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百合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是一项新型的无性繁殖技术,该技术对于加速百合新品种选育进程,促进良种区域化,提高种质资源质量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结合本地区百合生产以龙牙百合为试材,对百合组织培养周年成种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百合是单子叶植物亚纲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的一类多年生草本植物,靠鳞茎宿存。目前观赏百合主要以铁炮(麝香)百合、亚洲百合和东方百合为主。百合的组织培养始于20世纪50年代,Robb首先利用百合鳞片进行组织培养获得成功,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百合的组织培养也进行了研究,目前已应用于百合生产中。  相似文献   

3.
百合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将一些百合的组织培养文献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加以综述,以使百合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迅速得以推广,从而解决百合种苗退化、带病毒多的现象,提高其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4.
东方百合组织培养浅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东方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包括外植体来源、影响组织培养的因素和组培苗的生根和移栽。  相似文献   

5.
方华舟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97-98,85
鳞片扦插、种子繁殖是百合传统种植模式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百合种苗的研究方兴未艾.本实验证明,组培苗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具有较强的生产优势;组织培养技术、鳞片扦插技术、种质优化技术三者结合,可以促进百合生产向规模化、优质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百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简单综述,包括百合外植体的准备、百合的快速繁殖技术等.且选用了6个百合品种的部分部位进行组培技术研究,以改良MS BA0.8mg/l NAA0.3mg/l KT0.2mg/l的培养基诱导效果最好,其诱导率为74.3%,各器官都能够进行组织培养.组培苗在MS BA0.5mg/l或IBA0.5mg/l的培养基中较易生根.生根率为98%,生根时间为1个月.百合组培苗移栽以春秋季较高,分别为91.6%和78.2%,冬夏季较差.  相似文献   

7.
百合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百合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着重介绍了百合离体快繁、愈伤组织与植株再生、体细胞诱导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
百合具有观赏、食用、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广,通过组织培养可快速得到品种优良的百合再生苗。通过对百合组培快繁中的外植体、再生途径、组培在种质资源保存、脱毒、遗传转化等方面应用的专利进行分析,为百合组织培养相关的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PGR是指施用在植物上,在植物体内很少量就能调控植物生长的非营养有机物。百合相关产品的保鲜技术欠缺,繁殖缓慢等问题是影响百合经济效益的瓶颈之一。本文介绍百合切花衰老机理;对PGR应用于百合切花、鳞茎保鲜,组织培养,栽培技术等方进行概述,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百合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百合是最重要的园艺作物之一,它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切花,而且是蔬食和药用佳品。百合鳞茎无皮,易受病虫为害,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其中某些病害尚未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赵祥云等,1999)。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百合现代栽培品种中,为百合的品种改良开拓了新途径。一、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建立良好的基因转化的离体再生系统即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是植物基因工程的重要前提条件,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主要依赖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自1957年Robb离体培养百合鳞茎成功以来,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三类观赏百合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霞 《青海农林科技》2006,(1):12-13,16
本文对三类观赏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亚洲百合组培前不需要依靠低温来打破休眠,而东方百合和麝香百合必需依靠低温来打破休眠。东方百合鳞片启动的最佳培养基是MS BA0.3 NAA0.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 KT0.05 NAA0.05;麝香百合鳞片启动的最佳培养基是MS KT0.8 NAA0.5,生根培养基是MS KT0.05 NAA0.05;亚洲百合鳞片启动的最佳培养基是MS BA0.8 NAA0.5,生根培养基为MS KT0.05 NAA0.05。  相似文献   

12.
东方百合脱毒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通过鳞片诱导胚性愈伤并培养成组培球,剥取百合组培球茎尖并诱导胚性愈伤及培养成球等方式的培养,最终脱除百合主要病毒,以获取百合无毒种源的过程,为生产无病毒的百合商业种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几年百合切花品种单一老化、抗逆抗病性差、种球国产化进展缓慢的现状,引进OT系列百合新品种进行栽培鉴定,对优选品种进行鳞片包埋和茎尖切片组培快繁技术研发,筛选出适于辽宁地区保护地栽培的百合新品种。结果表明,帝森、麦轮各项指标表现优良,为优良品种;瑞程、维德指标不明确,需要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山丹百合鳞茎不同部位鳞片在启动培养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等几种内含物及POD、SOD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组培过程中内在生理生化的变化规律与百合离体再生培养器官分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山丹启动培养中POD、SOD的酶活性的高低与外植体分化率的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淀粉在外植体启动培养初期主要被用于提供分化所需养分,其含量的高低与组织分化率关系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生物技术在百合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生物技术在百合 (Liliumspp .)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生物技术在百合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植物离体培养技术成功建立了百合快速繁殖体系和脱毒苗生产技术程序 ;利用胚胎拯救技术克服了百合杂交前后障碍获得百合新品种 ;蛋白质分子标记、DNA分子标记在百合的初步应用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激法等进行了百合的遗传转化 ,并通过基因枪法成功地获得了百合转基因的植株 .  相似文献   

16.
东方百合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东方百合Tiber品种的多种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激素浓度条件下,东方百合Tiber品种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效果不同,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在数量、质量和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形成愈伤能力大小依次为:幼嫩鳞茎>花托>鳞片>叶柄>叶片。  相似文献   

17.
百合品种改良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该文通过文献研究表明:中国是百合属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原产47个种、18个变种,对世界百合品种改良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尚有一半性状优良的百合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近几十年来,围绕着百合的观赏性状、抗性、品质和繁殖能力等育种目标已培育出许多新品种.生物技术在百合品种改良上主要应用于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离体胚培养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花药培育与单倍体育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修饰性状,以及良种快速繁育等.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结合,将使百合育种工作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2002年,西宁地区引进种植食用百合,试验示范表明,西宁地区海拔2300—2600m的半浅半脑地区为种植食用百合的最适生态区。食用百合每公顷产量为13.5—18t,并且商品性极佳。通过掌握兰州百合、宜兴百合两个食用百合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抗逆性表现、栽培管理技术,形成了适宜本地区的食用百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