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木麻黄水培育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木麻黄的无性繁殖——水培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苗龄2~4个月的健壮母株上中部和中上部2/3的长度作穗条,经过2.5%萘乙酸+10mL叶面肥"扶它旺"配成(50~65)×10-6溶液,浸泡时间6~12h为宜,穗条水培密度20~40条/杯、最适温度在24~30℃之间。对木麻黄水培育苗过程中的一些相关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木麻黄小枝水培容器苗培育技术总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木麻黄小枝水培容器培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优缺点,着重阐述了水培苗培育和容器苗移植的技术要点,同时阐明了水培容器苗造林必须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经多次试验结果表明,木麻黄小枝无性繁殖,在缺乏直射光照的室内或有遮阴条件下,以沙培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94%,最高达100%。在太阳光直射条件下,以水培为好。沙培的适应性比水培广,其适宜的繁殖季节为4~10月,气温是25~30℃。处理小枝用的IBA浓度,以20~60ppm为佳。不同的木麻黄小枝生根率差异显著,普通木麻黄生根能力强,粗枝木麻黄次之,细枝木麻黄和山地木麻黄则难生根。4年生以前的不同年龄母树上的小枝用沙培,其生根率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木麻黄小枝水培及容器育苗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经子代测定或经无性系测定的优良木麻黄母树,利用其合适的小枝进行水培育苗,能快速繁育并保持母体速生、抗性强的优良品质,是目前沙地防护林迹地更新的最有效的途径。同时就有关水培苗培育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木麻黄小枝能水培生根的特性,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9个无性系木麻黄的生根水培苗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木麻黄水培苗在盐胁迫下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不同木麻黄无性系的抗盐能力.结果表明:极显著影响木麻黄水培苗生根的临界盐浓度为5~10 g·kg-1;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的评价木麻黄水培苗抗盐的主要性状指标是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细胞膜透性)和POD活性;综合评价法筛选出3个抗盐性强的无性系是粤501、湛江01、闽7012.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福建沿海防护林木麻黄采穗圃的营建与生产技术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木麻黄采穗圃的母株定植密度以0.8 m×0.5 m较为适宜;以40 cm截干高度的母株所采的木麻黄穗条为最多;1年生母株的穗条水培的出根率达90%以上;第3年穗条的出根率仍在50%以上,木麻黄采穗圃作为无性快繁水培苗可持续使用3 a以上;共培育了速生抗病木麻黄2号(P10-33)、3号(粤501),抗风抗虫的惠1、C38、C44等抗逆无性系的出根苗600多万株。  相似文献   

7.
木麻黄水培生根能力及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木麻黄不同树种、激素类型、浓度、浸泡时间对木麻黄水培生根影响的试验,认为树种是影响木麻黄水培生根最主要的因素,在参试的因素水平中,以山神木麻黄小枝在60×10-6的奈乙酸溶液中浸泡18h后水培为最佳水平组合。从种源、无性系方面探讨短枝木麻黄水培生根能力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生根率在种源、无性系水平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受强度遗传控制,具有选择改良的潜力。粤1、东山2号、东山1号和东山3号是生根能力较强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速生、抗性强的木麻黄P10-33优良无性系,采其小枝经水培出根后培育容器苗,结合配套的造林技术,在平潭县营建农田防护林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重点介绍营建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农田防护林的技术和初步成效,旨在为将营建农田防护林的单位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启事     
<正>本刊2010年第6期发表了署名孙思的论文《应用"根太阳"生根剂促进木麻黄小枝水培生根试验》,此文的基金项目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沿海防护林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编号:2009BADB2B0203  相似文献   

10.
应用“根太阳”生根剂促进木麻黄小枝水培生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太阳"生根剂是一种新型的分子信号诱导型生根产品,比较其与萘乙酸促进木麻黄小枝水培生根的结果表明,用"根太阳"生根剂20 mL.kg-1浸泡木麻黄小枝15 s的处理在生根时间、生根条数、根的长度、生根率等指标上都优于萘乙酸50 mg.kg-1浸泡24 h,特别是在生根时间和生根条数上的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文章报道了抗虫木麻黄的水培苗出根率与穗条的关系、如何提高抗虫木麻黄种源水培出根率以及在福建沿海营建示范林等试验结果。2年抗虫C44木麻黄种源无性系与2年惠,无性系间的穗条出根率差异显著,惠,平均57.3%,而C44种源平均仅8.3%;但抗虫C44的2年实生苗穗条平均出根率达90%。1年采穗圃中采取的天然杂交、速生抗虫种源苗木穗条比原有抗虫种源穗条平均出根率提高5倍,2年幼林高生长提高50%。5年来培育出木麻黄抗虫种源苗木和抗性优良无性系苗木共495万多株;营造木麻黄抗性优良水培苗示范林23.3hm^2.主要蛀干害虫平均虫株率仅为1.6%;推广二代更新木麻黄防护林80hm^2,造林2a之后,推广林的高生长平均达3.2m.平均保存率在88%以上,虫株率平均为1.3%,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由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首创的小枝水培繁殖法,可快速繁殖木麻黄苗木。其做法是:将3个月—1年生木麻黄苗木的小枝剪成7—8厘米小段,放入10—50ppm的萘乙酸或吲哚丁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取出洗净后移入清水中,置于直射光下照射;每天换一次清水,约5—9天后开始出根,15天即可出齐,生根率可达80—95%。此后将水培苗移至营养袋中,常规管理100天,苗高即达70厘米。  相似文献   

13.
几种木麻黄单宁含量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几种木麻黄单宁含量与种类、年龄、部位、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8种木麻黄小枝总多酚含量排序为:细枝木麻黄(Casuarina cunninghamina)>山地木麻黄(C.junghuhniana)>山神木麻黄(C.collia)>短枝木麻黄(C.equisetifolia)>鸡冠木麻黄(C.cristata)>粗枝木麻黄(C.glauca)>肥木木麻黄(C.obesa)>滨海木麻黄(Allocasuari-na littoralis);不同年龄木麻黄小枝总多酚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短枝木麻黄和细枝木麻黄总多酚、可溶性单宁、蛋白质结合缩合单宁以及纤维素结合缩合单宁含量大体上以细根>树皮>小枝。随着离海岸带距离的增加,木麻黄小枝总多酚含量降低。木麻黄小枝蛋白质结合态缩合单宁含量非常低,而纤维素结合态缩合单宁含量较高,这可能与木麻黄鳞片叶退化为小枝,纤维素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小枝育大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沿海逐步推广的木麻黄优良无性系中选择4个无性系进行小枝水培和培育大苗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之间的主要生长指标在短暂的20个月幼苗期培育中发生着极为显著的差异,尤其苗木的高生长差异最为突出。平潭18号无性系多项生长指标都是最优的,可作为培育壮苗的首选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不同生根剂对木麻黄小枝生根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1-萘乙酸和国光生根萘乙酸对"千头"木麻黄、"圆头"木麻黄和"惠-1"木麻黄小枝进行促根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下同一种木麻黄品种生根小枝数量差异极显著,相同生根剂相同浓度处理下不同木麻黄品种生根小枝数量差异极显著,同一品种木麻黄生根小枝数量在不同生根剂同一浓度处理下差异不显著。"千头"木麻黄两种生根剂最佳质量分数为125×10~(-6)~150×10~(-6),"圆头"木麻黄两种生根剂最佳质量分数为75×10~(-6)~100×10~(-6),"惠-1"木麻黄两种生根剂最佳质量分数为50×10~(-6)~75×10~(-6)。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景观型木麻黄优良品种要建立采穗圃,为生产单位提供更多优良苗木,开展了木麻黄采穗圃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圆头木麻黄为1.2m×1.2m,千头和垂柳木麻黄为1.0m×1.0m,龙柏和如意木麻黄为0.8m×0.8m较为适宜,得到的单位面积合格穗条数量及采穗可及度为最佳;圆头木麻黄截干促萌的高度为80cm,其他木麻黄高度为40cm。共培育景观型优质苗木5万株,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水培苗穗条采集可持续使用5年。  相似文献   

17.
以福建省惠安县15年生木麻黄为试材,对5种不同密度木麻黄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大单株生物量减少,林分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增加,但枝与小枝的生物产量趋于平稳;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为干>根>枝>小枝,净生产力表现为干>小枝>根>枝。  相似文献   

18.
林分密度对木麻黄生物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惠安15年生木麻黄为试材,对5种不同密度木麻黄林的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大单株生物量减少,林分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增加,但树枝与小枝的生物产量趋于平稳;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为干>根>树枝>小枝,净生产力表现为干>小枝>根>树枝。  相似文献   

19.
木麻黄小枝切基沙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沙培法不仅能促进小枝在6天内生根,而且生根率可达到94%;木麻黄小枝沙培的最佳长度为6—10cm;小枝最优生根年龄为1年生以内或6个月内木麻黄萌芽条,最适生根水温为25—32℃。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海南木麻黄优良种质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水培育苗、营养袋育苗和苗期鉴定遴选出优良品种进行造林,并进行早期生长效果研究,得出一批幼树粗生快长的优良品种,初步实现木麻黄优良品种选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