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不稳定场猪群为试验对象,评价泰万菌素对PRRSV感染程度的调节作用及对猪瘟(CSF)疫苗,口蹄疫(FMD)A型和O型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一:将2 000头母猪随机等分为A、B两组,分别给药两家泰万菌素产品,对比用药前后母猪抗体水平及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变化。结果显示:用药后两组猪群PRRSV、猪瘟病毒(CSFV)抗体水平比用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A组PRRSV抗体S/P值在0.4~2.0范围内比例由53.6%升至89.3%(P<0.05);母猪群CSFV抗体阳性率由67.9%升至100%(P<0.05),抗体水平由50.8%提升至91.1%(P<0.05)。猪群口蹄疫病毒(FMDV)A/O型抗体阳性率、离散度亦有所改善,且猪群各生产指标均得到提高。试验二:对种公猪实施泰万菌素保健。保健前后各指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保健后种公猪群PRRSV抗体阳性率由100%降至66.1%,S/P值均在2.0以内,离散度降至22.5%。综上,泰万菌素能有效缓解猪群PRRSV的感染程度,提升猪群的健康水平,同时使猪群在免疫CSF、FMD疫苗后获得更好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总结发病猪场蓝耳病病毒抗体变化规律,是监测和防控蓝耳病的重要基础。本研究跟踪监测了新乡某规模化猪场蓝耳病发病前驱期、明显期及转归期的蓝耳病病毒抗体S/P值,对S/P值检测结果、发病前期的抗原水平检测结果和猪场的生产成绩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蓝耳病病毒抗体S/P值的升高,母猪的分娩率和保育猪的成活率开始下降,尤其是当S/P值高于2.5的母猪群体比例高于15%时,母猪分娩率和保育猪成活率明显下降;96.2%的母猪群蓝耳病病毒抗体S/P值介于0.4~2.0时,且离散度低于45%时,猪群蓝耳病处于阳性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分析北京密云地区某规模化猪场猪口蹄疫-O型病毒(FMDV-O)、蓝耳病毒(PRRSV)及猪瘟病毒(CSFV)感染及抗体水平情况,研究采用ELISA的方法对采集的310份血清样品进行FMDV-O、PRRSV、CSFV的抗体水平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经产母猪的FMDV-O抗体的S/P值最大,为2.63,显著高于其他猪群的FMDV-O抗体的S/P值(P0.05)。不同猪群的PRRSV抗体的S/P值未产生显著性差异(P0.05),经种公猪的PRRSV抗体的S/P值最大,为1.83,阳性率为100%;保育猪的PRRSV抗体的S/P值最小,为1.63,阳性率为84%,均高于国家标准(70%)。育肥猪和种公猪的CFSV抗体的阳性率为100%,平均阻断率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猪群(P0.05);所有猪群的CFSV抗体的阳性率均高于国家的标准(70%)。研究表明,该猪场除了保育猪FMDV-O抗体水平未达到国家要求,其余猪群的3种病毒抗体阳性率均符合国家要求,应对保育猪FMDV-O进行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4.
《养猪》2021,(5)
为了解决规模化猪场蓝耳病野毒急性感染的问题,试验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病原诊断技术,对发病猪群进行统计、解剖及抗体抗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紧急免疫蓝耳病ATCC VR-2332经典毒株疫苗,制定免疫程序,配合泰万菌素进行药物保健,2020年4月份疫情进入稳定状态:蓝耳病抗体S/P值主要集中在0.4~2.0之间,强阳性(S/P2.5)比例降为0,且抗体的离散度、猪群的死亡率整体水平下降。结果表明,通过紧急免疫具有较高安全性的蓝耳病疫苗,加强生物安全及药物保健,能够有效控制蓝耳病野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为稳定猪群生产,阴性仔猪免疫猪蓝耳病活疫苗后采用ELISA法监测猪蓝耳病抗体,统计分析S/P平均值、S/P区间分布、离散度(CV值)和抗体阳性率。结果发现,接种猪蓝耳病活疫苗2周和4周S/P平均值分别为0.77和1.19,S/P值处于0.4~2.0区间的分别为66.67%和100%,CV值分别为72.78%和31.06%,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67%和100%。表明仔猪免疫猪蓝耳病疫苗4周后的抗体水平明显优于免疫2周,确保了阴性仔猪蓝耳病平稳过渡和生产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估"母猪场+合作育肥"生产模式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稳定的某母猪群所生产仔猪的PRRSV感染状态,将断奶仔猪按周龄分配至不同育肥场内饲养,1年内不同季节分别选取5、8、12、16、21周龄呼吸道症状较严重的猪群进行PRRSV抗体动态与感染状态监测。结果显示:每年免疫3次PRRSV减毒活疫苗(MLV)时,母猪群抗体S/P值为(0.959±0.618),83.3%样品抗体阳性,母源抗体可持续至35~56日龄;35与56日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20%,ELISA S/P值分别是(0.30±0.16)、(0.13±0.12);全部育肥猪PRRSV感染率仅4%,冬春季节呼吸道疾病与死淘率高于夏秋季,但育肥猪PRRSV感染没有明显季节性。结果表明:"母猪场+合作育肥"生产模式下,当母猪场PRRSV稳定且断奶仔猪不免疫PRRSV疫苗时,仔猪PRRSV感染风险较低,取得的经济性较佳,应重点维持母猪场PRRSV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在PRRSV持续性感染猪群中的抗体动态,对蓝耳病阳性猪场育肥猪、经产母猪、后备母猪及仔猪每周采血1次,分离血清,用RT-PCR方法检测PRRSV,ELISA试剂盒检测抗PRRSV抗体并检测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在猪群康复后PRRS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并逐渐趋向于稳定,当整个猪群再次表现临床症状时,抗体逐渐上升至一定水平,但抗原检出率较低;猪瘟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上升依然很快,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猪蓝耳病(PPRSV)是当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猪场蓝耳病的病原监测结果表明以活跃阳性场居多,为了发挥中药在抗病毒方面的特殊作用,使用中药组方药开展对猪蓝耳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能有效地解除免疫抑制,抗体整齐度较好,所有猪的PRSS抗体值(S/P)均没有超过2.0,使猪群健康稳定,全场用药成本下降了48%,母猪PSY提高了2.46头,达到提高生产水平,降低用药成本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姬书会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1):23-24,27
通过对平顶山市6个县30个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血清学调查,了解了平顶山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血清学流行情况。结果表明,12个未免疫猪场均不同程度受PRRSV感染,猪场抗体阳性率为100%,猪群抗体阳性率在47.4%-73.1%之间,平均阳性率为57.9%;18个免疫猪场PRRS感染率为77.8%,免疫猪场猪群PRRSV抗体阳性率在75%~100%之间,平均为90.9%。所有猪场不同猪群,生产母猪平均S/P值高于仔猪,后备母猪平均S/P值高于生产母猪。免疫PRRS猪场抗体S/P值,明显高于未免疫PRRS猪场猪群的抗体S/P值,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为检验泰万菌素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防控效果,用2种泰万菌素制品(A、B)和黄芪多糖饲喂妊娠母猪,通过统计临床生产指标、母猪和仔猪抗体水平、病毒检出率以及细胞因子IL-2、IFN-γ表达水平等,综合评价泰万菌素的PRRS防控效果.结果显示:泰万菌素的PRRS防控效果明显优于黄芪多糖,其中泰万菌素A、B组母猪...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江苏省规模猪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流行动态,本研究对该省27家规模猪场不同批次送检的2062份未免疫PRRS疫苗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抗体检测,并对抗体阳性率≥80%的猪群阶段,依据PRRSV抗体S/P分布频段选取135份血清,采用RT-qPCR方法检测并统计PRRSV阳性率,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27家未免疫PRRS疫苗猪场抗体总阳性率为68.82%。不同地区抗体阳性率较高的为宿迁和南通,分别为72.04%和71.09%,连云港地区最低为58.82%。2016~2018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76.41%下降至57.72%。不同猪群阶段中以公猪、后备母猪、12~16周龄育肥猪和18~25周龄育肥猪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0.95%、92.86%、86.84%和98.09%。在上述4个抗体阳性率≥80%的猪群阶段,RT-qPCR检测结果显示,24份PRRSV阳性血清样本C t值与抗体S/P值高低无相关性。血清中PRRSV阳性率以后备母猪最高为20.58%,在PRRSV抗体S/P值<0.4和S/P值≥2.5异常分布频段,血清PRRSV阳性率均≥15.38%,而0.4≤S/P值<2.5正常范围内PRRSV阳性率均≤1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江苏省规模化猪场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和不同阶段猪群普遍存在 PRRSV 感染,该研究结果为规模猪场PRRS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在暴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广东某猪场进行,猪群暴发PRRS后立即封群。为研究猪场PRRS疫情和PRRSV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在母猪饲料中全群添加抑制PRRS的泰万菌素100 mg/kg~200 mg/kg,持续90 d。统计猪场PRRS暴发到平稳期间的临床数据,并用RT-PCR检测的方法检测分娩母猪血清、脐带血、弱残仔猪和保育死淘猪病料。结果显示,猪群PRRS暴发时,存在PRRSV经典毒、高致病性野毒和高致病性疫苗毒3种毒株亚型;猪群PRRS平稳时,猪群只检测到PRRSV疫苗毒株1种亚型。表明猪群感染PRRSV类型越单一,猪群PRRS越平稳。  相似文献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称猪蓝耳病,妊娠母猪最易感,容易造成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主要通过饲喂板蓝根颗粒,研究板蓝根对蓝耳病抗体强阳性后备母猪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饲喂板蓝根可以有效降低后备母猪抗体均值和抗体S/P值大于2.8比例,使猪群蓝耳病更为稳定,提高后备母猪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银黄可溶性粉和板蓝根颗粒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临床抑制效果,选择该病毒感染情况严重的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猪场内不同猪群进行试验,采用在猪群饲料中分阶段添加银黄可溶性粉和板蓝根颗粒的方法,并通过临床观察,PCR方法验证PRRSV和ELISA方法检测PRRSV抗体离散度、抗体阳性值(KQ值)等,对银黄可溶性粉和板蓝根颗粒对PRRSV的临床抑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投药一段时间后,无论母猪还是仔猪的抗体水平比投药前都有所提高,尤其是仔猪(包括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由11%提高到68%,离散度降低,KQ值在20~100之间的比率增加,并能降低猪群死亡率,改善猪群眼屎泪斑症状。说明在猪群日粮中添加银黄可溶性粉和板蓝根颗粒适宜临床防治猪PRRS。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伪狂犬病3种常见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反转录PCR(RT-PCR)等方法,对2019年11个省(自治区)172个猪场送检的3 55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及伪狂犬病野毒(PRV-gE)抗体检测,对9个省(自治区)72个猪场送检的371份病料进行抗原检测。结果显示:CSFV、PRRSV、PRV-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75%、84.08%、31.86%,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62%、26.15%、1.67%。保育猪群CSFV抗体平均阻断率最低,为44.62%,抗体整齐度差,CV为58.26%,且CSFV抗原主要在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病料中被检出,检出率分别为3.57%、3.00%;除育肥猪群外,其他各阶段猪群的PRRSV抗体S/P平均值为1.0~2.0,抗体整齐度整体较差,且平均抗原阳性率较高(26.15%),其中保育阶段猪群病原检出率最高(37.68%);育肥猪、母猪、公猪的PRV-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82%、35.31%、15.65%,病原主要从死胎/木乃伊胎和哺乳仔猪病料中被检出,检出率分别为8.70%和2.99%。结果表明,PRRSV对我国猪场不同阶段猪群均有较大威胁;保育猪群CSFV抗体水平不理想,暴发疫情风险较高;公猪、母猪及育肥猪群普遍存在PRV感染,尤其是母猪。提议各猪场采取免疫、监测、净化等综合措施,加强这3类常见猪群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ELISA抗体检测对蓝耳病疫情预警以及相应防控方案的可行性,对疑似存在蓝耳病疫情风险的某规模化猪场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该场猪蓝耳病抗体离散度大,S/P值≥2.6的比例占检测数的30.4%,表明该场存在蓝耳病感染风险,并通过RT-PCR检测病原得到证实。对该场母猪群及其仔猪采取活苗紧急免疫防控后,该场疫情得到有效缓解,仔猪存活率由原来的48%提高到88%。结论:蓝耳病抗体ELISA检测具有监测预警作用,采用活疫苗免疫防控蓝耳病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泰州市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发病情况,采用ELISA法对泰州市四市两区12个集约化养猪场398份猪血清进行了蓝耳病病毒(PRRSV)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出PRRSV阳性血清99份,阳性率为24.87%;不同阶段的猪群PRRSV抗体阳性率在15.50%~34.27%之间,其中母猪群高于育肥猪群,断奶仔猪阳性率最低。对不同时间采集的血清检测显示,6—9月份PRRSV抗体阳性率都高于其他时间,为31.25%;10月份—次年2月份最低,PRRSV抗体阳性率为20.24%;3—5月份PRRSV阳性率介于两者之间,为23.27%。此结果可为猪场蓝耳病的综合性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泰州市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发病情况,采用ELISA法对泰州市四市两区12个集约化养猪场398份猪血清进行了蓝耳病病毒(PRRSV)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出PRRSV阳性血清99份,阳性率为24.87%;不同阶段的猪群PRRSV抗体阳性率在15.50%~34.27%之间,其中母猪群高于育肥猪群,断奶仔猪阳性率最低。对不同时间采集的血清检测显示,6—9月份PRRSV抗体阳性率都高于其他时间,为31.25%;10月份—次年2月份最低,PRRSV抗体阳性率为20.24%;3—5月份PRRSV阳性率介于两者之间,为23.27%。此结果可为猪场蓝耳病的综合性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2019年新疆部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水平,本研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采集的599份猪的血清进行猪PRRS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92.82%(556/599),高于国家规定标准(70.00%),S/P平均值为2.17依1.43,变异系数为65.83%。不同类别猪群抗体平均阳性率在80.00%~100.00%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结果表明,调查的11个规模化养猪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均达到国家标准。但有3个规模化养猪场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变异系数较高渊跃60.00%冤曰不同类别猪群中,保育仔猪群和繁殖母猪群变异系数较高渊跃60.00%冤,需要调整完善现有的免疫程序,进一步加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防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临沂地区猪蓝耳病的流行情况,从临沂市某规模化养猪场随机采集174份猪血清样本,采用间接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中的PRRSV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所测174份样品中公猪抗体阳性率为44.00%、母猪(妊娠30~60 d)抗体阳性率为93.00%、母猪(妊娠60~90 d)抗体阳性率为87.00%、哺乳期母猪抗体阳性率为86.00%、猪瘟一免前仔猪抗体阳性率为48.00%、猪瘟二免前仔猪抗体阳性率为83.00%。公猪抗体离散度为68.00%、母猪(妊娠30~60 d)离散度为49.00%、母猪(妊娠60~90 d)离散度为65.00%、哺乳期母猪离散度为59.00%、猪瘟一免前仔猪离散度为88.00%、猪瘟二免前仔猪离散度为64.00%。结果表明,该猪场对PRRS的免疫比较到位,猪群自然感染率较低,猪群之间离散度差异大,猪蓝耳病在猪群之间稳定性较差。调查结果希望能为猪蓝耳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