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物旅游业的发展加以概述。介绍野生动物旅游业的含义及构成,分析国际社会野生动物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对野生动物旅游业可持续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必要性,以及高该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参10。  相似文献   

2.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活跃的、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建N50多年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出现一些新的热点及问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野生动物国际狩猎、药用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标志化管理、野生动物保护有关法律及制度的制定及完善,这些问题是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中正在进行或亟待开展的工作。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作为处理世界自由贸易机制的国际组织,允许为可持续发展和保护自由贸易和环境选择利用世界自然资源。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签定入世议定书,入世后中国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条约和原则的制约和挑战。中国的林业资源应当作为基础资源加以保护,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下加以改革。因此,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优先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入世条件下,按照世界惯例,中国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瞄准中国林业体制改革,以便适用中国天然林业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依法保护中国环境,特别是在中国林业保护和处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关系方面。依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和规则,建立林业的生态化体系,尤其是GATT20条的规定,保护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为中国林业创建国际环境。表1参21。  相似文献   

4.
野生动物资源是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持续增长,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不断遭受破坏,导致部分物种濒临灭绝。对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保护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内容之一。文中介绍了我国濒危野生动物概况,包括从法律、行政、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的保护措施,概述了我国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建议,以期进一步有效、有针对性地完善我国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方法及政策,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坦桑尼亚的野生动物保护与旅游产业密切结合,积极开展以游赏、狩猎及自然体验等项目为主的生态旅游,在实现对野生动物有效保护的同时,也为政府、社区创造了可观的收入。文中介绍了坦桑尼亚野生动物的保护法律、管护体系,并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坦桑尼亚各类型保护地中的典型区域及其保护管理经验与问题。目前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利用方面仍不充分。借鉴坦桑尼亚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以野生动物观赏、自然体验、科研活动等为内容的具体实践的可行性,结合国内实际提出相关建议,可为实现其生态价值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In this paper a general introduction is given to research advances in genetics improvement and breeding of Chinese aspen (Populus davidiana Dode) in China. This introduction includes natural distribution and collection, conservation, gene diversity, provenance trial, crossing breeding, vegetative propagation and disease resistant etc.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st tree breeding in China, some strategic suggestions concern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spen genetics improvement in China are presente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xisting domestic demands of forestry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ends in forest tree breeding. Responsible Editor: Chai Ruihai  相似文献   

7.
IntroductionTheadminiStrativesystemofwildlif6exportquotameanstoimposearestriCtionontheexportofwildlif6anditsproduCtsusingscientificmethods,soastocontrolandregulateexportofwildlif6,andproteCtandachievesustainableuseofwildlif6resources.Ingeneral,theexportquotaismainlyappliedforStaplewildlif6specimenincommercialtrade.Atpresent,thissyStemhasbeenadoptedandpositivelyadvocatedbyCITES,anditrequiresthatcountrymembersofCITESmakereStriCtionontheexpertoftheirspecimeninordertoproteCtwildlif6species…  相似文献   

8.
Abstract

Weyerhaeuser chose to become a partner of the Prince Albert Model Forest primarily for two reasons: to strengthen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forest stakeholders, most notably the Montreal Lake Cree Nation, and to create in the Model Forest an accurate database about Saskatchewan forests.

Both of these goals have been and continue to be realized. Montreal Lake and other forest users have participated in projects with Weyerhaeuser. The company provides technical training and jobs to First Nations people. Weyerhaeuser has also begun to incorporate some research results into its operations as a means of address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on biodiversity and wildlife habitat.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旅游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旅游一体化趋势愈加显现.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目的国,国际旅游人数还在逐年增加,许多省(区)市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其所面临的生态风险也逐渐显现.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出发,系统地分析了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各种生态风险,并探索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鼠类抗生育药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我国鼠类抗生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概述了化学不育剂的发展、植物性不育剂的改进、 新型类激素抗生育剂的生产以及免疫抗生育技术的引进。在实践中提出了抗生育技术的“空间占位”理论。以棉酚和天花粉为主剂的植物性不育剂已在中国北方林区大面积生产并获得成功。此外,本文对抗生育剂对大白鼠、家兔、狗、猴、鸡等非靶动物的安全性做了归纳和总结。参28。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志华  蒋志刚 《林业科学》2004,40(5):151-156
搜集整理了我国 1982— 2 0 0 1年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进出口数据 ,在此基础上对受管制物种数量、贸易国家数量、动植物来源、贸易目的构成等参数的变化动态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国正在从一个野生动植物出口型国家转变为进口型国家 ;受管制物种的数量从 80年代的不足 10 0种增加到现在的 5 0 0种以上 ,显示 1991年以来实行的一系列管理法规和 1998年实行的新版《进出口野生动植物种商品目录》 ,对加强植物的进出口管理和进口物种的管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贸易国家数量从 10个左右增加到 5 0个以上 ,许可证主要被用于商业性贸易目的 ,表明贸易活动日趋活跃 ;目前我国的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中仍有许多贸易物种基本为野生来源 ,对野生种群构成巨大压力。提出了加强《进出口野生动植物种商品目录》的法律地位 ,加强对狩猎和采集活动管理 ,鼓励人工繁殖和培植野生动植物 ,适当监督和控制动植物进口数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目的与研究课题、生态系统的原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介绍了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概况与成就,并提出了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与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森林旅游资源的功能特点和价值评价出发,分析森林旅游需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考察森林旅游业成为世界旅游业的新潮和发展方向的同时,考察林业内在的三大产业的转换趋势,以跨世纪的眼光,提出森林旅游业成为林业21世纪的主导产业的未来趋向,把森林旅游经济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社区林业的形成、发展和开拓;有利于林区职工的分流、转产和再就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是世界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文中在介绍克鲁格国家公园概况的基础上, 从水资源管理、物种管理、旅游开发管理3个方面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园内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的群加国家森林公园地理位置优越,旅游区位条件好,交通便利,客源市场前景广阔;植物景观丰富多彩,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地文景观独特,水域风光绚丽;民族风情古朴.针对目前公园在旅游开发上存在着资金不足,景观结构单一、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提出了森林公园进行旅游开发的定位、主题以及具体的开发路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0多个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我国生态型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的人口特征、心理学特征及行为学特征等基本特征,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衡水湖园林景观规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规划以"服务社会,生态造园"为核心理念。努力处理好衡水湖园林景观建设、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和衡水湖生态平衡的关系。目的在于利用衡水湖园林景观规划,使衡水湖成为一个既可以多角度观光游览,体味自然生态美感,又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宝地。并为湿地研究领域、野生动植物、鸟类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很好的研究和观察的综合场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正在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多元化的林业国际合作。南非是非洲最为发达的国家,并且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和金砖国家。文中以FAO和南非农林渔业部等机构最新资料和数据为依据,介绍南非森林资源、林业法规、管理机构、森林经营管理、森林旅游、林产品生产与贸易等林业发展现状,探讨其土地产权问题、林业转型和社区参与对中国林业发展的一些启示,并提出中国可与南非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林产品贸易、森林资源开发以及旱区造林技术等领域深入合作,为加强双边合作提供参考,对提升中国林业在非洲乃至国际上的形象与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竹子作为一种可产出功能最多样产品的植物,因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但整体而言,全球竹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没有哪一个国家充分实现其产业潜力。竹材作为一种建筑材料,被证明是振兴欠发达地区强有力的先锋,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抓手。文章对比了中国和墨西哥的竹产业发展现状。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一的竹子生产国,但仍有许多社区因快速的城市化而在减少其竹资源;而在墨西哥,虽然有理想的生态环境和市场条件,但由于缺乏联邦政府的支持,竹产业仍然不发达。在这两种产业状况下,竹建筑将成为进一步促进竹子发展的关键工具。文章以中国的2个竹建筑建设项目为例阐述了竹建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作用。在墨西哥,竹建筑可以作为从中国引进竹技术的桥梁,也有助于新政府实施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族认同感。文章认为,无论是竹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墨西哥,还是竹产业相对完善的中国,建设具有吸引力的竹建筑对于振兴乡村旅游都是可行的,同时可以激发当地居民管理其竹资源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New marke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have emerged in response to the failure of traditional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mechanisms to effectively protect and conserve the processes that support ecosystem function and process (Landell-Mills and Porras, 2002; Pagiola et al., 2002). Sustainable tourism-one market tool that potentially supports biodiversity servicesaims to balance the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o-cultural featur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by maintaining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he socio-cultural livelihoods of host communities, and providing stakeholder benefits (WTO, 2004). Proponents claim that sustainable tourism contributes toward maintaining biodiversity, while critics fear that marketing various components of biodiversity as distinct services (e.g., only protecting unique places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only protecting extremely biodiverse places for bioprospecting), fails to protect the integrity of the functioning, and dynamic ecosystem (Landell-Mills and Porras, 2002). This chapter serves as one section of a four-part analysis of existing and emerging markets for biodiversity services using Panama as a case study. Based on projections of future sustainable tourism markets, this analysis presents policy options that could positively augment future sustainable tourism ven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