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虾壳、蟹壳、贝类的甲壳质等废弃物很多,日本日清公司研究从上述废弃物中提取保鲜防霉剂获得成功,具体的工艺方法是:将上述壳渣洗净后用盐酸处理,除去碳酸钙等灰分,再用氢氧化钠除去残留蛋白质,再以40-45%的氢氧化钠高温脱乙酰反应可得到一种高分子多糖——聚壳糖。聚壳糖有很强的抗菌和抑菌作用,能作用于微生物细胞表层而抑制其生长,因而可广泛应用于食品、液体调味品、饮料、肉制品、水产品、果蔬、饲料等的保鲜剂和防霉剂,该剂无毒副作用,也无残留性,是最理想的天然防霉保鲜剂。  相似文献   

2.
国外简讯     
《水产科技情报》2006,(3):140-141
从加工水产品的废弃物中提取食品保鲜剂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虾壳、蟹壳、贝壳等废弃物很多。日本日清公司研究从上述废弃物中提取食品保鲜剂获得成功,具体方法是:将上述壳渣用盐酸处理,除去碳酸钙等灰分,再用氢氧化钠除去残留的蛋白质,然后以40%~45%的氢氧化钠高温脱乙酰,得到一种高分子多糖——壳聚糖。壳聚糖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能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表层而抑制其生长,因而可用作液体调味品、饮料、肉制品、水产品、新鲜果蔬等的保鲜剂,抑菌率高达99.99%以上。壳聚糖也可用作饲料添加剂和防霉剂,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是理想的天然防霉剂。(张…  相似文献   

3.
多脂性鱼类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使多脂性鱼类的表层凝固需要一定的温度以及时间,通过对在压榨状态下的鱼进行加热、挤压,直到全部蛋白凝固。这样,鱼体中的水份至少可除去75%,脂肪可除去80%,从而获得脂肪低、味觉好的鱼制品。  相似文献   

4.
甲壳素、壳聚糖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虾壳为原料探讨了甲壳素、壳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中利用稀氢氧化钠溶液除去虾壳中的粗蛋白质,稀盐酸溶液除去虾壳中的灰分,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制备甲壳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先用5.0%氢氧化钠溶液脱粗蛋白质,处理时间5h,然后用5.0%盐酸溶液脱灰分,处理时间3h,循环处理直至加酸无气泡产生,甲壳素得率为6.0%,色泽白度为50.3,灰分为2.0%。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出甲壳素脱乙酰制备壳聚糖的最佳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50%,温度90℃,时间12h,料液比1∶70。壳聚糖脱乙酰度(D.D%)为84.8%,粘度(浓度1%)为38.3mPa.s。  相似文献   

5.
合浦珠母贝三倍体的卵诱导四倍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毛贤 《水产学报》2000,24(1):22-27
将合浦珠母贝三倍体的卵与二倍体的精子授精,用0.5μg/mL细胞松弛素B抑制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诱导四倍体。研究了处理起始时间及持续时间对胚胎孵化率和四倍体诱导率的影响及幼虫的生长及存活。实验结果表明:持续时间与胚胎孵化率呈负相关,而与四倍体诱导率呈正相关,持续时间一般为15 ̄18min,处理起始时间一般在第一极体出现前3 ̄5min。在胚胎期,四倍体诱导率平均为20%。在幼虫培养阶段,幼虫死亡严重,  相似文献   

6.
在加工对虾过程废弃的虾壳中,甲壳质含量高(干物中的含量约23.5%),蛋白质含量低,是提取甲壳质的理想原料。甲壳质的提取工序如下:将虾壳放入3.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其重量比为1:10),经65℃,2小时的处理,除去蛋白质;接着添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场一次性和半连续培养实验研究了溶解态铝(Al~(3+))对海洋浮游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Al通过抑制束毛藻(Trichodesmium sp.)的生长使micro级浮游植物的总丰度下降,导致硅藻和甲藻的比重增加,进而改变micro级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而对pico级浮游植物的生长则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在培养后期通过促进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的生长使总丰度增加。并且,在溶解态Al的长期作用下聚球藻的生长仍受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20μmol·L~(-1)的Al显著促进了pico级浮游植物的总丰度及聚球藻的生长(P0.05)。溶解态Al对聚球藻生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促进其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和叶绿素a 4种光色素的合成,使光合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增大,进而使聚球藻的比生长速率及总丰度升高。同时,Al在促进聚球藻分裂生长的同时也促进了单位细胞内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一种半静态育苗水体重金属离子除去装置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半静态悬挂式重金属除去装置,靠育苗池中由充气造成的垂直对流进行的固一液吸附而除去重金属离子。结构简单,不需专门配置动力设备。在24.7m~3水体中,用5个除去装置,对加入浓度各为50μg/L的铜、锌、铅、镉,33h的除去率分别为95%、90%、56%、33%;在20m~3水体中,对加入浓度各为10μg/L铜、锌、铅,1μg/L的镉,33h的除去率分别为93.6%、90.7%、87.2%、76.9%。为育苗生产提供了一种有效除去重金属离子的理想装置。  相似文献   

9.
用圆柱形细胞培养瓶,对草鱼吻端组织ZC—7901细胞适应旋转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细胞接种浓度、旋转速度及细胞生长速度等有关参数。试验表明ZC—7901细胞能适应于旋转培养,适应后的细胞对草鱼出血病病毒仍具有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胚胎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中华鳖胚胎细胞体外培养适宜培养渗透压、培养基和培养温度等条件,并进行传代试验,结果表明,胚胎原代细胞在25-28℃,渗透压250mmol/kg,RPMI-1640+10%小牛血清培养液及无CO2的条件下,生长良好,72h长满足 单层,并能顺利传代。细胞动力学试验表明,传代细胞1-3代为适应期、4-6代为旺盛期、7-9代为衰退期。第6代细胞以体组型分析,其染色体为整二倍体,并未发生转化。  相似文献   

11.
任胜杰  吴青  张佐  袁文清  陈兰  郑曙明 《水产学报》2017,41(10):1609-1622
为研究黄芪多糖(APS)和当归多糖(ASP)对维氏气单胞菌诱导鲫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黄芪多糖组和当归多糖组,通过对鲫用维氏气单胞菌攻毒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细胞的凋亡比例和细胞周期变化,并用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结果显示,维氏气单胞菌攻毒后阳性对照组鲫血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高于多糖组和阴性对照组;多糖组能显著降低鲫的细胞凋亡率且黄芪多糖组效果更显著;攻毒后鲫肝细胞和肾脏淋巴细胞出现染色质凝集、细胞核固缩边集和细胞空泡化及凋亡小体;同阴性对照组相比;维氏气单胞菌攻毒可以引起鲫血细胞周期中S/G2+M期细胞比例极显著下降,sub-G1极显著升高,抑制细胞分裂诱发凋亡;多糖组则G0/G1期细胞极显著降低,S/G2+M期细胞极显著升高,sub-G1极显著降低,促进细胞分裂抑制凋亡。黄芪多糖和当归多糖添加量在1%时能抑制维氏气单胞菌攻毒引起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将盐藻接入不同质量浓度的VB6培养液中,检测其对盐藻色素形成、细胞生长与蛋白质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VB6对盐藻的作用效应表现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能够使盐藻β-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形成最多、细胞繁殖最快、蛋白质积累量最大的VB6质量浓度为250μg/L。在此质量浓度下,每个细胞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盐藻细胞快速繁殖所致。  相似文献   

13.
张巧鸽  王丽英 《水产养殖》2022,(1):10-13,42
探究不同浓度梯度的新福钠、吲哚丁酸钾和胺鲜酯对小球藻生长性能及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mg/L新福钠能够显著促进小球藻生长和光合色素合成,比对照组的细胞密度增加了 16.7%,光合色素合成增加了 15.5%;而20mg/L的新福钠则开始抑制其生长但对光合色素合成无显著影响.20 mg/L吲哚丁酸钾能够显著促进藻细...  相似文献   

14.
在对虾加工及色素回收过程的废液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有机物。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液的处理出发,有必要回收和用这些有机物。虾等的壳中含有聚甲壳糖,带正电荷,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龙须菜多糖(PGL)对肺癌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及其形态学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PGL分别作用24、48、72h于肺癌A549细胞,采用CCK-8和台盼兰拒染法检测PGL对细胞增殖活力及生长的抑制作用,计算死亡细胞数及细胞存活率;相差显微镜和DAPI染色观察PGL对肺癌细胞的形态学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GL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显示,随PGL作用浓度及时间的增加,细胞增殖能力及存活率逐渐降低,抑制率逐渐增加,以50 g/mL 作用72 h 最为显著(P<0.01)。细胞形态发生不规则改变,接触生长状态减少,数量减少,细胞核受到损伤,细胞发生凋亡,72h后上述改变更为明显。研究表明,PGL能够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活力、改变细胞形态、诱导细胞凋亡,且具有时间—浓度的依赖性;龙须菜的抗肿瘤活性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鲤鱼尾鳍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生长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鲤鱼尾鳍组织进行培养,在28℃温度下,用添加20%胎牛血清的M199培养基进行培养,在此过程中,对培养的细胞进行观察及研究,描述了细胞形态及其它相关细胞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花生四烯酸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和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的花生四烯酸(62.5 mg/L)能促进雨生红球藻细胞的生长,而低质量浓度(0.1~12.5 mg/L)和高质量浓度(312.5~1562.5 mg/L)的花生四烯酸均能抑制雨生红球藻细胞的生长;花生四烯酸能促进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的积累,随着花生四烯酸质量浓度的增加,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也逐渐增加,当花生四烯酸质量浓度为312.5 mg/L时,虾青素的含量最高,达3.67 mg/L,比对照组提高48.8%。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制备色谱等手段从真海鞘(Halocynthia roretzi Drasche)壳中分离纯化出了3种化合物。对所获得的化合物经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的方法进行了结构鉴定。同时,采用CCK-8方法对75%EtOH浸提所获得的真海鞘壳浸膏进行了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测试。结果表明,从真海鞘壳中分离得到3种化合物分别为:Diethyl 24-[(Z)-3-methy-1-hexenyl]-heptatetracontanedioate(化合物1)、胆甾醇(化合物2)和6-(2,,3,-Dihydroxy-4,-hydroxymethyl-tetrahydro-furan-1,-yl)cyclopentadiene[c]pyrrole-1,3-diol(化合物3)。体外测试表明,75%EtOH浸提所获得的真海鞘壳浸膏具有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活性,可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低温压力会导致鱼类生理功能失调、机体损伤甚至死亡,鱼类会产生各种适应性变化来应对低温压力,其中涉及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鱼类低温应激压力下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本研究对斑马鱼(Daniorerio)胚胎成纤维细胞ZF4进行短期低温胁迫(18℃处理3d、5d和10℃处理3d、5d)和长期低温胁迫(18℃处理30 d),然后用具有不同甲基化敏感性的同裂酶HpaⅡ和MspⅠ对细胞基因组DNA进行酶切以监测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结果显示短期低温胁迫下ZF4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而经过长期低温胁迫的ZF4细胞对低温压力产生了一定适应性。并且低温胁迫下DNA甲基化水平呈现动态变化,短期低温培养细胞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明显增高,但是长期低温培养细胞的DNA甲基化水平反而下降。此外,研究发现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或者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蛋白(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抑制剂KU-55933可以抑制18℃5 d低温处理后的ZF4细胞DNA甲基化水平的增高,说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和ATM的激活介导了DNA甲基化水平的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短期低温刺激下ZF4细胞ROS的产生导致DNA损伤,激活DNA损伤修复机制,进而导致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上升,该研究为后期斑马鱼低温胁迫分子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运用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探讨中草药提取物黄连素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细胞(L8824)活力、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不同浓度黄连素(0μmol/L、5μmol/L、25μmol/L、50μmol/L和100μmol/L)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草鱼肝细胞Oh、6 h、12 h和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显示,黄连素浓度和时间对细胞活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且黄连素浓度对其活力影响差异显著(P0.05),草鱼肝细胞活力随着黄连素的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P0.05)。在此基础上,设置了黄连素梯度浓度(0μmol/L、5μmol/L、25μmol/L、50μmol/L和100μmol/L)培养草鱼肝细胞12 h后,收集细胞,测定细胞谷丙转氨酶(GPT)及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丙二醛(MDA)及活性氧(ROS)含量、细胞凋亡水平和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与不添加黄连素组相比,当黄连素浓度为100μmol/L时,细胞GOT和GPT活性、ROS和MDA含量显著(P0.05)增加。当黄连素的浓度为25μmol/L和50μmol/L时,细胞凋亡水平显著(P0.05)升高;当黄连素的浓度增加到100μmol/L时,细胞凋亡水平显著(P0.05)降低。当黄连素的浓度为50μmol/L和100μmol/L时,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量显著(P0.05)升高。综上所述,当黄连素浓度超过50μmol/L会抑制细胞的生长,引发氧化应激,影响细胞功能。因此,黄连素在草鱼肝细胞培养液中添加的适宜浓度为25~50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