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生物与环境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世界转基因作物发展速度迅猛,其中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作物产量都占有较大比例,其安全性也受到人们极大关注。文章通过对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多年的研究总结,并结合国内外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研究文献,阐述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现状及其发展,并对其生物和环境的安全性问题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是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促进了美洲地区大豆高效、高产生产。文章逐一归纳了抗草甘膦、草铵膦、磺酰脲类、麦草畏、2,4 D和异恶唑草酮等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的培育、作用原理及利用情况;围绕可能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指出培育兼抗多种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建立综合栽培技术体系是今后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主要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创制是近代农业生物技术中最活跃、也最具成效的领域,而抗草甘膦作物则是抗除草剂作物中的核心,其中抗草甘膦大豆居于首位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抗草甘膦大豆在世界上的分布1996年抗草甘膦大豆开始大面积种植,美国农民迅速接受了抗除草剂品种,种植面积不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及其食品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发展抗除草剂作物的创制是植物生物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大多数抗性品种都是采用分子生物学与植物转移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而成,从而使每种植物细胞获得外源基因后繁殖成再生植株。在转基因作物中,发展最快的是抗除草剂作物,其中主要是大豆、油菜、玉米与棉花。1993年第一个抗磺酰脲类除草剂大豆品种在生产中开始应用,1996年抗草甘膦大豆品种推广,1998年抗草铵膦大豆品种试验种植,目前虽然已创制出各种抗不同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但以抗草甘膦作物的种植面积最大,如2000年美国种植抗草甘膦大豆面积3000万hm2,占…  相似文献   

5.
分子育种是当今世界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已成为国际大豆种业竞争的核心技术。介绍了2012-2013年间国内外大豆分子育种研究的新进展:以高通量测序为基础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更深入、更广泛;克隆并验证了与开花、产量、结瘤和抗逆性等重要性状相关的基因;发掘出一批新的分子标记或QTL,强化了传统分子标记与新技术、新方法的有机结合;在遗传转化体系优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并在大豆中对一些目标基因进行了功能鉴定;一批具有抗虫、耐除草剂等单一及复合性状的转基因大豆新品种获得多国安全认证,允许进口食用、饲用或商业化种植,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大豆分子育种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大豆原产国,我国栽培大豆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的大豆曾经享誉世界,可以说,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我国的大豆市场遭遇剧烈波动,进口大豆的数量迅速增加,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与此同时,前不久农业部批准3种转基因大豆进口,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国外大豆占据国内大部分的大豆市场,国产大豆究竟能否守住最后的壁垒?我国的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大量进口大豆涌入国内市场,使我国天然的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逐渐沦陷。中国4000万大豆种植者面临失业和生存危机,主产区的大豆加工企业生产基本陷于瘫痪。而作为我国唯一1块生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净土——黑龙江,油脂企业停产、千万豆农面临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种植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0年来,遗传工程的显著成就是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中进行表达以改进作物性状:在此领域最突出的是抗除草剂作物的创制与推广.它已经并将继续引起杂草防治的变化以及除草剂使用、销售及新品种开发。抗除草剂大豆在抗除草剂作物中是种植最早、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大豆的发源地,有5000年栽培历史,国产大豆品种占世界大豆品种的97%以上。国产大豆是全世界最好的大豆,与转基因大豆相比,没有任何安全隐患。然而,国产大豆的种植量和产量逐渐减少的尴尬正困扰着大豆产业。与此同时,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却在中国市场上风生水起。保护民族大豆产业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行动,收复中国大豆失地之战已经打响。  相似文献   

10.
<正>1月中黄13大豆给产业正能量中国农业科学院王连铮主持完成的"广适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中黄13的选育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黄13大豆2012年种植超过1000万亩。中黄13,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给中国发展大豆产业注入正能量。点评:新世纪以来,国产大豆凸显产量低,成本高,特别是含油量低的劣势。廉价转基因大豆乘机进入中国市场。2000年大豆进口1042万吨,2010年达到5480万吨。中国85%的大豆加工和榨油企业的原料逐渐被外资控制。国产大豆最大竞争优势在于非转基因。要改变大豆产业萎缩局面,不仅需要完善市场体系,更要突出产品定位优势,建设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扩大高蛋白大豆加工产  相似文献   

11.
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了大豆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比较了节肢动物群落、天敌亚群落和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研究了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生长期间,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与受体大豆间各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抗除草剂油菜在加拿大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83年成功地获得转基因植物以来,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种植面积一直占居主要地位,其中油菜仅次于大豆、玉米,棉花而居世界第四位,加拿大油菜种植面积仅次于中国与印度而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13.
农业部:通过安全评价并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也有食品安全专家建议:特殊人群应少食慎食转基因食品。据新华社、央广等报道。 日前,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批准发放了巴斯夫农化有限公司申请的抗除草剂大豆CV127、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申请的抗虫大豆MON87701和抗虫耐除草剂大豆MON87701×MON89788三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2,(14):30
分析原因 刘登高(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由于我国农户之间缺乏互相协作、产品规格不统一、品种混杂、批量小,在市场上失去讨价还价的权利.而在大豆加工上,企业采用孤军奋战的传统模式,相互之间存在恶性竞争.这使国际粮商有了在国内扩张的机会,导致中国大豆的生产者、加工企业、消费者丧失了对大豆商品的选择权和话语权. 冯晓(国家大豆工程中心主任):国产大豆的发展表面上看是受进口大豆的影响,实际上是国产大豆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国内大豆的优势没有在市场上得到认同,混淆了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在种质资源和品质上的本质区别,没有形成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大豆及制品市场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德义 《现代农业》2014,(11):64-64
<正>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同时还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近年来,在国外得到补贴的低价大豆持续大量进口的冲击下,面临种植面积连年大幅下滑、种豆农民收益持续走低、压榨企业经营困难、大豆流通渠道不畅等一系列问题。同样海城市也面临这样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认真按照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9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和省农委《关于提供大豆产业发展情况的函》文件的要  相似文献   

16.
<正>豆农卖豆难,200多万吨大豆无法被收储,油脂加工企业停产观望。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国内市场,国产、进口大豆每吨600元左右的差价,不仅使本地大豆毫无竞争力,更累及以加工本地大豆为主的油脂行业陷入生存危机。大豆产业困局,如何破解?  相似文献   

17.
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生态安全评价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大豆(Glycine max)的起源中心,大豆是中国的重要作物。转基因大豆向环境释放后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自然状态下分布着丰富的野大豆(G.soja)遗传资源,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能够在自然条件下与野大豆发生基因交流。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释放后,由于大量单一使用草甘膦,田间杂草已经进化出了抗药性。大量使用的除草剂以及转基因大豆根际分泌物会对土壤微生物、非靶标生物产生影响,并影响到植物的固氮能力。本文在综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研究与管理的建议,为我国将来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盆栽转Epsps基因大豆RR47、受体大豆SW47和对照大豆吉育84,分别对其进行常规除草剂乙草胺、精禾草克与咪草烟混用和目标除草剂草甘膦的不同水平处理。结果表明:①对常规除草剂转基因大豆RR47和受体大豆SW47之间耐性基本相同,而转基因大豆RR47和受体大豆SW47比对照大豆吉育84对常规除草剂的耐性弱。表明不同大豆品对常规除草剂的耐性存在差异,与抗草甘膦基因的转入无关。②对目标除草剂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47的耐性极高,具有垂直抗性。受体大豆SW47和对照大豆吉育84对目标除草剂草甘膦无耐性。表明转基因大豆RR47与非转基因大豆SW47和吉育84有本质的区别,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新的性状。  相似文献   

19.
山东气候条件和土质土壤为优质大豆生产提供了天然环境,是我国黄淮夏大豆主产区之一。本文作者从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加工企业和进口现状分析了山东大豆产业现状,然后对山东省优质大豆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缩小与进口大豆的成本差距、优化种植条件和管理方法、扶持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和延长成产业链条等对策,以期推动山东优质大豆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杂草是制约大豆生产的关键因子,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为大豆生产提供可持续稳产和增产的潜力。目前,我国转基因大豆至今还处于试验阶段,还不能商业化种植。2010年在中国农科院廊坊科研中试实验基地用5点取样法调查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G5601、呼交03—263、呼交06—698对豆田杂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豆田杂草种类及数量、田间密度(MD)、田间均度(U)、田间频率(F)和相对多度(RA)调查中,只有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呼交03—263豆田中狗尾草的F和RA显著低于亲本受体蒙豆12,其它杂草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G5601、呼交03—263、呼交06—698对豆田杂草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