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河南省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2004年人均生态赤字较2003年降低0.544 hm2,但生态赤字仍然较高,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仍存在不足之处。最后,基于现状提出了实现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鲁东丘陵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山东省2007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山东省鲁东丘陵及其近海海域2006年的生态足迹指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域2006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779163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4527 hm2,生态赤字为4.233893 hm2,反映出在当前技术水平条件下,研究区域的资源消费超过了其生态阈值,处于生态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针对这种计算结果,提出了能够促进鲁东丘陵区和近海海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淮安市2006年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海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15-8717
以淮安市2006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淮安市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淮安市生态足迹为2.411590hm^2,而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40998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2.070592hm^2,远远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生态压力的存在影响了淮安市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到森林资源领域,设计了森林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省2006年的森林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其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2006年的人均森林生态足迹为4.957hm2.cap-1,人均森林生态承载力为0.163hm2.cap-1,人均森林生态足迹赤字为4.794hm2.cap-1。2006年甘肃省森林资源的生物资源消费过大,森林资源量已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来衡量河南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河南省近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在逐步增大;林地和草地人均生态足迹所占比重较小,对生态环境影响力非常有限;河南省生态承载力近年在逐步减小.针对上述分析结果以及河南省农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加强生态系统建...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耕地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栗滢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88-14289
简述了中国河南省的区域概况,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原理及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根据河南省1998-2007年的相关数据,首先计算了河南省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1998-2007年,河南省耕地表现为生态盈余,耕地利用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且生态盈余自2003年以来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其次,对河南省耕地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再次,研究了2007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人均生态需求与供给情况。18个地市的耕地呈可持续发展状态,生态盈余和人均生态承载力最多的是驻马店市,人均生态足迹最高的是南阳市。基于此,提出了保证粮食增产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省级层面时间序列数据,利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河南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2008—2014年河南省人均生态足迹由2.676 2 hm~2增加至3.076 4 hm2,增幅14.95%;人均生态赤字由1.996 6 hm2增加至2.397 2 hm2,增幅20.06%。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均呈上升趋势,生态赤字增幅大于生态足迹增幅,区域经济整体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化石燃料用地生态足迹在生态总足迹中占比44.97%,是河南省生态足迹最主要组成部分。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说明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消耗型向集约、节约型转变。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发展理念,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与改善土地利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促进河南省自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蒋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25-10827,10831
在介绍河南省社会经济概况后,对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生态承载力的估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的介绍,重点运用了生态足迹分析法,利用2000~2008年河南省的各类土地供给状况数据对河南省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人口、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之间的不协调影响河南省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效率;经济相对欠发达影响河南省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人口负担过重导致河南省生态承载力不足这3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围绕保护生态系统的阈值,提出了树立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集约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实行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严格控制人口总量增长,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生态承载力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河南省具体情况,对河南省2000—2008年生态子系统承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在现有人口和当前消费水平下,生态需求己超出了自然系统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同时提出了增强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定量分析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方法]根据2006—2015年江苏省相关统计数据,研究江苏省的生态足迹总量动态变化、不同生态、生产性土地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赤字。[结果]2006—2015年江苏省总生态足迹以年均3 547.882万hm~2/a的速度增长,人均生态足迹从2006年的5.90 hm~2上涨为2015年的9.67 hm~2。不同类型土地生态足迹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建设用地、化石能源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江苏省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自2012年下降明显。[结论]整体看来,江苏省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1.
甄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493-1495,1506
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法来度量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将旅游生态足迹分为可转移足迹和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两大类,利用改进模型计算分析了2004~2006年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该地区旅游消费模式具有相对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态经济学能值分析方法,基于2011—2016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动态评价。鉴于河南省农业化程度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的特点,在常规环境负载率、净能值产出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三个农业生态系统能值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考虑农业面源污染的负产出,提出内部损耗率指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污染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6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状态保持良好,但系统发展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内部损耗率指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超过0.40。因此,河南省应继续实行化肥农药的减施增效措施,保障农业生态系统的稳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茜  张小虎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4):224-226,230
为河南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河南省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针对河南省土地利用的特点,从土地的生产性、稳定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构建综合分析模型,对河南省2000-2009年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9年河南省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呈增加态势,其中,2000-2001年处于基本可持续水平,2002-2008年处于较可持续水平,2009年为可持续水平;"三废"处理率偏低、人口数量较大及自然灾害频发等是制约河南省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瓜州县属典型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其农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依存度较高资源型农业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当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针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怀山  乔国华  王春梅  张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47-18248,18254
甘肃省瓜州县属典型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其农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依存度较高,资源型农业与脆弱的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是影响当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针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蒋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70-9071,9088
以生态承载力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河南省具体情况,对河南省2008年生态子系统承载力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及分析,并提出增强区域生态承载力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鹤壁市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鹤壁市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主要支撑,运用生态足迹法定量测度鹤壁市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鹤壁市2008年生态赤字为4.2247hm2·人-1,处于非可特续发展状态,并且煤炭资源开采与消耗较大.鹤壁市的发展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1997—2007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1997—2007年河北省的生态足迹及相关指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河北省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河北省的生态经济发展状况非常严峻,河北省的生态赤字很高,生态足迹多样性很低,河北省的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空间的分配很不均等,在河北省的生态足迹中,能源足迹占比很大,说明河北省产业结构属于高能源消费型。在此基础上,找出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