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盆景艺术不象中国文学、书画等艺术门类那样,有渊源.有理论体系……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研讨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探讨盆景艺术有别于其它艺术的个性特征.对盆景的创作与发展关系甚大。  相似文献   

2.
盆景的“形”,是指创作主体对所表现对象的具体形态的真实反映。“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神”则是指存在于人或自然景物之中的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勃勃生气。“神”是抽象而不具体的,只可感悟不易言传。在盆景艺术中,“神”一方面是指所表现景物的自然之“神”。例如:山水的韵致风采,树木之生机、天性、姿韵等。另一方面是指创作主体之“神”。作者借景物以表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表现对象  相似文献   

3.
形式美是一切美的事物、也是树桩盆景的外形(实物的轮廓)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各种型式的盆景,给人的美感是不同的。把树桩盆景的外形轮廓,不同面的折角中抽象出线条来,用造型艺术的语言来表述:如曲干式盆景用“S”形曲线来表示,直干式盆景用“|”竖线表示,等等。这就是造型语言。造型不同,语言就不同,审美特征就不同,但是  相似文献   

4.
空间构图是指盆景在三维空间所构成的图象。树木盆景是指根盘、基干、主干、枝、叶在空间所形成的立体树相。如图(2)。任何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块组成。树木的根、干、枝可图式化成各种长短、粗细、曲率不同的线段或弧线,侧枝与叶片构成各种形状的块面。但树木盆景构  相似文献   

5.
盆景制作是一门综合艺术,和美术创作、音乐创作、文学创作相同,没有固定模式,但必须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变化丰富的想象和开拓。盆景制作亦然。不同的主题制作出不同的形态,不同的模式景象。  相似文献   

6.
力的抒发     
盆景的鉴赏,是多层面、多角度的。因为盆景有着不同的流派、风格和审美趣味。如将枝托修成云片状的扬派盆景所体现的是工整和谐的装饰美。而疏淡俊逸的岭南画意派盆景则重在意境的营造。有些盆景给人的感觉是娟秀玲珑,有些则是遒劲豪放,如洪建民创作的榕树附石盆景便属于这一类(如上图)。该作品着重在于力度的抒发,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强劲根系是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7.
盆景是活生生的东西。原树胚不会自然形成适合自己情趣的树型,也不是任何人所种同样的品种都能形成一定的形态;而是不同的树,不同的人、不同的技艺、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种出不同的千变万化盆景姿势。截干蓄枝是创作岭南盆景的主要艺术手法。一盆成功的盆景,随便剪下一支枝托(有的略修剪)都符合独立的盆景造型标准,甚至把整株树桩“脱衣换锦”(摘去叶片)后仍保持树型的优美和自然风貌,毫无矫揉造作,并且更能显示出盆树的骨干苍劲与枝桠线条的自然流畅。我栽培的这  相似文献   

8.
有朋友说:大型、超大型盆景,是大城市的需要,是高楼、广场的需要,是现代经济、生活的需要。我移居上海一年多来,所了解到的情况并不是这样,未见上海兴盛大型、超大型盆景,倒是中型、小型、微型盆景占据主流。 上海植物园著名的盆景园中,所展示的盆景作品虽然历史跨度较长,但未见到特大规格的盆景。走访了上海几个新朋友的个人盆景园,所见到的皆是中型、小型、微型盆景。  相似文献   

9.
让盆景安全过冬,是每个盆景爱好者都不得不关注的。所谓安全过冬,就是既要给予盆景冬季生存所必须的温度,义要保证合适的湿度。因为冻伤和干伤后果都一样——影响第二年开春的复苏和萌发。  相似文献   

10.
树木盆景的造型形式不同,带来的美感特征不同。形式是日积月累的技术、技巧和美学法则等综合运用的表现。美感是感官接触美的事物后引发的思维想象和情感的激发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形式多变,美感丰富。形式是表象,美感是内涵,两者互为依存。形式与美感的统一是盆景创作者所追求的结合点,是使作品升华为艺术品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这件真柏盆景是一位业务盆景爱好者鞠桂林所创作的。它属于扬派风格,但在某些方面突破了传统的技法,艺术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2.
纵观夏著华大作《究竟什么是盆景艺术品?》,从题目到内容归根结底是个盆景概念的定义问题。对于盆景的概念,夏先生从盆景史学上之盆景"异名"和哲学领域的盆景创作和欣赏即所谓"三个境界"以及作者素质培养、盆景前景展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颇具启迪性。笔者读后亦有管见一二。一、从盆景史学角度分析。中国盆景源远流长,不同朝代,不同作者对盆景艺术品皆有不同称谓,夏先生文中只引了清代"小  相似文献   

13.
这件榔榆盆景是一位玩盆景时间不长的业余作者所创作的。虽出自业余者之手,但其技艺毫不“业余”。  相似文献   

14.
盆景是我国园林艺术珍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按其种类与形式来说,一般概分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但随着盆景的选材和造型不断扩大与创新,今人采取“树”与“石”兼用配置的盆景,却越来越普遍。因而特名之为“树石盆景”,这种盆景除树木、山石外,有时也点缀一些人物、禽鸟或亭榭等小件所采用的花盆形式也有不同,以树木为主的树石盆景,多采用透孔花盆:以山石为主的树石盆景,多用浅盆。盆中的树木依靠盆土或山石的吸附作用获得水分和养分,故生长仍很繁茂。树石盆景形式多样,幽雅美观,用于室外、室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是《中国花卉盆景》的老订户,并偏爱盆景,为了使刊物办得更好,更为读者所喜爱,提出有关盆景方面的几点意见,供参考。一、自“海峡两岸盆景名花研讨会”后,中国盆景的“凄凉美”,引起了争论。大陆盆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为广大盆景爱好者所关注。我建议贵刊辟出  相似文献   

16.
<正>盆景作为生活艺术品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必需品,盆景如何与生活空间良好搭配以达到最好的观赏效果,是广大盆景爱好者关心的问题。摆放位置不同类型的盆景需要摆放在不同的位置,才能将其最好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装饰生活的盆景因为其类别、形式、体积及与室内外的陈设都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类别盆景摆放小型树木类盆景在摆放时不宜太靠墙角,以利于欣赏到树木的整体,同时凸显树木类盆景的层次与和谐美。小型山水与水旱盆景的摆放与植物盆景摆放有所区别,这两类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盆景的分类,习惯以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树桩与山水两大类。而通常我们所见到的水旱式、附石式等盆景,是以树、石两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有时在树与石的体量上很难分辨出谁主谁次。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组合所表达的审美内涵,已不再是树或石这一单体了,而是组合后的艺术客体所表现出来的新的立意、艺相和意蕴。如果此时仍把它划入山石类或树桩类,显然是不够严谨也不够科学的。在盆景艺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多种材料,多种艺术互相妙用、互相补充的情况下,使用“树石盆景”这一新名词,无论在理念和实用上都是合理和必要的,这对科学、严谨地划分盆景类别,不仅是一种创新,也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盆景大多数都是一主干上生长几个枝托,几乎成为制作盆景的通用公式。而笔者用小苗培育的这几盆盆景却挣脱了几大流派的束缚,以不同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自命不凡地认为自己创作出了树木盆景的新款式(如图)。此说能成立吗?  相似文献   

19.
在马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以一盆福建茶盆景《骏马腾色》献给马年。请看下图。这盆景比较奇特。在自然界不知是人踩、湃踏,还是雷电所击,几株福建茶小苗被揉在一起生长,  相似文献   

20.
正广东盆景又称岭南盆景,是我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广东制作盆景的树种主要以九里香、雀梅、福建茶、榆树、六月雪、榕树、红果、罗汉松等杂木类为主。广东省盆景生产主要集中在广州芳村、顺德陈村、南海平洲、花都赤坭镇和狮岭镇。赤坭盆景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赤坭镇,无论是街头巷尾、村口路头,还是农户的房前屋后,不同品种、不同造型、不同规格的盆景、古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