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迅速普及我县栽桑养蚕事业的发展,寻找投资省、收效快的途径,去年以来,我们着手调查了解社员家庭栽桑养蚕的可能性。在广泛的调查中,发现在熟悉栽桑养蚕技术的地方,大多数农户都乐于栽桑养蚕。他们说,栽桑养蚕是一项收入稳定的付业,现在落实了生产责任制,养一期春蚕就可解决全年的水稻生产投资。把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2.
提起栽桑养蚕,人们就会想到我国以栽桑养蚕著称的江、浙。最近我们访问了山西沁水县端氏人民公社,在那里,一些由南方来的蚕桑技术人员和当地养蚕能手、基层干部,用大量的事实向我们说明:北方地区也可以和南方一样大量栽桑养蚕。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蚕桑产业的发展,提高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进一步促使广大蚕农栽良桑、养肥蚕、卖好茧,增加自己的收入,重庆江津市支坪街道办事处决定从2005年起,开展评选“栽桑养蚕状元”和“栽桑养蚕能手”活动。重庆江津市支坪街道办事处地处綦河流域,地势多属浅丘,溪涧交错,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特别适宜于栽桑养蚕,广大群众也有栽桑养蚕的习惯。前些年由于多种原因,养蚕业效益发挥不大。针对这一现状,办事处从2005年开始,在6个重点村开展了栽桑养蚕的实用技术培训,开展了良种桑树的嫁接,推广优质蚕种,实施“方格蔟”养蚕,提高了广大群众栽…  相似文献   

4.
《江苏蚕业》2017,(3):38-41
栽桑养蚕从大包干之前的集体集中养蚕发展到大包干之后的一家一户养蚕,束必江作为大包干之后的盐城市大丰区第一批带头栽桑养蚕的典型户,连续养蚕37年从未间断,经历的桑品种、蚕品种的更新换代,茧丝绸市场行情的起伏变化,验证了栽桑养蚕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37年来,束必江完整记录了每年每季养蚕张数、蚕品种、张产茧、公斤茧价格、养蚕收入等养蚕数据,系统地反映了蚕业生产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大丰市在草庙镇沿河村探索实践了“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规模栽桑、专业养蚕”的农场化栽桑养蚕新模式,成功地克服了传统栽桑养蚕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差、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养蚕收益率低的矛盾,取得有显著成效,为蚕桑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传统一家一户自栽自养的蚕桑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何让传统的蚕桑产业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问题.近年来,大丰市在草庙镇沿河村探索实践了"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规模栽桑、专业养蚕"的股份合作制栽桑养蚕新模式,成功地克服了传统栽桑养蚕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差、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养蚕收益率低的矛盾,为蚕桑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对此笔者就该栽桑养蚕新模式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张健  陈昌华 《四川蚕业》2009,37(1):51-52
巴中属边远山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巴中蚕业已逐步由过去以“四边桑”栽植为主,零星分散的栽桑养蚕模式向蚕业民营企业、经营业主、农村蚕业专合组织等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租凭承包土地成片规模栽桑养蚕转变。近年来,由于茧丝绸市场价格的持续下滑,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农村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等诸多问题,给我市规模栽桑养蚕带来了重大影响。如何走出困境,实现规模栽桑养蚕的整体效益,提高蚕业在农副产品中的竞争力是摆在全市行业的重大课题,必须认真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县地处湘、鄂、赣边境山区,全县五十个公社,六百四十九个大队,五千二百六十七个生产队,十二万农户,六十万人口,耕地面积六十六万四千四百七十亩,其中旱地十二万亩,河滩洲地八万余亩。我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据《义宁州志》记载,远在一千多年前就经营栽桑养蚕,据调查,现在的赤江、征村、漫江等公社,过去户户栽桑养蚕,缫丝织绢,直到解放这一带仍把栽桑养蚕作为主要付业。解放后在各级党组织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尤其是2006年,栽桑养蚕与粮棉作物的比较效益一般都在1:5以上.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较好、比较效益明显。但从现有适用技术的推广和蚕桑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五大误区。制约着栽桑养蚕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马志琴 《北方蚕业》2005,26(4):53-54
<正>沁水县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全县14个乡镇,24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7.02万,将近5万农户。有60%以上的农户从事栽桑养蚕工作,多数农民靠栽桑养蚕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1.
<正> 名山县马岑乡乡党委、乡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根据栽桑养蚕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且能充分利用田边地角和剩余劳力,群众有养蚕习惯,自然条件优裕,在国际市场茧丝走俏的情况。目前大力宣传栽桑养蚕的好处。把栽桑养蚕作为开发农业的重点来抓。全乡现有良桑22万株,今年养蚕170张。去年派出干部到外地学习取经,并购买杂交桑49000株,实生苗72000株,大种“四边桑”。  相似文献   

12.
正1开县桑树资源的基本情况我国是栽桑养蚕的发源地,在开县也有上千年的历史。历来桑叶只是作为蚕的饲料,在21世纪以前,栽桑只为养蚕,远没有发挥桑树应有的优势。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养蚕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显示出它的局限性,比较效益逐步下降,所以栽桑作为养蚕的产业也正在逐年下滑。开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养蚕的历史最高峰,年养蚕达到7.5万张,逐步下滑到  相似文献   

13.
<正> 射阳县特佣乡王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蚕桑专业村。全村468个农户中有396户养蚕,桑园面积800亩,1987年全村栽桑养蚕收入59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46.3%,一、三、五组农户收入的90%来自栽桑养蚕。栽桑养蚕不但壮大了村级经济,还有力促进了全村各业的综合发展。一、选准路子抓发展。王村在1981年人平收入只有52元,随着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  相似文献   

14.
冬闲桑园间作莴苣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栽桑养蚕和蔬菜种植作为睢宁县特色产业来抓,如何在栽桑养蚕和蔬菜种植之间找到平衡点,达到双赢的目的,是农业技术推广者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浅谈提高家蚕茧质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蚕业是我国农村的传统副业,蚕业收入在农业收人中占有一定比例。它是种植业(栽桑)与养殖业(养蚕)相结合的生产,栽桑要依赖于养蚕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养蚕要依赖栽桑提供量足、质优的桑叶,才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蚕茧。蚕茧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蚕农的收入和市场竞争力。而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仪征有着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宋朝仪征县志第十四卷记载“凡土产宋则有麻、纸、绢……。”清朝嘉庆十六年,浙江钱塘人屠倬任仪征县令时,曾劝导农民栽桑养蚕,并出资从浙江湖州一带招募纺织技术好的妇女到仪征教农民土法缫丝织绸。栽桑养蚕曾遍及全市,广大农村群众积累了一定的栽桑养蚕经验,涌现了一批养蚕致富的典型,使连片经营规模发展成为可能。1丘陵地区发展蚕桑生产的优势和潜力1.1旱地面积较大仪征有岗、旁、坡地近6670hm2,还有6000hm24 ̄5级以上提水的土地,水资源矛盾突出,农业成本高。而蚕桑是集“效益、生态、节水”于一体的产业,在…  相似文献   

17.
《四川蚕业》2020,(2):41-42
<正>栽桑养蚕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现有条件下,桑叶采摘暂时无法实现机械化,就只能在桑园管理、桑叶运输、养蚕、上蔟等环节利用机械,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从而降低栽桑养蚕成本,增加养蚕经济效益。下面以富顺县木制四层省力化蚕台,饲养大蚕3~5龄蚕为例进行探  相似文献   

18.
殷工  李京华  蒲彬  王林 《中国蚕业》2007,28(3):66-67
栽桑养蚕在新疆有1700多年历史,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分3条线路贯穿全疆,当地群众素有栽桑养蚕、穿戴丝绸的传统习惯。由于地理、气候、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新疆桑树栽植形式的发展速度较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泾县位于皖南山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是安徽省传统的栽桑养蚕大县。现有桑园面积2 500hm^2,桑椹资源丰富,养蚕农户有1.6万户,年蚕茧及蚕桑多元化收入5 600万元,蚕桑生产是泾县蚕农家庭年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引导蚕农改变传统的栽桑养蚕习惯,增加亩桑收入,泾县于2010年引进了叶果两用桑品种大十果桑,集中栽植在泾县4A级风景区桃花潭景区,种植面积有6hm^2。该品种一是成熟早、结果期较长,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我省又一次形成栽桑养蚕高潮。养蚕必先栽桑,栽桑必先育苗。现在大量繁育良桑品种的主要方法是无性繁殖——嫁接,具体方法为袋接和广秧接(倒袋接)。针对如何提高桑树袋接成活率的问题,笔者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