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贝类养殖业发展迅速,也是目前各国水产养殖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弧菌病害是贝类养殖业发展的一大阻碍,使贝类养殖业遭受重创,同时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海水养殖贝类的主要致病性弧菌种类及其耐药性情况,提出了几种养殖贝类病原弧菌的防治新策略,同时对贝类弧菌病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海蜇人工养殖业是进入新世纪后发展起来的,2001年,东港市开始进行海蜇人工育苗及港湾养殖试验,仅十年时间,海蜇已成为海水池塘养殖的重要种类之一,海蜇养殖业发展成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振兴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正海蜇养殖业已成为我国辽东沿海地区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海蜇养殖业的逐年发展,病害越来越多,太阳虫病即是其中之一。笔者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海蜇养殖池塘中的太阳虫病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现将该病的特点及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一、病原太阳虫是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辐足亚纲、太阳亚属、太阳虫目的统称,体呈球形,因  相似文献   

4.
弧菌属细菌及其所致海水养殖动物疾病   总被引:70,自引:8,他引:7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弧菌病 (Vibriosis)是由弧菌属细菌 (Vibriospp .)引起的一类细菌性疾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 ,其暴发性流行不仅给海水养殖鱼类、贝类及甲壳类等经济动物的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导致野生的海水鱼类、贝类及甲壳类大量死亡 ,因此 ,对该类疾病的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工作者的关注 ,是海水养殖动物病害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病原弧菌所致养殖动物疾病及其流行情况。收稿日期 :2 0 0 0 -0 6-0 5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点项目资助 (KZ95 2 S1 415号 )作者简介 :吴后波 ( 1967-) ,男 ,中国…  相似文献   

5.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广泛存在于沿岸海水、沉积物和海洋动物体中。是海水鱼、虾、贝类的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病原。随着海水养殖业的日益发展.致病性鳗弧菌对养殖动物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主要对鳗弧菌的生物学性状、检测技术、鳗弧菌病症状和病理变化及海水养殖动物鳗弧菌病的防治作了简单回顾,并对鳗弧菌病的诊断、防治方法及其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海蜇人工养殖业是进入新世纪后发展起来的,2001年,辽宁东港市开始进行海蜇人工育苗及港湾养殖试验,仅十年时间,海蜇已成为海水池塘养殖的重要种类之一,海蜇养殖业发展成为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振兴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2009年,全市海蜇养殖面积已达6000公顷,产量1万吨,产值1亿元;2010年,海蜇养殖面积6235公顷,产量15136吨,产值15508万元。但在养殖面积及总产量都大幅度提高的大好形势背后却隐含着危机,本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生产中弧菌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阻碍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文章介绍了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几种弧菌病及其防治方法的相关研究,并对常见的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这4种弧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海水养殖中弧菌病的防治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海水养殖动物致病弧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海水鱼类养殖的不断扩大,鱼类病害频繁发生,对海水鱼类规模化养殖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尤以弧菌病最为严重.海水养殖鱼类弧菌病的研究已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海蜇生长阶段分为螅状体、碟状体、水母体三个阶段。海蜇溃烂病主要发生在水母体阶段。从伞部凹陷、溃烂的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体内分离到3株优势菌株DS2020072901、DS2020072902、DS2020072903。通过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分别为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轮虫弧菌(Vibrio rotiferianus)。其中轮虫弧菌为首次在患病海蜇中分离得到,初步判定为致病菌。人工感染试验确定了海蜇溃烂病的病原菌为轮虫弧菌。药敏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恩诺杀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虾类病害,尤其是对虾弧菌病,严重制约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江苏省及连云港市的有关人员从1989年开始,对中国对虾弧菌类疾病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共分离出12种弧菌,并证明均为对虾弧菌病致病菌;求出了对虾弧菌病致病菌量临界值为10~5个/毫升;研究出了虾  相似文献   

11.
弧菌在海水中广泛存在,在海水养殖业的主要致病菌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约为细菌性病原的百分之八十。有史以来,以鳍条出血糜烂及体表发炎溃疡为主要症状的弧菌病(vibriosis)一直是侵染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海水鱼类的首号杀手。在以往的多年里它也曾给虾、螃蟹、蚝等贝壳类养殖业造成沉重的打击。近年来, 曾  相似文献   

12.
弧菌是海水养殖环境中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其致病性受宿主的生理状态及水质环境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较大,随着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养殖密度的加大,已成为海水养殖动物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已报道的海水养殖动物病原弧菌有20多种。因此,该类疾病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工作者的关注,是海水养殖动物病害  相似文献   

13.
弧菌是细菌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不但会感染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然而疾病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有关大菱鲆弧菌病检测及防治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文章介绍了几种常见弧菌病原对养殖大菱鲆的危害,对新的检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可为大菱鲆弧菌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弧菌导致的水产动物病害频繁发生,弧菌病害已成为海水养殖病害最重要的防治对象之一。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是一类专门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由于它具有寄生和裂解许多鱼类和水体致病性细菌的作用,在生物预防弧菌方面日益显出其优越性。水产用噬菌蛭弧菌优良菌种的筛选获得是其后续研究开发与应用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实验对本实验室保存的一株海洋蛭弧菌BD-zr-11(分离自海水养殖池)进行了裂解谱分析和盐度耐受性分析,旨在为该菌株在海水养殖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长毛对虾“红腿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虾常见的病害的防治已成为急待解决的课题。从1987年以来,我们调查了福建沿海养殖场的对虾病害,发现由弧菌引起的“红腿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流行病,死亡率高、造成经济损失大。有关养殖对虾弧菌病的研究,国外虽有过一些报道,但主要集中于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的研究上。近年来,我国养殖对虾弧菌病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证实了溶藻性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能引起对虾的流行性弧菌病。最近郑国兴等报告鳗弧菌是中国对虾“红腿病”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鳗弧菌(Vibrisis angnillarumz)能引起世界范围内的50多种海淡水养殖鱼类及其他养殖动物发生弧菌病,是海水鲆、鲽鱼类的主要病害。随着水产品的集约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水生动物自身抵抗力日益降低,对管理的依赖性不断加深。一旦管理不善,病害问题就愈发严重,往往造成大规模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据几年来的初步调查和研究,目前严重影响我国河蟹养殖业发展的病害有上岸症、黑壳病、黑鳃病、颤抖病、蟹奴病、肠炎病、烂爪病、性早熟等十多种。以上河蟹病害的发生,其病原大致为:细菌性、病毒性、原生动物性及生理性几大类,以细菌类的疾病危害最大。影响最深的细菌以弧菌属的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创伤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为主;气单胞菌属中以嗜水气单胞菌、气单胞菌为主;原生动物中以钟型虫、聚缩虫等纤毛虫类为主;生理性的以性早熟蟹为代表,加上投饵不科学,摄食量降低,导致营养奇缺,  相似文献   

18.
弧菌在海洋中广泛存在,在海水养殖和育苗中致病的种类属于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细菌,弧菌科(Vibrionaceae)、弧菌属(Vibrio),弧菌病已给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海水养殖业造成沉重的打击。近几年,弧菌病又蔓延到河蟹育苗中,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往往给正在兴起的河蟹育苗业造成严重灾害。一、病症观察河蟹育苗中弧菌病的发病往往是广泛性的,其蔓延速度快,危害广,死亡期集中,死亡速度快,一个育苗场经常发生一茬苗中全部育苗地同时发病的现象。弧菌病发作时间通常在Z1变Z2时期,Z1在孵化后第2天开始出现幼体摄食不足,活力和趋光…  相似文献   

19.
弧菌(Vibrio)不仅对海水网箱养鱼业、养虾业造成危害,也对锯缘青蟹养殖业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我们曾多次从病、死蟹、甚至蟹苗体内分离出多种致病性弧菌,尤其是对虾、蟹、蚝等甲壳类有明显感染致病性的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  相似文献   

20.
<正>黑鲷(Sparus macrocephlus)是我国海水鱼类主要养殖品种之一,以海水围塘养殖及网箱养殖为主。因其肉质独特、营养丰富,耐运输,深受市场欢迎。海水集约化养殖系统往往容易遭受病害侵袭,笔者近几年对浙江省养殖黑鲷的病害进行跟踪监测,采样数十批,发现了刺激隐核虫病、双阴道吸虫病、无胄虫病、弧菌病、腹水病等,其中黑鲷无胄虫(Anoplodiscus spari)病的病原最为特殊,为专性寄生,流行季节较长,危害也很大。以下为2012-2013年2个不同流行时间的病例诊断与防治小结,供广大养殖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