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杂交粳稻品种资源核心样品的建立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方杂交粳稻品种资源中的129份粳稻品种的多个农艺性状通过系统聚类进行分组。每一组中按比例随机选取样品材料构成核心样品。将核心样品及其各项性状指标构成的数据矩阵视为一个灰色系统,每个品种看作系统的一个因素,根据育种目标构造出的“参考品种”之间的关联度大小,评估各核心样品被推荐为杂交亲本时的优劣次序。  相似文献   

2.
建立浙江地方籼型稻种资源的核心样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480份浙江籼型地方稻种为材料,通过评价15个数量性状和5个质量性状,建立了浙江籼型地方稻种资源的核心样品。每一生态类型内,应用15个农艺性状的系统聚类进行分组,从每一组中随机选择一个品种以构成核心样品。组数根据类型间的表型多样性而定。由60份品种所组成的核心样品,能够代表原来样品集的变异量,并使低频率质量性状的频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中国粳稻地方种资源核心样品的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中国稻种资源目录》中的16 791份中国粳稻地方种为材料,根据完全随机、变种类型(丁颖分类法)下随机和系统聚类3种取样方法和4种核心样品规模(12.5%、10%、7.5%和5%)设计12个核心样品,以8个编目性状的平均数变幅、方差和变异系数加以评价。结果表明:(1)变种类型下系统聚类取样方法是构建中国粳稻地方种资源核心样品的适宜方法;(2)样品规模5%的核心样品可以有效地代表中国粳稻地方种资源的总体样品。  相似文献   

4.
以64份粳稻品种为试材,对粳稻品种若干株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和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粳稻品种间株型性状差异较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179~2.063,各性状变异系数为7.07%~110.22%。64份粳稻品种可划分为4个类群,不同类群具有不同的性状特点。同时,在株型性状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或正向或负向的相关。这为粳稻品种株型改良中亲本选择和性状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近年来收集的437份粳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这些粳稻种质在性状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具有较大遗传潜势,经过选择与鉴定可用于新品种改良计划之中。同时,对核心样品进行了初步构建,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核心样品的遗传多样性有较大的代表性,对水稻育种中亲本选择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85~1995年云南省农科院中日合作课题新育成的42个粳稻品种农艺性状的分析表明,云南粳稻育种由穗数型向穗重型演变。今后我省高产育种要以穗重型品种为核心,要保持或适当增加现有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以64份粳稻品种为试材,对粳稻品种若干株型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粳稻品种间株型性状差异较大、变异范围较广,粳稻品种类型较为丰富。叶长因子、株高因子、穗长因子及其组合是影响粳稻株型特征表现的最主要因子,因此,粳稻株型改良应注重这几个性状的综合改良。64份粳稻品种可大致划分为8个类群,这为粳稻品种株型改良中亲本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裂区试验,以品种生态类型为主区,品种为副区,选择5个中熟中粳水稻品种为材料,以杂交籼稻为对照,研究籼粳稻生态性状在苏北睢宁县的表现。结果表明:粳稻的株高显著低于杂交籼稻;粳稻叶片短而挺,稻穗直立且着粒密,表现较强的抗倒能力;粳稻大田期的出叶速度明显快于杂交籼稻,同期抽穗的粳稻主茎叶片数多于杂交籼稻;粳稻的分蘖力明显弱于杂交籼稻,但成穗率显著高于杂交籼稻。在产量构成性状上,粳稻大部分是中穗型品种,有效穗明显多于杂交籼稻,千粒重与杂交籼稻相当,正常情况下结实率高于杂交籼稻,属穗粒兼顾型品种,在精确定量栽培下容易取得高产。产量结果分析表明粳稻比杂交籼稻具有产量优势。在现行价格下,试验中的粳稻每667 m2收入比杂交籼稻多166.6元,可见,在苏北推广"籼改粳"能增加种植者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2014,(6):68-72
利用2010—2012年江苏省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区域试验数据,对新育成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及抗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中粳的主要品质性状与常规中粳相比没有竞争优势,杂交晚粳的主要品质性状与常规晚粳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在品种间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其它品质性状,是影响粳稻品质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制约江苏省杂交粳稻品质性状提高的主要因素;杂交粳稻对苗瘟、穗颈瘟、纹枯病的抗性总体优于常规粳稻,而对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弱于常规粳稻。江苏省杂交粳稻育种应加强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的改良,重视综合抗病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0个粳稻杂交组合F2代的7个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遗传进度分析,认为在早期世代对株高、每株穗数、每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及单株谷重的选择具有较好的效果,并要兼顾其它性状的选择。探讨了水稻品种产量构成的选择方向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MeJA调控不同生态区育成的粳稻品种花时性状的效果及其对株型性状的影响,为利用MeJA调控杂交亲本的花时,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的制种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来自不同生态区的35份粳稻品种为试材,于抽穗开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MeJA,调查不同生态区育成的粳稻品种对MeJA响应的差异及其对株型性状的影响。【结果】MeJA对不同生态区的粳稻花时性状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与对照相比,处理后第一天,不同浓度MeJA处理下粳稻开花时间均显著提前,且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粳稻始花、盛花、终花均显著提前,始-盛持续时间、始-终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处理后第二天、第三天,MeJA调控效应快速消失,低浓度处理下始终有开花现象,高浓度、中浓度处理下无开花现象。不同生态区粳稻品种对MeJA调控的敏感性不同,其中,辽宁稻区粳稻品种的花时性状对MeJA的调控最为敏感;黑龙江稻区第三积温带的粳稻品种花时性状对MeJA的调控最为迟钝。喷施MeJA对不同生态区的粳稻株型性状有显著影响。株高、颈穗弯曲度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各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剑叶长、倒二叶长随MeJA浓度的升高而变长。【结论】MeJA对不同生态区的粳稻花时性状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MeJA浓度越高,花时提前的效果越明显。各生态区粳稻对MeJA响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MeJA对粳稻株型性状有一定的影响。粳稻株高、穗颈弯曲度均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且与对照差异显著。MeJA对粳稻其他株型性状的影响大多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北方粳稻新品种(组合)产量性状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5年北方区域试验金珠1号组新品种、组合为试材,对北方近年来育成的品种、组合进行产量性状及其稳定性分析,并在稳定性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适应于北方粳稻区推广的水稻品种、组合,其产量稳定性参数宜大于1,且产量稳定性依赖于各产量构成性状的稳定性参数也应大于或接近于1。同时,提出在北方大面积范围产量达到600kg/667m^2的品种、组合其产量构成应是667m^2有效穗数为21万左右、穗粒数140粒左右、结实率80%上、千粒重25g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MeJA调控不同生态区育成的粳稻品种花时性状的效果及其对株型性状的影响,为利用MeJA调控杂交亲本的花时,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的制种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来自不同生态区的35份粳稻品种为试材,于抽穗开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MeJA,调查不同生态区育成的粳稻品种对MeJA响应的差异及其对株型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配合杂交粳稻的选育工作,为选配强优势的杂交粳稻新组合提供理论依据,加快粳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步伐,我们选用一些新近育成的优良粳稻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交叉配组,对粳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前文报导了杂交粳稻F1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与亲本的关系(《杂交水稻》 1987年第1期),本文报导杂交粳稻F1代性状间的关联性. 一、材料和方法 供试材料、试验方法及性状测定均同前报。对所测定的13个性状以小区平均数为单位作遗传相关分析,并按莫惠栋(1984)介绍的方法,对单株产量与其主要构成性状间作 偏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5.
花药培养是粳稻恢复系选育的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立芳  胡道芬 《杂交水稻》1991,(1):38-38,13
利用现有粳稻恢复系与其它粳稻品种配组,将其F1进行花药培养,出愈率平均达22.2%,绿苗诱导率达9.89%,能较快地选育出性状好的新恢复系。  相似文献   

16.
超高产粳稻品种抗倒伏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培育的超高产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超高产粳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及与倒伏密切相关的各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齐穗后30 d左右是水稻最容易发生倒伏的时期,株高与水稻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秆基部伸长节间性状与倒伏关系密切,茎秆维管束数目、厚壁细胞层数、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对倒伏有一定影响。超高产粳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9741与常规粳稻品种辽粳294和辽粳371相比,表现出较好的抗倒性能。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粳稻高产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15年来,江苏省粳稻高产育种取得了显著成效,审定通过新品种46个。生产上粳稻品种更换了3-4次,1995年全省粳稻产量平均达8145kg/hm^2超过了杂交灿稻。本文回顾了江苏省粳稻育种历程,提出拓宽亲本的录用范围,利用灿稻衍生品种和塑造高产株形,优化产量构成因子等是粳稻育种取得显著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品质分析及改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个盘锦稻区主栽品种为试材,选用日本优质粳稻品种作为对照,测定其主要稻米品质指标,揭示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品质现状,并通过对比日本优质粳稻及部颁优质米标准,探讨本地区优质米改良方向。结果表明:与日本品种相比,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加工品质优于日本品种;垩白性状劣于日本品种;营养食味品质不如日本品种;对应于优质米标准,盘锦稻区品质改良应主要集中于垩白性状及营养食味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9.
以辽宁省1980~2000年审定的71个粳稻品种为分析材料,通过对其系谱、细胞核构成及细胞质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系谱结构上,日本粳稻丰锦、福锦、黎明、Pi5、三好共衍生出54个水稻品种,占品种总数的76.06%。在细胞核构成上,外来种质资源占辽宁省粳稻育成品种平均细胞核比例的71.86%,其中日本粳稻资源比例达到67.06%。在细胞质来源上,外引19个细胞质家族共衍生出55个水稻品种,占品种总数的77.46%,其中日本粳稻15个细胞质家族,衍生水稻品种数占育成品种总数的46.48%。表明,外引种质资源对辽宁省粳稻品种的基础性作用,日本粳稻资源对辽宁省粳稻品种具有较大的遗传贡献,在一定程度上辽宁省粳稻育成品种遗传背景较为单一。同时,探讨了拓宽辽宁省粳稻品种群体遗传基础及水稻种质资源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10年我国审定通过的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2010年通过国家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审定的粳稻品种资料为依据,对其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我国通过审定的粳稻平均产量有提高,但产量不稳;北方稻区产量比南方稻区产量略高,但差别不大;杂交粳稻相对常规粳稻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平均增幅4.83%,但杂交粳稻产量优势有逐年减小的趋势。这10年,通过审定的粳稻品种品质有稳步提高的趋势;北方稻区粳稻品质优于南方稻区,优质达标率高23.6个百分点,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性状两稻区相差不大,但外观品质性状北方稻区明显好于南方稻区;常规粳稻稻米品质要比杂交粳稻好,优质达标率高17.8个百分点,但两者的垩白米率、垩白度和整精米率都相对较低,是今后粳稻品种品质改良的重点,另外,杂交粳稻育种还应加强对透明度和精米率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