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新疆乳业品牌发展和竞争力情况的调研,从品牌意识、品牌规模、品牌定位、品牌传播方式等分析新疆乳业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划自治区奶产业集群、合理布局乳品企业、组织实施品牌整合战略、明确品牌定位、整合传播策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等提升新疆乳业品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疆乳品业拥有优越的资源,却始终处于我国乳品业竞争的劣势地位,根本原因在于新疆乳品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为了提升新疆乳业品牌竞争力现状,本文以R乳业公司为例,从品牌定位、品牌产品结构、品牌营销策略、品牌运营能力、品牌盈利能力、品牌技术状况等方面分析了R乳业公司品牌竞争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扩大市场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产品结构升级,提高产品渗透率;建立产品的科学促销模式;抓好优质、安全的奶源基地建设;抓住向西出口的契机,开拓国际市场等建议,以期对R乳业今后健康理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我国畜牧大省之一,无论是奶牛数量还是产奶量都居全国领先水平,却没有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新疆乳制品业发展至今仍然停留在无序竞争的阶段.新疆发展乳制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乳业作为新疆特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合理细分市场,打开市场,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新疆乳品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AHP的新疆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乳业拥有优越的资源条件却始终处于我国乳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乳品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要提升新疆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客观分析和评价其核心竞争力。本文构建了乳品企业基于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模糊评价模型,并以伊利乳业为标杆企业,选用新疆三大乳品企业为代表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进而分析了提升新疆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乳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并高速发展的朝阳产业,越来越得到众多企业的关注,尤其是其中的液态奶增长势头更为猛烈,年增长率超过了40%以上。但随着乳业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也日趋激烈。伊利、光明、蒙牛等凭借全国品牌的优势不断圈地扩张,对各地的中小企业进行打压并不断掠夺市场份额,这为中小乳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乳业市场可谓是多事之秋,频频而发的乳业事件,使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的信任度达到了冰点,大量的外资品牌高奏凯歌,在国内攻城掠地,势如破竹;而全国性品牌为了规模扩张,不断下沉渠道,挤压城市型乳品企业,使城市型乳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蒙上了阴影.在这纷繁复杂,风起云涌的乳品市场如何杀出重围,另辟蹊径走上一条独善其身的王者之路,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7.
俞燕  王兆锋 《中国畜牧杂志》2007,43(10):15-17,21
随着行业洗牌过程展开,产业集中度持续提高,我国乳品行业的竞争将体现为行业龙头之争,中小乳品企业日渐成为乳业市场的弱势群体,企业发展面临生死考验。中小乳品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调整企业竞争战略,研究竞争方法。  相似文献   

8.
颜婧 《中国乳业》2023,(8):10-14+22
广西皇氏乳业公司(简称“皇氏乳业”)是广西本土的区域性乳品企业,目前占广西区域性乳制品市场20%以上份额,以广西水牛数量占我国五分之一的优势,于2006年推出高端水牛奶子品牌。本文分析皇氏乳业旗下高端水牛奶品牌在广西市场的渠道营销现状,指出渠道发展中主要问题:营销渠道未根据产品定位及时更新;宣传推广方式缺乏创新;与消费者之间缺少有效沟通。针对性给出渠道发展解决建议:(1)明确品牌市场定位,优化营销渠道;(2)根据品牌特征,优化创新宣传推广方式;(3)利用消费者反馈,及时调整优化营销渠道。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辑]雀巢出让呼伦贝尔工厂95%的资产与塞尚乳业组成合资公司,作为长期战略雀巢入股塞尚乳业,持股6%。开启世界食品巨头雀巢与中国地方乳品公司共同开发高端乳制品新的里程碑,对破解中国乳品市场同质竞争,国外高端乳品进口持续增长带来巨大冲击,探索出了中国乳业参与世界竞争的新方案。2018年5月23日上午,在宁夏塞尚乳业厂区,雀巢和宁夏塞尚乳业举行"雀巢战略入股塞尚  相似文献   

10.
乳制品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马太效应日趋明显,多数乳品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能力较弱,增长乏力,在渠道建设、产品创新、品牌传播、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滞后。乳业巨头实施渠道下沉策略,中小乳品企业渠道运营步履维艰,渠道创新是必然选择。笔者以液态奶为例,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品牌乳制品的渠道特征,为乳制品企业运用新零售模式,构建全渠道生态格局,合理制订营销策略,提升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宁夏奶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具有发展农区畜牧业和草原畜牧业的双重优势。奶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着优质奶源不足等制约优势奶产业升级的因素。本文阐述通过切实加强对奶产业的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奶源基地建设;抓好良种繁育、饲草料供应、技术服务、奶业管理和鲜奶质量检测、疫病防治五大体系建设;优化企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加强乳品行业宏观调控;加快乳制品产品的结构调整,走技术创新之路;加快现有乳品企业的整合;建立宁夏奶业信息中心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宁夏优势特色奶业战略性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宁夏地处黄金畜牧养殖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奶牛产业发展优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宁夏奶产业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宁夏把奶业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奶源质量、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宁夏A乳业公司按照“草畜一体化”的产业思路以“种优质草,养健康牛,产优质奶”为导向,以发展规模优质高产牧草为基础,大力推进规模化奶牛饲养。本研究以A乳业公司为例,探讨宁夏规模奶牛养殖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规模奶牛养殖场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奶业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宁 《中国乳业》2022,(8):6-10
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洗礼,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我国乳品行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我国老牌知名乳品企业——光明乳业也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牌渗透率,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长期生存、发展和获利的重要能力指标,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光明乳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乳品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多视角分析光明乳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现其存在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有限、品牌塑造效应低下等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DHI报告解读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DHI技术在奶牛场中的应用已经普及,依据DHI报告,可以了解牛场的饲养管理、繁殖配种、乳房保健及疾病防治等状况,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及选种选配,有效地防治乳腺炎,合理地淘汰牛只,进而显著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全面、准确解读DHI报告,在解决奶牛场的实际问题和牛群改良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以宁夏某奶牛场2016年2月的DHI报告为例,就DHI报告中的关键指标作一介绍,旨在使DHI报告在实际生产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奶牛营养升级计划项目(DNTP)是运用先进的近红外技术建立饲料原料和日粮营养价值数据库,采用独特的物理营养和最先进的化学营养原理,项目营养师根据牛场的特点配制出营养均衡的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达到提高奶牛养殖水平和牧场经济效益、实现我国奶业科技进步的目的。笔者综述了奶牛营养升级项目的优点、具体工作流程以及在奶牛养殖小区推广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业是甘南州的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提高农牧民对奶牛产业的认识,建立奶牛生产优势带,加强奶牛品种良种化建设,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方法,有利于促进农牧民增收和甘南奶牛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奶牛养殖小区是奶牛生产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小区的规划、布局与管理会直接影响到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作者通过对农村奶牛养殖小区在建设及生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论述,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建设农村奶牛养殖小区提供参考,同时为促进奶牛业健康发展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8.
我国奶牛养殖加工利益联结不紧,从根本上制约着奶业健康发展。为充分借鉴国际大型奶业企业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的经验,该研究基于世界奶业20强企业之一——古吉拉特邦合作社牛奶销售联盟有限公司(Gujarat Cooperative Milk Marketing Federation Ltd.,GCMMF)及其下属合作社官方网站资料信息,分析其在产品研发、产品营销、品牌策略等方面的利益创造机制及利用Amul合作模式构建利益分配机制方面的成果,提出我国应借鉴其发展经验,立足国内市场稳定奶业发展,强化中小奶农在行业的地位,发展干乳制品产业以完善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9.
境外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乳企提升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动力。在稳定奶源、优化升级与品牌开拓三阶段战略定位指引下,中国乳企主要通过收购、合资、独资以及战略合作四大模式实施境外发展,目前中国乳企境外发展主要受到融资、竞争力不足与政策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国际型人才匮乏等方面的制约,本文从企业和政府2个视角提出了促进中国乳企境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