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和油桃在市场供应过剩、进行运输或延长加工期时,要进行贮藏。一般在-0.5~0℃条件下可贮藏2~4周。超过3~4周再移到较高温度时,一般不能很好的后熟,其果肉特别是果核周围会变干而松散、湿软显著变褐。冷藏前在21~24℃下后熟1~3天可减轻这种褐变的程度。贮于2~5℃条件下会引起特别重的内部褐变,0℃下贮藏1~2周的果实移至5℃环境中,也会引起严重的褐变。10℃下贮藏的桃不发生褐变,但果肉会迅速变软。桃后熟的适宜温度一般在18℃~29℃之间。硬熟期采收的桃和用作加工的桃经常需分4~6k的后熟。一般来说,贮藏后进行后热比贮藏前进行后…  相似文献   

2.
《果农之友》2006,(8):49-49
1苹果 贮藏温度以-1~4℃为宜。普通果窖内贮藏早、中熟苹果,维持在0~4℃较为合适;晚熟品种的苹果较耐低温,窖温维持在-1~0℃比较合适:冻藏的果实以维持窖温16℃为好;要求维持贮藏环境中的相对湿度为85%~95%;气调贮藏苹果的适宜空气成分组成是:氧2%~4%、二氧化碳3%~5%,其余为氮和微量惰性气体。  相似文献   

3.
采后红富士苹果色泽变化与氧化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供试红富士苹果在贮藏初期(1-4周)果皮的花青苷含量有一个再合成过程,且这种合成过程无需光照条 件。不同的贮藏温度条件下花青苷合成发生时期不一样。20℃条件下,果皮花青苷含量第2周增加了31.2%。从第3 周开始,果皮的花青苷含量急剧下降;0℃条件下,果皮的花青苷含量第4周有增加达到最高峰。不同贮藏温度条件 下果实的花青苷的降解速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在高温(20℃)条件下贮藏,SOD活性变化与苹果果皮内花青苷含量的 变化相吻合,表明SOD可减缓苹果果皮内花青苷的降解。POD存在2种调控机制:在贮藏前期,果实具有较高的 POD活性,能够清除H2O2,起保护反应。贮藏后期POD活性高促进了果实的衰老。而低温(0℃)条件下贮藏,除SOD 酶在贮藏初期增加外,其他相关酶活性在贮藏后期均保持较低水平,变幅较小,果实的花青苷含量在整个贮藏期间 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鸭梨果实芳香多汁,品质优,耐贮藏.但要注意,鸭梨对低温十分敏感,应重视冷藏温度的科学管理.鸭梨于10月20日采收,装于聚乙烯(0.03mm厚)袋中贮藏.直接在0℃或5℃下贮藏,果实会发生冷害,其症状是:果肉褐变(黑心病),呈水浸状,症状最初源于果肉中央,以后逐步扩大连接成片至全部果肉褐变.冷害果实味淡而苦.经过缓慢(分级)降温预处理后,再将果实贮藏于5℃下,可以减轻或避免冷害的发生.例如,在10℃下存放2周再于5℃下贮藏,可延缓果实冷害发生1周;在10℃下存放3周或4周再于5℃下贮藏,果实不发生冷害;20℃下放1周→15℃下放1周→10℃下放1周,再于5℃下贮藏,果实也不发生冷害.鸭梨果实经3周以上时间的缓慢降温处理后,可在5℃下贮藏5个月,果实无冷害发生,且品质和风味优良.  相似文献   

5.
优质鲜石榴贮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可能出现的卖石榴难的问题,2000-2002年进行了石榴保鲜贮藏试验。经400mg/L2,4-D钠盐加800倍多菌灵浸果1min。处理后用塑料包装在3~5℃的条件下,石榴可贮藏3个月之久,失重率均为7%~8%之间,果面完好,其商品价值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北京郊区主栽的三个莴笋品种(柳叶笋、雁翎笋和鲫瓜笋)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 三个品种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存在着差异。低温有效地抑制了呼吸强度和乙烯的产生。在20℃下,叶的呼吸强度几乎是茎的3倍,乙烯释放量几乎是茎的20倍。温度对其贮藏效果影响较大。在0℃和2℃下可贮藏6周以上,5℃下可贮藏3周,而在10℃下只能贮藏3周,15℃下不足1周。  相似文献   

7.
贮藏温度对红桔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种不同温度(-2、3、8、13℃)下用聚乙烯薄膜袋单果包装贮藏红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结果表明:(1)较佳的贮藏温度和贮期是在3℃下为60—80天,8℃下为40—60天,13℃下为30—40天;在一定贮藏期内,贮温3℃比8℃和13℃优越,但在3℃下贮藏后果皮色泽欠佳。(2)随贮藏时同延长,果实乙醇含量上升。3℃下至贮藏后期(80天),果实发生“水肿”(生理病害)。(3)3℃贮藏能明显地降低果实的呼吸率,减少可滴定酸和维生索C的损失,并能抑制青绿霉病的滋长;随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加强,加速了酸和维生素C的损失,并导致果实浮皮枯水和黑腐病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8.
常见蔬菜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泳 《上海蔬菜》1997,(3):42-42
在蔬菜贮运过程中降低产品的呼吸强度,延长贮藏期,可通过控制温度、相对湿度、CO_2及O_2的比例等外界环境因子来实现.还可以用一些化学方法来降低呼吸强度。现将几种蔬菜的贮藏保鲜简易方法介绍如下: 一、香茄 选择干物质含量高,抗病性强,果壁、果皮厚、种子少的植株中层果实。 (一)控温贮藏:贮藏番茄绿熟果最适贮藏温度为10—13℃,完全成熟的番茄在0-0.5℃温度下贮藏。 (二)气调贮藏:将包装好的番茄放入贮藏库,用塑料帐封闭,充氮降氧或利用其自身呼吸降氧至2%-5%,二氧化碳也控制在2%-5%。帐内放入无水氯化钙、硅胶等降低湿度,同时定期用氯气、过氧乙酸等消毒。 二、黄瓜 供贮黄爪标准应是顶花带刺,瓜身碧绿,一般采摘植株中部生长的瓜贮藏较为合适。 (一)控温贮藏:最适温度为10-13℃,低于8℃会出现低温伤害。 (二)气调贮藏:方法同番茄,氧气含量控制在2%-5%,二氧化碳对保绿有重要作用,应维持在5%左右,不低于3%-4%。另外,帐内放高锰酸钾载体(泡沫砖或蛭石),及时除去乙烯气体。降湿及消毒方法同番茄。 (三)砂埋贮藏:取河滩细砂洗去泥土,消毒吹干,喷水湿润,在容器底铺一层砂放一层黄瓜,逐层铺砂放瓜。在7-8℃的温度条件下可贮存20-30天。 三、青椒 一般选择皮厚、肉多  相似文献   

9.
低温贮藏对火龙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火龙果种子最佳的贮藏温度及贮藏期,以低温恒湿种质库为平台,以贮藏温度为环境因素,探究8、4、-1、-10℃低温冷藏和室温(25~30℃)贮藏下3个火龙果品种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随贮藏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3个火龙果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健康幼苗率、苗高和10苗鲜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下降趋势。火龙果种子冷藏367 d后,发芽率由100%降低至92.33%~98.00%,室温处理降为54.00%~86.33%;冷藏种子健康幼苗率由96.33%~98.00%降低至77.33%~97.33%,室温处理降为12.00~68.33%。各低温贮藏的3个火龙果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健康幼苗率和苗高在储藏367 d内基本明显高于室温。8℃贮藏的3个品种的发芽率与其他低温之间差异均不显著,而在贮藏367 d时发芽指数明显低于其他低温处理。说明-10~8℃低温贮藏均可显著延长火龙果种子活力及贮藏时间。综合考虑成本等因素,采用4℃下干燥贮藏火龙果种子为佳,贮藏1年种子发芽率均可保持在90%以上,健康幼苗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不同贮藏温度对大五星枇杷果实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枇杷成熟于初夏高温多湿季节,果实生理活动旺盛,含水量多,极易腐烂变质,一般条件下难以贮存和长途运销,采后损失率高。目前,枇杷贮藏最常用的方法是冷藏法。郑永华等把枇杷果实在1℃低温贮藏,可显著抑制果实失水,贮藏期可达20天以上;Mukerjece认为,枇杷贮藏在3℃低温下能减少腐烂;周德荣通过0、5、15℃和常温比较表明,“照种”枇杷在5℃下贮藏31天的好果率最高为83.9%。但近年来,一些研究报道,枇杷果实在不适宜的低温下长期贮藏会发生冷害现象。曾雅鹃等发现,在1℃低温下贮藏,枇杷果皮难剥,果肉变硬,  相似文献   

11.
以豇豆为试材,采用变温贮藏(T1:4℃贮藏1d+室温贮藏;T2:4℃贮藏2d+室温贮藏;T3:4℃贮藏3d+室温贮藏,D1:4℃贮藏1d+10℃贮藏1d+室温贮藏,D2:4℃贮藏2d+10℃贮藏1d+室温贮藏,D3:4℃贮藏3d+10℃贮藏1d+室温贮藏;对照:室温贮藏)的方法,研究其对豇豆采后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变温贮藏可有效延长豇豆贮藏的货架期,其中T3和D3处理可有效维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同时,可维持较稳定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过氧化损伤。因此,变温贮藏处理可有效地保持采后豇豆较好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2.
梨近冰温贮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在近冰温(-1±0.5)℃条件下果实温度的变化,比较了丰水、园黄梨在近冰温与0℃条件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丰水、园黄梨果实冰点为-1.3~-1.4℃;在(-1±0.5)℃条件下贮藏果实的温度为-0.6℃;近冰温贮藏可减少贮藏期间果实乙烯释放量,减轻细胞膜损伤,保持果实硬度和风味,延缓果实衰老,延长贮藏期,贮藏效果明显好于0℃贮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核桃(Juglans regia L.)种子贮藏寿命的关键因素和适宜的贮藏条件,建立一种高效、快速、安全的测量核桃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内含化学物质变化的方法。【方法】选择3种理化品质不同的核桃,利用L18(37)正交设计表,选择贮藏温度(-20℃、4℃、15℃)、种子含水率(4%、8%、12%)和不同硬壳厚度的核桃种类3个因素。在贮藏1 a(年)后,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不同贮藏条件下的核桃种子进行测定,以贮藏前后红外光谱相似度、脂肪特征峰面积减少量、碳水化合物特征峰面积减少量作为核桃氧化酸败程度的评价指标,利用极差分析确定最佳贮藏条件。【结果】温度是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关键因素,4℃是最适宜的贮藏温度,而核桃种子含水率为8%时进行4℃冷藏最合适;核桃贮藏寿命也与种子的理化品质有一定关系。【结论】核桃贮藏应根据不同核桃的理化品质选择适宜的贮藏温度和含水率。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直接的测定核桃种子物质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核桃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东方百合鳞茎冷藏解除休眠的养分代谢和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以自繁的东方百合鳞茎为材料, 研究在2℃、5℃和8℃条件下, 鳞片中淀粉、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和几种酶活性的变化。在8周的冷藏期内, 淀粉含量持续明显下降, 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增加, CAT、POD、SOD酶的活性在冷藏第1周下降极显著, 而α - 淀粉酶活性在第3周出现峰值, 自冷藏第4周后4种代谢酶活性均处于低水平。本试验中, 不同低温处理间的差异不大, 冷藏第7周后可解除休眠。  相似文献   

15.
<正> Bursa Siyahl 是土耳其无花果主栽品种之一,果实采后在正常条件下很快腐烂。本试验的果实在半成熟和成熟时采收,贮藏前在4℃中进行空气预冷,然后在1℃和90%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6周。半成熟和成熟时采收的果实硬度分别为0.37 kg/cm~2  相似文献   

16.
对豆瓣莱种子发芽的光照条件及在不同贮藏温度、不同贮藏时间条件下的发芽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豆瓣莱为需光发芽种子。在4个品种中,太原豆瓣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豆瓣菜种子常温贮藏1a后的发芽率为3%,基本丧失生活力;在4℃条件下,豆瓣菜种子的发芽率与贮藏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贮藏20d~2a的发芽率为91.0%~95.0%,且不同贮藏时间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3a以后显著下降。贮藏4a的发芽率为78.7%,贮藏5a的发芽率迅速降为43.0%,5a是豆瓣菜种子发芽率迅速下降的拐点。  相似文献   

17.
1)发芽前温、湿度调控。从栽植第2年开始,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当棚内树体鳞芽开始自然膨大,长到1cm时,开始升温。第1周,隔4-5个帘拉1个帘,白天温度控制在15℃,夜间8-10℃;第2周,隔2个帘拉1个帘,白天温度控制在20℃,夜间15℃;第3周,隔1个帘拉1个帘,白天温度控制在25℃,夜间15~18℃。湿度保持在60%-70%。  相似文献   

18.
设定了-90、-30、-15、5℃和室温5个水平贮藏银中杨花粉,用氯化2,3,5-三苯基四唑(TTC)染色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银中杨单株间花粉寿命差异显著;银中杨花粉生活力因贮藏温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温度越低花粉寿命越长。室温条件下,银中杨花粉1周后即丧失活力;在5℃贮藏10 d时,有生活力花粉为22.98%,丧失活力;15 d后在-15℃和-30℃条件下贮藏,15 d后有生活力花粉分别为31.98%和38.56%;在-90℃条件下贮藏15 d后,有生活力花粉为82.7%,30 d时有活力的花粉为50.68%。  相似文献   

19.
以72-1脐橙为材料,用40℃ 40 min、45℃ 30 min、50℃ 20 min和55℃ 10 min热水处理脐橙果实,以8~10℃清水处理30 min为对照,在室温10~12℃下贮藏,研究了热水处理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60 d后,50℃ 20 min热水处理明显降低了果实的腐烂率,维持了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从而改善了果实贮藏品质,有利于果实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20.
徐晓飞  向莹  陈健 《食用菌》2012,(4):62-65
研究干香菇在25℃、常温真空以及-4℃贮藏条件下一年之内香菇总糖、水分、色差、干物质、高分子多糖和多糖分子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在贮藏中对干香菇的感官评定,为长期贮藏香菇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结果是在-4℃和真空这两个条件下贮藏香菇,其水分、干物质、总糖和高分子多糖的变化不大,色差的变化都较大,而且在-4℃条件下感官评价较高,多糖降解较慢,所以选择-4℃这个温度条件下贮藏香菇是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