会职业道德建设起示范作用。中国作为具有尊师重道传统的文明古国,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建成当代大学教师师德新貌。对此,结合传统儒家文化,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3个方面论述大学教师师德的时代内涵。旨在解读当代大学教师师德,建设需传承的传统精神,丰富大学老师师德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信仰具有承继性,个体信仰建立在习俗信仰和价值观之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共同的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迅速消失,当代年轻人传统文化意识缺乏,成为共性现象。通过对432名本、专科学生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已成为不争事实。而大学生群体信仰一定程度上关乎社会、国家、民族的未来和方向,因此,得到了不同传统不同文化背景下各个国家的共同关注。针对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状及成因,深入探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信仰重建中的重要价值内涵与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0.
后期桐城派整体上可以定位为一个主张维新的旧文学流派。其主要人物的思想包含着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的经学立场日趋辨证和开放,对于文道关系的看法明显地表露出与传统经学文论相离异,甚至解构等维新的迹象。另一方面,他们捍卫旧文化与旧文学的立场始终没有动摇。这种既赞同维新又坚决护旧的文化立场究竟应该如何评价,迄今没有定论。笔者认为,后期桐城派作家的维新与护旧,两者的终极目标是趋于一致的,他们的护旧思想固然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但也包含着合理的内核。  相似文献   

11.
依据乡村手工艺品消费的调查问卷,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掌握手工艺在当代的发展状况并探索未来发展趋向。通过田野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式展开手工艺品消费及发展趋向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研究提出城乡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设计理念,围绕当代生活的客观需求,倡导传统手工艺与时尚生活美学的跨界融合,使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资源服务于当代的城市文化生活和乡村经济发展,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高校图书特色资源建设现状、发展及特点进行具体阐释,主要研究水产特色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利用,对海珍品、水质环境、水生生物疾病和预防等数字资源进行建设和研发,探讨传统特色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特色数字资源数据库,结合传统特色资源静态服务模式,提出可交互、科学化的动态特色资源专家库。构建大数据环境下,聚焦海洋与水产需求为主特色资源建设,实现图书特色文献资源与完美的计算、智能检索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满足读者特色化、个性化需求。最后,对构建大数据环境下图书特色资源建设、服务模式应用实践效能和影响给出了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13.
弘扬中国优良传统道德,是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传统教育理念是传承中华优良传统道德的桥梁。如何把传统教育理念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行之有效地结合起来,本文进行了简要地论述。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正在发生改变,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和网络在线学习正在成为校园生活的新常态。传统"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要求,而微课以其课时短、重点突出、可在线移动学习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信息素养微课设计、制作、课堂教学、在线互动和微课资源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管理现状,提出了加强资源建设的方法与途径,并详细论述了在农业文献数字中心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农业文献资源的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以及传统农业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方便读者的咨询与检索,使农业文献资源的潜在价值得以真正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种类,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北京西南地区民间故事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了当代核心价值观,再加上活泼的形式,资源价值很强.开发利用民间故事的途径包括民俗旅游、地方教育、农村文化建设和地方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7.
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对建设和谐边疆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叙事研究法对文明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进行调研,对民族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和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村寨文化、节日文化、宗教文化中传统道德教育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民族文化中的传统道德教育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根基。勤劳的传统与现代教育结合才能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传统和现实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才能保证乡风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在云南边疆,面对外来文化和宗教渗透、毒品和艾滋病危害等严重问题,重视乡风文明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普遍整合化的信息资源体系是当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简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内涵,分析了整合的必要性和原则,提出了整合的系统、模式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当代中国人地矛盾的焦点之一,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其顺利转型与否直接反映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深度。其中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应有之义和基本标志,因此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农业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意义。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视角出发,以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冶市为例,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农业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20.
社会竞争、人才竞争在当代社会空前激烈,如何造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广泛的适应性人才,成为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课题。由于我国大学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和现代社会压力的驱使,导致心理素质呈现偏低状态,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无疑产生较大的影响,这表现在一方面,班级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步入社会和提高个人在社会中的整体竞争力,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文章从分析班级文化建设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依据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