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生鲜牛乳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以保证生鲜牛乳及其产品的卫生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SNAP法)检测生鲜牛乳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区内的17个奶站的奶缸、运输车辆进行生鲜乳样品抽样检测,共抽样60份。f结果]对60份生鲜乳样品进行三聚氰胺含量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区内的17个奶站的奶缸、运输车辆所抽取的60份生鲜牛乳进行了三聚氰胺含量检测,60份生鲜牛乳样品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检测样品60份,合格数60份,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2.
牛乳中残留的三聚氰胺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危害.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定量检测牛乳中三聚氰胺的方法.以纳米金为媒介将三聚氰胺(melamine,MEL)连接到SPR传感芯片表面,优化最佳抗体用量和再生条件,测试芯片稳定性和方法的准确性.在无污染的牛乳中添加系列质量浓度的MEL,采用竞争抑制法建立抑制标准曲线,并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芯片重现性好,重复检测6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5.05%,方法检测限为3.24 ng/mL,远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残留量.该方法在30 min内完成样品的前处理和检测,适合牛乳生产现场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3.
乳过氧化氢酶体系在牛乳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乳品安全已日益得到_广大消费者的重视,生物酶制剂在牛乳保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组成、抗酋机理、保鲜效果等方面探讨了鲜牛奶中固有的一种天然抗菌活性体系-乳过氧化物酶体系(LPS)在牛乳保鲜中的应用,并结合当前研究进展论述了它在牛乳保鲜中的效果,为牛乳保鲜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07,28(14):14-14
<正>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官方消息,美国FDA首次在美国国内生产的饲料中发现含有三聚氰胺。含有三聚氰胺的饲料添加剂来自俄亥俄州托莱多市  相似文献   

5.
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由于食品和饲料工业中常用的蛋白质含量测试方法(凯氏定氮法)存在缺陷,三聚氰胺常被一些不法商人添加在饲料中,以提升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三聚氰胺也被称之为“蛋白精”。动物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饲料后会对其生长造成巨大影响,严重的会造成死亡,这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JS  Shen  杨永新 《中国畜牧兽医》2010,(7):202-202
为了研究饲料中三聚氰胺向牛乳中的迁移规律,选用24头健康经产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以产奶量为区组(区组1和2分别为低产和高产奶牛),区组1和2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4组试验牛三聚氰胺饲喂量分别为0(对照0)、90(处理1)、270(处理2)和450 mg/(d.头)(处理3)。试验期共19 d,前13 d饲喂期分别饲喂相应剂量的三聚氰胺,6 d停喂期。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对奶牛产奶量及乳常规成分没有影响。处理组饲喂三聚氰胺3 d后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开始增加,饲喂10 d后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呈现轻微波动。停喂后4 d,各处理组乳中均无三聚氰检出。在第3天至第13天,牛乳中三聚氰胺含量显著受到饲喂剂量的影响,但不受产奶量的影响。日粮中三聚氰胺向乳中的转化效率与三聚氰胺剂量无关(处理组1、2、3的转化效率分别为0.95%、0.70%、0.66%),但与产奶量线性相关(区组1为0.56%,区组2为0.95%,R2=0.80),乳中三聚氰胺浓度与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线性相关(R2=0.80)。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当奶牛日摄取三聚氰胺超过312.7 mg,其牛奶将不能用于生产婴儿奶粉。  相似文献   

7.
《中国乳业》2013,(11):56-56
2013年,新疆昌吉市加大了全市畜产品检测力度。在生鲜牛乳的检测工作中,对全市25家具有生鲜牛乳收购许可证的生鲜乳收购站进行了定期、不定期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分析乳成分达标否,检测牛奶是否掺碱,是否含有三聚氰胺,是否存在抗生素残留,是否添加解抗剂等。通过检测加大了对全市奶站的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健康无污染的牛奶。截至到2013年10月底,共检测牛奶650余份,未检出三聚氰胺,检出抗生素残留牛奶11份、解抗剂牛奶3份、掺碱牛奶2份。  相似文献   

8.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三聚氰胺[C3N3(NH2)3]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俗称"蛋白精",常温下为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结晶粉末。三聚氰胺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冒充蛋白质,少量添加即可大大提高蛋白含量。因为每个三聚氰胺分子中都含有6个氮原子,而在原料的粗蛋白检测过程中,用浓硫酸消化这一过程可以将三聚氰胺分解掉,这样在最后的计算中,三聚氰胺中的氮原子即可拉高粗蛋白的比率,造成蛋白含量虚假增高。在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是属于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9.
试验鸭为30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SM3,随机分为10个处理.处理1-10组日粮中分别舍有0、2、5、10、20、50、100、200、500和1 000mg/kg的三聚氰胺,以研究饲喂不同水平三聚氰胺的试验日粮后在肉鸭组织中的残留量.在肉鸭1~42日龄,处理1~10组肉鸭分别饲喂含有不同水平三聚氰胺的试验日粮;在肉鸭43~49日龄,各处理组肉鸭均饲喂不含三聚氰胺的日粮.在肉鸭的14、28、42和49日龄,每个处理随机选取3只试验鸭,屠宰,取胸肉、肝脏和肾脏,用于三聚氰胺的残留测定.结果表明,用三聚氰胺含量≤50mg/kg的日粮饲喂肉鸭42d后,在胸肉、肝脏和肾脏中均未检出含有三聚氰胺;当日粮中三聚氰胺含量≥100mg/kg,肉鸭组织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随日粮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升高而线性升高(P<0.05);在含有高水平三聚氰胺的日粮组中(500和1 000mg/kg),肉鸭胸肉、肝脏和肾脏中三聚氰胺残留量不同,以肾脏中的较高(P>0.05);43日龄开始饲喂不含三聚氰胺的日粮7 d后,各组织中均未检出含有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10.
《江西饲料》2009,(1):48-49
由于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及运输等环节有时会被三聚氰胺污染,食品中含有微量三聚氰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化学物质每日可容忍摄入量设定为每公斤体重0.2mg。  相似文献   

11.
<正>牛乳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常常受到机械杂质、不良气味及微生物等的污染,尤以微生物等的污染危害更大。实际上牛乳在挤出前,在乳池及乳头导管中,就被已滋生于其中的细菌所污染。不过污染主要发生在挤奶中和挤乳后。1牛乳中的微生物牛乳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在乳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难免造成污染。所以在牛乳中存在着许多的微生物。1.1乳酸菌群在乳中引起发酵分解糖而产生乳酸的细菌称为乳酸菌。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在牛乳中存在的主要是乳酸杆菌和乳酸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乳品安全已日益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重视,生物酶制剂在牛乳保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组成、抗菌机理、保鲜效果等方面探讨了鲜牛奶中固有的一种天然抗菌活性体系-乳过氧化物酶体系(LPS)在牛乳保鲜中的应用,并结合当前研究进展论述了它在牛乳保鲜中的效果,为牛乳保鲜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四川畜牧兽医》2009,36(1):57-57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说,由于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及运输等环节有时会被三聚氰胺污染,食品中含有微量三聚氰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该组织将这一化学物质的每日可容忍摄入量设定为每公斤体重0.2毫克。  相似文献   

14.
正牛乳中的矿物质含量在干酪等乳制品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牛乳中的矿物质可以作为新生儿的矿物质来源,参与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因此矿物质含量是牛乳的关键属性。近日,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用于测定凝乳酶凝固后牛乳中介于可溶态和胶束状态之间的矿物质。考虑到凝乳和排出液中均含有乳清,因此增加了乳清稀释步骤,以校正定量偏差。本方法还可用于凝乳后牛乳扩散量的量化。样  相似文献   

15.
三聚氰胺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由于它可在“凯氏定氮法”中可以表现出“高蛋白质含量”的假象,故近年来被人为的加入到动物饲料或牛奶中冒出蛋白质,含有三聚氰胺的饲料被动物食用后,会对动物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死亡。本文综述了三聚氰胺的理化特性,代谢机理,及三聚氰胺对动物机体的急、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用加标的方法制备合不同浓度三聚氰胺和β-内酰胺酶的还原乳,分别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和SNAP双向酶联免疫法、SNAP双向酶联免疫间接法检测加标试样,评估SNAP双流向酶联免疫法检测牛乳中非法添加的三聚氰胺和β-内酰胺酶的精确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SNAP双流向酶联免疫法对三聚氰胺加标试样的检测限可以达到0.3ppm.最低检出限为0.1ppm,且还原乳中三聚氰胺浓度与SNAP读数仪读数呈正相关.SNAP双向酶联免疫间接检测法对β-内酰胺酶加标试样的检出限可以达到0.0005IU/mL和0.001IU/mL.SNAP流向酶联免疫法可以作为检测牛乳中非法添加的三聚氰胺和β-内酰胺酶的快速筛选方法,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灵敏度,适用于奶户、奶站、乳品厂和实验室的快速筛选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卫生组织5日说,由于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及运输等环节有时会被三聚氰胺污染,食品中含有微量三聚氰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该组织将这一化学物质每日可容忍摄入量设定为每公斤体重0.2毫克。  相似文献   

18.
《兽医导刊》2008,(12):71-71
2008年12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说,由于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及运输等环节有时会被三聚氰胺污染,食品中含有微量三聚氰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该组织将这一化学物质每日可容忍摄入量设定为每千克体重0.2mg。  相似文献   

19.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聚氰胺(C3N3(NH2)3)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俗称“蛋白精”,常温下为一种无臭无味的白色结晶粉末。三聚氰胺添加到饲料中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冒充蛋白质,少量添加即可大大提高饲料氮含量,因为每个三聚氰胺分子中都含有6个氮原子。而在原料的粗蛋白质检测过程中,用浓硫酸消化这一过程可以将三聚氰胺分解掉,这样在最后计算氮含量时,三聚氰胺中的氮原子即可拉高饲料氮的比率,造成蛋白质含量虚假增高。  相似文献   

20.
饲料和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毒性及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聚氰胺本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原料,被部分不法商贩利用,添加在饲料和食品中以造成表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自2007年从中国进口的掺杂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原料引起的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后,陆续从大米粉、饲料、奶粉、鸡蛋等高蛋白类食品中发现三聚氰胺,已造成了严重的食物安全事故.文章综合了近几年有关三聚氰胺检测的最新报道,介绍了其毒性机理,首次从食品和饲料两个方面详尽论述了三聚氰胺现有的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方法,指出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净化方法的重要性,为今后新方法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