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分析了皖江黄鸡配套系6个世代的选育进展.结果表明,配套系父本(HA系)早期生长速度得到显著提高,6周龄体重公鸡由0世代941 g提高到6世代1 012 g,平均每世代提高11.8 g;母鸡由0世代759 g提高到6世代854 g,平均每世代提高15.8 g.配套系母本父系(HB2系)早期生长速度得到一定提高,公鸡6周龄体重由0世代826 g提高到6世代860 g,平均每世代提高5.7 g;母鸡由0世代689 g提高到6世代714 g,平均每世代提高4.2 g;6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量提高较为显著,由0世代的174.3枚提高到6世代的184.7枚,平均每世代提高1.73枚.配套系母本母系(HC1品系)6周龄体重基本维持选育前的状态;6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量得到显著提高,由0世代的178.6枚提高到6世代的192.1枚,平均每世代提高2.25枚.  相似文献   

2.
选用胡桃冠、玫瑰冠、豆冠、单冠4种不同冠型鸡各150只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常规饲喂方法至120日龄时,各随机抽取50只,公母各半,进行生长速度和体尺测定.从生长速度、增重和体尺3个指标分析选育优良冠型公鸡和母鸡.结果显示,各冠型鸡生长速度变异系数较大,胡桃冠公鸡增重稳定,120日龄时胡桃冠公鸡冠平均达2 651±196.54g,比公鸡总体平均值多345g,玫瑰冠母鸡体重最高1895±190.42g,比母鸡总体平均值高160g,且各项体尺测定两种冠型都是最高.可见胡桃冠公鸡和玫瑰冠母鸡在品种选育中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总结分析了皖江麻鸡配套系世代的选育进展.结果表明,经过6个世代的选育,各品系外貌纯度提高到98%以上.配套系父本MA2系早期生长速度得到显著提高,公鸡6周龄体重由0世代876 g提高到6世代944 g,平均每世代提高11.3 g;母鸡由0世代741 g提高到6世代803 g,平均每世代提高10.3 g.母本父系MB1系6周龄体重公鸡由0世代781 g提高到6世代819 g,平均每世代提高6.3 g;母鸡由0世代669 g提高到6世代701 g,平均每世代提高5.3 g.6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量提高较为显著,由0世代的17413枚提高到6世代的183.8枚,平均每世代提高1.58枚.母本母系MC2系6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量得到显著提高,由0世代的177.9枚提高到6世代的191.9枚,平均每世代提高2.33枚.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开发商品乌骨鸡的经济价值和遗传潜能,对商品乌骨鸡进行选育时可以针对公鸡和母鸡的质量特性及屠宰性能进行性状选择,以达到快速提高商品乌骨鸡体重的目的。方法:用单因素试验对公鸡和母鸡性能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公鸡生长速度比母鸡快,屠宰性能公鸡总优于母鸡。结论:商品乌骨鸡进行选育时可以侧重于公鸡,从而迅速提高乌骨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对乌骨鸡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岩鹰鸡蛋孵化出雏率低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鹰鸡主产于美姑县候布乃拖、苏洛、采红、牛牛坝等乡镇。以骨骼健壮、身高体大、慢羽、抗逆性强、肉用性能好,在高寒多变的恶劣气候条件下仍表现出抱窝性弱、繁殖性能高、善于在山地林间草地放牧觅食为主要特征。俗称大骨鸡或高脚鸡,是肉蛋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岩鹰鸡育雏期生长速度快,公鸡三月龄体重达到1730g、母鸡1370g;成年岩鹰公鸡平均重达到3730g、母鸡为2863g;最重的公鸡为6.2kg、母鸡为3.85kg。母鸡年产蛋量110~140枚,平均蛋重65.2g,最大的73g。 我们从1998年开始着手抓岩鹰鸡的选育工作,在省州业务主管部门和四川农…  相似文献   

6.
《饲料与畜牧》2005,(6):37-37
夏津玲珑菊花鸡是以山东黄河故道一夏津散养柴鸡的基因突变个体为育种素材选育而成的(即土笨鸡)。该鸡体型小,公鸡成年体重800g,母鸡成年体重600g。圆胸、颈短、毛腿,毛脚,毛色有红、白、黑三种,冠大鲜红,尾羽像盛开的菊花,极具观赏价值,因而取名为玲珑菊花鸡。  相似文献   

7.
实验旨在对边鸡新品系6个世代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并在第5世代进行PCR-RFLP分析,检验双向选择效果。结果显示:各世代从初生到16周龄,快长系(AA)公鸡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慢长系(GG)公鸡,AA母鸡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GG母鸡。AA公鸡16周龄由1世代1 600.37 g增加到6世代2 107.62 g,提高了31.70%,AA母鸡16周龄由1 205.18 g增加到1 592.49 g,提高了32.14%;GG公鸡16周龄体重由1世代的1429.30g降低到6世代的1078.13g,减少了24.57%,GG母鸡16周龄体重由1056.03g降低到814.12 g,减少了22.91%。AA公母鸡的生长曲线呈上升趋势,GG公母鸡的生长曲线呈下降趋势。快长系个体和慢长系个体的基因型纯合率为100%。结果表明,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为基础的边鸡新品系双向选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固始鸡G系公鸡×AH系母鸡、固始鸡G系公鸡×DH系母鸡和固始鸡G系公鸡×MH系母鸡为研究对象,通过配合力测定比较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等的优劣筛选出最佳母本配套品系。结果表明:GAH组合生长速度最快,GAH组合16周龄公鸡比GDH组和GMH组重170~182 g,母鸡比另外两组重119~120 g,且料重比最低。16周龄除胫长和胸深外GAH组公鸡的其他体尺指标均显著(P0.05)大于GDH和GMH两组。三个配套组合试验鸡16周龄屠体率大于85%、全净膛率大于65%,产肉性能良好。三个组合中,GAH组半净膛率和腿肌率大于其他两组且腿肌干物质和肌内脂肪含量相对较高,GDH组胸肌干物质和肌内脂肪含量相对较高,但GDH组剪切力最大。总体而言,GAH组生长发育和体尺指标在整个饲养期间显著高于另外两个组合,且其屠宰性能优,综合评价GAH组的生长最快,肉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9.
宁都黄鸡的特点是体型小、外貌美丽,具毛黄、脚黄、嘴黄三大特点。公鸡呈金黄色,体躯矮小,成年公鸡体重1.5~2公斤;成年母鸡1.25公斤左右,成熟早,母鸡105~110日龄显红冠;商品鸡110~120日龄出笼,体重1.25公斤,料重比3.5~3.8:1;种母鸡130天开始有30%产蛋,种鸡年产蛋量110枚左右。性情温顺,抗病力强,生长快,瘦肉率高,人工受精率90%以上,受精孵化率95%。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家系选择与个体选择法,对组建的城口山地鸡基础群分别进行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的选择,并结合体型外貌羽色和胫色的选择,建立城口山地鸡CR1和CK1两个品系。结果显示: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CR1系L5世代17周龄和43周龄公、母鸡体重较L1世代分别提高了166.5 g、193.3 g、182.4 g和127.3 g,且体重性状差异均显著(P<0.05);而CK1系L5世代各阶段体重较L1世代均有所提高(P>0.05)。CR1系和CK1系L5世代开产日龄较L1世代分别提前了13.5 d(P<0.05)和13.1 d(P<0.05),L5世代43周龄产蛋量较L1世代分别提高了3.9个(P<0.05)和9.8个(P<0.01)。同时,两个品系L5世代黑羽率、青胫率、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较L1世代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城口山地鸡两个品系主要性状选育效果突出,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明显改善提高,该品系的培育可为地方鸡品种内的品系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庄河鸡又称大骨鸡,属肉蛋兼用型鸡种。原产于辽宁省庄河、丹东、凤城等地,以体大、蛋大著称。成年鸡体格坚实、高大,胫趾粗壮,具有蛋肉兼用体型,为地方的优良品种之一。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引入后,经多年选育,在保持原来庄河鸡体大、蛋大、耐粗放饲养和适应性较强等优点的基础上.提高了产蛋量,统一了外貌。公鸡金红色.母鸡为黄褐色、红褐色、赭色和暗色。其中,黄褐色最多。颈羽和鞍羽带有或轻或重的黑色斑纹,尾羽黑色,单冠,耳红色,黄腿。成鸡体重,公鸡3~3.5千克,母鸡2.3~2.5千克。性成熟期210天。年产蛋150~170个.…  相似文献   

12.
由江苏农学院培育的新扬州鸡已于1983年12月27日在南通农场通过鉴定。新扬州鸡是在改造原扬州鸡的基础上培育起来的。1960年确定选育目标,经过五年本品种选育。1965年起开始杂交改良,最后确定以含有62.5%的新汉夏鸡血液的鸡群较优,即横交固定,建立8个组群。1973年起进行品系繁育。到1983年,其主要性能达到:(1)500日龄产蛋量群平均为198枚;(2)蛋重55克;(3)开产日龄,182日龄;(4)成年公鸡体重6.25斤;成年母鸡体重4.37斤;(5)90日龄仔公鸡3.7斤,仔母鸡2.8斤;(6)毛色:  相似文献   

13.
从银香麻鸡父母代后备鸡群中选留冠高大红润,同时外貌及体型体重相对一致且符合品种要求的健康公鸡;从产蛋率达5%的开产母鸡群中选出冠大脸红并已见蛋,同时外貌及体型体重相对一致且符合品种要求的健康母鸡,以此建立早熟核心群。经1-5世代的选育,形成早熟品系。经测定:公鸡60日龄体重和成年体重世代间差异不显著,而60日龄冠面积则5世代比基础群高出了4.2平方厘米,配种日龄提早了23天,配种合格率提高了4.3个百分点;母鸡18周龄体重世代间差异不显著,而开产日龄则5世代比基础群提早了15天,400日龄产蛋提高了20枚,种蛋受精率提高了2.3个百分点,受精蛋孵化率提高了1.4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表明早熟性状选择具有较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武定鸡是我国肉蛋兼用型的一个优秀的地方品种。具有体型大,适应性强,耐粗易养,肉美鲜嫩,皮脆、骨酥等特点。武定鸡的选育是在摸清羽毛遗传的基础上,以黄麻花型为主,根据90日龄体重,开产蛋重,300日龄产蛋量等选择性状的全群均值和不同家系均值分析比较试验。选出优良家系和优秀种公、母鸡。经三代选育结果是:90日龄平均体重公鸡1277克,母鸡1060.4克;肉料比1:3.38。平均受精率  相似文献   

15.
以农凤鸡为研究对象,通过测交试验分析测交后代中矮小型和正常型鸡18周龄的体型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矮小型鸡与正常型鸡相比,公鸡体重轻21.5%,母鸡体重轻17.7%,差异显著(P0.05);公鸡胫长短20.9%,母鸡胫长短20.8%,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宽窄4.7%,母鸡胸宽窄11.0%,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深浅20.3%,母鸡胸深浅13.5%,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体斜长短14.2%,母鸡体斜长短12.3%,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dw基因使矮小型鸡体型小于正常型鸡、母鸡体型小于公鸡体型。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东乡黑鸡的生长发育规律,采用Logistic、Compertz和Bertalanffy三种生长曲线模型对东乡黑鸡0~16周龄生长情况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发现:6周龄东乡黑鸡公鸡、母鸡的生长曲线基本一致,10周龄后公鸡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母鸡。三种模型均能很好地对东乡黑鸡公鸡、母鸡进行拟合,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中Bertalanffy模型在东乡黑鸡公鸡、母鸡生长曲线中拟合最好,拟合度均为0.999,拟合结果最接近实测体重情况,其公鸡生长拐点周龄为9.99周龄,拐点体重为751.039 g,母鸡生长拐点周龄为7.624周龄,拐点体重为423.998 g。  相似文献   

17.
Ⅰ.粤黄鸡102品系是从粤黄鸡(即原来的石岐杂鸡)中通过家系选育和强化选择等方法培育成功的纯系鸡种。其体型外貌与石岐杂鸡一致,外型三黄,早熟,抗逆性强,肉质鲜美,鸡味浓郁。其成公鸡体重2.5公斤,母鸡1.99公斤,500日龄产蛋量131个,蛋重52.2克。小公鸡饲养80~90日龄体重可达1.4~1.8公斤;小母鸡饲养90~100日龄体重可达1.3~1.6公斤。生长发育整齐,商品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提高肌肉品质是优质肉鸡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肌内脂肪(IMF)是肌肉品质的主要指示指标,它通过氧化时对肌纤维束的溶解作用而提高肌肉嫩度和多汁性。而且IMF富含磷脂,磷脂通过美拉德(Mailard)反应产生香味。将IMF作为主选性状进行选育,可以提高肌肉品质。本实验采用矮脚肉鸡F系(合成品系j脂肪沉积能力强,正向选择)和北京油鸡(地方鸡种,体脂少,双向选择)为育种素材,将90日龄胸肌IMF含量作为主选性状,从2000年开始,已完成了6个世代的选育,其中选择系保持500-800只产蛋母鸡群量,对照系保持70只公鸡,200只母鸡的随机交配群体。选择方法采用同胞测定,家系选择。  相似文献   

19.
坝上长尾鸡为河北坝上地区特有品种,其体型特点与雉鸡相似,体型小,尾羽长,飞行能力好,具有很好的耐寒、耐粗饲等特性。为了研究坝上长尾鸡的生长发育规律,采用Logistic非线性模型对坝上长尾鸡0~16周龄生长情况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Logistic非线性模型能很好地对坝上长尾鸡公、母鸡生长曲线进行拟合,拟合度均为R2=0.997,其公鸡的生长拐点为8.85周龄、拐点体重为740.46 g,母鸡的生长拐点为8.30周龄、拐点体重为654.55 g。另外,还发现坝上长尾鸡公鸡生长体重始终大于母鸡。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东安鸡遗传资源,2011~2013年对东安鸡保种场核心群家系进行了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繁殖性能等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东安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慢,5周龄公鸡均重408.00 g,10周龄公鸡均重1 035.30 g;110日龄,屠宰率为公鸡89.26%、母鸡88.39%,半净膛率为公鸡79.08%、母鸡78.88%,全净膛率为公鸡65.27%、母鸡64.56%;繁殖性能较低,147.11日龄开产,开产蛋重38.63 g,饲养年产蛋123.76个,300日龄蛋重52.37 g,受精率91.52%,健雏率98.01%。东安鸡具有独特的屠体品质和营养成分,经过进一步选育提高,有望成为我国优良的地方肉鸡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