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肚菌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享誉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羊肚菌人工栽培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多个地区实现了人工栽培。尽管已初步攻克羊肚菌人工栽培难题,但产量低、出菇不稳定、重现性差,实现产业化生产还很艰难。影响羊肚菌高产、稳产的原因很多,其中存在伴生菌可能是原因之一。多年来,有关羊肚菌伴生菌的报道很多,木霉、黑腐皮壳菌、毛霉等都有对羊肚菌具伴生作用的相关报道。通过阐述羊肚菌栽培现状及羊肚菌伴生菌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羊肚菌栽培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桑园土地冬季闲置问题,基于《耕作学》理论技术,将羊肚菌大田栽培技术与桑树规范栽培技术有机融合,利用桑树宽行土地栽培羊肚菌,构建冬季闲置宽行地栽培羊肚菌的川东北丘陵区桑园套种羊肚菌模式。研究集成了桑园“中平棚套小拱棚,平棚遮阳、拱棚提温保湿,宽行冬闲地种菌”的川东北丘陵区桑园套种羊肚菌技术,丰富了耕作学和羊肚菌栽培学内容。连续3年桑园套种羊肚菌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鲜羊肚菌每年单产平均为0.23 kg/m2,桑园每年新增栽培利润平均为14.55元/m2,该技术可高效提升桑园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羊肚菌栽培正在中国蓬勃展开,为正确深入了解羊肚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外源营养袋的功能,本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从菌核在羊肚菌生活史中的作用、羊肚菌人工栽培对菌核形成的调控模式、菌核形成的营养转运机制等方面,对外源营养袋的功能进行了解析。最后,作者对今后营养袋的应用提出展望,认为营养袋营养配比和摆放时间对羊肚菌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羊肚菌是一种天然的发酵乳酸和脂肪酶制剂,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其所具备的营养价值以及美容养颜等功能在各行业中都占据重要地位。文章阐述了目前的羊肚菌种类及具体分布情况,概述了根据羊肚菌生长环境探索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目前在人工栽培黄色羊肚菌技术上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栽培研究,希望为我国黄色羊肚菌人工栽培产业发展以及有效降低羊肚菌人工栽培成本等方面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名贵食用菌。羊肚菌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分。野生的一般生长在森林之中。全国每年仅产约10t,人工栽培的,全国每年生产量也仅300t左右。但是,全球羊肚菌总需求量预计超过10万t。目前,野生羊肚菌奇货可居,而人工栽培新鲜的羊肚菌收购价也达120元/kg.在经过烘干处理以后,干品价格达1100元/kg以上。一般9kg鲜品可烘成干品1奴。  相似文献   

6.
<正>羊肚菌是一种珍稀名贵食用菌,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分,野生的一般生长在森林之中,目前奇货可居;人工栽培全国生产量也很低:因此羊肚菌市场价格较高。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高效农业园区积极探索,总结出羊肚菌大棚栽培和与小麦间作两种模式,亩效益均较高,而且后一种模式高达6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Illumina MiSeq6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六妹羊肚菌栽培土壤细菌进行分子生物信息深度分析,初步明晰羊肚菌栽培前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进而为揭示羊肚菌连作障碍机理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显示,栽培前后土壤采样点细菌优势菌门均为Proteobacteria,原壤中优势属为Pseudomonas,优势种为Bradyrhizo biumelkanii;一年壤中优势属为Sphingomonas,新增Candidatus Jettenia属类群,其中Streptomyces puniciscabiei显著减少,新增细菌Ignavibacteriales bacterium和Chlorobi bacterium,且Ignavibacteriales bacterium在一年壤中占主导地位;羊肚菌原壤细菌OTU数量和Alpha多样性分析指数均高于羊肚菌一年壤。研究结果明晰羊肚菌栽培一年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在种属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群落内物种分布多样性和均匀度减小,进而推测羊肚菌产生连作障碍可能与土壤中Acidobacteriota(门)、Verrucomicrobi...  相似文献   

8.
羊肚菌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菌种,同时也是近年来火爆菜市场的一种新型养生珍品,由于其独特的口感及食用价值而备受广大民众的青睐。简要阐述了羊肚菌及其生长环境,然后着重针对余庆县羊肚菌人工种植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羊肚菌人工栽培的技术要点,以期能够为该地区羊肚菌的人工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羊肚菌栽培正在我国蓬勃展开,然而,羊肚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外源营养袋的功能还不清楚。本文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结合科研生产实践,对外源营养袋的功能进行了解析。用贫营养(土壤)和富营养(营养袋)相结合的方法栽培羊肚菌,可明显地分为四个时期,土壤中菌丝生长、营养袋中菌丝生长、土壤中菌核形成和诱导菌核萌发产生子实体。菌核发育过程中,存在着生长中心菌核(库)和营养袋菌丝(源)之间营养物质的转运。营养袋菌丝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至土壤菌丝和菌核中,为菌核发育提供营养。  相似文献   

10.
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永强  张明生  张丽霞 《种子》2006,25(7):97-99
羊肚菌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真菌之一,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负盛名的良药。它的功能齐全、香味独特、食疗效果显著,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极具开发前景。因其野生资源已逐渐枯竭,故开发人工栽培是解决羊肚菌紧俏的唯一出路。本文在概述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生理功能和药用价值的基础上,对其野生变家种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以期为其深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羊肚菌品种存在的问题和育种的遗传基础进行概述,提出了基于交配型基因标记的羊肚菌杂交育种策略,并对羊肚菌品种选育工作提出了有效扩充基因库、目标导向性开展品种选育、加强选育品种保护的建议,为羊肚菌育种工作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用羊肚菌发酵液培养双歧杆菌的特性。羊肚菌在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除去菌丝后作为培养基接种双歧杆菌,测定双歧杆菌生长特性及发酵液中多糖的变化。结果表明,羊肚菌发酵液作为双歧杆菌培养基,在增殖双歧杆菌时能达到其专用培养基的水平,而且羊肚菌多糖含量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3.
羊肚菌又被称为羊肚菜,是在低温高湿环境下繁殖生长的一种真菌,因其菌盖表面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类似于羊肚因此被称为羊肚菌。羊肚菌是我国珍贵的真菌类品种,名扬天下,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在抗疲劳、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能力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市场上对羊肚菌的需求量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国内外市场需求量虚增,价格较高行情较好,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关注。但由于野生羊肚菌资源有限,人工栽培技术难度相对较大,菌丝对温度湿度的要求极其严格,一旦环境出现变化将会严重影响到菌丝体的正常生长,造成毁灭性的灾害。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我们利用设施栽培技术,营造一个有利于羊肚菌繁殖生长的低温高湿的环境,更好的促进菌丝体的健康生产,为实现羊肚菌的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羊肚菌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为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副产物有机质资源,扩展食用菌栽培原料来源途径,减少木质菌材使用,促进产业发展节本增效。本试验利用副产物下脚料部分替代常规配方中的阔叶树木屑,研究不同基质配方条件下黑木耳和羊肚菌大试管菌丝(核)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两种食用菌菌丝在添加竹屑和白酒糟基质上均能正常生长,不同配方的菌丝生长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且同一种类不同菌株表现也有所不同。相对常规配方,黑木耳菌株适宜的竹屑替代量为30%~40%,白酒糟替代量为15%~20%;羊肚菌菌株则为竹屑10%和白酒糟20%。  相似文献   

15.
以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羊肚菌新鲜菌丝体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羊肚菌多糖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方法,确定的优化条件为:提取时间为20min,料液比为1∶10,超声波功率为960W,提取次数为2次,样品中的羊肚菌多糖提取率为1.14%。  相似文献   

16.
以两种羊肚菌菌种为实验材料,通过研究比较菌丝生长进度来寻找最适羊肚菌生长的基础培养基,在最适培养基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究不同碳、氮源、pH值和温度如何影响菌丝生长的特性,得到影响羊肚菌菌丝生长条件的碳源、氮源、pH和温度的最优组合,结果显示,最适合两种羊肚菌菌株生长的培养基分别为:葡萄糖30 g/L,NaNO_31.5 g/L,KH2PO41 g/L,Fe SO40.025 g/L,琼脂12 g/L和可溶性淀粉20g/L,NaNO_32 g/L,KH2PO41 g/L,Mg SO40.5 g/L,琼脂粉12 g/L。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羊肚菌的氮源因素各水平菌丝生长速率差异显著,而碳源、pH和温度各水平菌丝生长速率差异不显著;羊肚菌菌"Y"的四个因素碳源、氮源、pH和温度的最优组合可以为葡萄糖、NH_3NO_3、pH 8.5、温度30℃和土豆、NH_3NO_3、pH 7.5、温度20℃,羊肚菌"B"的四个因素的最优组合为可溶性淀粉、尿素、pH 6.5、温度30℃。  相似文献   

17.
名贵珍稀羊肚菌生物特性及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经济价值羊肚菌,又名蜂窝蘑、阳雀菌、包谷菌,学名Morchellaesculenta(L.)Pers,属盘菌目、羊肚菌科,为世界上名贵珍稀食用菌品种,属高级滋补品,营养十分丰富,据《中国食用菌百科》记载:羊肚菌含有蛋白质24.5%,脂肪2.6%,碳水化合物39.7%,粗纤维7.7%,灰分11.9%。据有关部门检测,羊肚菌还含有钾、钠、钙、镁、磷、铁、钼和铜等10种矿质元素,以及维生素B_1、B_2、B_(12)、叶酸和烟酸等,是一种营养成分十分全面的菇菌。  相似文献   

18.
西番莲果树林下套种羊肚菌的探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贵州省西番莲种植推广面积已经达一定规模,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和大产业。根据西番莲果树的生物学特性及种植推广经验和效果,西番莲果树开花期、挂果期及采收期为每年的4月中下旬至当年10月中下旬的半年时间,11月至翌年4月份的半年时间是空闲期,也是羊肚菌种植的最佳时期,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展种植周期短、见效快、经济价值高、市场潜力大的新型食用菌羊肚菌种植项目,羊肚菌子实体采收完后其菌渣又可以用于西番莲的追肥,该项目的实施既节约了西番莲果树追肥的成本又增加了种植羊肚菌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9.
选用3个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的栽培菌株(F0),采取显微操作法从其正常出菇的子囊果获得F1单孢群体,研究F1单孢群体交配型基因分型及菌丝生理特性,进行不同交配型的F1单孢平皿混合配对试验,筛选出杂交子。结果表明:显微操作可以有效获得单孢菌株,成功率达35.34%;相比较MAT1/MAT2引物对,利用P8/P6引物对可以较好地扩增出MAT1-1-1、MAT1-2-1基因,从而区分出单孢的交配型基因类型,检出率达87.5%;选取部分不同交配型的F1单孢进行平皿混合配对,筛选出1株杂交菌株,为羊肚菌单孢杂交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7株羊肚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肚菌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了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七株羊肚菌菌丝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株羊肚菌菌丝体在12℃-30℃均能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其中25℃是各菌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温度;菌丝体在pH值范围为6.0-8.0均可生长,其中01、05和07号菌的最适pH值均为7.0,02、03号菌的最适pH值均为8.0,04和06号菌的最适pH值分别为6.0和6.5;七株羊肚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其中02、03、04、05以及06号菌的菌丝生长最适碳源分别为葡萄糖、淀粉、葡萄糖、蔗糖和淀粉;01、04、05、06号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氮源均为蛋白胨,02和03号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氮源均为尿素,07号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