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实现奶牛生产的规模化 目前,我国奶牛生产大多停留在家庭式的养殖方式,饲养数量较少,管理相对粗放,加工企业的奶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奶制品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要改善这种局面必须转换饲养模式,建立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的奶牛生产基地,以便有利于建立牛奶产品的统一标准和方便样品的抽取和检测。  相似文献   

2.
<正>养殖小区基本情况 一、养殖小区的创建 养殖小区是一种以多户农民家庭为投资、生产、经营主体,集中、联片、规范饲养的规模化、设施化养殖模式;是市场经济下农民自发创建、政府支持鼓励引导、畜牧兽医部门组织实施的一项富民工程,使一家一户分散的庭院式饲养纳入到现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养殖小区是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农户分散小规模饲养到规模化养殖的过渡形式,便于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便于职能部门技术推广、疫病防治和畜产品安全管理;有利于科学饲养管理、规范化操作、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本文结合云南省昌宁县田园镇生猪规模化养殖小区实施和运行,阐述动物防疫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奶牛新型高效全日粮模式饲养效果试验表明,全价混合日粮饲养模式增产提效作用明显,经济效益可观,牛体健康、疾病少,是发展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奶牛业的理想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贵州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及奶牛业的发展,以农户家庭分散饲养奶牛的方式也发展起来,但农户在奶牛饲养和牛奶生产过程中卫生意识差、质量控制技术低,导致牛奶生产损失大,经济效益低。全面介绍了在贵州省黔南州、贵阳市实施的新西兰技术援助项目“贵州省农村社区牛奶卫生质量安全项目”,重点介绍了奶制品卫生安全、监测评估体系及农村实用的牛奶卫生质量控制技术应用推广的成果,对贵州省奶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奶牛的产奶量、牛奶质量与饲养环境、奶牛品种和饲养技术有密切关系.目前,人们对安全性高、营养价值高的牛奶有较大需求,想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一定要采用科学的饲养技术来开展饲养工作,保证规范化饲养。同时要加强对高产奶牛饲养技术的推广,建立完善的推广机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设计技术推广模式,确保技术推广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将以户为饲养单位的分散饲养方式整合为相对集约化的饲养方式是饲养业发展的一种过渡饲养类型.其目的是扩大饲养规模,规范饲养行为,强化服务功能,增加科技含量,生产优质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最后发展成为集约化的饲养方式.在小区饲养模式中,公司基地养户模式、股份合作制模式适于各种规模的投资者投资入区饲养.租赁合作适用于各种经济团体、国营企事业股份公司投资.自建合作适用于具备规模的国有、私营牧场及具有经济实力的自然人投资合作经营.松散组合型饲养模式是适用于小规模养户饲养.牧业小区建设是吉林省畜禽饲养示范项目,是吉林牧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吉林生态省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牧业小区建设对于国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步伐,实现农业三元结构,解决再就业及"三农"总是,提高农牧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推动农牧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与协调运行,加快"东北亚经色畜禽生产集散中心"建设,促进吉林经济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规模化养猜场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现有的规模化猪场既有种猪(公猪与母猪)又有商品猪,母猪所产仔猪基本上全部用于本场育肥生产肉猪:猪场饲养模式一般分群为种公猪、种母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未断奶仔猪、育成猪、育肥猪.一个规模化养猪场饲养猪几百头甚至上千头,能否保证每头母猪年产20头成活的...  相似文献   

9.
对早胜牛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养牛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养牛的区域和生产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养牛生产中心从牧区向农区转移,农区养牛生产也从役用向肉用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以中小规模育肥场为辅的肉牛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羊肉生产正从分散饲养,个体屠宰加工与低质量的状态向集约化、规模化饲养、集中屠宰加工与高档羊肉生产转变。为进一步提高羊肉及其产品的质量,增加我国羊肉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现将无公害羊肉生产技术要点,简单介绍一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奶农和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的关系,即产加关系,是奶业发展的根本.在"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中,公司处于主导地位,奶农属于弱势群体.为防止产加关系处理不当导致奶业受挫,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企业和奶农的风险共担机制;(2)及时、公正、公平的解决牛奶质量检测中的争议;(3)做好技术服务工作;(4)设立奶业风险基金;(5)充分发挥奶业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庞盛林  景利 《山西农业科学》2014,(6):633-635,646
近年来,我国乳品质量安全现状持续好转,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正在逐步恢复,保障乳品安全的各项治理整顿行动正在持续深入进行,山西省已经成为全国主要奶牛生产基地之一。针对山西省乳品生产质量安全现状,从生鲜乳的生产、贮运、乳制品的加工销售和政府部门的监管等方面剖析了乳制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升山西省乳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首先加快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扩大优质奶源基地,从源头上强化对原料乳的质量安全控制;大力推进奶牛良种工程建设,做好选种和选配工作;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全面实施生鲜乳监测计划;提高乳品生产企业管理水平,重视和抓好质量文化建设、道德文化建设,强化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乳与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中国乳品行业正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乳制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客观实际,结合近些年来市场上频繁出现劣质奶粉、勾兑酸奶、毒奶粉等恶性事件频繁发生危害百姓消费利益,亟需解决乳品市场安全的现实,介绍了我国原料乳安全、乳与乳制品安全质量现状以及乳制品流通领域的管理问题,重点论述了解决乳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一些  相似文献   

15.
奶牛日粮因素对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日粮中一些可控制因素对乳产量及乳品质的影响,为牛奶生产者通过营养措施提高奶牛产乳量和改善牛乳品质提供了技术上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6.
草地奶牛业标准化饲养管理及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富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3):65-66,69
奶牛饲养管理分为传统舍饲的饲养管理和现代草地奶牛业标准化饲养管理两种模式,从贵州草种场及周边农户草地奶牛业标准化饲养管理所取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来突显草地奶牛业标准化饲养管理的优点及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黑龙江省奶牛业迅速发展,针对在奶牛养殖过程中显现出的问题,即奶牛单产水平低、原料奶质量安全等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对黑龙江省奶牛养殖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木薯渣对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30头体重约400kg、健康无病、胎次相同,且处于泌乳中期,产奶量相近(P〉0.05)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头,用产奶期正常饲料饲喂;试验组20头,每头牛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投5kg木薯渣替代5kg苜蓿干草,研究木薯渣对奶牛产奶量及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奶期日粮中添加木薯渣对奶牛的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从乳成分分析统计数据看,其对奶牛的乳成分影响不明显,乳脂、乳蛋白、乳糖、乳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我国奶牛养殖已经进入现代化阶段,奶牛养殖现代化的标志是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建设、设施化装备、机械化操作、精细化管理、资源化利用,并且实现奶牛养殖的健康高产、有序生产、牛奶优质安全、生态环境美好、经营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构建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是必然需求。目前这方面的系统报道甚少。本文对奶牛养殖场目前的生产技术管理现状和未来需求状况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构建奶牛场技术管理体系的一些设想,以期为提升奶牛场的现代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