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菏泽市积极开展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从高密度精养情况来看,养殖效果不好,有的甚至暴发病害绝产。为了取得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结合菏泽市水产养殖情况,探索南美白对虾与淡水鱼生态混合养殖技术,运用综合生态养殖技术,达到了养殖生态环境相平衡,实现了稳产高产。一、南美白对虾和淡水鱼生态混养模式该模式是池塘内主养草鱼,花鲢和白鲢调节水质,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草鱼投喂配合饲料,但是,整个养殖周期,南美白对虾不投喂饲料,实行池塘生态养殖。另外,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省景泰县盐碱地池塘开展鱼虾生态混养试验,主养南美白对虾,搭配草、鲢、鳙鱼生态混养,通过生态肥水、零饲料和渔药投入,探索出西北盐碱地池塘南美白对虾"棚塘接力"和"水草+浮游生物+南美白对虾+草鱼+鲢鱼+鳙鱼"多营养层级综合利用生态放养模式。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节本增效,降低养殖尾水中的氮、磷排放。  相似文献   

3.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是海水品种驯化到淡水中养殖的成功模式之一,在江苏省射阳县已开展多年,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射阳县盘湾镇水产养殖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出现了白斑病害严重且难控制的现状,对此,为避开南美白对虾养殖存在的高风险,笔者在盘湾镇中华村吴金干塘口进行南美白对虾与锦鲤、鲢鱼、草鱼、黑鱼等进行多品种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  相似文献   

4.
<正>我县池塘养殖面积6800多亩,养殖历史悠久,传统的养殖模式以草鱼为主,套养青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鲮鱼等,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引进新品种对套养品种改良,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的提升。2010年引进匙吻鲟,以流水结合微孔增氧方式进行单养,效果显著。针对匙吻鲟有滤食浮游动物的习性,作鳙鱼套养品种改良,2013年选择4种类型池塘进行套养,笔者对养殖结果进行分析,初步探索匙吻鲟在主养草鱼池塘中所需的水质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淡水鱼养殖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一方面在淡水鱼产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增产南美白对虾,可大幅度提高淡水鱼养殖效益,另一方面鱼虾混养环境下能控制和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养殖成功率。因此,淡水鱼养殖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是一种综合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近些年来,该模式在南美白对虾苗种来源方便的地域被广泛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2020年引进福瑞鲤并采用与南美白对虾套养的生产试验,收到了不错的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在全国各地盐碱地池塘养殖已经相当普遍。南方沿海各省连年受到南美白对虾病害的困扰,而天津市各区县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成功率较高,但主要养鱼池塘套养模式产量普遍较低。大面积养殖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亩产在50~150千克。笔者根据多年实地考察认为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的产量上升空间很大,其关键因素是池塘水质调节。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传统对虾养殖模式病害频繁发生,为防治虾病而乱下药、多下药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但增加成本,而且破坏了水体环境,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存在隐忧.海丰县海洋与渔业局利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这一平台,改变传统养虾模式,大力推广生态混养技术,于2006年初与赤坑镇示范户联合进行虾、鱼混养试验.试验选择南美白对虾与鲻鱼、鲢鱼、鳙鱼、草鱼混养,运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虾鱼混养模式与技术"是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推介发布的"十二五"期间浙江省渔业主推模式与技术,为研究南美白对虾与草鱼不同混养方式对池水氨氮、亚硝酸氮等理化因子及养殖成效的影响,本文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直接套养草鱼和设置隔离网区域内套养草鱼的试验,以期为今后养殖推广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地点选择在萧山围垦外六工段,试验池塘共6只(1~3号塘围网,4~6号塘不围  相似文献   

9.
正大宗淡水鱼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综合高效养殖模式是指在主养鲤、草鱼等大宗淡水鱼的养殖池塘中套养南美白对虾以增加效益的养殖模式。衡水地区在2010年进行了该模式的初步试验,2013年对此项模式的养殖技术进行系统性的技术集成试验,2014年在全衡水区域内进行了大力推广,随后该模式的养殖面积迅速发展到266hm2,实施该项技术的池塘南美白对虾平均产量413.9 kg/hm2,效益13 630元/hm2,与大宗淡水  相似文献   

10.
<正>衡水市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因受土质和水质的影响,养殖品种较少、产量较低,加上近年来受市场波动影响,养殖效益低下。为了摸索一套适于衡水市大宗淡水鱼池塘养殖增产、增效的新模式,近年来,河北省淡水养殖产业创新团队衡水泥鳅和淡水虾综合试验推广站进行了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的实验研究。实验的套养模式主要有鱼种池套养南美白对虾、成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池塘定置网箱外围套养南美白对虾。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对虾高密度精养的成功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我国在鱼类混养技术上已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关于南美白对虾与鱼类的混养,目前已见报道的是与罗非鱼、草鱼、鲢鳙鱼、异育银鲫、黄颡鱼、鲻鱼等,且多数为与某种鱼类单品种单茬混养。目前关于南美白对虾双茬与草鱼、鲤鱼、银鲫混合养殖的报道并不多。一、南美白对虾双茬与草鱼、鲤鱼、银鲫的混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有效提升南美白对虾土池生态养殖效益,我们探索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土池套养燕尾黑玛丽生态养殖试验,获得单产南美白对虾3774千克/公顷、燕尾黑玛丽247万尾/公顷,养殖效益62.96万元/公顷,比套养大宗淡水鱼养殖效益显著提高,是一种高效的南美白对虾土池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基本条件与消毒处理池塘两个,通风向阳,底质平坦,保水性好,有效养殖水体分别为0.2公顷、0.33公顷,水深2米,进排水方  相似文献   

13.
正据《2015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全国鳙鱼总产量约320.3万吨,较2013年增长约6.2%,产量仅次于草鱼、鲢鱼。近年来,受整个水产养殖行情和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传统草鱼、罗非鱼、鲫鱼、鲤鱼等精养模式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单品种销售越来越困难,鱼贩对配套的鳙鱼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养殖户逐渐改变养殖模式,提高套养鳙鱼密度或精养鳙鱼,并投喂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4.
<正>浙江省嘉兴秀洲区王江泾、油车港等地的青鱼养殖迅速发展,以青鱼为主,套养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鳊鱼,这种生态混养模式,通过不同食性、不同水层的鱼类及数量比合理例搭配,提高了池塘空间利用率,改善了养殖环境,减少了鱼病发生,养殖的青鱼规格大,品质好。2011年该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为大力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模式,提升蟹池立体综合利用率,提高河蟹综合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015年宿迁农委将"蟹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作为渔业主导模式之一进行大力推广,在宿迁市湖滨新区黄墩镇省级现代渔业精品园示范推广近1000亩"蟹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对虾放养密度多数采取10000尾/亩进行放养。9月上旬,笔者对黄墩镇省级现代渔业精品园水产养殖户的蟹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进行走访,多数塘口对虾已达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是我市淡水养殖的主导品种,养殖面积5800多亩。由于受虾病困扰,产量与效益高低不一。为探索南美白对虾健康生态养殖模式,2010年在我市的国庆塘担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套养中华鳖与淡水鱼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飞 《齐鲁渔业》2011,(6):36-36
南美白对虾是浙江省温岭市淡水养殖业的主导品种,从2007年开始,采取南美白对虾套养适量花白鲢、草鱼及异育银鲫夏花,养成过程中不另增加套养鱼类的饲料投喂,利用鱼类摄食对虾残饵、粪便及浮游生物,从而调节水质,减少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鳙鱼属鲤形目、鲤科、鲢属,俗名大头鱼、胖头鱼、花鲢等,原产于我国,南北分布极广,能适应各种水体。鳙鱼生长快,疾病少,捕捞方便,鱼肉细嫩,鱼头肥大美味更是深受人们喜爱。2019年我国鳙鱼总产量超300万吨,产量仅次于草鱼和鲢鱼,是重要淡水养殖品种。鳙鱼在自然环境下自幼苗到成鱼均以浮游生物为主食,故目前鳙鱼养殖较多是以套养模式进行,每亩放养50~200尾,用于调节水质,而不专门投喂鳙鱼饲料。  相似文献   

19.
邵泽轩 《河北渔业》2019,(1):10-10,25
衡水具有典型的黑龙港流域特点,属于典型的低洼盐碱地,2013-2016年衡水市陆续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试验,并成功实现了在大宗淡水鱼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南美白对虾的产量,笔者于2018年探索了种草仿生态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现总结经验如下,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低洼盐碱地水产养殖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武清区现有渔业养殖水面92000亩,主要集中在大黄堡、上马台、崔黄口、曹子里、泗村店等几个乡镇。目前武清区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有鲤鱼、鲫鱼、草鱼精养和套养;一年两茬鱼、两年三茬鱼、湿地河蟹养殖、南美白对虾精养和套养等几种模式,几种模式的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