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湖泊富营养化特性,选择总磷(TP)、总氮(TN)、耗氧量(CODMn)、透明度(SD)、生物量等5个主要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投影寻踪分析模型,采用人口迁移算法对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8个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研究表明,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合理可信、方法简单,为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状态的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湖泊富营养化特性,选择总磷(TP)、总氮(TN)、耗氧量(CODMn)、透明度(SD)和叶绿素(Chla)等5 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投影寻踪分析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19个湖泊富营养化状况的评价.研究表明,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合理可信,方法简单,是湖泊水体营养化状态评价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张春乐  方崇  黄伟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23-14825,14830
根据湖泊富营养化特性,选择总磷(TP)、总氮(TN)、耗氧量(CODMn)、透明度(SD)、生物量等5个评价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投影寻踪分析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8个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研究表明,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合理可信、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4.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森林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的森林景观评价,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森林景观多个指标综合成一维综合投影值.利用评价指标各等级阈值求解最佳投影方向,确定评价等级的综合投影值区间,根据待评价对象综合投影值与区间值比较,得出综合评价.以福建省茫荡山森林景观为实例评价结果表明,投影寻踪模型应用于森林景观评价是可行的;同时比较分析表明,投影寻踪模型优于综合指数法,可预计基于遗传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在森林景观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随着投影寻踪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为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状态评价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融合高光谱遥感和萤火虫算法(FA)改进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方法。针对ELM模型性能受其初始输入权值和隐含层偏置参数选择的影响,将萤火虫算法应用于ELM模型参数寻优。结果表明,与PSO-ELM、GA-ELM、DE-ELM和ELM相比,FA-ELM可以有效提高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准确率,为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理想点决策法进行了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的评价,并研究了我国15个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湖泊水质复营养化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延明  陆克芬  方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70-12672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内河普遍遭到污染的问题,在分析影响内河水质因素的基础上,选取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CODCr(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挥发酚、NH3-N(氨氮)和总磷等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城市内河水质评价的投影寻踪分析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该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南宁市10条内河水质的评价与排序。研究表明: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方法简单、评价结果合理可信,为我国城市内河水质的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刘延明  陆克芬  方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46-13248
针对我国典型大中型灌区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理论,提出了灌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灌区改造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利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其投影方向,根据投影值对节水改造效益进行了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9.
选择酸度、碱度和矿化度为评价因子,建立了灌溉用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投影寻踪分析模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灌区灌溉水质的评价.研究表明,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合理可信、方法简单,为灌溉用水水质的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蚁群投影寻踪回归在农田灌溉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影响灌溉用水水质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酸度、碱度和矿化度为评价因子,建立了灌溉用水水质评价的投影寻踪分析模型,采用蚁群算法对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灌区灌溉水水质的评价.研究表明,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合理可信、方法简单,为灌溉用水水质的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揣小明  陈小锋  杨柳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07-16310
[目的]制定湖泊总磷基准与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概率统计与Carlson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呼伦湖、太湖、滇池为例,制定湖泊营养物总磷(TP)基准与控制标准的参考值。[结果]呼伦湖、太湖和滇池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一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呼伦湖属于自然主导型富营养化湖泊,其他2个湖泊属于人为主导型富营养化湖泊。对于3个湖泊水体中TP基准与控制标准的参考值,呼伦湖分别为0.08和0.20 mg/L,太湖分别为0.03和0.06 mg/L,滇池分别为0.06和0.15 mg/L。[结论]制定的3个湖泊营养物总磷的基准和控制标准值为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灰色聚类法在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旨在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适合于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体系。把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为6个级别,其阚值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和湿地富营养化的特点。利用灰类白化权函数描述水体富营养化分级界限,正确地选择了各参评指标对于各等级的聚类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灰色聚类法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扎龙湿地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此模型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分形理论在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准确评价湖泊所处的营养状态,进而为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首次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湖泊富营养化的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单个水质指标的分维数,由最大似然分类原则确定单个水质指标的评价分维指数,并采用加权平均法求算湖泊富营养化多个水质指标的综合评价级别。经全国30个湖泊实测水质资料的验证,分形评价方法具有计算精度较高、方法简单、计算工作量小的特点,为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朱凌  王举位  桂凌  张征  闫国振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49-6650,6672
在分析不同层次生态安全定义的基础上,采用逆向思维定义了湖泊生态安全,即湖泊在各种生态威胁冲击下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其表现形式为湖泊各项指标在可持续发展范围内的动态波动;提出了湖泊生态威胁理论与模型,并采用德尔菲法把湖泊生态威胁特征分为富营养化、湖泊萎缩和水污染,基于此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评价湖泊生态安全的35个指标,从而构建了湖泊生态安全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5项表征富营养化的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对万峰湖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万峰湖的富营养状态,提出了治理万峰湖富营养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三峡库区最大的库中湖——汉丰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汉丰湖来水区、湖区、出水区设置14个采样点,于2015年每月下旬在各点位采集水样并分析主要水质指标,综合运用多种统计评价方法,解析汉丰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主导因素。结果表明,汉丰湖水质空间变化可聚类为4个区域:南河来水区(区域1)、东河来水区(区域2)、汉丰湖上游(区域3)和汉丰湖中下游(区域4),其月份变化可聚类为2个时段:蓄水期(1-2月及9-12月)和泄水期(3-8月)。营养状态指数分析显示区域4中的调节坝(HF5)及调节坝下(XJ1)水质呈中营养状态,而其余点位及区域水质均为轻度富营养,各月份水质表现为1月、12月为中营养,10月为中度富营养,其他月份均为轻度富营养。汉丰湖水体中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磷(TP)、可溶性磷(DP)、正磷酸盐(PO43--P)、高锰酸盐指数(CODMn)浓度均表现为自上游向下游降低趋势。主成分分析揭示流域水土流失是汉丰湖水质恶化的主要诱因,而三峡库区水位调控也对湖区水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李祚泳等新近提出的幂函数加和型普适指数公式这种新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出现的同一种评价方法所采用因子数目不同,所得结论也可能不同的现象,在我国20个湖泊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分别设定3个和5个评价指标,利用普适指数公式分别计算出评价结果,由结果可知在不同指标情况下,2种评价结果的吻合率达到了95%,由此可看出该方法的适用性较好,选取不同数目评价因子时对其评价结果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王俊德  梅春辉  施强  冯绍平  李珂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91-4993,4996
介绍了湖泊富营养化与适应性管理的概念,提出了湖泊富营养化控制的适应性管理的框架和主要内涵,揭示了湖泊适应性管理的主要特征。总的来说,适应性管理模式对湖泊营养化控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安徽省境内17个湖泊的水质状况和沉积物营养盐水平进行调查与评价。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个湖泊为V类水,16个湖泊为IV类水;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2个湖泊为中营养,14个湖泊为轻度富营养化,1个湖泊为中度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