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本病首先报道于美国,1936年由Beach和Hudson确定本病的病原为病毒.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首先在1931年报道于美国,1936年确定本病的病原为病毒,1937年病毒在鸡胚内传代成功,现在美、英、加、意、日、南、印、比利时及中国等许多国家均有发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lnfec-tiousBronchitis,简称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J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本病于193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首次由Schalk和H awm(1931)报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1936年,Beach和Schalm证明其病原为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罗音、咳嗽、打喷嚏、肾脏病变、有尿酸盐沉积、产蛋下降等症状。雏鸡感染后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引起死亡。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鸡的死淘率增加,饲料转化率降…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囊病病毒引起幼龄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首先发生于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地区(1962年),目前已传播世界所有养鸡的国家与地区,成为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病主要流行于幼龄鸡群(2~10周龄,以3~6周龄为多发),2周以下的雏鸡和成年鸡均不发病.该病常以法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又称贫血因子病、蓝翅病、贫血性真皮炎、出血综合症等,是鸡的一种免疫抑制病。该病以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器官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泛血细胞减少为特征。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发病。本病存在于所有主要养禽业国家,1979年由Yuasa等首次于日本报道,中国于1992年首次分离到该病病毒。随后周文平等在河南、山东、江苏、辽宁、吉林等地的鸡群中也陆续分离到CIAV。此病通过垂直与水平传播引起临床与亚临床感染,使鸡只对马立克病毒(MDV)、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毒(REV)、法氏囊病毒(IBDV)、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6.
鸡包涵体肝炎的诊断要点李三星(河北农业大学071001)王敏(河北省食品总公司)鸡包涵体肝炎(IBH)是由鸡腺病毒(FAV)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传染病。本病首次报导于1951年,1970年以后才分离出本病病毒。美国、日本、中国、意大利、西德、英国等国家均...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本病于193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首次由Schalk和Hawm(1931)报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1936年,Beach和Sehalm证明其病原为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哕音、咳嗽、打喷嚏、肾脏病变、有尿酸盐沉积、产蛋下降等症状。雏鸡感染后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引起死亡。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鸡的死淘率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增加养殖成本,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aemia)又被称为出血综合征、贫血症——真皮炎、蓝翅病、鸡贫血因子感染症等,1979年由Yuasa等人首次报道于日本,其特征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本病存在于所有主要家禽生产国家,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的疾病。 一、病原 病原体是一种环状病毒,最近已被定名为鸡贫血病毒(CAV)。过去分类地位不确定,人们把这种病原看成是类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9.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0~60日龄的雏鸡,其中20~4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病死率最高,剖检病鸡主要以肌肉出血和法氏囊肿大、出血、萎缩为主要特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最早于1957年发现于美国特拉华州刚波罗地区,故又称刚波罗病,1979年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传染源,鸡感染IBDV后粪便排毒的时间为两周。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工具以及鸡场的工作人员可以机械带毒,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本病主要经水平传播,但病毒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关节炎是由一种呼肠孤病毒引起鸡的传染性疾病。经肠道外接种呼肠孤病毒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和关节炎,侵害器官是跗关节和胫股关节,腱发生坏死和纤维化。病症是腱滑膜炎和心肌炎。自Olson等1957年发现本病以来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云南(1988年)鸡的感染率高达79.5%,一般感染率为50%,肉仔鸡的死亡率近45%。鸡群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我市于1987年传入本病,1989年蔓延至36个乡镇,有60%养鸡户的鸡发病,死亡率为40%左右,有的高达100%,给我市养鸡业造成了极大危害。经过加强预防免疫,本病在全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在1994年农村散养和圈养的鸡中又一次爆发本病,给养鸡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在此谈谈农村本病流行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鸡传染性囊病发生原因 1.散养鸡没有接种疫苗:由于基层兽医站对此病的宣传不够深入,没有引起农户的足够认识和重视,农户饲养的鸡不知道使用什么疫苗来预防,即使知道又不愿  相似文献   

13.
鸡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是由副粘科鸡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于1926年首先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同年英国的新城(Newcastle)也发生了本病。经Doyle(1927)研究证明,它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疾病,并根据发现的地名,称为新城疫。以后本病传播到亚洲各地,现在几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有本病流行的报告,  相似文献   

14.
<正>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是由圆环病毒科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以鸡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及肌肉出血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本病病毒1979年首次在日本分离成功,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15.
<正>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禽疱疹病毒Ⅰ型)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特征为病鸡咳嗽,有血样渗出物咳出,呼吸困难。本病传播速度快,养鸡场若不引起足够重视,将导致大面积传染,加大病死率,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1病原学本病的病原为禽疱疹病毒Ⅰ型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该病毒多存在于病鸡气管组织及其渗出物中,对外界环境没有较强的抵抗力,对脂溶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雏鸡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病鸡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有较高的死亡率,该病又称为出血性综合征或贫血性皮炎综合征。日本Yuasa等于1979年首次报道了本病1。之后相继在德国、瑞典、英国、丹麦、波兰、澳大利亚等国也有CIA报道2。1992年,我国也分离到了病毒3。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病毒(ILT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眼睑肿胀,有泡沫样渗出物;呼吸困难,感染鸡伸颈呼吸,并产生高的吸气鼻音;继而出现甩头或间歇式咳嗽,咳出带有粘液或血液的分泌物。本病于1925年...  相似文献   

18.
鸡贫血因子是由一种抵抗力非常强的病毒引起的,简称为CAA,是鸡传染性贫血的致病因子,1979年Yuasa等首次报道于日本。直到目前为止,仅发现鸡是CAA的自然宿主。本病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普遍存在,我国也不例外。各种龄期的鸡均可感染CAA,但在2~3...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ns anemia,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ns anemia virus,CIAv)引起的一种以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病于1979年首次由Yuasa在日本发现,并分离到病原,此后相继在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的多个国家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张兰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107-107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接触性传染病。病鸡主要症状为腹泻、寒战,极度虚弱,法氏囊和肾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